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分析企業的現金流情況看哪些指標
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
摘要]在資本市場日益完善的條件下,上市公司的籌資行為和投資行為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無論對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當局,還是對外部投資者來說,現金流量信息都是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財資源。上市公司的理財人員必須掌握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才能發揮其在公司理財中的重要作用。
在資本市場日益完善的條件下,上市公司的籌資行為和投資行為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無論是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當局,還是外部投資者,都逐漸意識到現金流量信息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收益質量和現實的支持能力,它是公司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財資源,也是投資者(股東)做出正確決策的信息資源。企業要做出正確的理財決策,保證理財行為的最優化,必須要求公司理財人員掌握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深刻認識到現金流量形成的規律和內在結構,才能充分發揮其對公司理財的重要作用。科學地評估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財務彈性,評價公司的收益能力和財務風險,預測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應遵循分析的原則,合理採用比較分析法,以比較結構百分比和財務比率為重點,精心設計財務分析指標,力求分析得具體、深入,透過現象看本質,使其為公司理財發揮充分的作用。
一、上市公司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
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包括流入結構、流出結構和流入流出比分析,可列表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掌握本公司的各項活動中現金流量的變動規律、變動趨勢、公司經營周期所處的階段及異常變化等情況。其中,(1)流入結構分析分為總流入結構和三項(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流入的內部結構分析。(2)流出結構分析也分為總流出結構和三項(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流出的內部結構分析。(3)流入流出比分析即分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此比值越大越好);投資活動現金的流入流出比(發展時期此比值應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資機會時此比值應大較好);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發展時期此比值較大較好)。公司理財人員可以利用現金流入和流出結構的歷史比較和同業比較,可以得到更有意義的信息。對於一個健康的正在成長的公司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應是正數,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負數,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應是正負相間的。如果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量的結構百分比具有代表性(可用三年或五年的平均數),理財人員還可根據它們和計劃銷售額來預測未來的經營現金流量。
二、上市公司的資產流動性分析
公司資產的流動性是指公司資產經過正常秩序,無重大損失地轉化為現金以及公司債務契約或其他付現契約履行的能力,它是蘊涵於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動態意義上的償付能力。根據資產負債表確定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雖然能反映流動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主要是因為:作為流動資產重要成分的存貨並不能很快轉化為可償債的現金;存貨用成本計價不能反映變現凈值;流動資產中的待攤費用也不能轉為現金;應收賬款會有一定的壞賬發生。許多公司有大量的流動資產,但現金支付能力卻很差,甚至無力償債而加大財務風險,導致最終破產。真正能用於償還債務的是現金流量。所以必須用上市公司的流量和債務進行比較分析能更客觀地反映其真實的償債能力。主要分析指標包括:(1)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的債務;(2)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3)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凈流量/債務總額。
上述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速越快,流量越大,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內部控制合理有效,從而償債能力與對外籌資能力就越強,公司流動性越好,抗風險能力越高。一般來說,本期到期的債務是指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和本期應付票據。通常這兩種債務是不能展期的,必須如數償還。現金流量負債比不但可以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可以預測出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如果該比率大於40% ,表明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而現金債務總額比是評估公司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預測公司破產的可靠指標。該指標越高,公司承擔債務總額的能力越強。
三、上市公司獲取現金能力的分析
獲取現金的能力是指經營現金凈流入和投資資源的比值。它彌補了根據損益表上分析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的不足,具有鮮明的客觀性。投入資源可以是主營業務收入、公司總資產、凈營運資金、凈資產或普通股股數、股本等。具體指標有:
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 來自: 免費論文網
(1)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主營業務收入。該比率反映每元銷售得到的現金大小,即銷售收入的貨款回收率,既可從一個方面反映公司生產商品的市場暢銷與否,又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公司管理層的經營能力。其數值越大越好。
(2)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股數。該指標反映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資金流量,它通常高於每股收益,但不能替代每股收益。因為現金流量沒有減去折扣。它能反映公司最大分派現金股利的能力,超過此限度,就要借款分紅。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該指標說明公司全部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該比值越大越好,可與同業平均水平或歷史同期水平比較,評價上市公司獲取現金能力的強弱和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四、上市公司的財務彈性分析
所謂財務彈性是企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也叫財務適應能力。這種能力來源於現金流量和支付現金需要的比較。現金流量超過需要,有剩餘的現金,適應性就強。因此,財務彈性衡量是經營現金流量與支付要求進行比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資需求或承諾支付等。具體指標包括:
