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產管理行業目前的生存,發展現狀怎麼樣
市場發展還不錯,前景廣闊,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截至2015年底,各類資管機構管理 資產總規模達到約93萬億元人民幣,過去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51%。資管行業的發展對提 升資本市場效率、助推經濟轉型、保護金融投資者權益和服務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展望中國資管市場規模及五大增長動力。預計2020年,中國資管市場管理資產總規模 將達到17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剔除通道業務後規模約149萬億元,2015-2020年年均復 合增長率為17%。這背後的五大支撐動力包括宏觀經濟「穩增長、促轉型」、居民財富積 累並向金融資產轉移、金融科技進步、監管鼓勵、銀行業主動轉型。
中國資管市場三大發展趨勢。第一,從資金來源看,目前國內機構資金佔比約為40%,低於全球60%的水平。隨著養老金三大支柱的完善,險資規模擴大,以及銀行委外 投資需求提升,未來機構資金佔比將進一步提高。
第二,從資產類別看,未來五年,被動 管理型和除非標固收外的另類投資產品整體上發展較快;而主動管理型中的股票類、跨境類產品也有較大潛力;「資產荒」現象可能常態化,倒逼資管機構積極轉型。
第三,從資 管機構看,未來五年競爭態勢有所改變,銀行仍為中堅力量;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於直接融資加速,增速較快;而依賴通道業務的資管機構則亟待轉型。
② 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現狀及發展方向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指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是由國家全資投資的特定政策性金融機構。伴隨著金融全球化的進程,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創新,利用多市場、多品種、多策略的綜合投資和管理將成為未來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風險管理、結構化產品設計的重要發展模式,尤其是運用量化投資技術和程序交易進行套利策略設計、投資方案實施、風險分析、市場預測等。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9-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銀行資產管理的管理現狀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根據市場經濟需要,正在抓緊進行股份制改造,把建設良好的公司治理機製作為發展目標,因此,提高資產質量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實現計劃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強監管檢查成為了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首要要求。由於管理要求的不斷細化,以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本身的復雜性,一些基於歷史原因以及現有體制不完善之處而產生的問題逐步顯現出來。
(一)賬實不符問題
賬實相符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准確的基本要求。賬實不符主要表現為有賬無實、有實無賬和賬實不匹配。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資產采購項目的計劃指標被挪用,形成固定資產虛列;二是利用「小金庫」等賬外資金越權違規購建固定資產,但為逃避監管而不入固定資產賬或部分入賬;三是會計差錯,即已報廢、盤虧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國有商業銀行曾在1995年進行了清產核資,在1999年和2000年開展了賬外並賬檢查,相當於在全轄進行了大盤點,規范了固定資產的入賬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會計信息質量。但由於賬實不符問題來源於多年的積累,並未得到根除。
(二)固定資產年度計劃執行的偏差問題
固定資產購建資金計劃作為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進行管理與控制的工具,是指令性指標,必須做到層層負責、不得突破。但一些分行在計劃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執行的結果與執行的目標出現了偏差,具體表現為超計劃執行、計劃被挪用、擅自購建新項目、擅自換項目等。由於銀行業務本身的特殊性,其資金流入、流出十分頻繁,金額十分龐大,因此,正常情況下銀行固定資產的購建資金來源也就非常充裕,從而需要指令性計劃對固定資產的購建加以控制。上述種種計劃執行偏差現象則使計劃失去了嚴肅性與指令性,管理機構的管理意圖未被落實,造成了固定資產計劃管理的失控,如程度嚴重時還將影響到銀行的正常經營。
(三)房地產未確權問題
國有商業銀行要進行股份制改造,要實現上市目標,就必須保證其資產的產權清晰,固定資產中涉及產權問題的項目主要表現是房地產。由於歷史上銀行辦公用地多採用劃撥形式、管理制度的鬆散造成房地產購建資金來源多元化以及辦證意識淡薄等原因,銀行內部無論是正常入賬還是賬外並賬的一些房地產項目存在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等證照不全的現象,即未做好房地產的確權工作。這些房地產長期歸銀行使用,雖然不存在第三方對其產權進行要求,但為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這些房地產須補辦相關證照,這往往需要一筆不小的稅費支出。
(四)基建項目竣工決算造價不完整問題
基建項目的竣工決算代表了基建資金循環的終結,決算造價是基建項目成本的准確反映,是入賬原值的確定依據,因此,銀行內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決算審批操作規程。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已經辦理竣工決算的基建項目仍需要追加投資的現象,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觀方面的原因,在利益的驅使及基建項目主管機構的干預下,一些獨立審計機構違背職業道德,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掩蓋基建項目中存在的或有債務(如稅務機構口頭承諾的稅費減免),將決算造價從表面上控制在批準的預算總投資內,以逃避監管,可一旦或有債務發生,銀行必須面臨付款問題。二是客觀上的原因,近年來,國家逐步推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項目靠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面臨著支付土地出讓金的局面,從而需要追加投資。
(五)責任人處罰機制不到位問題
