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靠「龐氏騙局」融資17億的顧春芳,有著怎樣的人生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人總要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一定的代價。原本顧春芳可以憑借著她的美貌,過上一個相對富足的日子,終歸是因為貪念毀掉了一切。
② 哪裡可以學習民間借貸的知識
可在網路搜「民間借貸培訓」,我已參加
③ 上海易鑫融資租賃公司全國有多少分公司怎麼辦找不到,急急急
差不多現在全國有30家左右分公司,每個省都會有一家甚至更多。
④ 如馬雲 馬化騰 李嘉誠這樣的,在成功前都如何是否有黑色馬雲是如何融資的為什麼我找到融資方
成功之前都很苦,非常人般的。黑色都有,有些事情融資又要靠機遇。融資不是簡單的事情,更主要的是,為什麼要融資。
⑤ 關於小公司發展成大企業,從融資到上市。還有各種投資方面的知識需要買哪種書學習的
什麼書,像新華書店都有的呀,就是說一個企業的發展規程嘛,還有看一下其他已經成功的企業是如何發展的,投資方面的書也很多,其實你不用買百
⑥ 參加民間借貸培訓班,我能有什麼收獲呢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異常濃厚。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培訓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風向標。在開學典禮上,農業部領導和廳領導高瞻遠矚,在新形勢下給我們農業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讓我們眼前一亮。站在發展現代農業、城鄉一體化的高度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這使我們在思路上更為清晰,頭腦更為清醒,目標更為明確,參加師資培訓的信心更為堅定。
我和其他的參訓老師一樣,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農業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如飢似渴地接受著「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新方法」。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專家、教授的參與式、互動式和實訓教學就象是一頓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的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感覺。劉銀來、郭巧玲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管理、農民教育規律及培訓需求、農民培訓方法與技巧、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師基本素質及能力要求、農產品網上交易等方面的知識技能……極大地提升了基層農業教育者的執教能力,提高了農廣校系統師資的教學水平。
每天,我們學習時間在十一個小時以上,融會在參與式、互動式和實訓教學中,個個廢寢忘食的做筆記、孜孜不倦的做課件。62歲的南策雄,在學習過程中,特別的認真:討論、試講……樣樣不輸年輕人,每天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地專研教學。同學們都你追我趕,七天的培訓結束時,大家驚喜發現:每個人都瘦了!但人人卻又是那樣的精力充沛,那樣地激情高昂,那樣地朝氣蓬勃!頭腦風暴、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精彩紛呈的教學方法,「滔滔不絕」、揮灑自如、收放有度的非語言表達方式,讓人感覺此次培訓予基層農業教師是如此的對位和有效,我彷彿看到一支能夠滿足我省農民教育培訓需求的優質師資隊伍正迎著朝陽而來!
(二)領略真知,工作中學以致用
通過參加培訓我學習了農民參與式培訓理念,掌握了參與式調研、培訓、評估的方法,提高了培訓教師授課水平,將進一步增強全省的培訓質量和效果。
1、培訓中觀念、理念和角色的轉變
培訓中,劉銀來和郭巧玲教授給我們展示了農民教育規律及培訓需求、農民培訓方法與技巧及教師基本素質及能力要求,讓我們在教學觀念、理念和角色上得到轉變。
在傳統農民培訓模式中,技術人員唱主角,農民是配角;是以農技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多種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農民或灌輸給農民。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農民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農技老師向農民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表面上農民參與教學活動,但這是一種被動的參與。忽視了農民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不能把農民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
通過學習,在思想和理念上,我們要更多關注農民學技能的設計和開發,專注於對新型農民的設計、監控、研究和評價。把每個受訓的農民看作受訓的主體、待點燃的火把,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通過充分挖掘農民自身經驗和知識,促進農民參與互動,增強農民與老師之間、農民與農民之間的溝通,提高農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我們更要改過去按照上級政府部門設置培訓內容的自上而下的培訓模式,為農民需要什麼,我們就組織什麼的模式,我們講什麼不重要,農民關心的才是重要的。
2、培訓中融入了市場理念
由於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思想影響農民內心深處仍或多或少地對政府依賴,農民保守、落後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今年七月,在廣闊的東西湖辛安渡農場,今年有2500畝2800萬斤冬瓜滯銷。很多菜農算了一下,冬瓜賣到收購商那裡只能賣0.04元/斤,本都賺不回來。而要拉到40公里外的武漢皇經堂蔬菜批發市場,也只能賣0.15元/斤。就算賣出去,運費都賺不回來。不少人乾脆將冬瓜遺棄在田裡,任由其腐爛。半年血汗,付之東流。
為什麼豐產不豐收?在這次培訓過程中,劉教授和郭教授給我們融入了市場營銷的理念,就是專門針對這個問題。
傳統的農民缺乏商品意識,自己會種什麼就種什麼,會養什麼就養什麼,至於產品是否有市場、能否銷售的出去,很少考慮,走不出高產低效、豐產不豐收的怪圈。
我們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教師,在傳授科學技術的同時,必須幫助農民樹立強烈的市場觀念和市場意識,要善於了解市場、熟悉市場、分析市場,教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市場前景預測,要學會通過現代傳媒獲取、發布市場信息,准確掌握農產品供求變化,在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把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的投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3.培訓中更要注重適合農民實際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還要求我們更加註重切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過去農民培訓,很多內容不對農民的「胃」,時間的安排上沒能很好的與農民溝通,地點大多是在村鎮會議室和市裡進行,是「賓館式」的培訓,偏遠山區的農民前來參加,交通很不方便,有的中途要接送學生或是回家喂豬,即使能來參加也心存雜念,恰是這些偏遠的農民信息不通、技術薄弱,所需知識和技能更為迫切。把學校辦到農民的家門口,辦到田間地頭非常必要。
同時,在培訓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意與農民朋友的平等交流,真正的放下,放下身份、放下你我、放下名利,心懷善念,心懷坦盪的去和農民交朋友,去服務,盡我們的能力為農民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幫農民轉變觀念,凡事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真正地做到方便農民,實惠農民,智慧農民。
(三)學無止境,不斷學習成為常態
七天的培訓中,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教學,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我們同是走著同一條道,專家教授們如此才氣從何而來?
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 「人生是一個長跑,要一直堅持下去。」學習也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習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與其他縣市老師積極溝通交流,在互相借鑒經驗基礎上,拉近了距離,增進了友誼,我們建立師資培訓QQ群,時刻開展網上互動,隨時進行工作交流。本次培訓已將全省農廣校系統精英教師組織起來,在政策理論層次和補充業務新知方面,都極大地促進了湖北師資隊伍建設。
「認識到我們知識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我們雖然不是教育學家,但我可以從培訓時起就已經行動起來了,每個人像專家教授一樣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同時融合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培訓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工作任務在等著我們,既然老師們給了我們一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鑰匙,就讓我們手持這把金鑰匙,去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大門,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新型職業農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