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推動可再生能源配額制落地
據報道,數據顯示2017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3.7%,低於全年目標0.6個百分點,2018年要繼續推動可再生能源配額制落地。
分析人士表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要取得成功,一是配額指標分配盡可能公平、科學、有效,不能一刀切;二是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監管;三是每年要有驗收和評估。
『貳』 可再生能源發展史
可再生能源發展史:
我國古代很早就應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風車粉、利用高山流水帶動水車臼米磨粉、利用水流伐木運輸、利用陽光烘乾食品。
可再生能源發展史上,風能、水力、太陽能、地熱和生物質能對能源供應的貢獻率大幅度提高。水力發電在世各地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現在各國目光都在太陽能上大做文章。
從200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也正式實施,國家通過該法引導、激勵國內外各類經濟主體參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促進可再生能源長期發展。所有這些 對於擁有幾十年發展史的太陽能熱水器產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即把太陽輻射熱轉抵達成電能的發電技術。它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太陽熱能直接發電,如半導體或金屬材料的溫差發電、真空器件中的熱電子和熱離子發電以及鹼金屬熱發電轉換和磁流體發電等,這類發電的特點是發電裝置本體沒有活動部件,但此類發電量小,有的方法尚處於原理性試驗階段。另一類是將太陽熱能通過熱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其基本組成與常規發電設備類似,只不過其熱能是從太陽能轉換來。
在一個世紀前的1878年一年小的太陽能動力站在巴黎建立,該裝置是一個小型點聚集太陽能熱動力系統,盤式拋物面反射鏡將陽光聚焦到置於其焦點處的蒸汽鍋爐,由此產生的蒸汽驅動一個很小的互交式蒸汽機運行。1901年,美國工程師研製成功7350W的太陽能蒸汽機,採用70平方米的太陽聚光集熱器,該裝置安裝在美國加州做實驗運行。1950年,原蘇聯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小型實驗裝置,對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進行了廣泛的、基礎性的探索和研究。1952年,法國國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東部建成一座功率為1MW的太陽爐。
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機的爆發刺激了人們對太陽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相對於太陽能電池的價格昂貴、效率較低,太陽能熱發電的效率較高、技術比較成熟。許多工業發達國家,都將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作為國家研究開發的重點。從1981-1991年10年間,全世界建造了裝機容量500kW以上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兆瓦級太陽能熱發電試驗電站20餘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電站,最大發電功率為80MW。
太陽池太陽能熱發電最早是在以色列進行研究開發的。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在死海沿岸先後建造了3座太陽池太陽能熱發電站,以提供其全國1/3用電量的需求。美國也曾計劃將加州南部薩爾頓海的一部分建成太陽池,用以建造800-600MW太陽池太陽能熱發電站。後來,以色列和美國均對其太陽池熱發電計劃作了改變。
隨著能源緊缺各國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我國的水力發電已躍為國際先進項列。風力發電廣泛興起、太陽能發電開始投入已見成效。
就幾種形式的太陽熱發電系統相比較而言,塔式熱發電系統的成熟度目前不如拋物面槽式熱發電系統,而配以斯特林發電機的拋物面盤式熱發電系統雖然有比較優良的性能指標,但目前主要還是用於邊遠地區的小型獨立供電,大規模應用成熟度則稍遜一籌。應該指出,槽式、塔式和盤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同樣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並正在積極開展工作。美國政府的太陽能熱電發展計劃並列塔式、槽式和盤式三種熱發電技術,目的在於滿足不同高層應用的需求。
在國內,隨著太陽能利用技術的迅速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一些高等院校和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和機構,也對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做了不少應用性基礎實驗研究,並在天津建造了一套功率為1kW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模擬實驗裝置,在上海建造了一套功率為1kW的平板式低沸點工質太陽能熱發電模擬實驗裝置。
在北京,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對槽式拋物面反射鏡太陽能熱發電用的槽式拋物面聚光集熱淚盈眶器也作了不少單元性試驗研究。目前,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建立了一套1kW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正在進行實驗研究。此外,80年代初,湖南湘潭電機廠與美國公司合作,設計並研製成功率5kW的盤式太陽能熱發電裝置樣機
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開始於70年代末,但由工藝、材料、部件及相關技術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加上經費不足,熱發電項目先後停止和下馬。國家「八五」計劃安排了小型部件和材料的攻關項目,帶有技術儲備性質,與國外差距很大。近年來,國外太陽熱發電技術發展很快,我國應加快這項技術的引進研製,找准切入點建立示範電廠,以填補國內空白。
『叄』 可再生能源占消費的比重怎樣計算出來的
這個計算的方式,。
就是用全國可再生能源比如說電能。
還有太陽能。
這些消費的總額。
在除以全國的能源消費總額。
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在內的所有能源
『肆』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三章 資金使用
第十四條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用於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開發利用活動:
(一)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以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活動:
1.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標准制定和示範工程;
2.農村、牧區生活用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
3.偏遠地區和海島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建設;
4.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勘查、評價和相關信息系統建設;
5.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設備的本地化生產;
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其他相關事項。
(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用於以下補助:
1、電網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上網電價,或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有關規定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所發生的費用,高於按照常規能源發電平均上網電價計算所發生費用之間的差額;
2、執行當地分類銷售電價,且由國家投資或者補貼建設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其合理的運行和管理費用超出銷售電價的部分;
3.電網企業為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網費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關費用,不能通過銷售電價回收的部分。
第十五條 相關企業申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補助的具體辦法,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06]237號)等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
