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上汽車享家a輪融資

上汽車享家a輪融資

發布時間:2021-10-25 16:34:23

『壹』 楊浩涌遭遇「倒春寒」:裁員撤店,二手車市場加速洗牌

楊浩涌遭遇「倒春寒」:裁員撤店,二手車市場加速洗牌

圖:58公司總裁兼CEO姚勁波

這一戰,未必比那十年輕松。

在媒體采訪的視頻節目中,楊浩涌曾經坦言到,創業就沒有不死的法則。他說,關於創業,我更願意追求一種不確定性。「嗯,不確定性。」

五年前,從瓜子時代就開始追隨公司的員工並不喜歡這種不確定性,裁員潮洶涌來襲,這個初春並不比過去的寒冬暖和。還有很多年輕人感受到了信仰的崩塌,他們當初加入這家互聯網公司時,被賦予了改革二手車市場的使命,就因此激發出更多的活力——即使在酷寒的12月,沈陽的瓜子員工也會把幾百輛二手汽車擦得乾乾凈凈,擺放整齊。

如今,一切已成過往。汽車商業一條街南京大明路的榮光也早已不再。

較互聯網電商崛起更早之前,這座城市開始了大規模改造,汽車產業從主城區外遷,進入江寧等副城區域。如今,二手車交易中心在副城四散開,數個交易中心割據,二手車販們亦四散,重新流動在各處市場外。

彷彿那場互聯網革命從未來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北汽擬低價抄底神州租車,陸正耀能否成功脫手丨車壹條

文|賈天鈺
圖|來源網路
傳了兩段緋聞後,這一次,神州租車能夠成功被轉手嗎?

6月1日,神州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租車」)發布公告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將向神州優車收購其所持有神州租車不多於450790855股股份,相當於神州優車持有神州租車的全部股份,占神州租車截至公告日已發行股本的21.26%。

關於北汽集團將入股神州系公司的消息坊間早有傳聞。今年4月,北汽集團宣布與當時正處在風波中的神州優車達成合作,未來將在車輛采購、汽車新零售、技術合作、大數據以及金融服務等方面實現全面戰略合作,在技術、產業鏈等方面進行資源優勢的互補整合。在別人避之不及之時大方官宣,被外界視作是北汽抄底神州的信號。

加速剝離止損
事實上在北汽之前,神州優車已向Amber Gem Holdings Limited(Amber Gem)轉讓了所持神州租車4.65%的股份。
為了避免4月初爆發的「瑞幸事件」繼續波及神州系公司,掌門人陸正耀早已開始籌謀為神州租車找「下家」來及時止損。此前,吉利、攜程都傳出要收購神州租車的消息,但很快便被正主嚴厲辟謠,這被外界認為是神州有意拋出的「煙霧彈」,希望以此炒作來挽救股價同時向外界「隱晦」地伸出橄欖枝。不久後,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旗下子公司Amber Gem出手接盤。

4月16日,神州租車宣布Amber Gem將從神州優車手中分兩批收購神州租車4.65%和12.46%股份,公告當日第一批股份收購計劃已完成,Amber Gem持股比例由10.11%增至14.76%,神州優車由此獲得約2.3億港元。

事實上,華平投資一直熱衷於汽車出行領域投資,其與神州系也早有淵源。早在2012年華平投資就曾在神州租車A輪融資中投資2億美元,一直擔任後者的主要股東,2015年華平投資還曾參與神州優車A輪、B輪融資。此外,在蔚來汽車、優信、大搜車、e代駕、燦谷金融、巴圖魯等10餘家汽車出行類公司中都可見到華平投資的身影。
不過,隨著北汽集團入局,Amber Gem第二份收購神州租車股份的計劃也宣告終止。至於為何北汽集團能夠代替華平投資率先完成對神州租車股份的收購,外界猜測或與收購價格及出資時間等因素有關。

倘若此次神州租車與北汽集團的交易完成,意味著陸正耀執掌的神州集團將完全退出神州租車,北汽將取而代之成為後者的大股東。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雙方簽署的僅僅是一份無法律約束力的戰略合作協議,能否最終成交仍存變數。

緩解資金壓力,被認為是神州幾番急於公布接盤者的最終目的所在。神州租車日前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減少28.3%,凈虧損1.88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而自瑞幸事件以來,神州優車、神州租車股價均遭「腰斬「,並聲稱遭到金融機構和供應商擠兌,償債壓力驟增,經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為此,神州優車也沒少通過出售關聯公司的股權套現挽回損失。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在瑞幸事件發生後的20天內,神州優車累計套現就接近15億元人民幣。

