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敢相信海航集團債務違約,誰可以告訴我事實的真相是什麼
2017年底海航旗下多家子公司出現了債務違約,可以確認的有海航控股600221在中信銀行的承兌匯票違約,海航旗下P2P聚寶匯延期兌付。此外海航系對其在海外的幾個飛機租賃公司也出現了違約,海航對用於購買香港啟德機場部分地塊的貸款要求延期支付。近日彭博報道海航系因拖欠貸款本金或利息遭到國內3家銀行凍結未使用的授信。
海航系整體負債規模超過6000億人民幣,2018年6月前到期債務超過1500億。盡管近期海航通過質押其持有的郵儲銀行、德意志銀行、希爾頓酒店的股票獲取融資。同時獲得了國開行50億人民幣的授信,但是相比其龐大的債務還是杯水車薪。
② 海航集團的產業結構
以航空業為主。
③ 目前,海航集團旗下有幾家的上市公司
海航集團旗下的西安民生、寶商集團
④ 海航投資的資料有么
海航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海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投資平台、金融運作及管理平台,是開展實業投資及金融運作的專業公司。
海航投資專注中國市場,以「價值發現,增值服務,品牌塑造」為核心投資理念,業務涵蓋實業投資、金融運作、基金管理及投行業務,投資的重點領域涵蓋資源類、不動產、旅遊景區、快速消費品類、商業流通、生物制葯等多個行業。
海航投資目前管理兩支人民幣基金,截至2010年末,基金規模超過30億元。目前正在積極發起設立多支基金,基金的意向募集規模超過100億元。2011年,海航投資的自有資產將達到100億元,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150億元。
除基金管理外,海航投資還將通過投資銀行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和個人金融服務業務拓展加速企業發展。2011年,海航投資將積極推進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的試點發行工作,未來將逐步通過信貸資產的證券化(MBS)和資產支持證券化(ABS),實現金融產品與資產的互動,為投資者提供多樣金融產品的同時,也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投資銀行業務將為海航內外部企業項目並購提供項目論證、交易結構安排以及結構化融資等專業化的投行服務。
同時,海航投資將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個人金融服務業務,從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和房地產經紀公司入手,為居民提供個人貸款、房產經紀、貸款經紀、貸款擔保、金融咨詢等全系列個人金融服務業務,以此打造村鎮銀行、房屋貸款銀行,並積累房地產產業鏈條的客戶群體和投資群體。
海航投資將有效整合海航集團及海航實業的內外部資源優勢,以加快企業投資及並購的步伐,致力於成為以人為本,值得信賴和受人尊重的專業投資管理公司。
海航PE策略主要分三步走:
首先,發現價值,即尋找目標企業進行並購;
其次:創造價值,即提升企業業績和價值;
第三:實現價值,即通過資本市場退出。
僅2011年上半年,海航集團投資立項項目共120個,涉及投資總額1230億元,其中境內項目107個,境外項目13個。已完成投資項目32個,累計增加資產98億元,收入40億元。新增土地儲備面積超過1460畝。海航過往成功的並購案例有很多,例如金海重工、大新華航空等等。
目前,海航看準了中國食品行業,認為該行業被並購需求旺盛。經過項目開發人員定期對擬投資/投資項目進行的溝通和跟蹤,海航選擇了易食股份公司,認為該公司目前的表現不佳,面臨業務重組和提升業績的壓力,需要注入優質資產或項目。根據大股東易控股的計劃,將調整非主業資產,收購或戰略投資各類符合易食股份戰略構想的項目,成熟後對上市公司進行定向增發。目前,基金有並購跟投機會,資金用於項目公司的生產能力提升和品牌擴張。
⑤ 海航集團破產了,從前的巨頭為何會落到這步田地
主要是因為該企業沒有創新,並且一直遵循著傳統的思想,所以導致最後被淘汰。
⑥ 海航投資資產重組進展到什麼階段何時復牌
1、目前,海航投資(000616)已經復牌了。海南航空公司已於2015年4月13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的議案》等相關議案,並於2015年4月14日在指定媒體披露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項。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經申請,公司股票將於2015年4月14日起復牌。
2、海航投資公司原名為大連渤海飯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億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大連渤海集團有限公司會同大連華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日興實業公司發起,並經大連市體改委發(1993)62號文件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於1993年5月27日正式注冊成立。1996年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公司由定向募集公司轉變為社會公眾公司。 公司全稱由原「億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億城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2月6日起,公司證券全稱由億城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海航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億城投資變更為海航投資。
⑦ 急求關於海南航空的籌資之路(權益資本的籌集和債務資本的籌集),稍微詳細些!!
