『壹』 在融資租賃期間,融資資產所有權到底歸不歸承租人所有
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並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並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後,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
功能特點
1、融資租賃除了融資方式靈活的特點外,還具備融資期限長,還款方式靈活、壓力小的特點。
2、中小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所享有資金的期限可達3年,遠遠高於一般銀行貸款期限。
3、在還款方面,中小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分期還款,極大地減輕了短期資金壓力,防止中小企業本身就比較脆弱的資金鏈發生斷裂。
4、融資租賃雖然以其門檻低、形式靈活等特點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解決自身融資難題,但是它卻不適用於所有的中小企業。
5、融資租賃比較適合生產、加工型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有良好銷售渠道,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出現暫時困難或者需要及時購買設備擴大生產規模的中小企業。
(1)融資租賃人才缺口擴展閱讀
風險
1、產品市場風險
在市場環境下,不論是融資租賃、貸款或是投資,只要把資金用於添置設備或進行技術改造,首先應考慮用租賃設備生產的產品的市場風險,這就需要了解產品的銷路、市場佔有率和佔有能力、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消費結構以及消費者的心態和消費能力。
2、金融風險
因融資租賃具有金融屬性,金融方面的風險貫穿於整個業務活動之中。對於出租人來說,最大的風險是承租人還租能力,它直接影響租賃公司的經營和生存,因此,對還租的風險從立項開始,就應該備受關注。
貨幣支付也會有風險,特別是國際支付,支付方式、支付日期、時間、匯款渠道和支付手段選擇不當,都會加大風險。
3、貿易風險
因融資租賃具有貿易屬性,貿易方面的風險從定貨談判到試車驗收都存在著風險。由於商品貿易在近代發展得比較完備,社會也相應建立了配套的機構和防範措施,如信用證支付、運輸保險、商品檢驗、商務仲裁和信用咨詢都對風險採取了防範和補救措施,
但由於人們對風險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手段又具有商業性質,加上企業管理的經驗不足等因素,這些手段未被全部採用,使得貿易風險依然存在。
4、技術風險
融資租賃的好處之一就是先於其他企業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技術的先進與否、先進的技術是否成熟、成熟的技術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權益等因素,都是產生技術風險的重要原因。嚴重時,會因技術問題使設備陷於癱瘓狀態。其他還包括經濟環境風險、不可抗力等等。
此前融資租賃標的物多為大型商品,資金成本較高,租金高,成本大。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現該融資方式逐漸走向中小企業融資領域, 廣大中小企業應該加大關注力度,了解其特點,為自己的融資路多加一條道。
『貳』 揭秘融資租賃企業的人才是都是啥樣
融資租賃屬於邊緣性產業,因此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多元化、多技能的。若租賃公司有合作文化,人才的整合能力及管理能力,對人才的多技能要求就可減低。
因為專業人才組合在一起就是綜合性人才了。否則就需要「多面手」、「萬精油」似的人物。
開展融資租賃需要的智慧,但是什麼樣的智慧才是融資租賃的人才需要具備的智慧呢?
1、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
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
基礎知識也是同齡人之間智商的考核標准。融資租賃的基本知識,包括:金融、貿易、財務管理、會計處理、法律、稅收、電腦、外語等多項知識。雖然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內容不
會太深奧,一般達普及標准就夠,涉及融資租賃的相關知識要專、要深這才叫專業人才。
2、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稱:EQ
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三是自我激勵;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
人才的特點:社交能力強,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懼或傷感,對事業較投入,為人正直,富於同情心,情感生活較豐富但不逾矩,無論是獨處還是與許多人在一起時都能怡然自得。
3、領商(Leader Quotient)簡稱:LQ
一個人的領導能力。看到「領導」許多人誤以為「當官的」,這是長期把「領導」當「領導人」稱呼造成了。「領導」實際上是一種行為。領導能力實際上是對周圍環境進行掌控的能力。