「如果沒有新的資本注入的話,企業生存可能會受影響。在這個時間點,北汽(收購股份)的價格可能會更優惠一些。」一位投資界人士認為。加上神州優車至今仍未結清收購北汽福田旗下寶沃汽車股權的轉讓費,這被認為將令北汽集團在談判中更有優勢。

北汽出行版圖再添助力
收購神州租車,也意味著北汽集團出行版圖的擴大與整合步伐的加速。

隨著新車銷售市場持續低位運行,出行領域在北汽集團整體的發展戰略中變得愈發重要。今年3月,北汽集團旗下BEIJING汽車推出全場景汽車使用權交易平台,同時發布「鵬翼計劃」,其目的便是結束B端各運營商的單打獨斗,通過依託平台優勢,充分整合調動資源,發揮各自所長,共同擴大業務規模與盈利。在C端,也能夠讓消費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方便地租到適宜各出行場景的汽車。
在這一計劃下,首批加入的企業就包括北汽旗下近年來成立的華夏出行、安鵬國際融資租賃、輕享出行、京桔新能源等出行公司。按照計劃,未來三年,BEIJING汽車將在生態鏈夥伴企業的支持下,投入10萬台車輛、100億金融授信、布局100個城市、建設100家使用權交易站點,最終實現滿足1億人次「私+車」出行的目標。

神州租車在全國的業務布局、多年來業務閉環的運營經驗,將加速北汽出行版圖的擴大與業務協同效率,進而達成目標。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神州租車實體門店已覆蓋118個城市、1098個直營服務網點,其中包括416家門店,682個取還車點。
「雖然神州租車運營業務利潤波動比較大,但資產的現金流狀況還是不錯的。北汽能夠運營好的話,利於它出行一體化的整合。但對神州來說,北汽後面可以提供和協調的東西並不多。」上述投資界人士認為。

就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車企與出行公司的整合未來或將有更多案例出現。如今車企向出行服務商轉型已成趨勢,從國際車企福特、豐田、通用等,到廣汽、一汽等國內車企都宣稱自己在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而在疫情的突襲下,汽車租賃行業也遭到重挫,企業單打獨斗的風險與壓力不斷推高。日前,全球租車巨頭Hertz迫於經營壓力已宣布破產,而它也曾是神州租車的股東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疫情下的「資本寵兒」:20家車企獲融資,自動駕駛領域火熱

[億歐導讀]?2020年2月,共有20家業內公司更新了投融資信息,涉及到的細分領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動駕駛(5家)、零部件與汽車後市場(4家)、汽車流通(3家)、智能網聯(2家)……

此外,從融資金額上來看,在全行業20家完成融資的企業中,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僅在本月便完成3筆融資,並憑借共計159億元融資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來累計公開總融資額已超500億元。如今,邁入2020年的蔚來,正設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像空間。

02部分企業融資情況簡介

吾眾汽車科技獲600萬元投資,深耕江浙汽後市場

2月7日,吾眾汽車科技宣布,2020年1月獲得杭州泰方投資的6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料顯示,吾眾汽車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車後市場服務平台,聚焦服務於5-30萬輛私家轎車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鎮,主要業務涵蓋洗車美容、維修保養、鈑金噴漆、車輛改裝、車險代辦、事故車維修等。自創始之初,吾眾汽車科技便重點探索區域連鎖經營模式,目前已經構建由標准社區門店+鈑噴中心組成的服務連鎖層級和體系。

Turo獲3000萬美元融資,數位名人股東加註P2P共享汽車

2月7日,P2P共享汽車獨角獸Turo宣布,已從曼哈頓風險投資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裡獲得3000萬美元的F輪融資。不過,Turo的擴張計劃卻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營銷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將重點放在那些租車至少一天的客戶身上,公司才有利潤可講。

作為新一輪融資的部分「代價」,這家公司增加了幾位名人股東,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傑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員維克多·奧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說唱歌手Chainz。對此,Mok表示,「讓這些人加入進來,將真正有助於品牌推廣,使品牌變得更具有知名度。」

東南亞叫車服務公司Grab獲8.56億美元融資

2月25日,據外媒報道,東南亞叫車服務公司Grab從日本投資者處獲得融資8.56億美元,其中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投資7.06億美元,日本IT服務公司TIS投資1.5億美元。Grab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為東南亞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保險以及理財產品

僅1個月完成3筆融資,蔚來開啟「瘋狂」融資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和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啟動儀式在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舉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領導均出席簽約現場,根據協議蔚來中國總部項目將落戶合肥。

據悉,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該項目計劃融資145億元,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同時,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第二生產基地。

就在本月,蔚來曾宣布完成2筆累計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這意味著,僅在2020年2月,蔚來便已獲得3筆融資,融資額共計159億元。

