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慈善信託」是一種什麼產品
僅以實現社來會慈善事業源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比如上海信託的上信」上善「系列,在2016年12月26日,上海信託正式發布《慈善法》頒布實施後首款慈善信託——上海信託「上善」系列浦發銀行「放眼看世界」困難家庭兒童眼健康公益手術項目慈善信託。該慈善信託由浦發銀行作為委託人出資,上海信託擔任受託人。信託財產定向捐贈用於「上海市困難家庭眼疾兒童免費手術公益慈善項目」,用於幫助困難家庭眼疾兒童免費實施手術治療,提高雙眼視功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信託受益人為困難家庭符合手術指征的斜視兒童和重症眼疾兒童。上海信託也是上海的一家老牌信託公司了,是中國最早的信託公司之一,前身是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上國投「)07年因信託新規要求改名」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託。
❷ 公益信託是什麼意思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公益信託是指委託人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而設立的信託。受益人須為全社會或社會中的不特定公眾。
公益信託,嚴格而言,並不等同於英國信託法中的慈善信託。公益信託這一概念,在法律意義上包含了慈善信託和為了公共利益的信託述上各有側重,外延上涵蓋的范圍有所差異,但對於公益信託的三個本質要件即:目的公益性、具有公共利益、以及目的排他性,是基本認同的。
公益信託除具有一般信託的要件外還具備三個特別條件,通過對這三個特別條件的分析,可以揭示什麼是公益信託。
(1)目的公益性要件。雖然公益的范疇不斷變化,兩大法系所涵蓋的公益分類也不盡相同,但公益信託須為公益目的而設立是必備的要件。
(2)公共利益要件。這是就公益信託的實施效果而言的。公益信託的實施客觀上應使整個社會受益,否則將只能是一個目的良好的私益信託。判斷信託是否具有公共利益,從實質層面主要考察信託目的有無明顯的社會利益;從形式層面,則應考察受益人是否為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所謂受益人不特定,並不意味著委託人不能對受益人的條件(如人數或類別)作出限定。只要這種限定在事實上不會導致受益人被特定為確定的人即可。
(3)公益目的排他性要件。即信託的每一項目的都必須具有公益性質,信託必須完全徹底地是公益性的。因為如果信託的某項目的是非公益性的,就無法在信託財產中區分出哪些用於非慈善目的,從而使整個信託因為不確定性而無效。
❸ 什麼是慈善信託及特徵
公益信託是復指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制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著重要的部分受益而設立的信託。(公益信託是英美的慈善信託(charitable trust)翻譯過來的。但嚴格來說,英美的慈善信託與公共信託(public trust)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公共信託不能構成慈善信託。而且,慈善信託較好地表現了現代公益信託的起源。)
❹ 慈善信託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慈善信託的幾個特點讓我們感受到離這個距離有點遠。我們會看到受託人有大量的信託公司,慈善組織很少,或者只作為雙受託人之一。有些慈善組織的加入是作為慈善信託的項目執行人或受益人,或作為一個管道實現免稅功能,因為慈善信託按照當下的稅法,還不能享受公益捐贈抵扣的優惠,慈善組織的存在成了尋求稅收利益的必然選擇。慈善信託從本意上來講應該就是免稅的。又比如說慈善信託財產規模比較小,所有的慈善信託資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集合信託計劃,可能品牌效應對信託公司來講大於公益效應。再者慈善信託的期限都是以固定期限為主,財產種類是貨幣為主,現在市場上僅僅是有一單的是股權形式,接下來還有幾單的出現還在觀望中。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在業界,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明朗,或者有些政策存在大的誤區。
商業能解決社會問題,而慈善是起步於商業止步之處,就是說商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慈善大有作為的空間。講究公益績效是對的,但是僅僅關注公益績效而忽視過程的慈善就犯了大忌,因為過程與目的不相吻合。
最後我以十三世紀波斯詩人的一句詩來結束今天的發言,「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同一軀體,最初是來自共同的精髓。如果時光用痛苦折磨一條手臂,那麼另一條手臂也甭想安然休息。」
❺ 什麼是」慈善信託「
公益信託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著重內要的部分受益而設立的信託容。(公益信託是英美的慈善信託(charitable trust)翻譯過來的。但嚴格來說,英美的慈善信託與公共信託(public trust)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公共信託不能構成慈善信託。而且,慈善信託較好地表現了現代公益信託的起源。)
❻ 慈善信託知多少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隨著《慈善法》的落地,信託行業開始著力進行慈善信託產品的發展。慈善信託和慈善捐贈都是為了慈善目的而將財產所有權轉移出去,用於開展慈善事業,慈善捐贈財產、慈善信託財產都只能用於慈善目的。
