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自籌資金與融資有什麼區別
自籌資金是自己的資金,融資是向別人借錢的意思!
⑵ 自己創業是融資好還是自籌資金好
對前景有信心的自籌資金好,怕做虧的融資好
⑶ 什麼是企業自籌資金
企業自籌資金是指企業籌措的基本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的總稱。
自籌資金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獨立地、自主地籌集和使用。在國家規定的自籌資金指標范圍內,按照財政管理制度的規定,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十分靈活。
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只要自籌資金到位,有自籌資金的實力,都可靈活地進行自籌投資建設,既可以把自籌資金形成「拳頭」,辦大事,又可以伸展各手指,辦小事;既可以用於地方性的能源、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和原材料工業等大中型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於短、平、快的小型投資建設項目;
既可以用於工業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農業投資建設項目;既可以用於新建和擴建等基本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技術改造項目;既可以用於商業、飲食服務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商品房和住宅建設項目。
自籌資金籌集靈活,使用方便,靈活機動彈性大,能滿足各類工程需要,因此,自籌資金具有靈活性的特點。
(3)融資和自籌資金擴展閱讀:
各種自籌資金的來源
改革開放後,隨著財政放權讓利,企業逐步成為市場的投資主體,各部門、各單位預算外資金迅速增長。具體來說,自籌資金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地方財政自籌資金:地主財政自籌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外資金、上年財政結余、財政預備費等地方機動財力。
2、各主管部門的自籌資金
各主管部門的自籌資金主要是預算外資金,這是預算外資金中種尖最多、管理較為復雜部分。1993年國家調整了預算外資金統計口徑,1996年國家又將13項重要的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預算外資金占預算內財政收入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近年來又大幅回升,據統計,2002年預算外資金為3826.43億元,占預算內收入的20.2%。
3、企業、事業單位的自籌資金
企業自籌資金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後提取的盈餘公積金,以及折舊資金、資產處置收益等自有資金。當然,廣義的企業自籌資金還應包括向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舉借外債等。在這里主要採用狹義的概念。
事業單位自籌資金包括各種事業性收費、勞務收入、資產處置收入等。其中,按國家財政制度規定收取的事業性收費等預算資金,是事業單位自籌資金,用於國有資產投資的最主要的來源。
⑷ 融資方式所佔比例
隨著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民經濟的流程和運行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1)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國家財政參加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從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從生產建設型財政逐步轉變為舉債和吃飯型財政,而同時國民收入分配向企業和個人傾斜的趨勢不斷加強,導致財政配置資源的能力下降。(見表1)
(2)在金融與企業的關系中,金融由原先作為財政的「出納」轉向逐漸獨立,並擔當企業融資中介,通過「居民儲蓄存款ü銀行貸款給企業ü形成企業的負債資產」這樣的間接融資方式成為社會投融資的主渠道,政府則從過去的對信貸規模和利率的嚴格控制轉到現在的通過存款准備金率 、再貼現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桿來調節社會資金配置。由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的固定資本投資來源結構來看,銀行貸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別是1985年「撥改貸」全面推開後,國有企業的大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和幾乎所有流動資金都依靠信貸資金。(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後信貸資金占企業固定投資來源的比重始終在23%以上,而自籌資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實上來源於信貸資金。這樣,在經濟運行中便形成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的融資方式,而成為一種以社會資金為支撐、國家銀行集中借貸、國家辦企業的「借貸型經濟」,表現出貨幣計劃經濟的特徵。
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轉變(%)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業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表2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來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資總額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國家預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國內貸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資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籌資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國統計年鑒"
⑸ 企業自籌資金的付出的成本比較低嗎對比起外源融資的成本付出...
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是外源融資的話,因為信任度不夠的關系,肯定又額外的保險要求,如擔保,抵押之類的,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額外成本。
自籌資金就沒有這個要求,但是自籌資金是很有限的,所以企業要權衡利弊,考慮最合適的融資結構
⑹ 企業的資金來源是什麼和什麼兩類資本結構
資金來源按融資主體分為內部資金來源和外部資金來源。相應的融資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個方面。
A.內源融資
(1)概念:內源融資也稱內部融資,是將作為融資主體的既有法人內部的的資金轉化為投資的過程。
(2)既有法人內部融資的渠道和方式:
①貨幣資金;②資產變現;③企業產權轉讓;④直接使用非現金資產。
B.外源融資
(1)概念:外源融資是指吸收融資主體外部的資金。
外部資金來源渠道較多,應根據外部資金來源供應的可靠性、充足性以及融資成本、融資風險等,選擇外部資金來源渠道。
外源融資又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⑺ 融資計劃書與自籌資金情況說明有區別嗎
自籌資金情況說明只是商業計劃書的一部分,它說明的是你本次資金的用途,投資人考慮的是他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如果沒有效率、資金也不安全,沒人會投
⑻ 資本結構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 和 兩類
資金來源按融資主體分為內部資金來源和外部資金來源。相應的融資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個方面。
⑼ 自籌資金和直接融資是不是一回事
自籌資金是自己拿出來的錢,融資的都是別人拿出來的錢,肯定不一樣。
直接融資是發行股票之類的融資方式,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直接連接的,更簡單就是日常借錢。間接融資是指銀行貸款之類的融資方式,銀行從儲戶那裡得到資金,再通過發貸款放出去,整個環節受銀行控制,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之間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