小馬智行獲豐田4億美元投資,估值超30億美元

2月26日,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豐田4億美元投資,以加深和擴大兩家公司在出行領域合作,與此同時,雙方將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據了解,小馬智行新一輪融資總額4.62億美元,估值略高於30億美元,總融資額近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

小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關系的加深,有利於雙方將自動駕駛技術、車輛平台及技術更加深入進行融合。未來,二者將利用雙方技術、知識及服務,為人們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馭勢科技獲新一輪融資,博世再加碼中國自動駕駛

2月26日,馭勢科技宣布在B輪融資中獲得博世戰略投資。同期投資的還有深創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金資本、廈門七匹狼節能環保基金和重慶兩江服務業基金等VC、PE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基金。馭勢科技稱,2020年將持續開放融資,為公司發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CEO吳甘沙表示,馭勢科技為物流、出行兩大領域提供無人駕駛技術,與博世合作將幫助公司實現產品和服務升級,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全球客戶。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馭勢科技,總部位於北京,專注研發無人駕駛關鍵技術,曾獲創新工場、真格基金、青山資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機構的投資。目前,公司還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浙江設有創新試制中心,在深圳、廣西、成都、鄭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清研精準獲百度風投、小苗朗程聯合領投,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近日,智能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檢測平台清研精準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網路風投、小苗朗程聯合領投,奇績創壇、京福資產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前瞻技術研發、生產能力提升以及新業務的市場布局。

 

清研精準即將供貨的檢測設備

成立近三年,清研精準已與一汽、北汽、蔚來、小鵬、陝汽、金龍、江鈴、華鼎國聯、蜂巢能源、中航鋰電等二十餘家主機廠及零部件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並與其中部分客戶達成戰略合作。

『伍』 車的標志是一個T,是什麼車啊

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帕羅奧多(Palo Alto),2003年最早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共同創立。

2004年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發布於2008年,為一款兩門運動型跑車。2012年,特斯拉發布了其第二款汽車產品——Model S,一款四門純電動豪華轎跑車; 第三款汽車產品為Model X,豪華純電動SUV,於2015年9月開始交付。

特斯拉的下一款汽車為Model 3,首次公開於2016年3月,並將於2017年末開始交付。

(5)上汽車享家a輪融資擴展閱讀:

特斯拉車標含義

2017年2月5日,據外媒(VentureBeat)報道,對汽車製造商而言,汽車標識和汽車本身同樣重要。車標設計當然也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近些年聲名鵲起的特斯拉的T型車標已廣為人知,但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的標志不僅是發明家特斯拉(Tesla)名字的首字母縮寫,其背後還另有深意。特斯拉CEO馬斯克在其推特上解釋,這個風格化的「T」實際上也是對公司產品的暗示,稱T型標識代表著電動馬達的橫截面。

字母T的主體部分代表電機轉子的一部分,而頂部的第二條線則代表了外圍定子的一部分。在標識設計方面,特斯拉還與SpaceX有相似之處。SpaceX是馬斯克的另一項大膽冒險,致力於打造火箭並將有效載荷發送至太空軌道。

馬斯克在推文中稱SpaceX標志中變形的「X」代表著火箭發射軌跡。特斯拉和SpaceX的標識都出自RO-Studio,一家總部位於新澤西的設計公司。與特斯拉和SpaceX相比,馬斯克的第三家公司SolarCity的標志相對簡單。黃色太陽的圖形配以公司名稱,簡單明了。

在馬斯克的主導下,特斯拉去年收購了SolarCity,引發了人們對太陽能電動汽車的遐想。此前SolarCity由馬斯克和其家族成員控制,但在收購後稱為隸屬於特斯拉的公司實體。

對SolarCity的收購暗示了馬斯克對特斯拉未來的期許,並不僅僅滿足於後者成為一個汽車製造商。前不久,公司正式改名為「特斯拉公司」,而不再是以前的「特斯拉汽車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特斯拉

『陸』 賈躍亭的FF和蔚來比怎麼樣

8月10日,是樂視的發薪日,也是樂視償還欠薪員工工資的最後期限,但能否發放目前仍存懸念。資金危機依舊沒有解除,樂視控股方面也暫未給出正面回應。

日前有消息稱,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已經飛離美國,抵達中國香港。此次其回港主要為了處理汽車融資相關事宜。傳聞稱,賈躍亭回來極大可能是與珠海銀隆高層會面,對此,珠海銀隆方面倒是以「不知道真假」作為回應,讓外界更加琢磨不透。

賈躍亭回港目的何在?

