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非洲取得采礦權在國內如何融資
向戶籍所在地政府金融辦申請發證!
B. 中國現在依然在援助非洲嗎
中國的外援不附加條件,不求即時回報,也就沒有直接利益,處理成了戰略上的事,細水長流。現在方式有所變換,雙方項目合作多,無償援助減少,像這次埃博拉的慷慨出手平時不多。援非醫療隊作為品牌一直保留至今,許多省區市對口一個國家連續派出。
以下是一份近年的 中國援非計劃:
第一,倡議建立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夥伴關系,不定期舉行高官磋商。在衛星氣象監測、新能源開發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中方決定為非洲援建太陽能、沼氣、小水電等一百個清潔能源項目。
第二,加強科技合作。倡議啟動中非科技夥伴計劃。實施一百個中非聯合科技研究示範項目,接受一百名非洲博士後來華進行科研工作,並為其回國服務提供資助。
第三,增加非洲融資的能力。向非洲國家提供一百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支持中國金融機構設立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金額十億美元。對非洲與中國建交的重債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免除截至二00九年底對華到期未還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第四,擴大對非產品開放市場。逐步給予非洲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百分之九十五的產品免關稅待遇,二0一0年年內首先對百分之六十的產品實施免關稅。
第五,進一步加強農業合作。為非洲國家援建的農業示範中心增加到二十個,向非洲派遣五十個農業技術組,為非洲國家培訓兩千名農業技術人員,提高非洲實現糧食安全的能力。
第六,深化醫療衛生合作。為援非三十所醫院和三十個瘧疾防治中心,提供價值五億元人民幣的醫療設備和抗瘧物資。為非洲培訓三千名醫護人員。
第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合作。為非洲國家援助五十所中非友好學校,培訓一千五百名校長和教師,到二0一二年向非洲提供的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將增至五千五百名。今後三年為非洲培訓各類人才總計兩萬名。
第八,擴大人文交流。倡議實施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促進學者、智庫交往合作,交流發展經驗,並為雙方出台更好合作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C. 非洲創業對投資者而言究竟有何吸引力
非洲的幾大投資趨勢:
1、非洲的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支付和借貸類的公司,十分火熱
金融科技公司Flutterwave、BitPesa、Alternative Circle、Ensibuuko都在2017得到了數目可觀的融資。以非洲為業務重心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在2016年獲得了3000-7000萬美元(約合非洲所有行業創業公司在2016年獲得的投資金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中包括Zoona1500 萬美元的B輪融資和Branch International的900萬美元以上的A輪融資,該行業將繼續受到投資者的關注。總而言之,非洲fintech創業公司自2015年以來已經收到了超過 1億美元的融資。
2、一些國際投資機構在非洲押下大賭注
在上述的投資機構名單中,有一些在非洲非常活躍,出現頻率很高。Draper Associates由Tim Draper領導,於2017年投資了BitPesa和Bamba。除此之外,Tim Draper早在2012年就已經投資了奈及利亞的Paga,並通過Draper Dark Flow與Toro Orero一起投資了整個非洲大陸的各種創業公司,包括奈及利亞的 Paystack,南非的SweepSouth以及迦納的Swiftly。(Draper和Orero也參與了 African Startup Institute,這一項目,於2018年3月啟動,將在奈及利亞的拉各斯提供個性化的創業培訓。)
紐約的Greycroft Partners最近也出現了多次。該公司合夥人兼聯合創始人Ian Sigalow最近表示:我們一直都對非洲市場的潛力保持樂觀態度。未來五年,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在非洲的投資,預計投資規模將遠遠大於過去的十年。
此外,矽谷的Y Combinator、Soma Capital、 Social Capital以及舊金山的 Lynett Capital(也是 Flutterwave 在2016年種子輪融資的投資方)都出現了不止一次。肯亞的Savannah Fund也是如此。
D. 中國投資非洲對中國的利益是什麼
能源利益
毋庸諱言,世界將關注之目光投向非洲的重要原因,在於非洲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非洲石油存量位列世界三甲。非洲已探明石油儲量佔世界的8%,其石油產品佔世界的11%。目前,非洲的石油產品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至2007年,非洲石油日產量達700萬桶;2010年,非洲石油日產量將達到800萬桶。蘇丹一國的石油儲量已超過50億桶,2006年其石油日產量已達75萬桶。而在幾內亞灣諸國,深海石油勘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非洲石油不但儲量巨大,而且含硫低、油質好,易於提煉出航空燃料,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經濟利益
