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個信託產品比較好
新華信託-華錦166號.文山市保障性住房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推薦理由如下:
1、政府項目:政府劃撥81畝土地用於保障房建設,總投入3.52億,其中1.52億由政府撥款,2億由新華信託募集;
(政府撥款1.52億相當於給信託資金2億做了安全墊)
2、還款來源充分有保障:保守預計銷售收入3.98億,2倍覆蓋本金,目前項目建設進度完成80%,16年前可以全部銷售完畢;
3、風控措施完善:抵押項目土地評估價值5.1億,抵押率僅為38.73%;
一、 基本要素
(1) 年化收益率:100萬≤金額≤300萬 9.5%/年
300萬≤金額 10.5%/年
(2) 信託期限: 24個月
(3) 利益分配: 按年付息
(4) 信託規模: 2億
(5) 資金用途: 用於建設文山市保障房。
(6) 產品類型: 政信類
個人觀點
這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政信項目,但融資方的資質是亮點。
1.文山城投:文山建設局100%控股國企,凈資產38.8億,資產負債率10.37%,2014年3月13日發行公司債(14文城投 代碼124541),主體評級AA-,評定:穩定。
2.文山城投是當地最大的國有企業。在城市建設方面具有壟斷優勢,並獲得政府在資本金及資產注入土地收益返還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3.文山目前處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的蓬勃期,受文山州政府委託,文山城投對市政道路周邊土地進行整理,可為公司帶來持續性經營收入。
4.文山州政府下文批復,在2014年至2016年將價值不低於25億元的經營性資產注入公司。
② 2016年信託排行
看排行榜沒用,主要是挨個分析風險,公司風險以及投的項目的風險。
③ 金融市場類信託有哪些
根據收益類型、資金流向,信託的具體分類也不一樣。
1,按照信託功能分:
財富管理類、事務管理類、公司/項目融資類和其他類
2,按照受託人/受益人人數:
單一類、集合類。
3,按照受益權是否可以贖回的方式退出信託:
封閉式、開放式。
4,按照管理方式:
標的指定型、范圍指定型、代定型。
5,按照交付財產形態:
貨幣資金、非貨幣資金、財產權、混合財產。
6,按照信託財產運用領域:
金融資產類、證券類、非證券類、非金融資產類、不動產類、動產類、知識產權類、其他權利類、混合資產類。
但是在日常中通俗的分類主要是:
按照投資領域會分:基礎建設類、房地產類、工商企業類。
按照收益會分:固定收益類、浮動收益類、固定加浮動收益類。
④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⑤ 總結一下2016年中國家族信託行業的發展情況和現狀
總結去年行業發展來看,目前對家族信託感興趣並認真思考財富保障和傳承的群體多集中在50歲左右,早期財富持有群體處於財富增長和積累階段,而到70、80歲則有些晚,因為家族信託的設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在未來的5~10年,我國家族企業將迎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家族傳承潮,超過300萬家私營企業將在未來3~8年面對接班人的問題,預計傳承的財富價值為4~7萬億元,中國可能會成為未來最大的家族信託市場。
不同於一般的信託產品,家族信託更像是一種家族財富的保護機制。受益人為家庭成員主要是子孫後代,主要目的是實現財富傳承,由於缺乏客觀約束,受託人的選擇是信託成敗的關鍵因素。
⑥ 2016年信託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
7左右,不同產品收益不一樣
⑦ 中融信託2016年凈賺27億,能排第幾行業Top10還有誰
根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60家信託公司2016年未經審計財報數據顯示,平安信託以31.97億元的凈利潤拔得信託公司盈利最高的寶座頭籌,重慶信託和中信信託分別以36.01億元和30.4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位。2016年盈利能力位居行業前十的信託公司還有安信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華能信託、華信信託、上海信託和興業信託。
⑧ 2016年怎樣投資信託,有何要求,安全嗎
為什麼買信託?
問題一:信託公司和銀行啥區別?