眾所周知,自從樂視公司陷入「經濟危機」後,樂視公司就變成了輿論的公眾話題,而賈躍亭也因此被推到了浪口刀尖上。樂視公司欠下幾十億巨債,身為CEO的賈躍亭,在樂視公司「經濟危機」後雖然卸掉了身上的職務,但是其欠下的債務還是無法逃避。

自賈躍亭赴美造車後,其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但似乎真正能掌握他具體行蹤的人,並不多。

按照知情人士的說法,賈躍亭此番到香港,主要是處置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股權。消息人士預計,賈躍亭回香港將加快處置樂視與廣汽合資公司大聖科技中的股份。

2016年6月6日,廣汽集團公告,同意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調整投資方,調整後項目首期投資仍為14億元,首次注冊資本金為2億元。其中,樂視還出資8000萬,占股40%,和廣汽集團投資9000萬元占股45%、眾誠保險投資3000萬元占股15%,共同發起大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打汽車銷售、租賃。

但是,今年6月29日,上海高院凍結了樂視控股在大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及紅利,公司陷入癱瘓當中。樂視汽車希望提前布局線上汽車銷售業務的設想已經破滅,並以此構建的所謂『汽車營銷生態』也已折翼。

顯然,這對於廣汽集團來說,是一個尷尬的「雙輸」局面。所以對於廣汽集團來說,如果上述消息屬實,其將迎來一個脫身的好機會。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接下來,賈躍亭方面或與珠海銀隆高層會面談合作,董明珠或參與其中。

這並非沒有可能性。董明珠此前在投入全部身家後,再舉債投資了珠海銀隆,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數據顯示,董明珠個人持股銀隆市值已超19億元。此後,董明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珠海銀隆近期又收購了南京客車製造廠有限責任公司。

而賈躍亭的樂視汽車定位正好是高端電動汽車,兩者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不謀而合,這也意味著樂視與珠海銀隆雙方有著較大的探討合作空間。然而,到底珠海銀隆會不會成為大聖科技的接盤者,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表示,「沒聽說!」,一位內部人士也稱消息「不靠譜,子虛烏有」。

此外,賈躍亭回港還可能與樂視持有矽谷電動車創業公司Lucid的股份有關。樂視是Lucid的四大機構股東之一,此前有報道稱賈躍亭已經出售了這部分持股,但事實並未成交,這也可能成為賈躍亭此次回國商談出售的資產之一。

賈躍亭的「信用」牌坊倒了

自賈躍亭赴美之後,一直在尋求融資。而法拉第未來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公開承認向全球35名投資者募集10億美元的計劃遭遇失敗。為維持尋找到新的投資者之前的運營,賈躍亭已經承諾抵押公司在洛杉磯的總部大樓,以獲得為期一年的1400萬美元救命貸款。

本次回港,賈躍亭依舊為了籌錢。

據騰訊財經報道,不同的信源都顯示,到港的賈躍亭已經開始約見投資人,在沒有找到投資之前,賈躍亭或許未來一段時間都將出沒於中環了。

另外,一位國內排名前三的中資財團人士表示,包括其所在的機構在內,幾乎所有人都在避開樂視的項目,更別提在港的國有財團。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內金融機構審核越來越嚴格,在港中資財團們海外的資金都不算寬裕,「都得謹慎花錢了」。

其實,早在去年11月,賈躍亭就曾通過微博,向外界傳遞了在港籌措資金的消息。當時有消息稱,至少有5家銀行願意為樂視(香港)提供這筆貸款。然而這次,在香港財團里找到認可賈躍亭以及看得懂FF汽車的人,這不容易,「畢竟賈躍亭個人的信用已經透支了」。

FF高管持續動盪

正當賈躍亭忙著在香港為其汽車業務融資時,另一邊法拉第未來再度傳出壞消息——美國當地時間8月8日法拉第未來一場全員大會上,FF人力資源副總裁Alan Cherry宣布離職。

FF公司的一名代表也證實了Cherry的離職消息。這名代表表示,Cherry將會投奔一家非汽車行業的新創公司,承擔新角色。據了解,Cherry是FF的「元老高管」之一,2014年,法拉第公司創建,最初的管理層中就包括了Cherry。

據披露,兩周前,Cherry本人的工作發生了變化,負責在一個新的員工培訓發展計劃中擔任新職務,消息人士稱,此次職務變動被視為一次「降級」,可能引發了Cherry的離職。

法拉第未來此次核心高管變動並非偶然,據悉近兩三個月內,FF已經損失了包括無人駕駛感測器技術研發在內的多個領域的負責人。而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法拉第未來伴隨著資金、內華達州汽車工廠項目進展緩慢、被供應商起訴拖欠款項等困境,已經有大量的高管和技術人才從法拉第離職。單單是在2016年內,法拉第未來就有至少六名高管離職。

