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銅融資的現狀與未來

銅融資的現狀與未來

發布時間:2021-10-18 04:35:36

融資銅為什麼會造成銅價的下跌

銅價的下跌不是單單因為融資而下跌,銅價的下跌是根據各個地區的囤積量,和建設用量有關的,所以銅價下跌不能認為是融資這方面造成的

❷ 銅掌櫃完成A輪融資,什麼是A輪融資

網路上摘錄的,總的來說按企業成長的周期分:
天使投資:種子期,可能只有一個概念什麼都沒開始,或者剛開始運營,還沒有出來產品,或者出來了產品卻沒有大規模開賣。此時澆澆水,種子會長大,你就是一個天使。
種子會長大,成長的過程之中還是有許多的風險,需要更多的呵護。
於是Venture Capital就有了風險投資的名字,A輪之後就是B輪。
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有C、D、E、F、G輪。
當然,A、B、C、D、E的名字只是一個俗稱。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叫做鼠、牛、虎、兔、龍、蛇、馬、羊輪投資。
或者叫做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

❸ 銅未來趨勢怎麼樣

銅及銅合金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具有優良的導電、導熱、耐寒、耐蝕和加工性能,尤其是銅具有良好的合金化能力,幾乎可與所有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合金系列,滿足現代工程對材料強度、低溫韌性、彈性、耐蝕、耐磨、抗軟化、切削加工等特殊性能的要求。銅還具有其他金屬所不具備的抗菌性能和再生性能,因此其不僅可作為結構材料使用,還可作為功能材料被使用。目前廣泛應用的銅及銅合金品種有256 種,形成了以管、棒、型、線、板、帶、箔、條為代表的八大類、上萬種規格的加工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電力、汽車、建築、電子儀器儀表、國防、交通運輸、海洋工程等行業。

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和生活資料,銅材的需求變化主要取決於製造業的興衰和生活質量的變化。分析數據表明:當西方國家GDP 的增長超過2.4%時,銅材的消費量才會增加,且GDP 每變化1%則銅材的消費量變化3.24%,銅材的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世界范圍內,銅材的消費結構並不平衡。世界人均銅材消費量3 千克,發達國家人均銅材消費量是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5 倍,世界80%以上的銅材消費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亞洲、歐洲、北美地區,其中經濟快速發展的亞洲銅材消費量增長最快,消費比例已佔到世界消費總量的49%。但是在人均銅材消費量方面,目前中國的銅材消費水平較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中國的銅產業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❹ 融資銅的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某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次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❺ 什麼叫 融資銅

信物寶了解到:

進口來的銅,藉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銅也有了一個專屬名字「融資銅」。一參與進口銅融資的進出口企業人士,向記者具體解析了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信用證承兌日之前買方需承擔的利息為:Libor+100點,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約在4%左右,那麼這筆資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約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國目前人民幣貸款年利率在6.57%,這之間又存在著1.57%的利差收益。隨著美元的繼續降息,這一利差套利空間將會更大。

❻ 融資銅的介紹

融資銅,進口來的銅,藉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回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銅也答有了一個專屬名字「融資銅」。中國國內企業通過授信銀行開立遠期信用證給境外貿易商,到單T/R (信託收據)得到貨權單證,「轉賣」其他貿易商(通常就是原境外貿易商)或通關後國內市場銷售,即期獲得相應貨款,信用證到期後再償還銀行資金,此做法給企業帶來了幾個月的流動資金,這就是所謂的融資銅、融資鋁、融資鋅、融資橡膠、融資油等等。

❼ 融資銅的融資銅與融資礦的三點差異

首先,融資銅的主體多數是貿易商,而融資礦的主體是鋼廠和貿易商,但鋼廠佔比略高。據我們了解,很多鋼廠通過有信用額度的礦貿商來開立信用證。銅貿易商進口銅需要馬上賣出或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價格下跌過程不易出現現貨集中拋壓的局面。而對鋼廠來說,進口鐵礦石既可以用來生產,也可以用來融資,因此我們看到2013年12月份BDI指數、鐵礦石的進口量均開始出現攀升。如果2014年鋼材下游需求能如期釋放,那麼融資需求產生多餘的鐵礦石或會通過增加開工率消耗掉,但是今年鋼材下游需求釋放程度明顯遜於往年。在銀行收緊貸款資金和信用證額度的情況下,信用證到期了鋼廠多餘的鐵礦石只能通過現貨市場賣出兌現來給銀行還錢,這加劇了對鐵礦石價格的拋壓,去年11-12月份鐵礦石融資的信用證恰好今年3-4月份需要還錢給銀行,這就不難理解近期鐵礦石現貨價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了。
其次,和融資銅多數參與了套期保值不同,融資礦通過期貨市場保值的比例或不大。由於融資銅市場和銅期貨市場發展時間較長且成熟度較高,很多融資銅的貿易商會對現貨銅進行賣出保值。國內融資礦市場和鐵礦石期貨市場發展時間均不長,成熟度都不太夠。同時,鐵礦石期貨市場總體量能比較小,截至3月7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指數空頭持倉約2500萬噸,而融資礦量約4500萬噸,期貨持倉中再扣除部分投機的頭寸,可見融資鐵礦在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的量很小。這意味著,在鐵礦石現貨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融資的鐵礦石價值在不斷下降,沒有保值的結果必然逼迫融資方通過拋售鐵礦石減少損失。
最後,鐵礦石現貨市場的流動性遠不如銅,倉儲運輸成本高,沒有銅容易保存。銅市場成熟度較高、現貨流動性較好,而鐵礦石作為大宗干散貨,很多買賣都是雙方長期建立起來關系的延續,違約成本高決定了新的商家不易介入,鐵礦石流動性很差。與銅相比鐵礦石的單價比較低,這意味著單位價值的倉儲和運輸成本遠高於銅,目前日照港港雜加上港建費29.6元/噸,2個月的免費存放期,2個月後每天0.1元/噸,一年後增加至0.2元/噸,若持有等待行情反彈,單位價值的成本高昂。