根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規定要求,銀行應該對造成上述違規現象的責任人進行處罰。但實際上,這種處罰的權力集中在人事部門,而一些責任人往往現任或曾擔任過領導崗位,由於人際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對其處罰往往是象徵性的,或者根本不處罰,造成一些責任人長期逍遙「法」外,有關制度成為一紙空文,這也是國有企業監管不利的通病。由於責任人的處罰未得到徹底落實,容易造成有關負責人責任意識差,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不重視,結果形成惡性循環,產生更多的違規現象。此外,責任人處罰不到位的問題也影響到了基建項目決算、閑置固定資產處置等業務的審批。近年來,隨著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三令五申,逐步將固定資產違規現象與有關負責人的職位升遷掛鉤,這種情況已有所好轉。
(六)閑置固定資產的處置問題
國有商業銀行的閑置固定資產是指不需用固定資產,主要表現為閑置房地產及閑置電子設備。閑置固定資產的產生主要源於以下三種因素:一是銀行內部流程整合產生的閑置,在進行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推行「減員增效」措施,甩掉歷史包袱,對一些經營效益差、無發展潛力的縣支行以下機構進行了撤並,造成了撤並機構房地產閑置;二是科技進步造成固定資產無形損耗而產生的閑置,這在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三是違規途徑產生的閑置,即一些分行通過各種手段逃避總行監管,購建賬外固定資產卻未實際發生使用效益。這些閑置固定資產屬於非生息資產,佔用了銀行大量資金,需要積極加以盤活處置。在處置的過程中要確保程序的公開、透明,最大限度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管理對策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之所以會存在上述種種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歷史上長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遺留問題積淀,還有一部分源於現有體制的不完善之處。針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國有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制,做到「權責分工明確、管理高效有序、過程公開透明、監督檢查到位」,具體對策如下:
(一)完善人事約束機制
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歸根到底是由各級機構相關管理人員(即負責人及經辦)的活動完成的,因此必須建立起有效的約束機制,以促進管理目標的實現。而目前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或者約束機製得不到落實的狀況是歷史原因形成的通病,是產生各種違規現象的症結所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人事約束機制必須受到銀行高層的重視與認可,具體措施如:設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崗位人員的任職資格,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實行競聘上崗;對管理人員實行目標責任制,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對其發放個人績效獎金的依據;將固定資產違規現象與管理責任人的職位升遷掛鉤,對有關責任人應及時、合理地進行處罰;將固定資產違規現象與責任人所在機構的人事費用、業務費用掛鉤,按違規金額的一定比例扣減人事費用、業務費用指標等。
(二)樹立年度計劃的權威性
在目前的計劃管理體制下,年度計劃是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主線,必須向各級機構樹立起年度計劃的權威性,防止計劃管理扭曲、失控,實現預期目標。各級機構應形成「沒有計劃、不得執行;執行計劃、不得突破;專項計劃,不得挪用」的觀念;跨年度使用計劃,必須重新申請;當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必須與批準的計劃相配套。各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應轉變思想,切實履行崗位職責,對計劃的執行實施認真有效的監控,同時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預算管理,細化成本控制,科學、合理地申請、安排計劃,減少超計劃情況的發生。作為處罰措施,對於出現超計劃等違規問題的機構,總行可在處罰責任人的同時,按違規金額的一定比例扣減違規機構下一年度計劃。
(三)減少管理層次,科學上收固定資產管理權、核算權
管理層次多是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乃至其他各項工作的共同特點,其弊端在於管理效率低下、風險點分散以及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監管難度大。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推行機構「扁平化管理」政策,即減少管理層次。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上,可以考慮將固定資產的管理權和核算權統一上收至一級分行,由一級分行負責轄內的資本性支出及日常核算等職能,未經一級分行批准,其轄內各機構不能動用固定資產賬戶對外支付款項,轄內固定資產的入賬和計提折舊也全部由一級分行來完成。管理層次的減少將有利於管理目標的實現,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風險,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
(四)實現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電算化
由於國有商業銀行的固定資產規模龐大,種類繁多,各項管理工作僅靠傳統的手工管理、手工統計已遠不適應工作要求,必須實現管理工作的電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計劃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齊備的信息系統,將固定資產的購建、決算、處置、報廢、核算等各項業務全部通過系統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權上收的原則設置相應系統管理許可權,與文件審批流程同步,實現固定資產的電子化管理與實時監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將有助於銀行管理機構實時掌握固定資產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時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時,在實現核算電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資產明細賬和總賬,有利於減少手工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五)重視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