因此,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此次Alan Cherry的離開,或是法拉第未來高管離職潮的一個縮影,畢竟當下法拉第未來形勢不容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FF是賈躍亭以個人身份投資的,但是外界免不了將FF與樂視相聯系在一起。然而法拉第未來的CFO兼COO斯蒂芬-克勞斯(Stefan Krause)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說:「從法律上說,兩家公司不存在任何聯系。樂視生態是我們業務的一部分,它是我們的一家供應商,如果我們失去它,還有許多供應商可以向我們供應同類產品。」現在,法拉第未來極力想和樂視劃清界限。

樂視切割賈躍亭

有市場分析認為,賈躍亭不回國對樂視網而言可能是件好事,利用其不在國內的時間窗口,樂視網將有可能通過業務調整展開自救。

近期,已上任兩個月有餘的樂視網CEO梁軍頻頻表態,稱會改變之前樂視網盲目為版權「燒錢」的方式,進一步聚焦電視業務,精簡組織架構。圍繞這一調整,梁軍強調,樂視視頻、樂視影業等業務都面臨著重新定位,同時大幅削減和收縮不相關業務。

「調整需要周期,也許三到六個月才能把業務重心徹底轉變過來,但至少方向特別明確。『新樂視』可能是一家以家庭互聯網娛樂為主的公司,而不是過去大家熟悉的買版權賣廣告的樂視網。」梁軍這樣解釋。

事實上,這家公司在過去六個月中一直在做的事,是在樂視上市和非上市業務、樂視和賈躍亭之間,進行切割。至今,梁軍坦承已經基本完成了物理上的切割,但「這還不夠」,觀念層面的切割被視為一件更為漫長和困難的挑戰。

打個比方,8月3日樂視網一筆10億元公司債迎來回售支付日。對此,樂視網對外宣稱,這筆公司債已由自有資金足額兌付。隨即有媒體報道稱這筆錢來自孫宏斌。但梁軍反問媒體,「你怎麼定義孫總的錢?這就是樂視網的錢。」

的確如此,目前孫宏斌已經當選樂視網新任董事長,在外界看來,孫宏斌已經和樂視融為一體。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孫宏斌和樂視之間已經是不可「切割」的關系。如此推測,賈躍亭作為樂視網創始人和過去7年的董事長,豈是說「切割」就能「切割」的?

目前,在推進解決關聯交易同時,樂視網、樂視致新採取了多個方式「開源節流」:其中在版權尤其獨家版權采購方面全面收縮,與此同時樂視電視開放了第三方視頻會員購買。梁軍坦承目前樂視網上市體系資金仍舊緊張,在此背景上公司全面轉向以大屏為全部業務核心。

『柒』 浙江驚現共享汽車「墳場」,車主坐等國家補貼

浙江嘉興萬民村的一片農田中停放著數百輛共享汽車。近日,第一汽車頻道記者親眼看見這些荒草叢中被棄置、無人看管的車輛時,產生觸目驚心之感。

這些車輛絕大多數是2015年左右投放市場的奇瑞EQ、榮威E50,隸屬於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環球車享」),車身上貼著「EVCARD」標識。2018年底,環球車享開始把嘉興、上海、杭州損壞較嚴重的車輛運到萬民村,一開始是在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的一片農田裡,之後又在萬民村一家鐵製品加工廠附近找了一塊更大的場地停放車輛。當地的村民稱其為「汽車墳場」。

2019年11月,停放於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農田裡的共享汽車嚴重損壞,大燈里甚至灌滿了泥土。環球車享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是不適於繼續運營的車輛,暫時集中擺放,是為了等待報廢或做二手車處置。

除了嘉興,浙江杭州、桐廬,以及山東、重慶、廈門等地出現類似的共享汽車「墳場」。部分被閑置的車輛出廠才兩年時間,目測外觀尚好,為什麼也被擱置起來?

某共享出行公司高層李楊一語道破天機:「共享出行虧得很厲害,但是拿到補貼要滿足2年或者行駛2萬公里的條件,與其讓車輛到處跑,不如放起來等到拿到補貼就把車輛報廢。」

汽車「墳場」只是共享出行行業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研究機構預測共享出行市場規模高達300億~500億元/年,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共享汽車公司實現全面盈利。2017年起,友友用車、EZZY、麻瓜出行、car2go等公司相繼停止運營或倒閉,這條賽道上的玩家快速減少。而處於頭部的環球車享、首汽約車也在持續收縮網點數量。

「共享出行的動機一開始是不單純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承接主機廠的新能源汽車庫存,到目前為止盈利模式也沒有找到。」李楊說道。

盈利模型失效

共享汽車的本質為汽車分時租賃,理論上它的客單價低於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但是車輛周轉率高,因此盈利前景明確。

