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交所掛牌的公司都是靠譜的嗎
靠譜。
2012年12月27日,省政府以《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情況的函》(豫政函〔2012〕167號)中提出保留包括「亞交所」在內的現貨交易場所經營資格,上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審核。
1、從交易對象看,交易雙方是真實的生產企業、貿易企業,而不是做市商與個人投資者對賭。同時對交易對象採取准入制度,採取資格評定、交易資金來源、品牌准入審核、產品原廠認證、貨物質保等准入措施
2、從交易模式看,「亞交所」採取的是符合監管要求的現貨掛牌交易和協議轉讓模式;
3、從交易標的物來看,交易對象是有色金屬現貨商品和有色金屬現貨倉單,每筆交易對應一個真實現貨合同,不同於期貨市場交易的標准合約;
4、從報價機制來看,由多家現貨貿易商掛牌報價,價格公開透明,真實體現國內有色金屬現貨價格,完全不同於違規交易場所引用第三方行情的,行情易被操控;
5、從交易成交方式看,完全由現貨市場實際需求決定,可以成交也可以不成交,不同於連續現貨、類期貨的即時成交。
2. 全國股轉公司是國企嗎
全國股轉公司就金融類企業掛牌新三板制定特殊的行業准入標准和差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麼。答: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全國股轉系統的建設和發展,旨在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落實供給側改革的總體要求,聚焦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發揮資本市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促進創新創業、激發經濟增長新動力。隨著新三板市場效應的逐步釋放,掛牌企業數量迅速增加,其中金融類企業掛牌和融資增長迅速。大量金融行業企業申請掛牌後,出現了目前「試行」業務規則不完全適用的問題,並可能導致跨市場金融風險上升。為適應金融監管新形勢,進一步規范金融機構掛牌新三板的相關業務和行為,有效防控金融市場風險,全國股轉公司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結合金融行業的特徵和特殊風險類型,對金融類企業掛牌新三板制定特殊的行業准入標准和差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
3. 如何選擇適合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所有企業都應該按不同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融資渠道。因為你小公司不可能說馬上去新三板掛牌融資吧,單是融資成本就要上百萬。而你要是大公司也不能靠那些小貸公司去融資。
下面貼一篇融資服務平台壹顧問老總周泉的采訪稿,介紹下具體的融資方式。
我們大概把企業融資渠道分為四類。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一類渠道是銀行貸款,全國有7百多家銀行,國有五大行和大部分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廣西都有分支機構,本土城商行有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柳州銀行,另外還有農信社、農合行、國民村鎮銀行等一百多家獨立法人的銀行類金融機構;
銀行以外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十多類持牌金融機構可分為一個大類;
第三類是民間融資渠道,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金融服務公司、P2P/眾籌網站等公開渠道,還有更多方式靈活多變完全不持任何牌照的民間資金渠道。
第四類是股權融資渠道,高大上企業到上交所、深交所主版上市公募融資,私募融資可以在北部灣股權交易所等場外市場掛牌融資、向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專業投資公司、專業投資者尋求股權私募融資。
4. 中小企業投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針對中來小企業融資一般都是通自過地下錢庄、私募基金、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等來獲取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
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特徵,償債能力弱、融資規模較小、財務規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等問題,中小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一般較弱。因此,大型金融機構一般缺乏相關的金融服務方案,主要因為銀行為了控制風險,設置了復雜的風控手續,最終實現收益一般較低。
我國提倡綜合利用政府資助、科技貸款、資本市場、創業投資、發放債券等方式加強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目前,國內正逐漸興起通過網路集合多種營銷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即網上融資貸款信息服務平台。未來,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個人,融資貸款的電子商務化愈來愈成為一種趨勢。
5. 新三板巨無霸被摘牌發生什麼事情
新三板「巨無霸」被強制摘牌
12月15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系統」)發布公告,新三板掛牌PE中科招商、達仁資管因不符合整改要求,將被強制摘牌。
股東安置成當務之急
對於摘牌企業來說,後續股東處置將成當務之急。
股轉系統在公告中要求,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並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對於股東人數超過2000人的中科招商來說,股東安置無疑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事實上,摘牌消息傳來,中科招商投資圈就「炸開了鍋」。由於新三板無PE被強制摘牌的先例可依,業內人士表示,被摘牌公司需加強與股東溝通、協商,妥善安置股東。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中科招商目前股東戶數為2713戶。截至記者發稿時,中科招商尚未披露股東安置安排。
「2015年5月在中科招商第二次定增時,我們以每股18元的價格買入了價值8100萬元的中科招商股票。」杭州的楊生(化名)告訴記者。他介紹說,當時中科招商定增額度非常緊俏,他是作為中信建投的大客戶參與進來的,而當時只有中信建投等少數券商能拿到中科招商的定增額度。「開始中信建投方面表示,個人參與這次中科招商定增是3000萬元起投,後來門檻升到6000萬元,最後又變成8000萬元。」他介紹。最後楊生與10餘名朋友共同出資8100萬元參與了中科招商的此次定增。
中科招商後來開展了每10股送50股的「送股計劃」。送股之後,楊生定增的成本價變為每股3元,於12月15日收盤,中科招商股價為每股0.77元。
楊生自稱新三板老兵,2011年便開始在北京中關村股權轉讓中心進行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曾因押中後來成功轉板創業板的安控科技而獲利頗豐。
