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視為企業自己的資產管理」體現的是什麼原則
體現的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要求企業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銷售商品的售後回購等都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有關。
2. 對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並按月計提折舊,這種會計核算方法體現的是什麼
.企業將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核算,所體現的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固定資產核算)。
3. 什麼是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為什麼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企業的資產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承租人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固定資產。
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由於在租賃期里承租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因此承租企業應將融資租入資產作為一項固定資產計價入賬,同時確認相應的負債,並且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4. 企業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固定資產作為自有資產時會計分錄怎麼做
企業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固定資產作為自有資產時會計分錄:
1、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2、計提折舊時: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3、分期付款時: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4、租賃期滿時:
借:固定資產--XX設備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5. 企業將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核算,所體現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 )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作為企業自有的固定資產,所體現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以融資租賃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並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於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於該資產的使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有權支配資產並從中受益。所以,從實質上看,企業控制了該項資產的使用權及受益權。所以在會計核算上,將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視為企業的資產。
如果企業的會計核算僅僅按照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進行,而這些形式又沒有反映其經濟實質和經濟現實,那麼,其最終結果將不僅不會有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反而會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
6. 對融資租入和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應當分別判斷是否視同自有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
關鍵在於「分別判斷」四個字上,因為經營租入的不需要判斷。
作為一個判斷題來說任何的錯誤表示該說法的錯誤,沒有辦法。
7.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為企業自有資產,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對嗎
對的。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從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業不擁有所有權,但從經濟實質看,承租企業能夠實際控制此資產。因此,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為自有固定資產,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實質重於形式要求。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而不應當僅僅按照他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確認、計量的依據」。
因為在實際的工作中,交易或事項的外在形式固然重要,但有時外在的形式並不能完全並真實的反映出某些交易的實質內容。
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要結合根據交易事項的真實情況,根據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來如實反映,而並非只依據法律形式來核算。
比較典型的就是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租賃向其他企業租用,租賃本身不會擁有財產的所有權,只是在租用期間對資產擁有使用權。
8. 會計上將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視為企業資產,其所遵循的會計的原則是什麼
遵循的會計的原則是:實質重於形式。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由於資金不足,或因資金周轉暫時困難,或為了減少投資風險,藉助於租賃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而購入的固定資產。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因此,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將其視為企業資產。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當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在租賃開始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入賬的企業,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資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