租賃項目溝通與策劃中許多事情是需要引導和整合的。如果具備領導能力,就可以把可用資源整合在一起,完成結構設計,是項目能夠成功。
4、財商(Financial Quotient)簡稱:FQ
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由以下四項主要技能組成:財務知識。即閱讀理解數字的能力;投資戰略。即錢生錢科學;市場、供給與需求。提供市場需要的東西;法律規章。有關會計、法律及稅收之類的規定。
融資租賃准確的英文名稱是 Financial
Lease。實際上應該翻譯成「財務租賃」。在操作中涉及大量的財務知識,在結構設計上本質是一種財務安排。如果沒有點財商,還真的不容易操作。
5、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
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有人認為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做項目時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需要經過幾次反復。如果就此放棄,很多成功機會就被錯失。因此在溝通時,應該具有項目被多次「槍斃」的心理准備。如果真是有生命力的,經充分溝通,一定有機會獲得成功。某銀行一個典型的租賃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被「槍斃」6次後才獲得成功。
6、法商(Law Quotient)簡稱:LQ
即法治商數。法商應該是一個人對法的內心體認和自覺踐行,體現的是人們法律素質的高低,法治意識的強弱,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依法辦事、遵守秩序、崇尚規則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法商包括四個層次:法律認知、法律評價、法律行為和法律意識。
融資租賃是最需要市場經濟環境才能健康運行的產業,市場經濟離不開法律,有關融資的法律法規更多,融資租賃專業人才需要具備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至少知道遇到問題到什麼地方去找。同時在開展融資租賃業時一定要考慮遵紀守法,不僅要求自己,也要求承租人和其他合作夥伴。
除此以外還涉及到:德商 MQ(moral quotient)、心商 MQ(mental quotient)、膽商 DQ(daring
quotient)、志商 WQ(will quotient)、靈商 SQ(spiritual quotient)、健商 HQ(health
quotient),商業化社會、商業化產業、商業化人才,在商言商。若沒有這商業系數,就談不上市場專業人才。
『叄』 現在金融行業就業前景還好么
金融分析師就業方向包括但不限於: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財務經理、行政總裁、專資金分析高管、資金管理屬總監、審計項目經理、首席執行官、稅務經理、融資經理、總出納、財務總監、財務結算高級經理、投資分析高級經理、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
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嚴格與含金量高的資格認證,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金融時報》雜志於2006年將金融分析師專業資格比喻成投資專 才的「黃金標准」。
金融分析師考試有三個級別,分別為金融分析師一級,金融分析師二級,金融分析師三級,金融分析師考試需要逐級進行考試,通過金融分析師一級考試才能報考金融分析師二級考試,通過金融分析師二級才能報考金融分析師三級考試。
『肆』 國內航空類融資租賃行業的現狀如何,未來有哪些
航空產業對資金量要求較大,而航空租賃聯結了民航運營實體與金融企業,因此航空租賃是發展航空產業的重要支點。目前,全球正在運營的飛機約有2/3通過租賃而來。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航空租賃業有著良好發展空間,前景值得期待。我國航空租賃業起步晚,發展相對滯後,航空租賃業發展緩慢,是因存在太多阻礙。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航空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我國航空租賃主要面臨融資渠道不通暢、稅負較重、擔保渠道少、專業人才匱乏四個方面的困難。
報告數據截止到目前,中國租賃公司的航空業務覆蓋涉及的國家和地區約有50多個,國內外的承租人約有100家,機隊規模超過1300架,如果加上中資擁有的境外租賃公司比如中銀租賃,機隊規模則超過1800架,數家租賃公司進入了全球租賃公司的前二十甚至前十之列。
『伍』 融資租賃公司需要哪幾類人才
首先說一下融資租賃公司,我國現在融資租賃公司主要分為三類:金融租賃公司、外商融資租賃公司以及國內試點的融資租賃公司。截止2013年底,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共1026家,較2012年增加466家,其中,金融租賃23家,增加3家;內資租賃123家,增加43家;外商租賃880家,增加420家。同時,在地區分布上也表現為極不均衡,其中90%集分布於在京、津、滬和東部沿海省份,而中部、西部省份的融資租賃公司屈指可數。融資租賃公司總體來說是金融企業,其盈利模式是通過利用低成本融資獲取租賃物,以一定溢價租出從而形成相應的利差收益來實現盈利的。