根據會計制度規定,銀行固定資產應定期或每年至少盤點一次。但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的盤點往往因為人手少、工作任務重而流於形式,這也是賬實不符等違規現象長期未被發現、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必須認真落實,從小、從細抓起,對發現的賬實不符、盤盈、盤虧等歷史遺留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使資產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六)加強固定資產的采購管理
固定資產采購是銀行對外付款、發生現金流出的環節,也是逃避計劃管理、風險最大的環節。加強固定資產采購管理的具體措施主要有:積極實行集中采購制度,對於大額項目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供應商,項目決策通過集體評議,項目效果進行後評價;電子設備、運鈔車、業務用車、出納機具等固定資產可由總行集中采購,後分配至各一級分行,以進一步節約成本、降低風險;對於在建工程要嚴格落實建設工期,執行投資預算,按期決算並交付使用。
(七)積極盤活閑置固定資產
為了實現「上市」目標,提高資產質量,減少非生息資金佔用,閑置固定資產應及時處置盤活。為了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閑置固定資產的處置應引入資產評估程序,首選競價出售、拍賣等公開、透明方式,最大限度回收資金。同時,為了提高各分行處置閑置固定資產的積極性,可採用處置閑置固定資產規模與分配計劃等獎懲方式相掛鉤的辦法,以努力壓縮閑置固定資產存量。
總之,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機制的不斷深入,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將日益嚴格。對現有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予以健全、完善,必將有助於加強內部控制,降低風險,實現固定資產價值最大化,為國有商業銀行成功轉型、提高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管理現狀
在銀行企業化經營的改革試點中,一些專業銀行的機構吸收西方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經驗,不斷改革、豐富和創新傳統的銀行貸款管理方式。在80年代後期開始探索的資產管理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擴展資產管理的經營原則,突出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
2.重視資產的風險管理,在對風險資產的評估以及對經營、投資、市場、利率、匯率風險的避險措施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
3.推行資產結構的比例管理,開始考核銀行自有資金對風險資產的比例、資金流動性比例、長短期貸款占總資產的比例、收益與資產比例、成本與資產比例以及貸款期限結構、儲備資產結構等方面的管理;
4.推廣貸款管理三權分離責任制,使貸款調查、貸款審核和貸款批准由單個信貸員統管,轉化為三個環節相互獨立、相互制約的機制,有利於提高貸款質量;
5.對貸款項目的跟蹤管理,為保證資產的安全和預期收益,從項目評估、項目開工、技術設備引進、項目竣工投產到項目貸款的本息回收進行系統的跟蹤管理,已取得了明顯成效。
④ 國外理財軟體的現狀
2款最成功的軟體money和quicken
Money 的成功之處在於,功能強大,支持帳戶管理、投資市場、稅務、預算、分析、個人財務規劃、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管理的功能;使用了開放金融交換(Open Finacial eXchange:OFX) 協議,可以和各個銀行的 Web Banking 和 Online Banking 系統,各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稅務機構的各個系統進行聯接,方便用戶使用,給用戶的所有資產管理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管理入口。界面美觀,人性化,包括和MSN集成等。
不足:Microsoft Money本身是針對北美市場,有很多功能不太適合其它地區的用戶使用,不過要讓 Money 支持所有國家的金融市場、稅務、福利政策等,也是不太可能的。
Quicken 介紹,2008版本沒有太大的更新,主界面還是延續 Quicken 2007 的 IN、OUT、WHAT』S LEFT 風格,只有一些小更新和功能改進。Quicken 2008 增加了一個 Windows Vista Gadget,也就是 Vista 的邊欄小工具,很實用的功能,但是微軟卻沒有為 Microsoft Money 新版本增加類似的工具,很是奇怪,微軟在這一點上為什麼讓 Quicken 搶在了前頭。
不足:英文版本,絕大部分功能不適合國內用戶,價格較高,最低版本售價100美元。
⑤ 中國金融系統的現狀如何分析如何進一步完善中國金融系統
證監會專家:中國金融體系結構性轉型已經開始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表示,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已經開始了結構性的轉型,從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向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均衡的方向演進。
祁斌在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上海證券同業工會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投資中國——2007上海證券期貨國際論壇」上表示,促進金融體系的平穩轉型,推動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第一要繼續推進基礎性建設,加快資本市場的建設,推動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效化解金融風險。應加快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債券等在內的市場發展,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推動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應強化各種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快速決策和反應機制,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第二是要推動相關制度的變革和建設,為資本市場的建設創造有利的基礎。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推動信用體系和誠信文化的建設,為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第三要加強監管的有效性,合理界定政府職能的邊界,進一步構建市場化導向的創新體系的建設,逐步構建市場化導向的創新機制。同時要充分發揮交易所和自律監管功能,逐步完善市場的自我約束機制,形成高效的多層次監管體系。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提高執法效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推動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的建設,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提高違規成本,建立有效的體系。第四,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穩步對外開放,增強我國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祁斌說,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直接融資比例穩步上升,有效地改善了我國的金融結構,分散了金融系統風險,中國金融體系開始了結構性的轉型。2006年資本市場資產佔全部金融資產的比例為22%,截至2007年9月底,這個比例超過30%。
