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有利力及不利因素

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有利力及不利因素

發布時間:2021-10-26 17:51:22

⑴ 為何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業務越來越難開展,什麼原因造成的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業務越來越難開展。

首先是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導致西方國家認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這一票西方國家,他們變著法想要打擊中國的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就比如華為公司多次遭受到美國的各種方面的打擊。所以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感受到了威脅,從而他們想通過阻止中國企業的業務的發展來阻止中國經濟的發展,不過這無異於痴人說夢,中國的經濟發展是走的一條和平發展的一條道路,是不會被輕易阻攔到的。

如果想要改善這一現象,那麼我們中國企業可以去一些以中國交好的一些國家,在這些國家我們就不用擔心無緣無故的受到打壓,受到排擠,而且這些國家一般也歡迎別的國家去投資,去建廠,去開公司。

⑵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對我國經濟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當前經濟和金融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伴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進行全球融資已是大勢所趨。面對國內企業不斷高漲的海外上市熱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眾說紛紜,各執己見。其中,較為典型的是以社科院易憲容教授等人為代表的聲援派和以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教授等人為代表的質疑派兩種觀點。大致說來,贊成者多是從微觀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而反對者多是從宏觀國家發展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可以肯定的說,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利弊並存,我們既不應一味的鼓勵,也不應因噎廢食,而應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從戰略高度把握並針對其弊端實施相應對策。
1.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優勢分析
企業海外上市,對於引進海外金融資源,緩解企業融資瓶頸,彌補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中急需的巨額資金短缺,完善資本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 ,分擔境內市場和企業成長中的風險,構建企業與世界市場聯系的重要平台,通過資金、信息的雙向流動,塑造更有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企業,並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我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的缺憾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在充分肯定海外上市對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金融體系建設方面的積極效應的同時,我們也需看到海外融資的消極影響。雖然海外上市是企業市場選擇的結果,但如此大規模的市場選擇必然產生巨大的外部性和市場失靈問題,對我國的國家利益和未來發展戰略造成巨大沖擊。
(1)大量優質資源外流,加劇國內資本市場的邊緣化
資本市場邊緣化的實質就是失去對本土企業的融資、定價和風險分散等領域的主導地位。優質企業是資本市場的 「穩定器」和「價格風向標」,沒有了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優質企業,就難以吸引進行價值投資的優秀投資者,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以及價格的穩定性將大大降低,融資功能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功能將被削弱,從而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從長期看,大量優質企業的外流還將導致國內股市「劣幣逐良幣」,資本市場進一步空心化和邊緣化的惡性循環。