(1)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該比率越大,說明資金自給率越高,對外借資金依賴性越小,財務風險越小。此指標達到1時,說明公司可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滿足擴充所需資金,公司有一定的成長潛力。若小於1 ,則說明公司是靠外部融資來補充,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財務杠桿,但會加大公司財務風險。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流量,此比率越大,說明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公司運用股利分配政策的餘地越大。以上兩個比率越大,說明上市公司財務彈性越大,適應各種環境和資金需求的靈活性越強,抗風險的能力越大。
五、上市公司的收益質量分析
收益質量是企業公開報告收益與其經營業績之間的離差程度。它是完整性、可靠性和可預測性的綜合。收益質量分析主要是分析會計收益和現金流量的比例關系。由於上市公司收益質量主要受到會計政策的變化和選擇,收入和費用確認的時間,公司對自行列支成本的選擇,以及管理者的財務決策等因素的影響。評價公司收益質量的財務比率是營運指數。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應得現金。其中:經營應得現金是指經營凈收益與非付現費用之和。經營活動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上市公司理財人員可以通過計算的營運指數對公司收益質量進行評價。有些項目如折舊、資產攤銷、信用政策等雖不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但會影響公司的損益,使當期會計收益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一致,但是兩者應大體相近。因此,若營運指數大於或等於1,說明會計收益的收現能力較強,收益質量較好;若小於1,則說明會計收益可能受到人為操縱或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收益質量較差。有虛盈實虧的可能性,必須進一步分析會計方法或會計估計的影響。公司應採取相應的理財措施,改變企業的營銷策略,提高公司的收益質量。
在運用上述財務分析方法和指標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時,還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不要拘泥於以上有限的財務分析指標,還可以根據公司管理當局的需要適當改編現金流量表,設計更具說服力的指標,獲取其他更有意義的信息。
2.全面、完整、充分地掌握信息,不僅要充分理解報表上的信息,還要重視公司重大會計事項的揭示以及注冊會計師對公司報表的評價報告,甚至還要考慮國家宏觀政策、國際國內政治氣候等方面的影響;不僅要分析現金流量表,還要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各種報表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公司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業績和經營活動中存在的成績和問題。
3.特定分析與全面評價相結合。報表使用者應在全面評價的基礎上選擇特定項目進行重點分析,如分析公司償債能力的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流動負債)等,並將全面分析結論和重點分析的結論相互照應,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有效。
『貳』 如何利用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現金流量
1.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2.(1)存貨周轉期的管理
(2)現金回收期的管理
(3)付款周期的管理
3.(一)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
1.償債能力的分析
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首先要看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收入在滿足生產經營所需現金支出後,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於償還到期債務。在擁有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基礎上,可以用以下兩個比率來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長期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量/總負債
以上兩個比率值越大,表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但是並非比率值越大越好,因為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若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增加額」項目數額過大,則可能是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資產,使資產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得能力。
2.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
由於利潤指標存在的缺陷,因此可運用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的補充。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總股本。這一比率反映每股資本獲取現金凈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資產。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
(二)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比較分析
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損益表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評價企業利潤的質量。
1.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之比若大於1或等於1,說明會計收益的收現能力較強,利潤質量較好;若小於1,則說明會計利潤可能受到人為操縱或存在大量應收賬款,利潤質量較差。
2.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3.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賬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綜上分析,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構成了企業完整的會計報表信息體系,在運用現金流量表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要注意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結合,才能對所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得出較全面和較合理的結論。
『叄』 企業現金流量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現金流量表結構分析就是在現金流量表有關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現金流入的構成、現金支出的構成及現金余額是如何形成的。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可以分為現金流入結構分析、現金支出結構分析及現金余額結構分析。
1、現金流入結構分析
現金流入構成是反映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流入,如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等在全部現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流入中具體項目的構成情況,明確企業的現金究竟來自何方,要增加現金流入主要應在哪些方面採取措施等等。
2、現金支出結構分析
現金支出結構分析是指企業的各項現金支出占企業當期全部現金支出的百分比。它具體地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
(3)信託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擴展閱讀
現金流量分析具有以下作用:
1、對獲取現金的能力作出評價;
2、對償債能力作出評價;
3、對收益的質量作出評價;
4、對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