因此在融資租賃公司當中確實需要金融人才,需要有懂得資金運作以及相應套利操作的金融人才。但是這並不夠,現在我國專業性的金融租賃公司並不多(遠東宏信算一個,但是它也的大股東也是中國中化),辦融資租賃公司更多的是走產融結合的道路,也就是說在具有一定資產的基礎上(交通、設備、基礎設施等),這樣發展起來更有優勢,所以另一方面的人才就是具有產業專業知識,如果了解某些領域的產業鏈布局以及具體上下游操作就更好了。第三方面,商業人才,融資租賃雖然是金融行業,但是說白了還是商業,需要買賣談合同、談價格,如果具有商業談判的特長以及商業眼光將會對企業之路頗有助益。第四方面,了解中國經濟與國情,可以不用很深刻,但是知道經濟周期、了解改革方向與發展方向,才能很好的將融資租賃行業做好,當然這一點在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所以放在了後面說。最後,如果你只是應屆畢業生,沒有什麼經驗,那麼你只要有相關專業的背景,剩下的就是好好工作,努力學習,不需要你是什麼人才,一切都要從頭做起。
其實,如果問做好融資租賃需要什麼人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擁有資源的人才。資源包括多種方面,資金資源、人脈資源、好的背景等等。你可以什麼都不懂,但是如果你能夠找到最低成本的資金,或者你能夠找到融資租賃的優質客戶,那麼你可以成為這一行業的上層人士。資源在金融領域至關重要,關系在中國至關重要。
『陸』 金融業就業前景如何
九類人才急缺
分析目前國內金融市場,急缺金融分析師、金融工程師、特許財富管理師、基金經理、精算師、副總裁級高管、稽查監管人員、產品開發人員、後台工作人員(在財務、結算、稅務方面有經驗)等九大類人才。
金融分析師(CFA):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獲得CFA資格幾乎是進入投資領域從業的必要條件,全球至今僅有3.55萬人通過考試,而我國大陸,目前約50人擁有此資格,未來3年對CFA的需求量將超過5000人。
金融工程師:注重金融市場交易與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將最新的科技手段、規模化處理方式(工程方法)應用到金融市場上,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交易方式,從而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贏取利潤、規避風險或完善服務。
特許財富管理師:5年以上金融機構工作經驗,有良好的經濟學基礎和至少精通兩個投資領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過。
投資管理人才:市場急需大量的投資管理人才,這些投資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風險投資人才、融資租賃人才、金融業務代表、個人投資顧問等。
稽查監管人員:有能力勝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於原先30%到40%才願意跳槽。
就業前景無比寬廣光明
國際金融學院努力追求教學緊跟金融全球化發展進程,以積極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廣泛需要的國際型金融管理人才為目標。在選擇國外合作大學時,始終將該大學的學生就業率排名作為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目前合作的國外大學,在學生畢業後就業率方面都是名列前茅,從而確保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物超所值。學生畢業後,就業前景廣闊,選擇機遇繁多。既可以繼續深造,在國際知名大學的商學院中完成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學業,也可以到海外金融機構或外國在華獨資、合資金融企業,以及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和財會公司或機構從業。
一般而言,中國的金融學本科教學是偏向宏觀金融的。諸如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這樣的學科在西方是屬於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的。這樣的學科設置適合那些打算從政 和做學問的學生,但對有意進入商場的同學似乎顯得大而無用 而西方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學是微觀金融學。主要分為資產定價(投資學)和公司金融(類似於財務管理)兩塊。 根據你的說法,你是打算在畢業後從事相對微觀的工作,那麼你就需要在學習好本科主幹課程的同時有一些更多的涉獵。 想要進投資銀行類的公司就要學好投資學,另外財務知識對你來說必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證書,國內有證券從業和期貨從業資格,國外有CFA等一系列的金融類認證,不過門檻很高。 具體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查一些資料,有需要在這里繼續留言,我盡量幫你解決。 學金融的可以考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理財規劃師, 如果你想做會計,可以先考會計從業資格證,然後再考中級會計職稱.