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還應按照中央政府投資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電網企業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相關規定,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符合並網技術標準的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
第十七條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申報、審核、撥付等具體辦法,由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 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支出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第211類12款01項「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支出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第211類15款01項「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新增)。
『伍』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15%是否實行
。這類機組因其運行時間
較長、負載較重,相對於本機極限功率的許用功率被調至較低點。
2) 備用機組
在通常情況下用戶所需電力由市電供給,當市電限電拉閘或其他原因中斷供電時,為保
證用戶的基本生產和生活而設置的發電機組。這類發電機組
『陸』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企業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的數量大增,顯示投資者對風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熱情迅速上升。
據統計,目前在倫敦證交所首次公開募股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已經從2001年的1家上升到了25家。僅今年頭7個月就有15家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倫敦上市,融資額達4.9億英鎊。
而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倫敦證券市場融資3.53億英鎊。
這些可再生能源公司一般都選擇在二板市場上市。目前,在倫敦證交所二板市場上市的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是總部設在百慕大的「無窮生物能源公司」。
『柒』 為什麼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主導地位不斷加強
1月17日消息,據Futurism網站報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仍然是個不可阻擋的力量。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最新發布了一份報告,深入探討了中國在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奠定基礎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對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總額超過440億美元,與2016年的320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IEEFA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蒂姆·巴克利(Tim Buckley)表示,美國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是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主導地位不斷加強的重要催化劑。巴克利說:「盡管中國並不一定打算填補美國從巴黎協議退出所留下的空缺,但它肯定會非常樂於提供技術和金融支持,以控制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電池等快速增長的行業。」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經歷了快速增長,使其成為工業強國的同時產生了危險的污染。近年來,中國政府在改變這一趨勢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甚至關閉了40%不遵守溫室氣體排放法規的工廠。
國際能源機構(IEA)的專家預測,中國對煤炭的依賴將繼續下降,其對全球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將繼續增長。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全面投入,如果美國希望成為可再生能源革命中的重要力量,那麼它可能有很多事情要做。
『捌』 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概況
能源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能源戰略轉型成為世界經濟新格局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再生程度,可以將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兩大類。前者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聚變能和氫氣,後者即為常見並以大規模開發利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能源[17]。
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是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的。因此,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聚變能和氫氣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分為以下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solar)、風能(winds)、現代生物質能(modern biomass)、地熱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或潮汐能))和傳統生物質能(traditional biomass)等。
表1-15 2002年世界主要國家石油儲消狀況統計
註: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而得。
近十年來,中國在此投入了大量的技術、資金、人力和物力等資源,試圖努力趕上世界油氣安全管理水平。但是世界經濟、政局的動盪,增加了許多變數,也加大了追趕的難度。所以,實時分析世界油氣市場走向,深入研究各國的油氣戰略管理變化,也就成為保證中國順利地完成能源結構調整、完成過渡並實現最終目標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玖』 低碳的發展報告
1月10日,2013中國低碳發展報告(《低碳發展藍皮書》)10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預計,「十二五」時期,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需求將比「十一五」時期增加37.5%,達到約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現有的融資模式將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融資需求。
中國官方2012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總利用量將由2010年的2.86億噸標准煤達到4.78億噸標准煤。這份由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藍皮書預計,「十二五」時期,可再生能源應用的投資需求總計約1.8萬億元,平均每年為3600億元。其中水電約8000億元,風電約5300億元,太陽能約2500億元。
報告稱,「十一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穩步增長,總計達1244億美元。從資金流向看,風能和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主要部分。銀行貸款是主要資金來源,2011年,中國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項目中投資中,銀行貸款佔比為76.4%。
報告建議,伴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應簡化項目申請和審批流程,促進融資機制多元化發展,降低政策風險,促使下一階段可再生能源融資和健康發展。
『拾』 可再生能源企業經營困難,傳說中的最富不過收廢品不靈了
首先糾正一下,可再生能源企業與收廢品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碼事,目前我國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企業主要集中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他們的主營業務都不收廢品。
廢品回收不屬於可再生能源行業,屬於可再生資源行業,也屬於高污染行業,目前也遇到很大的難題,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很多企業也經營困難,現狀是有錢賺的有人做,沒錢賺的都不願意做的局面,廢品回收根本不屬於暴利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