除了個人股東,2713戶股東中也包含部分機構身影。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公募一哥王亞偉管理的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託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昀灃3號持有中科招商1.38億股,佔比1.27%。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5月楊生參與定增同時,王亞偉通過其旗下產品認購中科招商2777萬股,投資總額近5億元。除權後定增成本為每股3元。後王亞偉在中科招商中進進出出,但是中科招商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王亞偉旗下信託計劃昀灃3號為中科招商第十大股東。
楊生表示希望中科招商盡快給出回購辦法。「一種可能是以每股凈資產作為回購價格來回購中小股東手中的股份。」他說。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每股1.24元,顯著高於上周五0.77元的收盤價。
目前,中科招商、達仁資管等PE被強制摘牌後暫無現成規定可以參照。2016年10月股轉系統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二條要求,「股票被強制終止掛牌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應當對股東的訴求作出安排並披露。掛牌公司或者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不過徵求意見稿後,正式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下發。
掛牌PE被強制摘牌之後,能否參照新三板掛牌的其它類型企業進行回購?新鼎資本總經理張弛說,新三板其它類型公司被強制摘牌,回購價一般是根據投資人的持倉成本、投資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年化收益,由PE公司大股東對中小股東進行回購。他表示,如果股權高度分散,掛牌之後融過資的,後續處置難度較大。
大成律師事務所林日升表示,如果是主板公司被強制退市,最後交易日收盤價基礎上的任何溢價,都算得上合理。但是由於三板是「協議轉讓」,最近一年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較大,且股價較容易被操縱,所以新三板公司被強制摘牌後回購價格怎麼定,情況較主板主動摘牌的公司更為復雜。
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截至12月17日,26家掛牌私募中已有16家發布了自查整改報告,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此番自查整改進入尾聲。而隨著5家機構的被動摘牌,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也宣告終結。
2016年5月27日,股轉系統發布《「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掛牌的金融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要求掛牌私募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收入比例超過8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要求旨在讓掛牌私募回歸資產管理主業,意味著日後留在新三板上的私募需堅持以」代客理財為主業。
「部分私募確實太會玩資本游戲了。這部分私募在新三板掛牌後大量融資,但又未見明顯投向實體經濟,卻在市場不斷舉牌、買殼,造成資金空轉,這些舉動甚至可能影響實業公司的融資。」前述北京某專注於新三板的PE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
東吳證券投行部業務副總裁周秦達表示,PE掛牌之後企業運作更透明,相比未掛牌的同行業競爭企業來說,經營的成本更高。此番整改無疑表明今後掛牌之後不能「任性」玩資本運作游戲,而是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資管」主業上,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或結束。
雖然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對於資管機構融資有所幫助,但掛牌從來就是雙刃劍。現任黑石CEO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2017年上半年屢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盡管公司凈利潤年年增長,但是股價乏善可陳。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僅為31.5美元,接近IPO首發價,而其市盈率也僅為13.5。
曾就職於美國知名掛牌私募阿波羅資本的博思恩資本CEO馮劍雲表示,對於私募來說,掛牌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為積重難返的私募雪中送炭。
「上市公司退市和新三板公司摘牌兩者之間是有嚴格區分的。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確實經營狀況很差,但新三板摘牌不一定是公司做得不好。」菁財資本創始合夥人葛賢通說。張弛稱,新三板是私募機構在國內成為公眾公司的唯一資本平台,掛牌後的優勢主要在於融資便利和品牌宣傳。但後來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加上股轉公司對掛牌私募提出了更高的整改要求,後續私募掛牌需要更謹慎,張弛說。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整改之後,在PE心中新三板依然魅力不減。盤古資本創始合夥人鄭中尉表示,掛牌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吸引力足夠大,新三板對私募的吸引力並未隨著整改而減少。
新三板的企業還是有點能力的。
6. 我國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的融資方式有哪些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一類渠道是銀行貸款,全國有7百多家銀行,國有五大行和大部分內全國性股份制容銀行在廣西都有分支機構,本土城商行有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柳州銀行,另外還有農信社、農合行、國民村鎮銀行等一百多家獨立法人的銀行類金融機構;
銀行以外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十多類持牌金融機構可分為一個大類;
第三類是民間融資渠道,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金融服務公司、P2P/眾籌網站等公開渠道,還有更多方式靈活多變完全不持任何牌照的民間資金渠道。
第四類是股權融資渠道,高大上企業到上交所、深交所主版上市公募融資,私募融資可以在北部灣股權交易所等場外市場掛牌融資、向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專業投資公司、專業投資者尋求股權私募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