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美國疫情融資

美國疫情融資

發布時間:2021-10-21 13:46:06

⑴ 應對後疫情經濟 全球車企融資超萬億

彭博社近日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今年前四個月,全球主流汽車企業及零部件供應商共發行了約440億美元的債券,並籌集到1110億美元的貸款總額,摺合人民幣總額超過1萬億元,創下了該行業債券發行及籌集貸款的歷史新高。
根據上述報告,美洲實施融資的汽車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均為最高,共計有32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展開融資,除了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主機廠,還涵蓋固特異、AutoZone等零部件企業,累計融資規模達500億美元。其中通用汽車是美洲乃至全球汽車產業最大的借款方,該公司共籌集了216億美元的貸款,發行了55億美元規模的債券。
戴姆勒集團是歐洲汽車產業的最大借款方,該公司從歐洲地區8家銀行共新獲137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並向公眾發行33億美元的公司債券,此外大眾集團、寶馬等主機廠,以及安波福、法雷奧、李爾等零部件企業,共籌集了470億美元的貸款,並發行了190億美元的公司債券。此外,歐洲車企還計劃融資70億美元。
亞洲車企中,融資規模最大的是豐田。僅4月,豐田汽車就從日本多家金融機構中籌集到116億美元的貸款,與此同時,豐田汽車還計劃發行278億美元的公司債券。此外,斯巴魯、三菱、愛信、電裝等日本企業及雙龍汽車等韓國企業共獲得130億美元的貸款。
對於上述融資情況,美股對沖基金分析師張愷向表示,從融資名單來看,歐洲車企和零部件公司受疫情影響大於亞洲車企。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的調研報告並沒有列出我國汽車產業公司的融資情況。張愷認為,疫情將導致亞洲主要汽車企業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融資成本至少提高15%-20%,對於中小型企業,融資成本可能會提高30%。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曾降低中國部分車企的信用等級及預期,該公司認為疫情將導致中國及全球主要市場的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ABS)?拖欠率升至歷史高點,並預計在未來六個月內,汽車製造商信用惡化會對資本市場帶來額外的風險。
小編注意到,近日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和自主品牌龍頭企業吉利汽車均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加大融資力度。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中國率先走出疫情影響,但車企仍需高度關注現金流,尤其是上游抗壓能力較弱的零部件企業的現金流狀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美國疫情嚴重,為何美國經濟沒有被拖垮

眾所周知,美國的疫情非常嚴峻,已經成為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長。美國的經濟已經遭受重創,二季度GDP下滑超30%,失業率最高時刻到達14.7%,此前美國失業率一直維持在4%左右的低位,目前失業率已經回歸到10%一下。此次疫情對美國的影響,不亞於一次經濟危機。

同時美國財政部出台居民生活補助和經濟刺激法案,一方面解決給居民發放現金,物資,幫助居民渡過難關,另一方面出台各種政策利好,先放出台了幾輪上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幫助企業恢復。雖然此次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巨大,但是他和金融危機有本質的不同,因為它本身的經濟體並沒有問題,自身健康,只是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只要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會迅速的復甦,勞動力市場也會慢慢恢復。後續經濟復甦的強弱,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目前來看,最危機的時刻已經過去,後續經濟復甦更多是時間問題。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⑶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房」 疫情未退,美國樓市為何火熱起來

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於房子的價格都是一騎絕塵,非常的高昂。在近幾年的時間里,美國住房貸款融資基準的規定比較寬松,因此人們即使信用程度不高,缺乏信用實績的貸款者也可以通過貸款支付很低的首付,就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商品房。而且目前美國就商品房的開發出現了巨大的供大於求現象。房子的數目數不勝數,購買者卻並沒有相應增加。這就促使金融企業將一些高風險住宅貸款證券化,捆綁銷售給投資者。現在的美國房地產出現的市場熱潮,由於貸款所遇到的風險較低,人們都開始紛紛考慮在現在購入房產。但是因為准入門檻較高,對於那些還沒有首套房的美國買家而言,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商品房則顯得有些苦難。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如此樂觀,但我認為這種樂觀很可能隨著疫情的過去而減淡,甚至很多沒有存款和貸款資格的人根本買不起房子,因此這次熱潮的消退不過是時間問題。

⑷ 美國疫情愈演愈烈,為什麼一直沒有國家安排撤僑

美國這次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其他國家之所以沒有安排撤離掉自己國家的人員,主要是因為這次的病傳染性非常的強,如果開放了交互的口岸的話,那麼很容易會實現自己國內的二次傳染。綜上所述,這一次各個國家之所以沒有安排撤離本國的人員,主要是因為這個病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有,所以說沒有必要去安排撤離,並且這樣做的風險比較大。