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中國在非洲的投資。2004年,中國駐非的非金融類企業達715家,投資項目分布在49個國家;新簽價值67億美元的勞務承包合同,完成營業額40億美元。截至2005年,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FDI)16億美元,涉及48個非洲國家。2005年1-9月,中國國有、民營和合資企業對非出口額分別為55.9億美元、51.1億美元和28.6億美元。2007年5月,中國宣布在三年內,將向非洲提供2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融資。中國在非洲的投資范圍極為廣泛,投資項目涉及貿易工商、資源開發、交通運輸、農業及農產品開發等。中國在蘇丹涉及的工程價值已超過200億美元,包括基礎設施、水壩、水電站、紡織廠和農業等項目。中國承諾將向蘇丹提供7.5億美元用於尼羅河上的新水壩建設。與此同時,中方投資l億美元用於紡織廠的建設,另提供5億美元作建設煉油廠之用。此外,中國還向蘇丹政府提供了1200萬美元的軟貸款,用於紅海漁業工程項目。
中國在非洲的政治利益,是中國在非傳統利益的核心要素。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非洲國家在國際政治生活中對中國仍有重要意義。在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框架內,非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政治力量。歷史上,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非洲國家的支持。當前,中國既是大國,亦為發展中國家,其和平發展需要得到非洲國家的支持。今後,非洲在國際政治中還將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非洲在對外交往方面的不斷成熟,非洲國家開始「用一個聲音說話」,提升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整體力量。因此,在某些重大國際問題上,中國需要得到非洲國家的支持。
台灣問題始終是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之一,在中非關系中,非方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是發展雙方關系的前提。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歷來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從這一點看,中國在非洲的核心政治利益是有保障的。從宣傳言辭上看,中國對非洲的外交話語也保持了很強的一致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在非洲的政治利益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E. 中剛非洲銀行是著眼在非洲的長遠發展嗎
中剛非洲銀行首席行政基建官賈興安表示,「中剛非洲銀行立足當地市場,未來將面向中部非洲乃至整個非洲市場。銀行辦公大樓的建設能夠為未來中剛非洲銀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張建羽表示,中剛非洲銀行致力於拓展人民幣貿易結算和匯兌業務,努力實現人民幣在中部非洲地區的應用及推廣。同時,該行還圍繞服務剛果(布)重大項目、積極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合作戰略,提供貸款、保函、貿易結算、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業務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F. 針對「中國融資增加非洲國家債務論」問題王毅怎麼說
王毅駁斥「中國融資增加非洲國家債務論」。
王毅強調,當前一些非洲國家的債務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而解決債務問題的思路也已經明確,這就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中方對此予以堅定支持,並願為非洲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良性循環繼續做出我們的努力。我們高興地看到,非洲經濟去年已觸底反彈,非洲國家都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非洲的發展依然大有希望。
王毅表示,中國有句俗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對於中國的對非合作,最有發言權的是非洲。中國還有句話叫做:公道自在人心。到底誰才是真心幫助非洲,誰才是非洲最可信賴的夥伴,非洲人民心中有桿秤,自然會得出公正的結論。
G. 中方回應美詆毀中國「推高非洲國家債務」了嗎
據報道,3月6日至13日,蒂勒森將對非洲5個國家——查德、吉布地、衣索比亞、肯亞和奈及利亞進行訪問。報道稱,蒂勒森6日將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發表演講,詳述特朗普政府的非洲政策,之後開啟訪非行程。
耿爽表示,中國對非洲的融資支持主要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性領域。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了很多公路、鐵路、港口、機場、通信等基礎設施項目,極大地改善了非洲的經濟發展環境,幫助非洲「築巢引鳳」,吸引外資,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除了貸款以外,中國政府更鼓勵、引導和支持中國企業加大對非直接投資,積極探討PPP等新型投資合作模式。他特別強調,中方始終高度重視非洲債務可持續性問題。中方歡迎國際社會共同致力於支持非洲實現和平穩定與發展,希望有關國家切實多做有利於非洲發展的事情,同時,公正、客觀看待中非合作。
H. 中資助推非洲發展當地人怎麼看
第三屆對非投資論壇日前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來自中國與非洲的400多名政府官員、企業家、金融機構代表、專家學者等,圍繞能源、農業與農業產業化、信息技術、教育、金融、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論壇期間,中非雙方簽署了涉及能源、農業、教育等項目的多個諒解備忘錄。