慈善信託區別於其他民事、商事信託的根本在於其慈善目的,慈善捐贈區別於其他贈予的根本也在於慈善目的。但是,慈善信託與慈善捐贈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造成了兩者的很多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法律關系不同
信託法律關系是由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方當事人構成,這三方即為我國 《信託法》 第四章所稱的信託當事人。慈善信託的特點是設立時受益人不是特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慈善信託當事人缺少受益人,受益人在慈善信託的運行過程中可予以確定,所以慈善信託仍然是三方當事人形成的信託法律關系。
慈善捐贈屬於贈與合同,是一種合同法律關系。合同的受贈方既可以是慈善組織,也可以是直接受益人,慈善捐贈只涉及兩方當事人。
設立形式不同
慈善信託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設立。《慈善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設立慈善信託、確定受託人和監察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
而慈善捐贈作為贈與行為的一種,可以採用書面或者口頭以及其他形式進行。
《慈善法》並未要求慈善捐贈必須簽訂書面捐贈協議,而只是規定慈善組織接受捐贈時,捐贈人要求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慈善組織應當與捐贈人簽訂書面捐贈協議。
財產獨立性不同
在慈善信託中,雖然受託人在法律上是該財產的所有權者,但是信託財產是獨立於受託人的自有財產和受託人管理的其他財產的。
而在慈善捐贈中,將財產捐贈出去後,財產所有權將完全轉移給受贈人,成為受贈人的固有財產。
當事人權利不同
慈善信託可充分體現委託人的意思,法律上對於受託人的義務具有明確規定,而且《慈善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慈善信託的受託人違反信託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委託人擁有變更受託人的權力。委託人還可以選擇設置信託監察人,對受託人管理運用慈善信託財產的情況進行監督,防止善款被濫用。
在慈善捐贈中,捐贈人雖然可以通過書面的捐贈協議對捐贈財產的種類、數量、用途、交付時間等內容進行約定,但是在捐贈行為發生後,捐贈人對於受贈人是否按照約定使用慈善捐贈財產只擁有監督權和有限的制約手段。
相比於進行慈善捐贈,在善款使用方面,設立慈善信託可以更好地體現和實現委託人的意願。
受益人不同
慈善捐贈的受益人可以是不特定的,也可以是特定的。
而慈善信託在設立時,只對受益人的范圍和篩選條件進行約定,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具有不特定性。
稅收政策不同
慈善捐贈享有稅收優惠,捐贈人向慈善組織捐贈時,慈善組織可向捐贈人開具捐贈票據,捐贈人可以據此申請稅收的優惠待遇。
而《慈善法》中尚未對委託人設立慈善信託享有的稅收優惠進行明確規定。
相比於慈善捐贈,慈善信託擁有自身很多制度上的優勢,發展慈善信託可為社會公眾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項,可以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到慈善事業的發展中來,引導社會資源更有效地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
❼ 公益信託中的兩大法系對公益目的的規定
公益信託是指為了學術、技藝、慈善、宗教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等目的而設立的信託。在英美法中,公益信託通常也被譯稱為慈善信託,從其雛形出現迄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在英、美、日等發達國家中十分普遍,在解決社會貧困問題、推進福利體系完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英國,法律意義上的公益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一是救濟貧困的信託;二是促進教育的信託;三是倡導宗教的信託;四是其他有益於社會,但又未列入前三類的信託。長期以來,英國的公益信託一直享受重要的稅收優惠:第一,根據《1988年所得稅和公司稅法》規定,公益組織的收入只要用於慈善目的,通常會豁免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第二,公益組織完全佔有或者主要為慈善目的而佔用的土地,減半徵收繼承稅。第三,公益組織出售他人捐獻的物品可以豁免增值稅。第四,任何人在生存期間或去世時將財產轉移給公益組織的,均免徵繼承稅。個人向公益機構捐款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從納稅收入中扣除。第五,根據《1992年公益收益稅收法》規定,公益信託原則上豁免徵收資本增益稅。此外,將地產轉移給公益組織的,還可以免繳印花稅。為了防止濫設公益信託,英國根據《1960年公益法》成立了「公益事務署」,作為公益信託統一的主管機關。除依法享有登記豁免權的公益事業外,任何公益信託的設立、變更和終止都應由受託人向公益事務署辦理登記。公益信託一經登記,即確定具有公益性,據此可享受法律和稅收上的優惠。任何人都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向設在倫敦的公益事務署和設在利物浦的公益事務署辦事處請求閱覽任意公益信託的登記事項。
