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冊會計師第三章金融資產會計分錄問題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購入金融資產歸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其支付的價款扣除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後的余額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投資成本,購入時所支付的相關交易稅費,也應當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投資成本。
因此,題中,實際支付1 076.30萬元購入債券,其中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50萬元,應當計入「應收利息」科目單獨核算,而剩餘的1 026.30萬元,應當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實際支付2 010萬元購入股票,其中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20萬元,應當計入「應收鼓勵」科目單獨核算,而剩餘的1 810萬元,應當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在理解上述內容之後,我們就需要確定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的明細科目問題。
對於債券而言,其具有債權性質,需要按期確定相關的實際利息收入、票面應計利息,因此,我們應當將面值單獨反映,即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科目,而初始投資成本扣除面值後的剩餘的部分,包括購入時發生的相關稅費,全部作為溢折價處理,即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科目,待以後的持有期間內分期攤銷。
對於股票而言,其具有股權性質,不需要也不存在按期確定利息的問題,因此,我們應當將初始投資成本全部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科目即可。
總之,題中相關稅費略有差異的會計處理,是由於債券、股票在會計核算上的差別所引起的。
❷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第六章 金融資產減值
第四十條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第四十一條 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是指金融資產初始確認後實際發生的、對該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企業能夠對該影響進行可靠計量的事項。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下列各項:
(一)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嚴重財務困難;
(二)債務人違反了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等;
(三)債權人出於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
(四)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五)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
(六)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中的某項資產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進行總體評價後發現,該組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確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的債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或債務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失業率提高、擔保物在其所在地區的價格明顯下降、所處行業不景氣等;
(七)債務人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使權益工具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八)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
第四十二條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來信用損失)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的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並考慮相關擔保物的價值(取得和出售該擔保物發生的費用應當予以扣除)。原實際利率是初始確認該金融資產時計算確定的實際利率。對於浮動利率貸款、應收款項或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可採用合同規定的現行實際利率作為折現率。
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其現值相差很小的,在確定相關減值損失時,可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第四十三條 對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單獨測試未發生減值的金融資產(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第四十四條 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准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第四十五條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六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余額。
第四十七條 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八條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但是,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第四十九條 金融資產發生減值後,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採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❸ 該金融資產的發行方可以按照明顯低於其攤於成本的金融清償
比如你今年買進一筆債券,明年末攤余成本1萬元,發行債券的可以用5千元收回這比債券。。。。。是這意思么。那你不賠死了
------------
根據2006年度頒布的《金融工具列報和披露》准則。
存在以下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某項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1、企業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期限不確定;
2、發生市場利率變化、流動性需要變化、替代投資機會及其投資收益率變化、融資來源和期限變化、外匯風險變化等情況時,企業將出售該金融資產;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期的事項引起的金融資產出售除外;
3、該金融資產發行方可以按明顯低於其攤余成本的金額清償;
4、其他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該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情況。
如果發行方「按明顯低於其攤余成本的金額清償」這樣做,表示不願意或者不能將某項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但是為什麼,就有很多原因,比如資金周轉不靈、預期看跌等。
❹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題,誰會的幫忙解釋下。。。謝謝了!
假如我們按分錄坐下來就是:
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10
投資收益 1.5
貸:銀行存款 411.5
由上面分錄可知,當你買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時,你投資收益就借方產生了1.5萬元,就是說由於你買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短期交易獲利,那麼相關手續費就直接算虧了。因此在購入時點你的投資收益為-5.