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日趨緊密。與會人士認為,眾多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給這片「希望的大陸」帶來了緊缺的資本、技術、就業崗位,成為非洲經濟騰飛的重要助推器。
前兩屆對非投資論壇分別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中國廣州舉辦,今年的會議來到了非洲大陸西海岸明珠達喀爾。會議由塞內加爾政府、中國財政部、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共同主辦,旨在分享中國發展經驗,加速對非投資。
「非洲的真正發展需要鐵路。」當薩勒總統在會上說出這句話時,在場的非洲與會者報以熱烈掌聲。薩勒表示,非洲國家之間需要建設鐵路網,實現互聯互通,否則非洲內部的貿易就難以展開。「我們需要建設非洲的鐵路。非洲需要電信、橋梁、港口、機場、電廠等基礎設施建設」。
非洲渴望更多的投資,為正加速前行的經濟列車增添新的動力。過去10年,非洲經濟高速增長,這與日益增多的中國投資不無關系。不久前報道稱,中國已經成為非洲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國。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用生在會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開行累計向43個非洲國家提供投融資超過500億美元,貸款余額達368億美元,重點支持農業、製造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發展。
馬里首都巴馬科擁有一家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現代化制葯廠。出席論壇的人福馬里醫葯公司總經理李文勝介紹說,該公司投資3500萬美元建成了西非地區技術標准最高的葯廠,在當地生產基礎醫療用葯品。這家葯廠不但結束了馬里沒有制葯能力的歷史,還為當地創造了200多個就業崗位。與此同時,葯廠為當地帶來了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人才培訓體系。「當地員工都以能在中國企業工作為榮,當地政府經常詢問能否引進更多的製造業企業來到馬里。」李文勝說,未來,圍繞該廠還將形成原材料生產的產業鏈,從而帶動當地工業發展。
李文勝表示,非洲國家深知其發展離不開投資,對來自中國的投資非常歡迎。非洲國家不但希望吸引更多的製造業投資,以帶動就業、提高技術水平,也期待教育、金融、衛生等更多領域的投資。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正日趨多元化,參加本屆論壇的中企來自基礎設施、製造業、金融、通信、醫葯等諸多領域。除傳統領域外,中國企業還進軍非洲電商市場,中國手機製造企業甚至為非洲消費者量身定製了智能手機,突出美顏和音樂功能,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達33億美元,同比增長14%,覆蓋建築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采礦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等領域。
今年底,埃塞—湖南工業園將在衣索比亞第二大城市阿達瑪開工建設。據該工業園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有16家中國企業同意入駐,包括三一重工、福田汽車等,入園企業涵蓋裝備製造、傢具家電、建築建材、紡織服裝等領域。這只是兩國產能合作的一個縮影。建於2007年的東方工業園已經吸引了7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大多數是中國企業。華堅鞋廠僱用了5000多名當地工人,更是該國的就業大戶和創匯大戶。
中國對非投資吸引廣泛關注。今年上半年,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在《非洲投資吸引力報告》中指出,2005年以來,中國已經在非洲投資了293個項目,投資金額高達664億美元,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3萬個。去年中國投資在非洲創造的就業崗位創下新高,較2015年增長了1倍,是美國的3倍多。
麥肯錫的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參與非洲經濟的深度和廣度大大超過此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非洲投資興業的中國企業超過1萬家,其中90%左右是私營企業,私營企業中1/3是製造業企業。這些中國企業給非洲帶來了緊缺的資本、管理經驗和就業崗位。許多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了長期投資,74%的受訪中資企業對未來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報告指出,中國對非投資和商業活動為非洲帶來了三大經濟紅利。一是創造就業和技能培養,中國企業僱用的絕大多數員工都是本地人。二是知識和新技術的轉移,中國企業通過向非洲各國引入新產品和技術,推動了非洲市場的現代化進程。三是融資和基礎設施開發。受訪的50位非洲政府官員表示,中國企業的主要優勢在於高效的成本結構和較快的項目交付速度。
I. 為何說中國投資是非洲經濟增長加速器
「金磚國家致力於經濟增長,成員國均是新興市場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幾內亞國務部長、總統投資顧問易卜拉西馬·卡索里·福法納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磚合作機制是新興市場國家進行合作與對話的重要平台,在全球重大議題中代表發展中國家發出聲音。
「在發展方面,中國在非洲進行了巨大的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領域,這為非洲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福法納指出,「可以說,中國的投資是非洲經濟增長的加速器,這也是非洲政府和人民給予中國積極評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