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實體經濟融資不足

實體經濟融資不足

發布時間:2021-10-19 05:59:24

① 實體經濟企業融資到底合不合法的最新報道

目前銀行的流動性緊張問題,隨著央行逐步開閘放水,已得到一定程度緩解。然而,問題並未得到徹底解決,因為銀行其實並不缺流動性,之所以鬧「錢荒」,原因在於它們把資金拿去從事套利交易了。而對中國經濟來說,最要緊的是發展實業。但銀行卻對放貸給實體經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興趣不大。這才是問題所在。

目前,造成最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得不到來自銀行的授信貸款,可能出自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中小企業的資金回報率不高,銀行對其放貸的積極性也就不高。

其次,目前銀行的風險管理體制基本上還是計劃經濟時代那一套。中國的銀行基本都屬國有企業,五大商行不用講,地方商行也多為國企。這使得銀行不願冒風險貸款給那些沒有抵押物的成長型中小企業,而願意貸給有政府背景的大項目,一來是因為風險小,二來也是因其經營活動受政府影響大。

再次,缺乏多層次的金融體系。目前的金融體系仍然是由大銀行主導,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城鄉信用社如今成了城商行或農商行,而基於成本問題,後者也不願服務城市和農村的小微企業。近年來雖然成立了一些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但覆蓋面有限。

因此,要讓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其投資回報率須具備吸引力。理論上講,由於有效益的企業手中的錢具有較高的生產力,只要中小企業的收益率提高,就能吸引資金流。當前,一個辦法是,政府通過減稅來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因為減免中小企業稅收,能提高中小企業的收益率,銀行的資金自然會分流一部分貸給中小企業。

不過,政府的減稅幅度總是有限的,何況企業資金回報率的提高還受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因此,根本上說還是要從改革金融體繫上做文章。在現有金融機制下,大型企業和銀行體系都沒有太多問題,缺少的是能夠合理保障資金提供者權益,又能使資金使用者便宜便捷拿到資金的金融創新。從這個角度看,當務之急是要放開對縣市一級中小民營銀行開辦的管制,包括探索設立民間資金管理公司,在條件成熟的縣市區開展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試點,以及推進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貸公司的開辦。這些金融機構是最貼近中小企業的。這就需要適當放寬金融機構的准入制度,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多種形式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村,搭建多元化的農村金融體系。

除此之外,也需要探索解決小微企業和農戶缺乏貸款抵押物的問題。目前可以借鑒一些地方的「三權」抵押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探索林權、養殖權、漁權等多種貸款抵質押方式創新,有效滿足實體企業信貸需求。

實體經濟關繫到中國經濟的轉型質量和就業數量。盡管實體經濟融資難是一個老問題,但這一次的銀行「錢荒」再次提醒我們,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② 當前實體經濟為什麼十分困難

孩子上大學後,我今年沒添過一件衣服,每天早餐3.5元,穿以前的舊衣服,淘寶上也很少買了,不得不緊了,小孩畢業結婚買房等等一切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在身上,真累