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首汽約車某區域負責人王震告訴第一汽車頻道記者,公司內部曾做過一個盈利模型,在投入400輛售價約為7萬元的奇瑞EQ前提下,每個用戶單次使用3個小時或行駛約40公里,平均每輛車每天使用4單以上,這400輛才能實現盈利。

但實際上,共享汽車的集中使用時段為早晚交通高峰期,晚上10點以後使用率非常低,大量時間是閑置的。加上新能源汽車需要充電,大量時間空置,使用效率很低。

王震解釋說,共享汽車的成本主要分為車輛購置費用、停車場租賃費用、保險費用、運營人員費用、電費、清潔費,以及二手車殘值損失的費用,按照400輛奇瑞EQ運力、3年折舊攤銷計算,每個月的成本就是58萬元。首汽約車還聘用了大量服務外包人員,負責給車輛充電和洗車,平均每個人要負責15輛車。

「很多人喜歡去掰雨刮器、後視鏡,有的人甚至把整輛車的座椅都拆走,但是我們報案的話,金額低於5000元的很難追回來。」王震說,該城市每個月的汽車修理費就要將近4萬~5萬元。

2019年,首汽約車在武漢試點「放開行」活動,該活動的內容之一是下個用戶為上個用戶交停車費,結果當月首汽約車在武漢支付了將近120萬元的停車費,因為用戶將車開到停車費較貴的區域後,都不願意為上個用戶承擔停車費,導致車輛一直停放,首汽約車不得不自己來承擔這筆費用。

另一項隱性的成本是車輛違章費用,2015~2017年,王震負責的一個分公司處理違章扣分和罰款的費用達140多萬元。

「說起來我們是可以追溯到車輛的使用人,但追溯的成本可能比我們自己處理的成本還要高。」王震說。

王震認為,網約車和共享汽車最大的區別在於人,網約車可以通過對司機的管理來減少風險和成本,但共享汽車難以做到這一點,「我管理的某個城市,一個月的支出是120萬元左右,但是一個月的整體營收不超過60萬元,每個月都要虧損60多萬,這還是全國運營效率排名前五的城市。」

王震稱,多地出現共享汽車「墳場」,是因為各家公司運營持續虧損,「與其我讓它在路上跑,我要花錢維護,還不如放在田地裡面,等牌照掛滿3年,拿到國家和地方補貼,就把車輛報廢掉。」王震如是說。

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了解到,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發展改革委簽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要求,政策發布後銷售上牌的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

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新能源車主機廠與共享出行公司會結成某種利益關系,共享出行公司在車輛購置的時候,跟主機廠簽了大客戶協議,必須幫助後者達到拿國補、地補的年限和公里數;此外,共享出行公司有時候會提前更新運營車輛,他們會去跟主機廠談置換,也要承諾達到後者拿到補貼的條件,對方才肯跟它做置換。

環球車享一位負責人李彬還反映,由於共享汽車的車鑰匙都是放在車內,APP鎖的只是車門,所以不時會出現車輛被盜開而半夜追車的情況。

李彬補充說,新能源汽車殘值低、維修成本高,種種不利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車並不適合做分時租賃。以奇瑞EQ為例,該款車補貼完之後是6.98萬元,3年的殘值是車價的20%左右,而同期的燃油車殘值大約能有60%。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如果壞掉只能更換、不能維修,而換一個電池包的費用是6~7萬元,相當於買一輛新車的價格。

李彬同時表示,環球車享正在實施收縮策略,即城市覆蓋面和網點數量減少,以降低運營成本;全國范圍內,環球車享實現盈利的城市屈指可數,盈利性較好的是福建沙縣,原因之一是當地交給代理商來運營,代理商比起直營在控製成本上更有優勢,且當地車輛使用環境相對寬松,減少違章等額外的成本支出。

共享汽車死亡潮

共享汽車誕生於共享經濟的大浪潮之下,2013年7月,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和同濟大學等機構創辦的EVCARD,成為中國首個共享汽車公司。此後新的共享汽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涌現。

截至2017年,中國已有36家共享汽車公司,從投資人背景看,可以分為車企、互聯網公司以及汽車租賃公司等幾大派系。2019年,市面上存在的共享汽車平台達119個之多。

伴隨著急速的擴張,初期的共享汽車公司破產倒閉、用戶押金難退、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不時發生。

成立於2014年3月的友友用車是最早倒下的共享汽車公司,友友用車的前身為「友友租車」,主營業務為電動車分時租賃。2017年,友友用車宣布破產倒閉,其創始團隊成員亓立明解釋原因是車、人、充電等成本居高不下,盈利遙遙無期。

2015年,由北京大夢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自駕出行產品EZZY在北京上線。當年4月,EZZY獲得策源創投40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2017年初,EZZY宣布獲得A輪融資,但是當年10月,EZZY團隊正式宣布解散。

