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租入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為什麼
租入固定資產是指企業採用租賃形式取得、使用,並按期支付租金的固定資產。分為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兩種形式。
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不需要計提折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
一、經營性租入是臨時租入,資產所有權不屬承租人,承租人只定期支付租金。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仍屬於租出單位。所以不需要計提折舊。
經營性租賃是一種臨時租賃,由租入方支付租金,期滿將設備退還給出租方,租金按月預提到期一次性列為費用更為有利,能實現相對節稅。
二、融資租賃是一種將借錢與借物相結合的長期租賃方式,對於出租方來說,能按時收回本息,按資風險小,對於租入方來說,租入設備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沒付款就沖減利潤,可以節約所得稅支出。
(1)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都需要提折舊嗎擴展閱讀: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在會計處理上的主要區別有:
一、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作為租入企業的一項資產計價入帳。相對於經營性租賃而言,融資租賃有租期較長、租約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設備的價款及租賃費和利息等、租賃期滿承租人有優先選擇廉價購買租賃資產的權利等特點。
因此,在融資租賃的方式下,與租賃資產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由出租人轉歸承租人。
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盡管從法律形式上資產的所有權在租賃期間仍然屬於出租方,但由於資產租賃期基本上包括了資產有效使用年限,可以說承租企業獲得了租賃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因此,企業應將融資租入資產作為一項資產計價入帳,同時確認相應的負債。
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主要是為了解決生產經營的季節性、臨時性的需要,並不是長期擁有,租賃期限相對較短,資產的所有權仍歸出租方,企業只是在租賃期內擁有資產的使用權,租賃期滿企業將資產退還給出租人。
也就是說在這種租賃方式下與租賃資產相關的風險和報酬仍然歸屬於出租人,所以,對租入的固定資產不需要也不應該作為本企業的資產計價入帳。
二、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視同自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則不需計提折舊,其有償使用方式為支付租金。
三、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租賃期滿其產權應轉入承租企業,作為自有固定資產入帳,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租賃期滿應退還給出租人。
B. 融資租入和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嗎那租出呢
租出固定資產的處理:
企業租出固定資產,應通過「固定資產」、「其他業務支出」、「其他業務收入」等賬戶進行核算。 固定資產租出時,將其由不需用固定資產轉為租出固定資產,
借記「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賬戶,
貸記「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賬戶;
按月提出折舊費與大修理費用時,
借記「其他業務支出──固定資產租出」賬戶,
貸記「累計折舊」、「預提費用」等賬戶;
收到租出固定資產的租金時,
借記「銀行存款」賬戶,
貸記「其他業務收入──固定資產租出」賬戶。
C.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能否計提折舊
需要。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由於在租賃期里承租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因此承租企業應將融資租入資產作為一項固定資產計價入賬,同時確認相應的負債,並且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財稅[2005]165號第六條:一般納稅人注銷時存貨及留抵稅額處理問題
一般納稅人注銷或被取消輔導期一般納稅人資格,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時,其存貨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其留抵稅額也不予以退稅。
因此,融資租賃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一般納稅人撤銷後,其進項稅額不予以退回。當月新增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下月開始不計提。
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恰恰相反:
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折舊方法
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例:甲企業有一廠房,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可使用1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為5000元,廠房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該廠房的年折舊額。
年折舊額:(300000-5000)/10=29500元。
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乘以預計使用的工作總量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例:乙企業有一輛專門用於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里程為300000公里,(假設報廢時無凈殘值),當月行駛30000公里,要求計算卡車的月折舊額。
解: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月折舊額=30000×0.1=3000元。
如今最常用的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這種方法。
D.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折舊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E. 融資租賃業務,融資租賃如何計提折舊
首先需要計算融資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其金額等於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和融資租入設備公允價值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因為涉及折現,所以需要知道折現率,由於租賃內含利率未知,所以可以採用租賃合同利率,如果仍無法取得則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根據上述利率將未來現金流量予以折現到租賃期開始日並和租賃設備公允價值比較,取二者較小者。因為不涉及初始直接費用,所以融資租賃設備入賬價值即等於上述較小金額。
由於涉及租賃到期優惠購買條款,可以合理預見租賃期結束承租人將購買該租賃資產,所以設備的折舊期間為從租賃期開始日至設備使用壽命終結。也不存在擔保余值的問題,所以折舊只需要找融資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和設備使用壽命計算折舊就可以。
另外,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應當注意,如果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採用設備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需要重新計算折現率,其值應當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與未擔保余值之和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出租人初始直接費用之和。
租賃期開始日的會計處理(因為條件不完全,所以就不列出計算結果了,你可以參照上述文字自行計算):
借: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銀行存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
租賃資產折舊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
貸:累計折舊
F.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
需要計提折舊
G. 經營租賃出租的設備需要計提折舊嗎
經營租賃出租對於出租方來說是要計提折舊的,對於承租方來說是不需要計提折舊的。
原因如下:
1、經營租賃,又稱為業務租賃。是為了滿足經營使用上的臨時或季節性需要而發生的資產租賃。經營租賃是一種短期租賃形式,它是指出租人不僅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使用權,還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保養、保險、維修和其他專門性技術服務的一種租賃形式。
2、經營租賃是為滿足承租人臨時或季節性使用資產的需要而安排的"不完全支付"式租賃。它經營租賃是一種純粹的、傳統意義上的租賃。承租人租賃資產只是為了滿足經營上短期的、臨時的或季節性的需要,並沒有添置資產上的企圖。經營租賃泛指融資租賃以外的其他一切租賃形式。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剩餘經濟壽命低於其預計經濟壽命25%的租賃,也視為經營租賃,而不論其是否具備融資租賃的其他條件。
3、經營租賃大部分的使用時間都是在出租人處,不像融資租賃大部分的使用時間都在承租人處。
所以,在財務上認為,經營租賃,對於承租方來說不是其固定資產,所以承租方在租賃期間無需計提折舊,出租方需要計提折舊。
H. 對於企業來說,採取融資租賃好還是經營租賃的方式好哪種方式要提折舊對於租賃公司,那種方式好
融資租賃要提折舊;
經營租賃支付租金。
I. 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要視同自有資產計提折舊。
「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不能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