❽ 進口銅為什麼有融資功能

一參與進口銅融資的進出口企業人士,向記者具體解析了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信用證承兌日之前買方需承擔的利息為:Libor+100點,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約在4%左右,那麼這筆資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約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國目前人民幣貸款年利率在6.57%,這之間又存在著1.57%的利差收益。隨著美元的繼續降息,這一利差套利空間將會更大

❾ 銅的資源、產量、未來市場需求及保證程度

一、銅的資源概況

世界銅礦資源較為豐富,據美國礦業局1993年統計,世界陸地銅資源估計為16 億噸,深海結核中銅的資源為7億噸。1992年世界銅儲量為3.10億噸,儲量基礎為5.90億噸。其中儲量最多的為智利,其次為美國、俄羅斯、波蘭、墨西哥(表1-3-1)。

我國是世界上銅資源較豐富的國家之一,截止至1997年底,保有銅儲量6273萬噸,其中工業儲量(A+B+C)2525萬噸(表1-3-2)。與國外的儲量基礎相比,在世界上大概排第四位(表1-3-1中我國儲量數據為美國礦業局的估計,可能偏低)。

世界上銅的礦床類型較多,其中斑岩型、砂頁岩型、黃鐵礦型和硫化銅鎳型這四大類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勘查和開采類型。尤其是斑岩型和砂頁岩型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55%和24%。

表1-3-1 世界銅儲量和儲量基礎(金屬量/萬t)

表1-3-2 中國銅儲量表(金屬量/萬t)

我國的地質背景造就了許多類型銅礦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積變質型(砂頁岩型),銅鎳硫化物型和黃鐵礦型,分別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 41.1%、27%、10.7%、6.4%和5.5%。

二、銅的開采量(礦山產量)

據英國《世界金屬統計年鑒》統計,1991年至2000年間,世界銅礦開采量(以銅精礦含銅總量計)由916萬噸增至1324萬噸,年均增長率為4.2%(表1-3-3)。我國銅礦開采量由30.4萬噸增至58.85萬噸,年均增長率為7.9%(表1-3-4)。我國的統計數據與表1-3-4數據基本相同。

三、(精煉)銅產量

據英國《世界金屬統計年鑒》統計,1991年至2000年世界精煉銅的產量由1069萬噸增至1473萬噸,年均增長率為3.7%(表1-3-3)。我國由56.0萬噸增至132.6萬噸,年均增長率為10.8%(表1-3-4)。

圖1-3-1 中國銅生產、消費和凈進口量示意圖

以世界現有銅儲量與1998~2000年平均年開采量相比較,世界銅的靜態保證年限為25年,與2001~2010年世界原生銅累計需求量相比較,其比值為2.3;以基礎儲量與2001~2010年累計原生銅需求量相比較,其比值為4.2;表明到2010年世界銅資源基本可以保證需求。

1991~2000年我國銅消費量平均年增長率為14.6%,若以此增長率預測,2010年銅的需求量約為720萬噸,與2000年美國(297.9萬噸)和日本(188.3萬噸)消費量對比,上述估計值顯然是大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大於世界發達國家,近幾年經濟增幅在7.5%左右,我們預測2001~2010年間銅的需求量亦以每年7.5%增長,到2010年銅的需求量為344萬噸。我國1995~1997年再生銅在精銅產量中份額為38%,若2001~2010年以30%計,那麼2010年原生銅需求量為241萬噸。2010~2020年預測銅需求量年均增長5%,則預測銅需求量為561萬噸,其中原生銅393萬噸(表1-3-7)。

以1997年我國銅保有(工業)儲量與1998~2000年銅平均年開采量相比較,銅的靜態保證年限為47年,與2001~2010年原生銅平均需求量(175萬噸)相比較,銅的靜態保證年限為14年,與2001~2010年累計原生銅累計需求量相比較,其比值為1.40。以保有儲量與2001~2010年累計原生銅需求量相比較,其比值為3.1。由上述分析可見,在2001~2010年我國銅資源基本可以保證需求。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大多數銅礦品位較低,不少大型礦床地處西部邊遠,礦山開采量較低,如2000年銅礦開采量為58.85萬噸,若按7.5%的增長率,至2010年銅礦開采量為121萬噸,只能滿足相應年份預計原生銅需求量的一半。

閱讀全文

與銅融資的現狀與未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
宏源期貨烏魯木齊營業廳客服電話 瀏覽:519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
美國貸款銀行有哪些 瀏覽:841
期貨原油外匯通 瀏覽:684
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本金保障嗎 瀏覽:324
sps財務指標 瀏覽:641
期貨投資公司掛靠 瀏覽:109
期貨白銀盈虧怎麼計算 瀏覽:105
瑞達期貨關聯上市公司 瀏覽:530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
mcst指標選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