最近幾年,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中資企業, 大多是境內具有優勢且收益穩居高位的優質公司( 其中一些甚至是壟斷性公司) , 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這類企業的大量海外上市, 直接意味著境內股市所接納的企業只能是中低層次公司, 由此我國股市與海外股市的上市公司差距將長期難以縮小。加快股市發展是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如果沒有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 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和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大量優質上市資源外流,加劇了對國內股市的消極影響, 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會大受影響。同時,優質企業資源外流, 也會使不斷增加的市場投資資金, 如社保資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面臨投資對象缺乏的問題,使中國的投資銀行以及整個證券業失去很多業務發展的機會。
(2)大批企業盲目上市,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大規模企業盲目海外上市帶來了高額的上市成本,導致巨額的國有資產和國民財富的流失。第一,低市盈率上市策略導致本國資產價格低估與賤賣。2004 年,股票發行價格的平均市盈率, 在境內主板市場上為17.59 倍,中小板市場上為17.14 倍, 而海外上市的發行價格大多在10 倍左右。其中, 香港主板低於境內主板28.8%, 香港創業板低於國內中小板45%; 新加坡主板低於國內主板45.1%,新加坡創業板低於國內創業板57.5%。這實際上意味著, 按照中國內地股市的發行價格計算, 海外上市流失了 20%以上的價值。按照這些數據測算,1993—2005年通過海外上市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規模已高達600 億美元,這就無怪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人大代表紀寶成教授在「兩會」上發出關於「大中型國企一窩蜂到海外上市,導致600 億美元國有資產流失」的言論了。第二,企業分紅導致高額利潤外流。優質企業紛紛赴海外上市, 對內地投資者來說, 也是一種損失,內地優質企業海外上市為境外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而內地投資者則無法分享內地企業的高成長。據統計,在香港上市的100多家H股企業中, 公布2003年年度分紅的就有62家, 分紅比率高達50%以上。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03年,在內地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中,最近3年連續派發現金紅利的只有244家。同樣是中國內地企業,在海內和海外的市場貢獻卻有如此大的差異。由於大部分海外上市企業都是壟斷性國有企業,在政府扶持和行業壟斷的作用下,這些企業都享有高額的壟斷利潤。例如,2003 年中國移動的利潤相當於全部國內上市公司的利潤之和;2004年中石油的利潤為1100億元,相當於國內1312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87%;境外上市市值最高的前10 家企業,凈資產總計為10600億元,凈利潤高達1460億元,而國內上市相應的前10家企業,凈資產總計為2700億元,凈利潤僅為260 億元;更有甚者,同時在國內、海外兩個市場上市的中石化、聯通居然同股不同權,海外投資者收益遠大於國內投資者,嚴重損害了國內投資者的利益。這些績優公司的海外上市將直接導致大量利潤外流,企業的大部分增長收益由國外投資者分享,同時惡化國內上市企業的總體績效。第三,為了維護海外上市的股價水平,一些行業(如移動通訊) 長期維持境內的高收費, 引致了國民財富的流失。另外,海外上市高昂的發行和持續監管費用以及海外戰略投資者以較低的價格先期入股所獲得股份溢價收入等都導致了我國國民財富的流失。
(3) 股權過度國際化,影響我國經濟的控制權
股權是對企業資產的永久性所有權。在海外上市的帶動下,一大批海外資金在我國境內尋找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和企業, 並常要求控股。因為目前進行海外上市的企業中相當一部分是在我國有關國計民生的行業中處於壟斷地位的龍頭企業(如金融企業、基礎能源企業及其他支柱行業),這種現象大量發生,必將對我國經濟未來的控制權發生嚴重影響。
以上主要討論了企業海外上市對國家宏觀環境的影響,而對企業自身來說,海外上市也存在著國際認同度不理想、價值長期被低估、流動性差、實際再融資能力有限等弊端。並且,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遇到的法律風險與合規成本也在不斷增大。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由於《薩班斯- 奧克斯利法》的影響,在美國已上市的中國企業面臨著更為嚴苛的審查,並要付出高昂的合規成本。