在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過程中,經濟全球化走在了前面,而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金融的全球化就走在最前面。金融業的發展,必將帶來金融人才的需求擴大。統計數字顯示,世界上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中,10%以上的人口從事金融業,而我國目前最大的金融城市上海卻只有1%的比率。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擁有77萬金融人才,香港的數字是33萬人,而上海只有10餘萬人。按照目前上海1700萬的人口規模計算,未來15年內,金融人才的增加量每年應該在10萬人左右。中國加入WTO以來,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家銀行在華設立了200多家金融機構。隨著中國銀行業在2006年底全面開放的時日迫近,外資銀行在逐步解除束縛、延伸產品線、深入擴張的同時,招納我國高級金融人才已經成為其進行人才儲備的一項重要戰略。有關專家指出,國際金融企業中高端人才缺口有近萬人,且將目標瞄準了國內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領域的業務骨幹。外國金融機構的大量涌進,必然會促進我國金融人才的市場化、職業化、產業化和全球化,出現「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現象。岌岌可危的金融人才爭奪,已經開始推動國內眾多金融機構醞釀人才洗牌。如此大規模的金融人才需求,如此高端的素質要求,這樣的人才究竟從何處來?在國際上早在1963年就開始實行CFA(注冊金融分析師)制度,4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能夠在金融領域「游刃有餘」且兼顧行業自律的從業高管。而我國內地,目前只有317人獲得了注冊金融分析師稱號,大量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本土金融人才因語言、時間等原因被擋在了門外。另外,單純掌握國際管理和理論的人才,在一段時間內也很難走上具有國內本土特色的金融發展的「快車道」。由此可見,運用全球的視野和思維並兼顧本土特色,創建中國的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勢在必行。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中國企業聯合會與CFA著名培訓機構STALLAREVIEW聯手共同打造的「中國注冊金融分析師培養計劃」應運而生。該計劃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為我國真正培養一批有理論、有實踐、懂國際、明國內,可以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大型企業等各類機構發揮才智的跨領域高端金融人才,以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的成熟發展。
金融人才將會吃香。 因為現在整個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金融專業學生的出口除了個別的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辦事處或者有限的幾個分行以外,主要的出口渠道還是集中在幾大商業銀行,而目前的國有銀行已經是機構臃腫,所以在短期內市場需求不會大旺盛。
但是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金融機制的改革,民營的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也會在增加,受過比較好的金融專業教育的學生,將會有很多的發展機會。香港貿發局一項研究報告認為,現時在內地營業的142家外資銀行,大部分在兩年內獲利或達到收支平衡。報告認為,內地未來經濟發展帶動的資金需求,將為外資銀行帶來龐大的業務機會。相應地,金融專業的人才將會得到重視,其市場價值將重新體現
金融專業就業前景好
由於金融行業是北美最大型的行業之一,金融相關的工作種類繁多,並且金融業素來是人人羨慕的「金飯碗」。
金融服務行業是加拿大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整個行業包括銀行、信託公司、信用社、人壽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投資代理等七大類金融公司。在加拿大金融產業直接僱傭五十五萬從業人員,每周支付的工資達四億兩千萬加幣(資料來源:加拿大財政部)。金融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一般來說隨便一家銀行、證券公司都有上百億的資本金。
金融業現在很缺乏風險管理人才和金融工程的人才,他們一方面需要有財務和金融知識,另外一方面他們要具備寫金融計算程序的能力(FinancialModeling)。他們還需要熟悉金融產品以及這些產品會產生哪些風險等。建議有理工科和數學、統計背景的學生,大學畢業後選修金融類行業證書或報考金融類研究生,以擴展職場打擊面。
整個金融系統的運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快速有效的電子信息系統,因此電子信息系統對金融產業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大型金融類公司擁有自己的信息系統管理團隊,另外一些金融公司外包給專業的金融信息服務公司,如CGI等。因此,金融行業也是IT人士的主要非直接僱主。
目前金融業所需人才主要分為如下幾類:一般業務人員、財會類業務人員、個人金融理財人員、金融投資分析人員、金融財務審計師和會計師、交易?、研究分析人?、風險管理人員、信息系統管理人員和客戶服務人員。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將著中介紹中國大陸移民從業人數較多、收入較高的兩種職位:金融投資分析人員(FinancialAnalyst)和個人金融理財人員(FinancialAdvisor)。
金融投資分析人員(FinancialAnalyst)和個人金融理財人員(FinancialAdvisor)都是從事提供金融分析結果和投資指導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金融分析人員為企業提供服務,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行業的發展現狀,並據此為金融機構提供投資的指導性意見。個人金融理財人員則側重於根據個人的金融需要提供一系列金融產品以供選擇。
金融投資分析人員(FinancialAnalyst)也被稱為金融分析師、證券分析師或投資分析師。他們一般就職於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幫助這些公司或公司客戶作出理性的投資決定。
個人金融理財人員(FinancialAdvisor)也被稱為金融理財師、金融策劃師、金融顧問等。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客戶的短期和長期的金融需要和金融狀況,為客戶提供購買適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的建議。