他認為,目前資本市場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第一,資本市場結構失衡,資本市場的約束化機制不足,市場主體需要進一步培育。第二、宏觀經濟和國際市場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加。第三,銀行存款分流現象是我國金融體系結構性轉型的開始,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並將成為一個長期趨勢。但也對監管體制和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第四個挑戰是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進程,金融活動的全球化特徵更加凸現,我國金融體系面臨著全球競爭的趨勢不可避免。
中國金融體系如何走出困局
據《中國投資》報道,2004年在宏觀調控情況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趨勢,但是證券市場走勢卻出現了嚴重的背離。以銀行和資本市場為主體的金融體系運行效率低,金融資源浪費嚴重,直接融資內部機制失調,多層次市場發展滯後等多種問題,尤其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長期嚴重失調,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高,加劇了金融體系風險的積聚。
在重築金融體系中,銀行和資本市場各應扮演什麼角色?中國金融體系戰略究竟應該選擇銀行主導,還是資本市場主導?銀行業為建立與資本市場相匹配的經營體系,在經營方式上應選擇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2005年1月1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提出了破解金融體系謎題的思路。
銀行主導還是市場主導——中國金融體系的戰略選擇
從世界各國金融發展的歷程來看,金融體制的選擇和金融業的發達程度對經濟的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與現代科學技術共同構成現代經濟的核心推動力,並成為國際競爭的新趨勢。各國金融體系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其典型國家如德國、日本;另一類是以資本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其典型國家如美國、英國。
從理論研究上看,很難得出哪一個金融體系更優的結論,因此,關鍵的問題是建立一個適合本國國情的金融體系。對中國而言,如何構建一個既能推動經濟增長、有效配置資源,又能平滑經濟波動,合理分散風險,同時還能夠使居民分享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的金融體系,不僅關繫到中國能否在未來保持持續的經濟增長,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且也關繫到中國能否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保持競爭的優勢。
剛剛調任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的謝平認為,銀行與資本市場誰是金融體系的核心並不重要,銀行主導型和市場主導型絕對是互補的。一個國家只有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的階段後,才可能慢慢發展市場主導型的金融體系,這也是為什麼英、美發達國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也是銀行主導型,只是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才建立了市場主導型的金融體系。從投資者個人來說,只有其財富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想到把自己財富的多大比例投資在股票市場,另一部分進入銀行;如果個人財富很少,他只需要到銀行儲蓄就夠了。而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證明,銀行主導和市場主導,哪一種金融制度更有利於經濟增長。
北京銀行副行長趙瑞安堅信:「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商業銀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仍然占據重要的地位」。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所暴露的問題也比較多,其發展需要商業銀行體系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發揮作用是客觀的和必然的。銀行聚集了大量社會資金,具有能力和實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從社會資金需求來看,金融機構具有便利、有效的融資方式,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注入資金。從消費者的金融習慣來看,中華民族具有節儉的傳統,因此大量資金聚集在銀行也是一個客觀的必然。
但商業銀行目前面臨著治理結構不完善、資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資產規模過大的問題,而解決這三大問題最好的場所就是資本市場。對於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推動其在資本市場上公開發行上市,已成為眾多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此外,資本市場還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補充資本金最有效的渠道——通過發行長期次級債務和股票可以使商業銀行在短期內補充巨大的資本。資本市場是商業銀行改革和未來業務創新的重要平台,而銀行對資本市場的介入,對於保證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著政府隱性擔保的商業銀行進入資本市場,首先就會為廣大的投資者帶來巨大的信心支持。
更具體的:http://www.ce.cn/economy/bank/yanjiu/jrts/200502/16/t20050216_3088757.shtml
非原創。
⑥ 跪求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國內外發展現狀
現實是嚴峻的,尤其是國有資產!