⑶ 當一家中國跨國公司為其海外子公司融資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重點就是控制權和成本。
控制權指融資會不會減弱原有企業股東對企業的控制能力;成本指多種融資方式的成本比較。
比如,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發行股票融資成本很低,但是削弱了企業原有股東的股份比例,而發行債券成本比較高,但是作為負債卻不會削弱企業原有股東的話語權

⑷ 萬科曲線融資表明中國內地企業海外融資的瓶頸是什麼

1.跨境融資辦理流程耗時長,容易引起融資失敗;2、跨境抵押難以實現,貸款難度較大;3、跨境融資風險大,銀行出資意願不強;4、金融機構境外發展不足,跨境融資實施困難。

⑸ 中國企業選擇在海外投資的優勢主要有哪些

1.可以發展跨國業務,提升企業形象 當今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商業越來越呈現跨國界的發展趨勢,企業也經常用跨國經營來增強企業實力,擴大企業經營區域。而注冊成立海外離岸公司是企業走向世界,開展跨國業務,提升企業國際形象的捷徑。成立跨國公司和集團公司,不僅可更好地提高形象及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並在某些合同簽署時,項目談判往往需要海外公司的配合及參與,對提高您企業的信譽並順利到達談判目的,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原來本土的公司,在國內的發展受到種種限制,到海外注冊,可以方便資本重組和分離,如去粗取精、好壞分離等,提高資信,也方便曲線上市,如英美系國家之間的互相認可上市資格等,如您在百幕大注冊了公司,就方便了進入香港股市。
2.合法避稅,降低財務、稅務負擔 有離岸法區均不同程度地規定了離岸公司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免交當地稅或以極低的稅率(如1%)交納。有的甚至免交遺產稅。可利用海外公司妥善安排稅務,合理合法避稅。所有海外公司都有減或免稅的政策,每年為您節省可觀的稅務負擔。如果注冊公司所在國與自己原來公司的來源國之間簽有雙邊稅收合約double tax treaty,則有機會使境外的贏利推延或減少預付稅。
3.公司注冊資料及文件高度保密 在海外某些國家注冊公司,不一定必須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外國人也可以去注冊公司。為了吸引外國企業來注冊,不少大洋島國規定,在當地注冊公司的股本構成、董事名單甚至公司營業情況,都可以保密,這使得公司狀況得到高度保密,如果公司在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責任。海外離岸公司的股東身份、董事名冊、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資料高度保密並受法律保護,公眾人士不能查閱,只有合法取得對離岸公司進口監管資格的信託管理公司才可以查閱公司的背景資料,同時,法律禁止信託管理公司對外任意泄露有關材料。
4.擁有國際品牌、提高企業效益 根據公司產品特性,選擇海外公司注冊地,如:高科技產業、儀器、設備、保健食品、化妝品、成衣等知名廠商多為美國公司,若在美國高立一家公司後,在以美國公司之名義授權給大陸/香港/東南亞等地生產。不僅提高了產品形象,同時提高銷售附加值。5.移民及簽證便利 作為海外公司的股東(股權,物業,資產)為您提供法律上的證明。海外公司的法人代表,可以方便來往於國際各國,因為這些海外注冊地一般都是英美法德系屬的國家,持有它們的簽證,去大國商旅順理成章。6.避開外匯管理、方便引資、加強海外融資能力 眾所周之,由於外匯制度、赴海外上市制度非常嚴格,同時還存在許多人為因素,這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國際融資。與其等待曠日持久的資格審查和批准,不如注冊一家海外離岸公司,以該公司的名義進行海外融資及上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海外離岸公司的資金轉移不受任何限制,公司在資金使用上也很方便。通過海外公司,可直接在當地申請有關商業或項目貸款;或直接或間接境外上市,達到為企業融資的目的;或國內母公司在海外融資時,海外公司將會起不可估量的作用。
7.注冊程序便捷、開放,成本低廉 海外公司注冊程序簡便.只需想好所要成立公司的中英文名稱,以及提供股東和董事的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股東與董事可同一人兼任)。

⑹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利與弊

好處:1、獲得海外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更好地發展企業
2、海外的證券市場監管更內為容成熟,企業操作更為放心
3、對國內的上市企業行為規范制度、建立健全國家相關的法規是有借鑒作用
4、選擇海外上市,對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有很大幫助
5、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
弊端:1、大多數優質的企業在海外上市,那麼對於中國建立世界級的金融中心是不利的;
2、中國的大企業都在在海外上市,當然對於大眾股民來說也是不利的;
3、國內去海外上市的企業和國外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很差,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企業也都相當挑剔,再加上對上市企業認知比較少。
4、海外上市導致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惡化
5、海外上市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6、IPO定價太低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7、對國外股東的分紅導致財富轉移

⑺ 簡述中國企業跨國上市存在的弊端

我這里有一篇關於利弊的分析,不是很長。 聲明這不是本人的原創哈,不過這個應該能幫到你,出處忘記了,從某一財經網站上摘下來的。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利:

1、獲得海外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更好地發展企業

2、海外的證券市場監管更為成熟,企業操作更為放心

3、對國內的上市企業行為規范制度、建立健全國家相關的法規是有借鑒作用

4、選擇海外上市,對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有很大幫助

5、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前中糧集團董事長周明臣海外上市是企業走出去的一種方式,可以藉以實現資本市場、經營活動與國際的接軌,幫助企業提升自身水平和競爭力。
國資委研究室主任彭華崗從這幾年的實踐來看,還是要鼓勵企業去海外上市。為什麼呢?因為海外上市對國有企業完善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是一個強有力的促進。很多企業老總都認為,海外上市路演得脫掉一層皮,這是一種脫胎換骨的變化。國外對上市公司運行機制的要求比國內嚴格很多。根據我們的實際調研,海外上市對於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轉換企業機制、內部整合管理確實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因此從企業改革轉換機制這個角度來說,還是應該鼓勵支持企業海外上市。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弊:

1、要是大多數優質的企業在海外上市,那麼對於中國建立世界級的金融中心是不利的;

2、中國的大企業都在在海外上市,當然對於大眾股民來說也是不利的;

3、國內去海外上市的企業和國外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很差,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企業也都相當挑剔,再加上對上市企業認知比較少。

4、海外上市導致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惡化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大中型優質企業的大規模海外上市,將加劇國內資本市場的空心化和邊緣化。沒有大中型優質企業作為支柱的資本市場,也就失去了穩定性和價格風向標,將導致市場穩定性大幅失衡,資源配置功能下降,加劇市場發展的惡性循環。如果優質企業都到海外上市,目前已經幾乎喪失融資功能的資本市場將更加尷尬。
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鴻儒優秀大型企業一陣風似地到海外上市,使國內市場進一步惡化,投資者信心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出現這種狀況,決定性的因素是認識上出現了偏差。如果把國內市場辦成「次級企業」市場,不僅無法發揮資金有效配置的功能,也無法全面真實地反映我國的發展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5、海外上市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國企海外上市使中國宏觀經濟均衡受到影響。大量優質大型企業海外上市,直接影響中國宏觀經濟的內外均衡,原因是這些企業到海外掛牌時籌集大量外匯,結果增加境內的貨幣供應,壓低市場利率,無形中給中國的均衡發展製造麻煩。

6、IPO定價太低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大中型國有企業均是以低市盈率在海外上市,價格比國內資本市場同類企業價格低20%以上。據統計,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國有企業在海外上市過程中,涉及國有資產流失至少600億美元。低市盈率上市的直接結果就是海外新股認購者或戰略投資獲得無風險的股票套利,使本屬於本國民眾的價值轉移到海外。IPO定價雖然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但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規模以及相應機構的決策行為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IPO價格。因此,低市盈率上市導致的間接國有資產流失,其實質與市場買賣沒有多大關系,而是與我們大規模盲目海外上市的決策有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當一些企業在海外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發生募股困難時,往往將股權資產低價賤賣,這更容易直接造成國內經濟增長成果的流失。

7、對國外股東的分紅導致財富轉移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大型優質國企海外上市,會引起國內經濟增長成果的流失。目前我國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大部分是在國內各行業處於「領頭羊」地位的超大型國有企業,其經營規模、盈利能力遠非一般企業可比,但一部分企業之所以「肥得流油」,並非由於其管理水平高和營銷能力強,而是得益於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相應而來的市場壟斷。這些企業受海外投資者追捧,很大程度上正是源於這一背景。現在它們到海外上市,在募得資金的同時勢必要給海外投資者以相應回報,這無異於將其在國內特殊市場背景下所形成的壟斷利潤向海外投資者拱手相讓。

我就不原創答案回答你了,如果有不明白,可以追問。

閱讀全文

與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有利力及不利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藏紙幣價格 瀏覽:918
Gcp矽谷融資 瀏覽:244
貴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瀏覽:127
涉及到金融營銷的金融機構有 瀏覽:307
上汽大眾退金融服務費 瀏覽:744
國元證券怎麼激活手機交易 瀏覽:473
華為鏡頭股票 瀏覽:204
標准外匯正規嗎 瀏覽:525
海絲雲交易 瀏覽: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樣重組 瀏覽:479
高頻交易存在的風險 瀏覽:350
滬深今日交易提示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