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8
貸:投資收益 8
上面的分錄可知,在你收到利息這個時點,你收到利息,說明就產生了投資收益8萬元。
賣出時:
借:銀行存款 40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10
投收益 -5
上面分錄可知,在出售時產生的投資收益為-5,然而整段投資的投資收益為=-1.5+8-5=1.5(就是說你投資這個交易性金融資產總的投資收益還是1.5萬元的)。從總的資金進出也可以得出總的投資收益為1.5=資金流入的錢=405(出售時的價格)+8(收到的利息)-(410+1.5)購入時花費的錢=1.5萬元。
看完下面這個回答!我敢保證你以後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完全懂了。
http://..com/question/382826307.html?oldq=1
❺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不用寫應收利息,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計量的。一般來說題目中要註明的,要不然的話肯定是做不出來的,不過這道題有點巧,那就是按面值乖以利率再上面值和交易費用合計是等於44000元,但同時題目中又明確告訴另支付相關費用800元,所以我想這個費用是在44000元後另外支付的,所以反正題目沒有說明,就不用做應收項目。
❻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徵是什麼不同發行方式下的發行價格有哪些形式
金融工具是用來證明貸者與借者之間融通貨幣餘缺的書面證明,其最基本的要素為支付的金額與支付條件。 金融工具按其流動性來劃分,可分為兩大類:(1)具有完全流動性的金融工具。這是指現代的信用貨幣。現代信用貨幣有兩種形式:紙幣和銀行活期存款,可看做銀行的負債,已經在公眾之中取得普遍接受的資格,轉讓是不會發生任何麻煩的。這種完全的流動性可看作金融工具的一個極端。(2)具有有限流動性的金融工具。這些金融工具也具備流通、轉讓、被人接受的特性,但附有一定的條件。包括存款憑證、商業票據、股票、債券等。它們被接受程度取決於這種金融工具的性質。 一般認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徵: (1)償還期。償還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開始,到借款全部償還清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各種金融工具在發行時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償還期。從長期來說,有l0年、 20年、50年。還有一種永久性債務,這種公債借款人同意以後無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終不償還本金,這是長期的一個極端。在另一個極端,銀行活期存款隨時可以兌現,其償還期實際等於零。 (2)流動性。這是指金融資產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除貨幣以外,各種金融資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動性。其他的金融資產在沒有到期之前要想轉換成貨幣的話,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費用,一般來說,金融工具如果具備下述兩個特點,就可能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第一、發行金融資產的債務人信譽高,在已往的債務償還中能及時、全部履行其義務。第二,債務的期限短。這樣它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很小,轉現時所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少。 (3)安全性。指投資於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的風險。風險可分為兩類:一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債務人的信譽以及債務人的社會地位。另一類風險是市場的風險,這是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隨市場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風險。當利率上升時,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當利率下跌時,則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上漲。證券的償還期越長,則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一般來說,本金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其風險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的信譽也成正比。 (4)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的,其具體指標有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 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若我的回答對您有用,請將其設為「好評」,謝謝!
❼ 會計 金融資產
你買來始終是要賣的,也就是說你們是為賣而買,為了賺取其間的差額。所以我建意你可以把它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本金(金額)
貸:銀行存款 所支付的金額
如果有交易費用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
當然你也可以劃分為短期投資,會計分錄同上。
❽ 金融資產的特徵是什麼
一般認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徵:
(1)償還期。償還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開始,到借款全部償還清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各種金融工具在發行時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償還期。從長期來說,有l0年、 20年、50年。還有一種永久性債務,這種公債借款人同意以後無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終不償還本金,這是長期的一個極端。在另一個極端,銀行活期存款隨時可以兌現,其償還期實際等於零。
(2)流動性。這是指金融資產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除貨幣以外,各種金融資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動性。其他的金融資產在沒有到期之前要想轉換成貨幣的話,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費用,一般來說,金融工具如果具備下述兩個特點,就可能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第一、發行金融資產的債務人信譽高,在已往的債務償還中能及時、全部履行其義務。第二,債務的期限短。這樣它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很小,轉現時所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少。
(3)安全性。指投資於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的風險。風險可分為兩類:一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債務人的信譽以及債務人的社會地位。另一類風險是市場的風險,這是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隨市場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風險。當利率上升時,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當利率下跌時,則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上漲。證券的償還期越長,則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一般來說,本金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其風險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的信譽也成正比。
(4)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的,其具體指標有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