③ 實體經濟如何走出瓶頸

實體經濟持續低迷原因分析
行業洗牌,實體不振,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導致實體不振的「元兇」是電商。「網購打擊生意難做」「微商瘋狂,網購瘋狂,生意不景氣,馬雲我恨你」「淘寶不死,中國不富」的電商「威脅論」更是比比皆是。
現在的問題是,傳統生產製造業步履艱難,難道真是因為電商嗎?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用來形容電商的現狀再合適不過:價格大戰、收購、假貨頻出、電商混戰甚囂塵上。即使是像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巨頭也無一例外面臨發展瓶頸,利潤增長趨緩,市場需求更是幾盡飽和,千千萬萬的創業者在電商大潮中向死而生。
電商自身尚在尋求新的突破路徑,那麼是什麼在制約著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呢?筆者分析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1
成本持續攀升
在中國做實體行業,掙每一分錢都不容易。10年前,一個打火機1元,十年過去了,你會發現一個打火機還1元!但同期的房價、原材料價格、工資卻漲了數倍!
隨著互聯網進程持續加快,這樣的現象愈演愈烈,支撐我國實體經濟30多年快速發展的傳統要素優勢在不斷弱化,實體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卻快速上升,這表現為原材料價格漲幅明顯、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問題凸顯)、企業稅負重(據相關數據顯示,企業應繳增值稅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3.7%)、融資成本高(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成為影響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有這些都在壓制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
2
體制機制制約嚴重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阻礙實際經濟發展的痼疾了。除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私人產權保護不夠、法制環境尚待進一步完善、政府幹預過多等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科技創新體制不完善、政策落實不到位、社會氛圍和制度環境還需繼續優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3
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弱
除了內需疲軟明顯外,因受到國際市場影響,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加緊與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等領域展開國際競爭,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逆勢增長,使我國實體經濟面臨發達國家高端迴流和新興經濟體中低端分流的「雙向擠壓」。
外需持續萎縮與內需增勢放緩疊加、有效需求不足,雙重夾擊也是造成實體經濟發展困境的重要原因。
4
實體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如果說前面三個原因還主要集中在一些客觀原因上,那麼實體企業本身的內生動力不足則是造成實體經濟之困的主觀原因。
以企業在原創性研發上的投入為例,國際領先企業往往將銷售收入的5%以上作為研發投入,而我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只有2%左右。500強企業尚且如此,中小企業可想而知。
而創新意願不夠強烈,創新能力不足或是被動創新,都是制約實體企業的重要原因,導致企業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上的探索缺乏主動,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實體經濟的出路在哪?
當下,實體之困以肉眼能見的趨勢蔓延。作為中國經濟的基石,它的出路在何方?
1
實體企業內外改造方能浴火重生
筆者在前文寫到實體經濟面臨一系列的發展瓶頸,而要突破瓶頸,首先要對實體企業內外部進行徹底改造。
當下,生產製造業、實體經濟正在爬坡過坎,需要的是盡可能多的動力和活力。在這個節骨眼上,既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監管作用,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遵循「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原則,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城鄉、地區、行業以及企業之間進行自由流動和優化組合。
例如B2B行業領軍企業網庫集團每年都會與地方政府共同舉辦上百場O2O訂貨會以及推介會,政府搭台在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企業就要唱好品牌宣傳、企業交流、幫助企業了解市場行情、尋求合作夥伴等方面的戲份。
此外,全力打好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稅負、社會保險、財務、生產要素、物流等成本「組合拳」,進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加快融入國際產業價值鏈體系,促進更大規模、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的合作,拓展實體企業市場新空間;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和使用機制,將創新作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強調工匠精神的今天,將企業產品做到極致,打造自己的品牌等舉措也將推動實體企業血液再造,激發企業活力。
2
電子商務助力服務好實體經濟
或者你會疑惑,剛剛筆者在前文還說到電子商務的諸多弊端,怎麼這會兒又讓電子商務來服務實體經濟了,誠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筆者在這兒想說的是,縱然互聯網有泡沫,電子商務也不是拯救實體的萬能葯方,但是電子商務作為新生經濟力量的代表,我們應當理性審視,而不是全盤否定它的的重要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電商年交易額2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交易額約佔全球電商零售市場的39.2%。答案非常明顯,藉助電子商務或許是實體經濟的另一條出路。
在網庫集團董事長王海波看來,真正的實體生產製造商不可能被商業模式所顛覆,因為「實體企業不但不會死掉,反而會不斷地獲得新的價值形成新的『增量經濟』」。
對於實體經濟如何借力電子商務,王海波認為實體企業首先要把「電商就是開網店」的思維轉變過來。當下,實體企業最應該關注的電子商務的創新,並非是單純考慮如何在網上出售產品,而是如何在網上進行銷售的同時開展采購業務,如何進入產品的供應鏈。理由很簡單,實體經濟只有具備了采購和銷售的雙邊業務,才能通過整個供應鏈為企業帶來價值。

④ 如果沒有資產證券化會在股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融資產生極大的溢出效應。這句話怎麼理解

沒有標點么?幾個意思,從哪看的的?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融資產生的風險?