國資屬於全體人民,政府是所有者的代表。但在實際管理國資時,由於資產被分割到政府的相關部門,以及中央、地方、企業的不同方面、不同層級,在資產的有效管理上顯得責權不明,資產管理沒有落實到相關部門、人員頭上,大家都可以管,又都可以不管,以至資產管理閑散,有的資產甚至沒有登記入冊,造成一些單位和個人乘機侵吞國有資產。國資管理形成巨大黑洞。
在現有的國資運營上,由於不少企業仍然存在政企不分、職責不明的現象,因此不能有效承擔國資保值的責任。而一些企業在資產的管理控制上,仍然採取傳統的手工造冊方法,造成因年代久遠,使有些資產的歷史記錄遺失或破損,一些不良分子便有機可乘,採用不法手段,向國有法人轉嫁虧損,掏空國有資產,注銷國有企業,懸空國家產權與債權。
有人因此總結說:「國資流失不僅加大了社會貧富差距,也加劇了現代經濟社會的腐敗」。曾經就有這么一個事例,某國有企業的老總,利用對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利用企業資產管理的漏洞,將企業沒有歷史記錄的原材料、設備私自賣出,造成企業嚴重虧損。有些嚴重虧損的國有企業,工廠的職工居然把企業的原產品、半成品私自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國資管理如此無力,讓人震撼!
讓人震撼的遠不止這些。2004年,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的審計報告,在我國迅速掀起一股「審計風暴」。報告揭示觸目驚心:從長江堤防再現「豆腐渣」工程,到體育總局濫用奧委會1.31億元資金,再到國家電力公司決策失誤導致損失32.8億元、國有資產流失45億元……之後,審計署提交的「審計清單」再爆驚人黑洞:24個部門40多億元糊塗賬;788戶企業漏稅251億元!
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國有資產比重相當大的中國,資產管理已經到了非常時期!
時下,一個巨大的資產管理需求突顯出來。隨著資產管理地位的提高,資產管理軟體市場正浮出水面,大有擺脫「附屬地位」,向主流管理信息化市場挺進之勢。
在我國,對資產特別是國資管理手段的缺失,一度造成國資流失達到相當驚人的程度。
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由於國資管理不善,每年流失近千億元!因此,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資產特別是國資管理越來越引起政府重視。
據統計,截至2002年底,我國國有資產總量已突破11萬余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國有企業資產)76937.8億元,佔65%;非經營性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資產)41361.4億元,佔35%。
顯而易見,一個巨大的資產管理需求突顯出來。隨之而來的是,由於資產管理地位的提高,資產管理軟體市場也浮出水面,大有擺脫「附屬地位」,向主流信息化市場挺進之趨勢。
資產管理曾經只是一個核算模塊
我國早期的信息化是從會計電算化開始的。因此,會計電算化成為了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信息工程的絕對主角。只是隨著企業組織信息應用的深入,HR、CRM、SCM、CAD、OA、ERP等軟體才逐漸加入到「信息大軍」中來,與FM並駕齊驅。
而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資產管理信息化依然沒能引起企業組織足夠的重視。硬要說我國早期有資產管理軟體的話,那它只能算一個核算模塊——鑲嵌在FM中的固定資產功能模塊。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算資產管理,而只是對固定資產的統計核算而已。
事實上,固定資產管理與現代要求的資產管理還存在相當大的差別。其一,資產管理與固定資產管理分別隸屬於資產管理和財務的固定資產管理兩個不同的部門,其對應的管理范疇和管理對象不同。
其二,資產是單位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它包括企業形態的資產、公共產品形態的資產、貨幣形態的資產、資源形態的資產等幾大類,范圍大得多;而固定資產僅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范圍顯然要窄得多。
其三,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是從財務核算的角度,從金額和折舊方面對單位的資產進行核算,但資產管理主要是對企業資產的日常運營進行嚴格監控和管理,注重資產的全過程管理;也就是說,前者是靜態的,而後者是動態的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企業組織資產的擁有量在不斷增大,且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一時期,對資產的管理如果僅僅依賴FM中的固定資產核算功能,顯然遠遠不夠,加之管理不重視以及手段的不科學,極易造成現實中的資產管理混亂狀況。
國家催熟了資產管理需求
因此,作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的國資,堵住流失黑洞已刻不容緩。針對國資流失嚴重的狀況,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了要建立建全國資管理、監督、營運機制。在十五屆四中全會中又進一步提出國資要實行「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十六字方針,只有規范了國資管理,讓國資透明化,才能減少甚至避免國資流失。
2003年3月24日,國務院正式成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對授權監管的企業中的國資依法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務院機構設置上,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國資出資人職能的分開。而就在全社會熱烈討論如何防止國資流失之際,國資委《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法》、《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和《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暫行辦法》三個辦法連續出台。
