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會上一些非公募的公益基金會是怎麼運作以及怎麼籌資的
私募基金發行產品要麼走銀行,要麼自己公開募集。但是後者如果不經注冊的話,就會搞成非法集資性質的。
㈡ 請問公益項目的融資方式有幾種我的項目是公益方向的,好找融資嗎
因為你這個是特殊情況,融資可以找相關的公益機構要撥款,如果具有盈利性質,可以通過資產抵押,收費權質押,股權質押等一種或者多種融資模式。
㈢ 慈善機構怎麼賺錢
慈善機構怎麼可能賺錢,賺錢,怎麼叫慈善機構?真正的慈善機構,都是為別人付出,不求回報的,比如金錢,比如時間,比如情感。想著賺錢的慈善機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慈善機構
,只是打著慈善的旗號賺錢的騙子機構。
㈣ 慈善組織的籌資方式有哪些
弄一個淘寶,然後再開個微博和博客,將所需內容寫上去,呼籲愛心人士幫忙。搞個大一點的活動,當志願者,在地方上籌集善款,人要多一些。
㈤ 慈善組織會用自己的資金來買股票,基金之類的嗎
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四條 慈善組織接受的政府資助的財產和捐贈協議約定不得投資的財產,不得用於投資。
慈善組織可以用於投資的財產限於非限定性資產、在投資期間暫不需要撥付的限定性資產。慈善組織應當保持足夠的現金類資產,以保證連續3年的慈善活動支出符合法定要求和待撥捐贈財產及時足額撥付。
第五條 慈善組織除銀行存款和接受股權捐贈之外,開展投資活動應當採用下列方式:
(一)購買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債券、證券投資基金、信託產品等投資品種;
(二)委託專業投資管理機構管理和運作財產;
(三)直接進行與慈善組織宗旨和業務范圍直接相關的股權投資。
第六條 慈善組織直接購買的理財產品限於自主風險評級為風險水平最低的一級或者二級。
慈善組織直接購買的債券限於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政策性、開放性銀行債券,以及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AA級的企業(公司)債券和金融債券,鼓勵投資綠色債券。
慈善組織直接購買的信託產品限於融資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和專門為慈善組織設計、發行的單一資金信託計劃,信用等級不低於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級或者相當於A級的信用級別。
第七條 慈善組織的財產不得用於下列活動:
(一)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
(二)直接投資二級市場股票;
(三)投資人身保險產品;
(四)投資期貨、期權、遠期、互換等金融衍生產品,用於對沖風險的除外;
(五)不具有穩定現金流回報預期或者資產增值價值的投資;
(六)向個人、企業直接提供與本組織宗旨和業務范圍規定的慈善活動無關的借款;
(七)違法開展保證、抵押,以及將慈善組織的財產用於與組織宗旨和業務范圍規定的慈善活動無關的質押;
(八)將慈善組織的財產以明顯不公允的價格低價折股或者出售;
(九)高污染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的投資;
(十)可能使本組織承擔無限責任的投資;
(十一)違背本組織宗旨、可能損害信譽的投資;
(十二)參與非法集資等國家法規政策禁止的其他活動。
-----
so。。二級市場股票是不可以的。證券投資基金是可以的
㈥ 與慈善機構合作的方式
勸你一句,如果你們公司沒有足夠的做慈善的預算的話,我看找官方慈善機構的想法還是算了,慈善不是那麼好做得,說是慈善其實它會給你指定指標的或有事就找你,直到把你找煩了算,但是還不能不辦。
我朋友的公司就吃過這樣的虧
我看倒不如找一些民間的慈善機構,做贊助商,贊助一些活動,或其他方式,這樣更能提升企業形象
而且官方的慈善機構他們不缺錢,而民間的慈善機構很缺錢,你把100萬給官方叫錦上添花,把100萬給民間叫雪中送炭,你說那個值?而且你會得到應有的尊重,而這在官方是不會有的
㈦ 你好,請問席老師,慈善機構的管理費用和籌資費,業務活動成本用該怎麼結轉呢
1、管理費用和籌資費,業務活動成本用該怎麼結轉呢?
發生時
借: 業務活動成本 / 管理費用 等
貸:銀行存款 / 庫存現金 等
結轉
借:非限定性凈資產 / 限定性凈資產
貸:管理費用 / 籌資費用 / 業務活動成本
2、這些費用都是做的其他應付款!原因是的別人的錢?
一般,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到的錢都是投入,可以是捐贈、會費、財政補貼等,如果沒有錢,還做什麼慈善事業呢。
如果的確是借來的錢,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 庫存現金 等
貸:其他應付款
這樣入賬與你後面做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等沒有矛盾,這是資金來源,業務活動成本等是資金使用,兩者之間沒有「此消彼長」的關系。
錢進來後,不論來源是投資(捐贈、會費等),還是借來的,支付時都計入業務活動成本等對應的科目。就像企業一樣,借來的錢也可以買材料、發工資。因此,借來的錢不影響你上面的會計處理。
㈧ 國內慈善機構 怎麼做宣傳怎麼讓人知道他們有什麼做了些什麼
現在的宣傳機構很多,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或其他的網站,也可以通過報紙或雜志宣傳
㈨ 慈善機構靠什麼掙錢
慈善機構從募捐所得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日常開支和員工工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其實,慈善機構由於一般具有較大的資金實力,可以把這些雄厚的資金投入到資本市場,比如股票、證券、期貨、房地產等行業,從而賺取利潤。當然,從原則上說,這些賺來的的錢也應該用來用於慈善事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了!請看相關報道:
蓋茨基金雖是一家慈善機構,卻也是一家很會賺錢的基金會。比爾·蓋茨是一個崇尚分散風險、均衡投資的人,蓋茨基金在美國主要是投資舊經濟中的一些企業,同時以投資的「多樣性」和「保守性」而聞名。其慣用的手法就是「趁低吸納」,即購買一些價格已經跌到很低的企業股票,等待股價上升時拋出獲利。其先後投資的公司包括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阿拉斯加氣體集團公司、舒尼薩爾鋼工業公司、渥特爾泰爾動力公司、埃科斯葯物公司、西雅圖基因公司等。
在整個蓋茨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中,超過64.3億美元投資在短期投資項目,包括美國政府債券、高等級商業票據及短期貼現債券。210億美元投資在債券、現鈔及其他項目,例如國內國際共同基金投資、高收益企業證券和國際企業和政府證券等。投資在股票的數額佔52.4億美元,包括美國和國際的股票,以及私人股票投資基金。當中扣去安全的貸款產品50億美元。
據《福布斯》報道,據其年報,該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這個總數是其財產轉讓所得的12億美元的3倍多。2001年蓋茨基金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8%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來自蓋茨所捐贈的微軟資本所帶來的收益。它的股票營運成本每股不到1美分。甚至當標准普爾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 的時候,蓋茨基金年收益率還能達到7.8%。這些數字表明,這家慈善機構的工作重點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業而是其投資報酬上。
7月底蓋茨基金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QFII資格,它同時也成為第一家以基金會名義獲得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資格的境外機構,而在此之前絕大部分獲得QFII資格的機構是一些境外的保險公司或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