美國的公益信託主要以基金會的形式存在,組織形式既可以採用單純信託(公益信託)的方式,也可以採取公司的形式。在具體形式上,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公眾信託,即對某一特定范圍內的居民為了該范圍內的人的利益而捐贈的款項進行管理和運用所產生的信託。二是公共機構信託,即由學校、醫院和慈善組織等公共機構在接受捐款以後,將款項委託給信託機構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慈善性剩餘信託,即由捐款人設立的一種慈善性信託,它允許捐款人獲得一定比例的信託收益,以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而將剩餘部分全部轉給某個特定慈善性機構,包括慈善性剩餘年金信託、慈善性剩餘單一信託和共同收入基金等。在美國,公益信託的監督權主要由州檢察長依據《統一公益信託受託人監督法》行使。公益信託的受託人在受讓信託財產之日起6個月內,向州檢察長申請登記並附上信託文件的復印本。
日本有公益法人和公益信託兩種制度。20世紀70年代以後,日本居民財富增長迅速,一些人開始不滿足於僅捐獻給現有的法人團體。特別是由於有些公益法人的事務費用太多,經濟上粗放,信息不透明,而受到詬病。在此背景下,日本開始對公益信託進行深入研究,認為公益信託雖不適合學校、圖書館、美術館等擁有一定設備和專門人員管理的事業型公益活動,但對為各種公益活動提供獎金、補助金的供給財產型公益活動是適合的。此後日本公布了統一的公益信託許可標准,使得公益信託的受託業務有據可依。在1998年實施了《特定非營利活動促進法》以後的10年間,日本以社會福利、城市環保等為目的的公益信託在逐步增加。在日本,公益信託主要有以下特徵:一是業務僅限於扶助捐贈,由信託銀行負責向主管政府部門申請批准,不需法人登記;二是信託銀行作為善意的管理人,對信託財產實現嚴格獨立管理;三是通過設定信託管理人來保護不特定多數受益人的利益;四是公益信託的名稱中可載入財產捐贈企業或個人的名稱,以贊頌其善意;五是對公益信託實行稅收優惠。什麼是公益目的,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范圍和定義,因為公益的概念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的,很難確定一個普遍使用的、客觀的標准。例如,英國早期曾經把「資助貧困的未婚子女結婚」當成慈善目的,但目前,這一慈善目的幾乎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相應的,由於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惡化對人類的威脅日趨顯現,許多國家先後把環保作為公益目的。為適應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英美法系國家主要通過法院判例,來擴大慈善目的的范圍。我國的公益事業管理機構也應當在《信託法》第六十條的基礎上,本著有利於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目的,對公益目的認定採取寬松態度。
❽ 慈善信託是什麼長安信託設立的慈善信託有哪些
慈善信託是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內。長安信託設立的慈善信託容有「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託」、「大愛長安·陝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託」、「長安慈——楊凌精準扶貧慈善信託」、「大愛長安·陝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託」、「長安慈—民生001號慈善信託」,最近長安信託的「長安慈——大氣保護慈善信託」也宣告成立,聽說這是國內首單基於環境公益訴訟資金設立的慈善信託。
❾ 什麼是公益信託或慈善信託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慈善信託作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載體,慈善版法中權將「慈善信託」作為重點,專章列入。據了解,慈善信託具有獨立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等特徵,可以滿足財富總量大、類型復雜、傳承周期長的慈善信託委託人在風險隔離、利益分配、信息保密和連續穩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對於鼓勵社會力量尤其是先富階層長期持續地參與慈善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❿ 慈善信託的什麼是慈善信託
但衡平法規則通常將慈善信託分為救濟貧窮的信託,促進教育的信託,發展宗教的回信託和其他造福於社會的答信託四大類。
英美信託法中所稱的「慈善事業」實際上與「社會公益」沒有性質的差別,兩者所適用的法律規則也完全等同,故學理上通常視慈善信託與公益信託為同義語。
按照英美判例上規則的解釋,法律上的「慈善事業」具有不同於其字面含義的特定內容:某些含有營利性意圖和不以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卻可歸入慈善信託分類,而某些基於慈善性目的而設立的信託並不屬於慈善信託;因此對慈善信託或公益信託的理解應以立法和判斷規則的列舉為准。
大陸法國家的信託法典沒有統一的公益信託概念,以避免概念混用,它一般包括基於祭祀、宗教、慈善、學術、體育或其他類似目的而設立的信託。
就大部份類型的信託來說,受益人必定是人類。慈善信託及特定用途信託(見下文)均屬例外。
信託如要符合慈善信託的資格,必須具有慈善性質,並對公眾有充份利得財富的利益。財產授予人必須清楚表明有意將財產用作慈善用途。
財產授予人毋須指明慈善項目,因為這可留交受託人酌情決定。慈善信託的主要優點,是信託收益在慈善團體手中是毋須課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