答:信託公司和銀行都是有監管機構,銀行的上級監管機構有銀監會和人民銀行,信託公司的上級監管機構過去是人民銀行,現在是中國銀監會,所以信託公司和保險公司、證劵公司、基金公司都是正規的金融機構,都由政府機構來監管,在中國銀監會的官方網站可以查詢到所有信託公司的備案信息。
同時,對於信託公司的業務管理也有專門的法律《信託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1]第50號公布,200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所以說,信託公司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其業務運作均有法律依據受法律約束,絕不是像「典當行」那樣的民間組織;(本人對典當行並無任何成見)
問題二:銀行在信託計劃運作中是幹啥的?
答:銀行有兩個作用。1、是資金通道,所有資金流運轉經過銀行;2、是替信託公司保管資金,確保整個業務過程中信託公司碰不到錢,避免大家所謂擔心的「挪用」;這兩項職能我們業內俗稱「陽光化」,讓錢和管的人分開,確保業務流程資金結算環節沒有風險;
問題三:信託這類理財方式保本保收益嗎?
答:很多客戶會問這樣的問題,現在各類理財方式中只有部分「低收益」的產品會寫保證收益類,其他都叫做「預期收益」,我們看待預期收益時,主要要看產品的投向來認定風險,投資股票、黃金、外匯這樣波動的標的必然有風險,而一些債權、債券、實體項目、股權類的投資方式風險低得多,如果再有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安心投資的;
不要對「預期收益」一棒子打死。一方面這是監管機構的要求,國家法律規定在合同中不能寫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看產品的具體構架,收益率高、風險控制措施得當的產品同樣可以積極參與。事實上,信託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裡面,還沒有一款固定收益信託是違約的,全部的預期收益都兌付了。
問題四:信託產品有沒有低於100萬的標准?
答:沒有,這是《信託法》規定的,一個項目計劃中100萬-300萬(不含)的名額最多50個,300萬以上不限制。
當然,如果你能和親戚朋友合買100萬的,也是可以的,但這是客戶私人之間的事情了,信託公司最後只確定和一個人簽約,合同上只能有一個客戶的簽名;每個信託理財計劃一定有「風險控制措施」,這個風險控制措施就是確保我們投資人本金和收益不受損失的重要依據,有的是實物抵押、有的是股權抵押、有的是擔保公司擔保,總之一定有這部分內容,說白了就是「我」借錢給「你」用,光給我高利息不行,必須有擔保或抵押措施,你要是沒錢還我就賣你壓給我的東西,或是你沒錢還,擔保人就要替你還。
問題五:信託咋能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答:這個問題最為關鍵,所以放在了最後。咱個人家的錢攢起來都不容易,投資就一定要投個明明白白的,必須弄明白產品是幹啥的?收益多少?咋能保證我的本金和收益沒有問題?這絕對是我們投資人必須問的,也是我們的權利,回答好了並在合同中找到對應的內容,才能最終確定參與投資——大家切記一定要這么做。
但是,並非所有的信託理財項目都是能100%控制好風險的,有些項目專業人士是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的,所以要麼投資者能獨立審查項目的優劣,要麼就需要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幫客戶審核項目的風控措施是否完善。
總之,信託項目中大部分都是好的產品,而且風險完全可控,關鍵是要找到明白人幫投資人把關。
小結一下:
一、不用擔心信託公司的資質,它是正規的金融機構,有「領導」看著,有「法律」約束。
二、參與信託投資最少100萬起,如果和別人合夥買也可以,但這是客戶個人的事情,信託公司只認一個受益人,合同上只簽一個人的名字。
三、信託理財計劃絕不是「非法集資」,信託公司在風險控制上和銀行流程基本一樣,必須在抵押足值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幫企業融資。
四、信託公司永遠碰不到「資金」,不可能挪用。
五、信託公司如果對企業(項目)調查不準確,風控措施不嚴密而造成的損失,信託公司是要賠償的;觸及法律要負法律責任;所以,信託公司作為融資的中間金融機構,必須對項目和投資人的利益認真負責。
⑨ 2016年信託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收益高
自然是前者要高出些啊,後者是收益最低的平台,沒有其他理財產品能低過後者,不過相應的後者風險也挺小。
⑩ 2016年怎麼買信託產品
根據預期的市場情況。
房地產現在全國范圍內調整,房地產信託建議謹慎考慮。
政信類,目前地方政府要自己還債。地方財政狀況是一個衡量重點。但是政府背書的項目依然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