⑤ 實體經濟如何走出低谷

實體經濟持續低迷原因分析

行業洗牌,實體不振,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導致實體不振的「元兇」是電商。「網購打擊生意難做」「微商瘋狂,網購瘋狂,生意不景氣,馬雲我恨你」「淘寶不死,中國不富」的電商「威脅論」更是比比皆是。

現在的問題是,傳統生產製造業步履艱難,難道真是因為電商嗎?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用來形容電商的現狀再合適不過:價格大戰、收購、假貨頻出、電商混戰甚囂塵上。即使是像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巨頭也無一例外面臨發展瓶頸,利潤增長趨緩,市場需求更是幾盡飽和,千千萬萬的創業者在電商大潮中向死而生。

電商自身尚在尋求新的突破路徑,那麼是什麼在制約著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呢?筆者分析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1

成本持續攀升

在中國做實體行業,掙每一分錢都不容易。10年前,一個打火機1元,十年過去了,你會發現一個打火機還1元!但同期的房價、原材料價格、工資卻漲了數倍!

隨著互聯網進程持續加快,這樣的現象愈演愈烈,支撐我國實體經濟30多年快速發展的傳統要素優勢在不斷弱化,實體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卻快速上升,這表現為原材料價格漲幅明顯、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問題凸顯)、企業稅負重(據相關數據顯示,企業應繳增值稅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3.7%)、融資成本高(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成為影響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有這些都在壓制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

2

體制機制制約嚴重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阻礙實際經濟發展的痼疾了。除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私人產權保護不夠、法制環境尚待進一步完善、政府幹預過多等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科技創新體制不完善、政策落實不到位、社會氛圍和制度環境還需繼續優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3

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弱

除了內需疲軟明顯外,因受到國際市場影響,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加緊與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等領域展開國際競爭,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逆勢增長,使我國實體經濟面臨發達國家高端迴流和新興經濟體中低端分流的「雙向擠壓」。

外需持續萎縮與內需增勢放緩疊加、有效需求不足,雙重夾擊也是造成實體經濟發展困境的重要原因。

4

實體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如果說前面三個原因還主要集中在一些客觀原因上,那麼實體企業本身的內生動力不足則是造成實體經濟之困的主觀原因。

以企業在原創性研發上的投入為例,國際領先企業往往將銷售收入的5%以上作為研發投入,而我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只有2%左右。500強企業尚且如此,中小企業可想而知。

而創新意願不夠強烈,創新能力不足或是被動創新,都是制約實體企業的重要原因,導致企業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上的探索缺乏主動,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實體經濟的出路在哪?

當下,實體之困以肉眼能見的趨勢蔓延。作為中國經濟的基石,它的出路在何方?

1

實體企業內外改造方能浴火重生

筆者在前文寫到實體經濟面臨一系列的發展瓶頸,而要突破瓶頸,首先要對實體企業內外部進行徹底改造。

當下,生產製造業、實體經濟正在爬坡過坎,需要的是盡可能多的動力和活力。在這個節骨眼上,既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監管作用,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遵循「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原則,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城鄉、地區、行業以及企業之間進行自由流動和優化組合。

例如B2B行業領軍企業網庫集團每年都會與地方政府共同舉辦上百場O2O訂貨會以及推介會,政府搭台在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企業就要唱好品牌宣傳、企業交流、幫助企業了解市場行情、尋求合作夥伴等方面的戲份。

此外,全力打好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稅負、社會保險、財務、生產要素、物流等成本「組合拳」,進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加快融入國際產業價值鏈體系,促進更大規模、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的合作,拓展實體企業市場新空間;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和使用機制,將創新作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強調工匠精神的今天,將企業產品做到極致,打造自己的品牌等舉措也將推動實體企業血液再造,激發企業活力。