絕大多數金融分析人員就職於大型金融公司的總部,19%的人員就職於證券和商品交易所、中介公司和投資服務公司,餘下的人員主要工作在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管理、科技咨詢公司以及地方及聯邦政府。31%的金融理財人員就職於證券、基金經紀公司,14%的理財人員就職於銀行、信用社或存款公司,38%的金融理財人員屬於自僱人員,作為金融產品的代理工作於小型投資顧問公司。餘下少部分人員工作於保險經紀公司。
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漸消退
由於連續多年考生對金融學的趨之若鶩,近年來國內金融業對金融專業畢業(本科、研究)生的需求,已經呈下降趨勢。這一趨勢尤其表現在對金融專業本科生的需求上。由於金融研究生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業對金融本科生實用性的質疑,對於本科畢業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則有所上升。在與其他經濟管理專業的比較中,對會計與財務專業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經超過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漲,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漸消退。
另外,近年來,法律、計算機信息專業畢業生的金融從業進入口徑擴寬。法律對金融行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於現代社會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高度實現業務的信息化,所以大量計算機信息專業的畢業生被大量引入金融業。在證券公司這個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個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將是一場災難。大量的計算機專業人士加入到金融業中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行業所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向綜合性質發展。這在無形中也縮小了金融專業的畢業生進入金融業的門徑,增加了金融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壓力。據說在一個現代投資銀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經濟財務專業的人員,他們專業各異,有機械、通信、物理、法律等。
『柒』 中小企業融資租賃現狀分析需要哪些數據
2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社會認知度
一些中小型企業堅持傳統的一次性買斷設備的觀念,對於融資租賃了解少,沒有及時更新觀念,導致融資租賃缺乏市場,阻礙了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反過來又影響了融資租賃行業的推廣發展。
2.2缺乏理論研究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較晚,融資租賃的形式處於起步階段,在我國,融資租賃的實踐活動先於理論研究展開,因此,企業缺乏對融資租賃的理論研究。企業開展融資租賃活動主要是照搬國外一些企業經驗理論的介紹,沒有根據企業本身特點,沒有建立完整的融資租賃體系。
2.3法律法規不完善
受到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融資租賃業長期得不到經濟合同法的約束和有效保護,融資租賃業沒有系統、統一的會計標准,融資租賃業稅收標准不統一。國家沒有制定系統的法律法規對融資租賃行業進行有效的規范,導致融資租賃行業不能長期穩定的發展。
2.4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首先,我國融資租賃行業法律法規不健全,在這種環境下,融資租賃行業逐步發展起來,因此,有很多不規范的甚至違法行為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嚴重阻礙了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其次,我國對於融資租賃公司的管理處於多頭監管的狀態,融資租賃公司受到多重管制,沒有統一的標准進行融資租賃行業的規范,導致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方向混亂,缺乏發展重點,行業發展違規違法現象多。
2.5租賃標的形式較單一
企業擁有好的項目是通過租賃進行融資的前提,因而,對於企業單純的流動資金緊張或其他不以物權為載體的融資租賃,目前在我國還存在政策障礙,無法為企業直接解決資金難題。當然在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逐步完善的情況下,融資租賃經營的主體勢必會擺脫固定資產的單一模式,朝無形資產租賃、人才租賃及管理租賃等方向發展。
3改進中小企業融資租賃的建議
3.1加大宣傳力度和理論研究
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首先要得到企業、政府和社會的認知和支持。加強企業對融資租賃的宣傳,改變傳統的融資觀念,樹立「設備使用勝於設備擁有」的觀念,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同時,政府要加強重視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制定優惠政策,實施稅收減免,積極推動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針對融資租賃行業出現的新問題,加強理論研究,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特色,制定相適應的融資租賃體制。加強法律制度的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規范性建設。
3.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對融資租賃行業加強稅收減免,降低營業稅稅率,統一營業稅稅基。允許企業自身制定設備的折舊方式,減輕承租人的經濟負擔。與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相關的項目,國家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避免對融資項目重復性徵稅現象的發生,只征一次稅。
加強融資租賃行業信用保險的建設,建立「租賃信用保險制度」。租賃公司與商業信用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當承租人出現違約時,商業保險公司為了減輕租賃公司承擔的信用損失,對租賃公司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同時,政府部門設立專門保險基金,對於租賃公司承擔的信用風險進行財政支持,分散信用風險,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