看你這個的提問,最好是需要了解海南航空的發展歷史吧。我想也不會有人,為了你的一個五分的提問寫篇大文章。
不過給你點提示,僅供參考:
權益資本的籌集有政府投資、股東投資、發行股票和吸收國外資本直接投資。
債務資本的籌集有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設備租賃、借用國外資本。
⑧ 深度解析海航集團債務違約是怎麼回事
據我所知道的,獲評「AAA」信用等級,讓海航集團債務違約發生風險是極低。「AAA」信用等級是對企業實力的認可。
⑨ 揭秘復星,海航,清華控股是怎樣成為產融帝國
復星系:反周期種樹 正周期摘果
除了清華系和海航系之外,活躍在A股市場的,還有另外一家高舉產業整合大旗、擅長資本運作的民營企業——復星集團。
1992年到1998年,是復星的內生生長期。
1992年,以郭廣昌為首的四位復旦學子創建的「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做市場調查和咨詢小公司。
該公司逐步起步後,郭廣昌團隊迅速轉型,開始做起了房產銷售,此時汪群斌、范偉、談劍相繼加入,「廣信」也變成了「復星」。通過房產銷售業務,復星賺到了第一個1000萬。
復星創始人中,梁信軍、汪群斌和范偉都是復旦遺傳學出身,而且汪群斌是名副其實的生物科技專家,這讓復星很自然地想在生物制葯領域發展,1995年,復星的幾位研發人員在汪群斌和范偉的帶領下,經過半年的總結,把一個已經研究了三年的課題「種子」,轉化成了成品,這種方便快捷的葯具能夠准確檢測出乙肝,復星憑借這一產品在1995年底就賺到了一個億,而且還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的葯品銷售網路;而復星的地產業務也由銷售轉為了開發,第一個項目是復星花園;1998年,復星醫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功融資3.5億,復地正式成立;復星企業醫葯和房地產兩大板塊完美成型。
復星集團的第一階段的產業布局,選擇了兩個具有可持續性的產業:復星醫葯和復地,到現在也還是復星非常重要的兩個產業公司。他們在創業初快速發展帶來的穩定利潤,為復星接下來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最初的資本積累,隨著復星醫葯和復地的先後上市,也為復星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培育了穩定的融資渠道。
1999年到2007年,是復興的並購擴張期。收購豫園商城可以看作是復星借用資本鏈條進行產業擴張的一個典型。2007年至今,是復興的整體上市和海外擴張期。
復星集團於2007年7月16日,在香港實現整體上市。復星以9.23港元上限招股,公開發售12.5億股,占公司擴大股後的20%,凈集資額約111億港元。
2007年,復星不僅完成了整體上市,而且大舉進行並購擴展,資源領域,投資9億元,合資擁有了2.2億噸儲量的中國第一大富鐵礦——海南礦業;投資2.7億元與全球第二大焦煤公司——山西焦煤集團,合資擁有了主焦煤、配煤資源8.1億噸儲量的五麟焦煤。
戰略投資方面,投資了網路游戲前3名的「巨人網路」、炊具及小家電行業前2名的「愛仕達」、透平機械第一名的「陝鼓動力」、第七大財險公司「永安保險」、最大的林木林化企業之一「五指山」、前三大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佰利聯」、以及「賓化集團」等;在海外擴張
總結復星的產業投資模式,有其自己鮮明的特色。
首先,由於復星是民營企業,所以現金流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壓力,在復星早期的投資,比如豫園商業城,友誼股份等都非常重視企業的現金流,這與復星的資本類型相關,復星是實業資本,如果實業資本進行擴張,常會面臨現金流的問題,一旦出現現金流斷裂,不但無法完善收購公司的改造,甚至自己都自身難保。
正因為現金流的壓力,所以在復星的例子中,退出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與清華系和海航系的不同。包括像建龍鋼鐵,海南礦業,招金礦業等做的都是Pre-IPO的操作,除了溢價高之外,IPO也給復星提供了退出的方式。
其次,與清華系和海航系還有一點非常不同的是,對產業本身的發展,郭廣昌更多的是進行反周期投資和行業錯配,等產業周期重新恢復後逐步退出。
復星對建龍鋼鐵投資時,正處於中國鋼鐵行業的低迷時期及建龍本身的發展階段,因此復星得以極低的成本投資建龍;2003年投資德邦證券時,證券業也正處在低潮期;2004年投資招金礦業,黃金價格也處在歷史低點;2007年投資礦業等,這樣的投資理念使復星以低成本獲得了高收益。
在反周期投資的同時,保持行業的錯配,比如醫葯行業就是弱周期,防守型的行業。本質上來看,是資本特性導致的,實業資本不像金融資本那樣,可以通過期權期貨等手段進行風險的對沖,所以往往可以使用進行風險分散的方法就是行業錯配,來進行風險對沖。
此外,復星的產業投資傾向資源類資產。如房地產、鋼鐵、豫園商城和礦業都是屬於資源類資產。究其原因來說,一部分是這些資源類資產都有較強的周期性。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郭廣昌遵從的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巴菲特投資強調 Margin of safety,即安全邊界。資源類公司往往有較多的現金和實體資產,安全邊際較高。
不過,復星當年投資的鋼鐵和石油等資源類資產,對於目前的復星而言,較為尷尬。目前復星主要聚焦於互聯網和基於消費升級的快樂產業(旅遊和娛樂)、大健康和資產管理。
與清華和海航系相比,復星是以產業整合為目標取向,由上而下主動選擇產業運用金融手段來進入,對於投資與金融能力的要求更高;清華系和海航則是類似於GE的路徑,先是具有明確主業,金融服務於主業發展,後來逐步發展金融能力和拓展服務領域成為獨立金融板塊。這兩條路徑很難說孰優孰劣,取決於企業歷史基礎與戰略設計,更取決於產業與金融的平衡能力和自身管理水平,相對來說後者似乎更為穩健和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