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級會計實務求大神
(1)借:其他權益性工具投資-成本602
應收股利 10
貸:銀行存款 612
(2)借:銀行存款10
貸:應收股利10
(3)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58
貸:其他綜合收益 58
② 2018CPA會計中,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新創了三個科目,請問5者之間關系
這五個科目沒任何聯系。建議忘掉之前的四分類,重新學習這一章,強行的一一對應,反而會誤導之後的工作與學習。畢竟會計准則是人編的,只是為了讓如今的上市公司財務核算更加合理。
③ 2018年注冊會計師《會計》真題及答案
會計是CPA中比較難的一科,大家還是有必要做一下試題。
領取CPA歷年試題
④ 注冊會計師 注會 cpa 真題求解
答:注冊會計師 注會 cpa
真題:cpa和注冊會計師都是指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cpa是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縮寫,意為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也是財會行業的頂級證書,中國唯一官方認可的注冊會計師資質,唯一擁有簽字權的執業資質。
⑤ 會計分級分為多少級啊
1、會計分級分為3級;
1、會計崗位等級分為:助理會計師、中級職稱、高級職稱;
2、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是資格考試,是做會計的門檻;
3、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
(5)2018年注會金融資產的分類擴展閱讀:
會計職能:
會計的反映職能是通過一定的會計方法,遵照會認財務會計准則的要求,正確地、全面地、及時地、系統地將一個會計實體單位所發生的財務會計事項表現出來,並通過科學的分類方法,將不同性質的會計事項分門別類的、集中的表現出來,以達到揭示會計事項本質之目的。
現代會計的反映職能是現代會計工作的基礎,其通過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的決策者,又是會計部門參與決策的依據。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又服務於投資者,以及與企業工作相關的財稅、金融及審計部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
⑥ 關於2018注會《會計》教材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成本計量問題。
考試根據教材來吧,初中級已經改了,初級還是中級喲,兩段話關於這個的句子只改了一段,不曉得昨個起的。注會沒注意,注會都還沒改啊........
⑦ 注冊會計師,第一次考哪幾個科目
考生們在選擇報名科目的時候需要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報名科目的數量,學習時間充裕、自主能力強、基礎較好的考生可以選擇一次報4科以及4科以上科目,爭取早日通過考試。其他情況的考生一次報2—3科是最合適的,用2—3年通過專業階段。⑧ 如何學好注會金融工具
2018年cpa的會計教材有很大的改變,像金融工具這個章節的改動是非常大的,根據政策的變動而變動,當然也有很多的考生提出金融工具這個章節完全看不懂啊如何是好呢?
一、變動大的章節尤其要注意
根據往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規律,一些新增的,改動大的章節都是考試的重點,所以金融工具這個章節一定要非常的重視!當然會計科目中還有其他的章節,像政府章節的會計這些都是新增的!所以也要格外的重視起來!
二、金融工具應該怎麼學習
金融工具各小節知識點時間上的一個規劃:
金融工具概述:1.5小時
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分類和重分類:4.5小時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4.5小時
金融工具的計量:4.5小時
金融資產的轉移:4.5小時
套期會計:4.5小時
學習金融工具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是:(1)金融資產的分類跟重分類。(2)各類金融資產的初始和後續計量的會計處理及其區別。
雖然新增套期會計,對金融資產轉移的內容做了一定的改變,但是主要的考點還是集中在金融資產的分類和會計處理這塊!
1.在金融工具的處理中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細節,這個章節是不涉及長期股權投資以及貨幣資金的金融處理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些細節的問題!
2.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分類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的注意這些問題!
想要學好這個章節,一定要有充足的時間,這個章節歷年的分值佔了5分左右,比例還是非常大的,所以首先就是重視!接下來就是用心!
三、實在看不懂找名師
很多的考生反映實在看不懂金融工具這個章節,這樣的情況之下千萬不能拖,拖的越久拿下的可能性越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尋名師!
⑨ 2018年怎樣備考CPA會計科目
2018CPA如何備考?
認真聽課
第一遍聽課各位的腦海里對於整本書的知識體系必然一片茫然,萬不可聽信其他答主所言的「抓大放小」法,大刀闊斧的搞戰略放棄,因為此時的你不可能清楚哪些是「大」,哪些是「小」,本本分分的地毯式學習之後再說。
在聽課時,一旁要備好筆記本,將老師提到的「重點」和自己沒聽懂的知識點【按順序】記下來;因為分錄是會計的核心,所以最好單另寫一個「分錄本」,同樣是【按順序】來記錄。兩本筆記請務必保證順序,方便後續查閱。每章課件聽完,打開經典題解,翻開之前做好的筆記對照題解上的知識點精講把本章知識點吃透後再做題,若還是吃不透,作紅色標記留待以後擊破。
(注意:初次聽課一定要重視速度,偶爾幾個知識點聽不懂切忌死磕,因為老師總會在後面的課程中復述之前重要的知識點,久而久之熟悉度上來了盲點就不攻自破了)
做題時,先把單選多選一次性做完,答案一次性對完後逐個改錯理解,吃不透的答案依然是作紅色標記後放下;計算題每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綜合題小題同計算題對待,遇到特大量的題可以每小問便對一次答案。
總而言之做題的大原則就是在對題目的印象最強烈時對題,這是加深理解最效率的方式。
當基礎班聽完後,注意這個非常重要的姿勢:
先聽沖刺班,再聽習題班!先聽沖刺班,再聽習題班!先聽沖刺班,再聽習題班!
基礎班過完後大家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整本書的基本印象,但礙於聽課順序是按照章節進行,所有的知識點都是平行舒展排列開的,這樣鬆散的結構其實極不穩定,很容易忘記,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們再「聚集」一遍。抽象點來講,就是把一堆長短粗細的各異的木柴,整理分類並打捆。
我的具體辦法是,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按照分錄特點歸為一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租賃、非貨幣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按照期間核算或處置分錄的特點歸為一類;同理,資產章節和資產減值、所得稅可歸一類,收費利與或有事項、債務重組歸一類等等等等。
總之大原則是把各章的同類知識點拆開打包並重新組合成體系來記憶。
經過這么一番折騰,你會發現浩繁的28章鬆散的知識點在你的腦海里赫然壓縮成7、8章結結實實的知識體系,這為之後重難點的攻破也打下了穩健的基礎,這之後破解的盲點會有「一通百通」的感覺。這時候的腦海里已經對整本書有了體系化的認識,再去談戰略放棄什麼的就很好掂量了。
至於最終的習題班,就是個查漏補缺的過程,根據自身情況把尚待掌握的難點按輕重緩急排開,像金融資產、減值、收費利、非貨交、所得稅、差錯更正、合並報表這樣相關性強的重要難點放在前面優先攻破,把財務報表、職工薪酬、股份支付、借款費用、外幣折算、每股收益這樣的獨立的知識點放在最後拿下。整本書需要特別深入理解的概念點並不多,多的只是機械性的記憶和默寫,代表性的像金融資產的三階段分錄與合並報表的「六大筆」分錄,在紙上寫個十來遍就能掌握,到了考場下意識的寫出分錄後基本就只是去填數了。
最後的最後,根據預算的時間,選擇近3~5年的真題來演練估分,這里注意一定要掐時間,此階段的目的只有一個:熟悉真題的解題方法和出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