在2004年全國國資監管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提出,全國448個地級市要在2005年建成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國資委),形成省、市兩級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框架,專門管理國有資產。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整治國資流失的決心,我國國資管理體制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一個成熟的資產管理市場已經形成。
資產管理軟體走向主流
如果國資委及其相關管理制度屬國資護衛的第一種力量的話,那麼,資產管理軟體就是國資護衛的第二種力量。因為,只有採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夠真正對國資進行科學化、、透明化管理,才能徹底堵住國資流失的黑洞。
可以預見,隨著這些主流軟體廠商的相繼涉入,資產管理軟體市場必將硝煙四起,開始發生質變,進入成長期。因此,資產管理軟體在信息工程中,開始扮演主流角色。當然,競爭的加劇,必然會催生出更多優秀的資產管理軟體,為資產特別是國資管理體制改革保駕護航,從而使資產管理軟體演變為國資透明管理、堵住國資流失黑洞的重要力量。
轉自:天極網
⑦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現在還存在嗎
目前,我國有4家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⑧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在我國發展狀況
我國現存的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產收購任務,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准商業化不良資產的處置已經接近尾聲,正在等財政部的最終批復。從2005年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開展第一次商業化收購業務開始,2007年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都已將開始純商業化資產運作。
(收購政策性不良資產的特點是不良資產本金不打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資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人民銀行再貸款和向商業銀行發債准商業化運作;准商業化收購的特點是不良資產的本金可以打折,採用公開競標方式,資金來源於政策性的相同;純商業化不良資產的收購的特點是採取公開競標方式,資金來源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自有資金和向商業銀行的借款。)
2010年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的關鍵年,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年限是10年,2010年到期,改革方案已經報到國務院,正在等待批復。國新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無疑對市場有會有巨大影響。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將更偏重政策性國有資產的有關處置,而原有的4家資產管理公司將更趨向商業化運作。《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也呼之欲出。
資產管理與量化投資在職研究生
開設學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開設學院:統計學院
所屬學科:金融學
課程名稱:資產管理與量化投資方向 按照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根據資產管理與量化投資方向的具體情況實施課堂教學。
學位課程: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財政學國際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資產管理模塊:
投資組合與基金管理 固定收益與信託產品投資
保險規劃與財稅規劃 衍生產品與另類投資
量化投資模塊:
金融工程與量化投資 技術分析與高頻交易
金融統計與計量 統計套利與程序交易
金融市場、財務策劃模塊:
金融市場實務理財規劃實務
金融風險管理 財務報表分析 1、申請學位按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部學位辦公室關於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規定辦理。所交學費不包括進入論文階段後的費用。
2、報名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的人員,可在報名時提出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
3、國家統一組織的英語和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協助學員到研究生部辦理手續,費用按規定由學員交納。
4、我院將為學員安排教師進行學位論文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