2018年,宣布停止服務或倒閉的共享汽車公司劇增。2018年1月,名為「途寬易」的廣州共享汽車平台被曝出拖欠500多名用戶數十萬元押金的消息。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由於公司業務戰略調整而停止服務。2018年6月,中冠共享汽車在進入山東濟南僅1年後就停止服務,多名用戶反映押金難退,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2019年6月,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宣布,將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市場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業務,並已提前啟動押金和賬戶余額的退還程序。

2019年下半年,多名用戶因押金退還問題向法院起訴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途歌」),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執行局的回復是:途歌名下涉案數量眾多,但該公司沒有登記在冊的房產和車輛,銀行卡賬戶也沒有剩餘可控金額,所以無財產可供執行。啟信寶數據顯示,途歌的失信信息36條,被執行信息128條,作為被告共有28條立案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共享汽車出行平台超過100個,但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活躍用戶統計,行業排名第十的出行平台一步用車活躍用戶數僅為3.1萬人,這意味著排名低於一步用車的90多個共享汽車出行平台活躍用戶數更低。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共享汽車的態度由追捧轉為冷遇。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投融資規模為469.42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55.91%。

共享汽車究竟出路在何方?李楊提出,將新能源車轉換為燃油車可以改變虧損的現狀,因為燃油車的使用效率、養護成本、殘值、人員投入成本相比起純電動車有更大的優勢。

李楊同時指出,共享汽車之所以出現全行業性的困境,一是在共享經濟和新能源汽車雙重概念之下,資本市場過度熱炒;二是共享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幫助主機廠消化新能源汽車的庫存,將新能源這種並不適宜做汽車租賃的產品推向了市場,從而引發諸多問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表示,雖然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過去幾年快速增長,但是個人消費者在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中的佔比僅兩成左右,近八成新能源乘用車被賣給了網約車公司和共享汽車出行公司。

這解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虛熱,也解釋了共享汽車全行業性困境的來源。

(文中李楊、李彬、王震都是化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阿里等參投 享道出行完成A輪戰略融資

[汽車之家資訊]?日前,上汽集團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正式宣布完成超3億元A輪戰略融資,由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共同投資。與此同時,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

為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享道出行的服務陣容由原有的個人專車服務平台「享道專車」和企業級出行服務運營商「享道租車」兩大品牌,新增了全新的個人全時共享租車平台「享道時租」,並通過技術連接上海市計程車統一平台「申程出行」,實現計程車業務覆蓋。

享道出行CEO吳冰表示,2021年最重要就是做整合和發展。完成該輪融資後,享道出行將加強核心技術投入,在數據技術、車聯網、安全保障等方面提高創新能力,同時加速業務拓展,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為更多城市的更多用戶帶來更加多元化的出行產品和服務,持續完善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的布局。

此外,享道出行發布了面向未來的全新技術戰略ACTS,包括A所代表的「山海」人工智慧中樞(ArtificialIntelligenceHub)、C所代表的「雲享」車聯智慧座艙(ConnectedIntelligentCockpit)、T所代表的「星瀚」未來交通出行(Transport&Next-genMobilitySystem)以及S所代表的「天巡」全時智能安全(SmartSecuritySystem),通過打造數據技術、車聯網、智慧交通、智能安全四大核心能力,為平台後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源動力。

編輯點評:

基於當前出行場景的多樣化,資本也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力度。據悉,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將與享道出行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數據技術以及差異化模式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協助享道出行「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這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的出行大戰即將開啟?(編譯/汽車之家李娜)

『玖』 12月汽車出行大事件:Rivian獲13億美元融資;蔚來股價大漲

[億歐導讀]?2019年12月,Rivian再獲13億美金融資;吉利與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已經在杭州登陸;前雷諾-日產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吉利與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

2019年12月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宣布「耀出行」,後者聚焦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前期將有100輛高端專車投入服務,如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E級轎車和V級MPV等車型,預計2020年,「耀出行」將服務拓展至國內其它主要城市。

2019年12月9日,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台曹操出行也接入耀出行,這意味著曹操出行正式實現「聚合叫車」。可在該平台上同時呼叫不同的出行服務品牌產品。另外,「耀出行」還宣布將在明年初相繼登陸北京、上海和廣州。

「聽伴」宣布獲得四維智聯投資,並與其達成合作

2019年12月3日,「聽伴」宣布獲得四維圖新旗下四維基金投資,與去年完成的來自一號資本、時尚資本、漢富資本的融資同屬於A輪融資。「聽伴」CEO俞清木肯定了資本市場對智能座艙和車載音頻賽道的看好,他同時表示,目前聽伴還在與更多投資人洽談。