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發展經驗,結合我國特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適合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法律體系,制定《融資租賃法》,明確融資租賃企業和承租人的權利義務,規范融資租賃行業的經濟活動,對違反協議產生的信用問題,依法進行處理,維護融資租賃公司的利益。建立全國租賃協會,對融資租賃行業進行監督管理,加強誠信宣傳,嚴格進行行業的資格認證,保證融資租賃活動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
3.3積極創新,不斷開拓新的租賃業務和租賃市場
融資租賃業的發展關鍵在於創新,為此,融資租賃公司除繼續做直接租賃外,今後還應積極創新,拓展業務層次,積極開拓租賃市場。第一,加大杠桿租賃、回租租賃、委託租賃、風險租賃、項目融資租賃等業務范圍;第二,採用合作租賃、收益百分比租賃等復合式租賃方式;第三,開展多層次的融資租賃業務。
『捌』 租賃行業(不包括融資租賃)前景如何
租賃,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時期內把租賃物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按租約規定,分期付給一定的租賃費。租賃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興起與發展打破了傳統信貸和金融機構體系的束縛,為金融體制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金融體制改革要求金融機構和信貸方式從過去比較單一和集中,向多元化、多形式方向發展,以形成一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的、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體系;並使信用方式和金融工具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相應發展。租賃機構是整個金融體系中一種新興的非銀行信用機構。它的建立一方面為中國的金融業注入了競爭機制;另一方面,也在舊的信貸體制中打開了一個缺口,使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上對金融方式和貿易方式有了新的選擇。
截止2004年底,經國家商務部(包括原外經貿部)批准設立的中外合資及外商獨資租賃公司共有49家,其中除2家已經清算外,47家正常經營,近二十多年來,外商投資租賃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累計引進外資近80億美元,成為引進外資和設備的重要渠道,有力地支持了國內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電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設立注冊資本金最低為1000萬美金。
截至2008年6月末,中國共有金融租賃公司15家,其中正常經營的12家(包括5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總計542.95億元,實收資本251.86億元。
國內很多行業的租賃市場極為火爆。中國的租賃滲透率僅達到萬分之三,可以說,中國租賃市場有較大的潛力,國內租賃業可涉及的領域大致可包括:房產租賃、設備或儀器租賃、汽車租賃、電池租賃、航空租賃、人才租賃、書籍音像租賃、服裝租賃、玩具租賃、戶外運動用品租賃等等,行業滲透相當廣泛。
房屋租賃市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盤活房屋存量,優化資源配置,搞活市場流通,正成為新的投資和消費熱點。
全國資產在3000萬元以上的從事工程機械租賃的專業租賃公司只有80多家,其餘均為中小企業和個體戶,而在發達國傢具有相當規模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就有數千家。中國工程機械年需求量為2000-3000億元,而租賃業務只為需要量的10%,與高達80%的國際平均水平相差甚遠。
中國的汽車租賃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在近500家國內汽車租賃企業中,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很小,缺乏抵禦市場風險和市場拓展的實力。其中,有80%企業的運營車輛不足50輛,70%企業的正式員工人數不足5名,85%企業的汽車租賃站點數低於2個。由此看出,中國租賃市場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巨大的。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租賃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玖』 融資租賃業對人才培養有哪些要求
從目前看,租賃業可以分為傳統出租、簡單金融租賃、創造性金融租賃、經營性租賃、新的租賃產品、成熟租賃六個階段。現在大部分國內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以第二、第三階段為主,有點類信貸業務的特徵。但當基礎的融資租賃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經營者就必須開始鍛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只有培養並挖掘出更高水平的人才,並通過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創造出與已有金融工具尤其是銀行信貸產生差異的租賃產品,才能真正將金融租賃自身的核心優勢發揮出來。
當前,我國正在向第四階段經營性租賃邁進,與融資租賃不同,經營性租賃中與資產相關的收益與風險並未完全轉移,業務實質更接近於傳統的租賃業務,租賃期結束後資產余值的處理風險仍由出租人承擔。因此,經營租賃對租賃公司的客戶數量,資產處置和管理能力、多元化綜合服務能力、全面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為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來管理和運營。也就是說,未來金融租賃行業對於人才培養的要求必然會提高,培養方式也需要更加完善。
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一是需要大力加強對融資租賃理論和實務的普及宣傳,加強對現有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二是積極籌建行業人才培養機構,通過與高校合作、結合業內專家的實踐和探索,成立行業培訓基地,加速租賃行業人才的培養;三是有關主管部門、高校、企業界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借鑒國外經驗,加強對融資租賃的實踐和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