⑸ 美國疫情惡化對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有影響嗎

當然會有影響了,是不?現在美國股民不買賬,這真是一大個問題,沒有那麼多錢去買股票了呀,首先要保命啊。

⑹ 為什麼美國疫情非常嚴重整個社會卻沒有坍塌呢

雖然在我們看來美國的疫情非常嚴重,已有880多萬人確診,但是死亡人數實際上只有23萬人,就算美國有各種誤報瞞報死亡人數也不會超過100萬,而美國總人口為3.3億人,就算死了100萬人,對於美國社會的影響也是極其有限的,遠不至於坍塌。

與新冠疫情相比,當年肆虐歐洲的黑死病那才叫可怕。黑死病自然消亡後,整個歐洲人口銳減1/3,各地十室九空。要知道整個二戰結束,歐洲人口才減少了5%,而新冠疫情對美國造成的人口損失連1%都不到,可見其對美國社會的破壞力極其有限。

所以說如果美國社會真的要坍塌,那也是在下一任總統手裡。美國現在需要的是像秦始皇或者康熙帝這樣,能夠打破舊的規則、重構國家的英明之主,可惜現在的兩位總統候選人連守城之君都算不上,這也許真的就是天要亡美(國)吧。

⑺ 美國最大院線巨虧298億,萬達徹底放棄控制權,amc將如何維持生計

據國外媒體的消息,三月十五日美國最大的院線經營公司AMC娛樂控股向外界宣布,中國大連萬達集團已經放棄了公司的控制權,雖然他們以9.8%的持股依然保持著AMC最大股東的地位,但AMC的實際控制權已經不是由萬達來掌控的了,由於AMC去年的虧損達到了創紀錄的四十六億美元,所以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是十分艱難的,AMC目前能做的就是尋找新的投資者或融資渠道來幫助公司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目前AMC娛樂控股主要尋求著新的融資計劃來幫助公司獲得正常運營下去的必須資金,今年一月份AMC已經募集到了超過9.17億美元的融資,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步好轉,AMC或許能撐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⑻ 美國疫情嚴重,至今病例超過8萬意味著什麼

說起新冠肺炎疫情,估計現在的全球都害怕了。雖然我國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還是有一些後續是需要處理的。而全球的疫情特別是美國,直接每況愈下,面對那麼高的確診患者,估計美國總統特朗普都不知道怎麼辦合適了。看著大數據,發現美國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30萬。對於這個數字,可以預示美國的疫情已經不好控制了,另外新冠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

1、美國的疫情不好控制

持續好多天了,美國確診人數是以萬來出現的。對於這樣的現象可以說明,美國的疫情是特別的嚴重了,希望美國政府以及美國人民要做好安全的措施,盡量避免疫情的加劇。雖然特朗普也在強烈要求,但是美國人民還是崇尚自由,針對這個問題,好像很難處理。


以上是美國新冠患者超過8萬人數以後分析出來的,對於美國政府來說,還是需要加大力度,努力將新冠控制好。美國人民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帶好口罩,做好防護等等。

⑼ 美國現十年來最大破產潮,美國疫情到底有多嚴重

美國抗疫不利,導致經濟遠遠沒有脫離危險狀態。捲入了危機漩渦的美國,出現了近十年來最大的破產潮。

希望美方能在破產潮背景下,正確認識到疫情的嚴峻性,及時放棄排斥他國的政策,加強國際合作,減少單打獨斗的措施,聯合世界,一起來抵抗人類共同的敵人。

⑽ 美國疫情將迎來嚴峻考驗,工作小組發出警告為何很多美國人還是不當一回事

美國疫情損失慘重,隨著感恩節的到來,面對加速惡化的危險。美國新冠感染人數已突破1200萬大關,死亡人數26萬人、白宮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在本周向美國各州發出了嚴重的警告稱,這個病例的傳播速度遠遠的超過了人們對它的想像。因此,要求美國人在感恩節假期間做出重大的行為改變,不能再盲目的去聚會,增加無謂的風險。

雖然在疫情面前有部分人會聽從公共衛生建議,縮減感恩節的計劃和不住在一起的人在一起時會選擇戴上口罩,但不可避免的是很多人會不聽勸告,絲毫不限制自己,積極的參加社交活動。感恩節現在已經到了眼前,白宮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才臨時抱佛腳,向各個州發起嚴重的警告,這未免也有些來的太遲了一些。如果能夠早一些,必然也能夠迫使一些民眾放棄自己早些時候的時間安排,現在已經安排好了,很多人可能即便已經收到了這時的警告,可還是會不管不顧的去自己安排好的地方聚會,畢竟很多人都心存僥幸心理。

與美國疫情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
mcst指標選股 瀏覽:263
上市公司未融資公司 瀏覽:39
長江證券樂享賺錢嗎 瀏覽:363
2017央企北京戶口指標 瀏覽:106
林存股票 瀏覽:679
股票新高放量 瀏覽:209
華潤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154
股票申購幾次 瀏覽:705
配資炒股持倉多少合適 瀏覽:736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
© Arrange www.beichengdai.net 2017-2021
京ICP備15053920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