毛豆聯手五菱首推定製車,售價6.38萬元

2019年12月5日,由毛豆新車聯合上汽通用五菱共同打造的730毛豆定製版正式上市。該款定製車售價6.38萬元,搭載五菱車標,在毛豆新車線上、線下渠道獨家發售。這也是國內汽車新零售平台首次聯合主機廠推出定製版車型。

滴滴企業版新布局:將上線「滴滴團隊版」小程序,面向中小企業團隊

2019年12月5日,由滴滴企業版主辦的2019「乘勢而行」企業出行服務峰會在京舉行。峰會主要探討出行服務新格局、數字化賦能企業用車管理等內容。峰會上,滴滴企業版推出了將於近期發布的「滴滴團隊版」微信小程序。該小程序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團隊打造,具有創建團隊、加入團隊成員、團隊支付等功能,從而實現流程簡化、降本增效。

網路Apollo組織架構新增智能交通業務組;獲批在北京啟動自動駕駛載人/物測試

2019年12月6日,據新浪科技消息,網路Apollo於近日進行了組織架構升級,除原有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業務組升級外,新增智能交通業務組。自動駕駛業務組進行了升級擴充,現下轄三個部門,包括智能汽車業務部、智駕地圖業務部和自動駕駛技術部。原有車聯網業務組繼續小度車載OS等智能車聯業務。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網路智能駕駛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237件全國第一,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總數150張。

2019年12月30日,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消息,北京正式啟動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網路公司40輛車獲得了首批自動駕駛載人測試資格,這批車輛累計測試里程在10萬公里以上。

黑莓QNX與汽車零部件商馬瑞利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2019年12月10日,黑莓QNX宣布與汽車零部件商馬瑞利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將QNX?數字駕駛艙平台整合到馬瑞利的ElectronicseCockpit和DigitalCluster的解決方案中。

黑莓技術解決方案部(BTS)高級副總裁兼聯席主管KaivanKarimi表示,中國有潛力成為最大的車聯網和電動汽車市場。目前超過45家主機廠在其北美、歐洲和亞洲生產的數百款車型中部署黑莓QNX軟體,全球超過1.5億輛行駛中的汽車搭載了QNX軟體。億歐汽車獲悉,如今9家全球前10大汽車OEM廠商、全球前7大汽車一級供應商正在使用黑莓QNX的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Cruise或將提供共享乘車服務

2019年12月11日,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Cruise首席執行官丹·安曼(DanAmmann)表示,打算「以極低的成本」提供共享乘車服務,作為最終「超越汽車」計劃的一部分。他表示希望通過以極低的成本提供令人驚嘆的體驗,使共享的乘車方式更具吸引力,從而減少擁堵。此前Cruise曾宣布與本田汽車公司合作,開發一款專用於共享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同時本田汽車也是Cruise的投資者之一。

寧德時代坐上創業板頭把交椅;四川工廠正式開工

2019年12月24日,在邁過百元關口後,寧德時代股價繼續飆升,截至12月26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達到105.12元,市值2321.47億元,超過邁瑞醫療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9年12月24日,四川宜賓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年產能30GWh。項目分兩期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45億元,建設年產能15GWh的動力電池生產線,二期總投資55億元,建設15GWh動力電池生產線。建設周期方面,項目一期自開工建設起不超過26個月,項目二期計劃在一期投產後兩年內啟動。

比克電池與當升科技、容網路技等十餘家新能源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

2019年12月26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2020年供應商大會在鄭州隆重召開。活動現場,比克電池與當升科技、容網路技等十餘家新能源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比克電池將與多方供應商充分共同推進新能源市場開拓。

阿里與一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基於斑馬系統打造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

2019年12月27日晚間,阿里官宣,與中國一汽在長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斑馬智行系統為基礎,打造面向未來的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中國一汽將建設以雲計算、數據智能、中台和移動協同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汽車行業邁入雲上智能時代。

一汽出行與GoFun出行達成合作

2019年12月31日,GoFun出行與一汽出行在成都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兩家國企強強聯手,雙方的合作首先將在成都、貴陽和西安落地,並將陸續延伸至GoFun業務覆蓋的更多城市。

雙方還將依託GoFun出行成熟的運營管理體系展開訂單合作,並以GoFun出行平台優質的流量入口及高質量用戶群,獲得更高客單收益;同時,GoFun出行也將在向輕量化模式轉型的過程中,獲得一汽出行車源補給,共創雙贏合作模式。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上汽車享家a輪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藏紙幣價格 瀏覽:918
Gcp矽谷融資 瀏覽:244
貴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瀏覽:127
涉及到金融營銷的金融機構有 瀏覽:307
上汽大眾退金融服務費 瀏覽:744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樣重組 瀏覽:479
高頻交易存在的風險 瀏覽:350
滬深今日交易提示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