2

電子商務助力服務好實體經濟

或者你會疑惑,剛剛筆者在前文還說到電子商務的諸多弊端,怎麼這會兒又讓電子商務來服務實體經濟了,誠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筆者在這兒想說的是,縱然互聯網有泡沫,電子商務也不是拯救實體的萬能葯方,但是電子商務作為新生經濟力量的代表,我們應當理性審視,而不是全盤否定它的的重要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電商年交易額2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交易額約佔全球電商零售市場的39.2%。答案非常明顯,藉助電子商務或許是實體經濟的另一條出路。

在網庫集團董事長王海波看來,真正的實體生產製造商不可能被商業模式所顛覆,因為「實體企業不但不會死掉,反而會不斷地獲得新的價值形成新的『增量經濟』」。

對於實體經濟如何借力電子商務,王海波認為實體企業首先要把「電商就是開網店」的思維轉變過來。當下,實體企業最應該關注的電子商務的創新,並非是單純考慮如何在網上出售產品,而是如何在網上進行銷售的同時開展采購業務,如何進入產品的供應鏈。理由很簡單,實體經濟只有具備了采購和銷售的雙邊業務,才能通過整個供應鏈為企業帶來價值。

⑥ 如何看待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並且有實際意義,具體表現在:

第一,一個健康的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有利於高效率的配置資金,有利於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和金融市場的完善與發展。第二,建立一個完善、有效運行的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最重要目的是促進實體經濟——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將對我國經濟建設和擴大就業起到戰略性的推動作用。第三,大部分高科技企業屬於民營中小企業,解決好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會促進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競爭力的提升。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特點分析

(一)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融資渠道與方式

選擇適合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是企業融資的前提。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的選擇受制於經濟體制和資金管理政策,並與企業的產權形式和組織形式密切相關。從現實來看,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

1)企業自有資金。企業創辦人的自有資金、家族成員和親屬的資金,不僅是企業初創時期的主要資金來源,而且是企業實現發展的主要資金支撐。

2)金融機構資金。它指各種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的資金,它包括銀行信貸資金和其他金融機構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各級政府和其他組織主辦的,如科技投資公司、租賃公司、保險公司等,雖其資金實力不及商業銀行,融資額有限,但其資金供給方式靈活方便,可作為企業補充資本的來源渠道。

3)資本市場融資。目前民營中小企業還無法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但是還有多種間接的方式可以選擇。首先,可以採取成為大企業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的形式,利用大企業的力量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金,但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設立由政府財政牽頭,聯合大企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共同出資,設立創業

投資基金或者風險投資基金;第三,設立科技開發公司或者組織行業控股公司,

通過它們進入資本市場。

4)商業信用融資。商業信用是隨商品交易而產生的信用,除了商業擔保以外,大部分商業信用都同具體的商品交易有直接的聯系。但是,商業信用以直接的商品交易為基礎,是企業獲得短期流動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它只能解決企業的貨幣需求,而不可能解決民營中小企業創業資本來源,也不能解決服務業的融資為題。

5.民間資金。民間融資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最原始的方式,特點是缺乏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只能在關系密切互相了解和信用關系良好的個人之間進行。民間融資一直是個人投資創辦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也是民營中小企業最基本的原始資本和創業資本來源,在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條件下尤其是這樣。

(二)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特點

1.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國內融資特點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依靠內源融資,融資渠道狹窄,內源融資比重過高,外源融資比重過低,尤其是經營規模小、經營產品單一的小企業更是依靠自身積累來發展。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內源融資的比例很高,但內部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即內源融資匱乏,自有資金不足,使得大量民營中小企業創立不久即消失。

2.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對外融資特點

1)民營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規模偏低

目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間接融資條件不利於其間接融資規模的提高,間接融資困難。目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機構是城市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和民營銀

行,除了這三種金融機構外,近兩年各大中城市現已建立了地方民營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擔保公司還沒有發揮主要作用。民營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少。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在金融機構貸款中所佔比重偏低。盡管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強化了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
但由於民營中小企業大多缺少貸款所必需的資產抵押或擔

保, 因而民營中小企業很難得到正規金融體系的信貸支持。

2)擔保貸款和抵押貸款成為民營中小企業貸款的主要方式

為減少銀行的不良資產,防範金融風險,1998年以來各商業銀行(含各類中小金融機構)普遍推行了抵押、擔保制度,純粹的信用貸款已經很少。近幾年來,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抵押、擔保貸款的方式己經全面推開,其中抵押貸款的比重還會進一步上升。

3)企業法人貸款比重相對降低,自然人貸款成為民營中小企業貸款的新方式

由於企業法人的進入門檻過低,缺乏一定的社會信用和社會經濟基礎,一些銀行在為資金尋找出路時開始調整貸款方向,決定進一步減少對企業法人尤其是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貸款,而增加對基礎設施和自然人貸款。自然人貸款使用個人財產作抵押,其中多以城鎮居民住房為抵押,而個體、私營企業主的生產資金和生活資金是混用的,因此這部分貸款相當程度上可視為民營中小企業貸款。

4)民營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不暢通

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現行的證券管理原則和標准對企業已有規模和投資回報的要求把民營中小企業排除在資本市場之外。統計表明,截至2008年4月底,我國滬深上市公司共有1171家,民營中小企業大約佔9%;債券市場也基本上沒有向民營中小企業開放,債券發行辦法規定,發行企業債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6000萬元,且要有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單位擔保,這些硬性規定使得民營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

5)直接融資范圍有限,金融機構仍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

由於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及容量有限,對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有嚴格的限制條件。債券的發行受到嚴格限制,需要較多信用評級、資產評估,有時還要抵押或擔保,民營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可望而不可及。上市融資也比較困難,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資本金有限,難以達到主板上市的條件,方便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上市的二板市場尚為建立,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被拒於證券市場之外。因此以債券和股票融資為主的直接融資十分有限。另~方面,民營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仍是金融機構信貸,但各地之間也存在差別。東部地區由於當地多為民營企業,民間資金較為充裕,因此企業自有資金比重較高,來自民間的資金也較多,對銀行信貸的依賴程度相對較小。近幾年中西部地區民營中小企業雖然改制面有所擴大,但由於企業基礎比較薄弱,自有資金的比重仍然較低,加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會閑散資金也比較少,因此對銀行的依賴程度較大。

⑦ 結合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談談你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系的理解與認可

69800 如 何 變 成 1040 萬

可以考察也可以做不會對你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的只是不太好做而已是一個被默認的好模式不是傳銷可以放心考察不過真的不好做我就從事了兩年多我想你也猜到我的遭遇了現在我該告訴你在這個中間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所謂的百分百那隻是理論而已事實上百分之幾都達不到希望你慎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適合與不適合真的相差太大了曾經的我也和你們一樣,被一個謊言邀約,懷抱夢想,曾經的我也和你們一樣,先是被騙然後在是騙人。到了大經理才懂得了什麼是進退兩難。前面是太多的謊言在等你,後面就自己的親戚朋友在等待。我該如何去選擇?繼續騙他們嗎?我感覺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上去三個人簡單,實際上非常難。特別是它限定了很多要求,如果你勉強去做,只會自找痛苦。 比如:善意的謊言,資金的嚴重不足,市場的破壞,等等。需要什麼才能成功?怎麼做?失敗的後果是什麼?

三年經⊙驗⊙大總●管●●四●海…1346…66……2545…………

三年經⊙驗⊙大總●管●●四●海…1346…66……2545…………◇◇◇◇◇◇君 ◇◇◇◇◇◇富◇◇◇

閱讀全文

與實體經濟融資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
美國貸款銀行有哪些 瀏覽:841
期貨原油外匯通 瀏覽:684
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本金保障嗎 瀏覽:324
sps財務指標 瀏覽:641
期貨投資公司掛靠 瀏覽:109
期貨白銀盈虧怎麼計算 瀏覽:105
瑞達期貨關聯上市公司 瀏覽:530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
mcst指標選股 瀏覽:263
上市公司未融資公司 瀏覽:39
長江證券樂享賺錢嗎 瀏覽:363
2017央企北京戶口指標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