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ofoE2-2輪融資已在路上了嗎
近日,共享單車平台ofo小黃車宣布完成E2-1輪融資8.66億美元,這給從去年年底就在傳的ofo新一輪融資正式蓋章定論。
這筆在冬季即將結束時到來的資金,對於ofo無疑是個好消息,更重要的是,這筆錢也許即將改變原本並不明確,甚至讓人沮喪的共享單車戰局。
此外,今年ofo仍然會把海外市場作為重點之一,這也意味著,ofo將會繼續在海外市場加重布局。
② 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額超過177億元了嗎
據報道,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監測數據顯示,截至專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屬1886.4萬人,與2015年的245萬人相比,呈7倍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希望共享單車發展的同時,押金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管!
③ 如何評價ofo共享單車獲1.3億美元C輪融資
盈利基本靠融資和押金,再直接一點就是盈利全靠資本運作,也就是利用各種杠桿效應去賺錢,根本不是靠共享單車賺錢。泡沫成分太大了,十分擔心某天突然被戳破。今天融得越多,明天要還的更多。當然,給他融資的肯定不願意它被戳破了,所以會不斷慫恿其他人接著投資,一旦這個泡沫被吹到最大,不知道有多少人哭天喊地。
反正我連小黃車的押金都沒交,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④ 為什麼只看到摩拜,ofo還在拿到融資
我個人認為:
第一、我對共享單車行業以及摩拜和ofo,並沒有太多了解,僅憑我的個人理解提供答復,未必准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共享單車的市場還在不斷開拓,摩拜和ofo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很多投資者也願意為共享單車行業投資。
第三、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呈現出兩強獨大的趨勢,很難再有其他企業與其並肩或超越,所以,投資者也僅願意為這兩家企業投資。
第四、現在摩拜和ofo的競爭實力基本持平,為了保持這種平衡態勢,當其中一家企業獲得新的投資後,另一家企業會相應的增加投資,因此,兩家企業會經常性的拿到融資。
第五、綜上,我的答復是:為什麼只看到摩拜和ofo還在拿到融資,一是共享單車市場還在不斷開拓因而需要融資,二是共享單車行業兩強獨大的趨勢導致只有這兩家企業容易拿到融資,三是兩家企業為了保持實力持平需要經常追加投資。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⑤ 共享單車ofo計劃以30億美元估值融資5億美元的詳細介紹
知情人士稱,中國共享單車ofo正在與投資者磋商,希望以大約30億美元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
ofo與摩拜單車的競爭正在升溫。摩拜單車在今年完成了一輪2.15億美元融資,由騰訊和華平投資領投。對於摩拜單車等處於目前這種發展階段的公司來說,這筆融資相當龐大,凸顯出投資者對於共享單車領域的興趣正不斷增大,而不是只局限於滴滴主導的打車應用領域。
⑥ ofo融資8.66億美元下一輪已在路上,共享單車已分出勝負,對此你怎麼看
ofo最新融資8.66億美金,這個我知道。下一輪已在路上,這個消息又是哪來的?難道真有這么神速??如果是真的,那就有意思了。ofo的錢源源不斷進來,摩拜那邊沒啥動靜,勝負不是很明顯的事嗎?
⑦ ofo新融資接近完成
近期,共享單車領域可謂是熱鬧非凡;從行業第一之爭,到背後資方公開對撕,共享單車行業的兩大巨頭摩拜與ofo早已賺足了眼球。作為資本追逐的對象,摩拜與ofo不僅頻頻在用戶量、市場份額方面拉開大戰,爭個你死我活,還熱衷於PK各自的吸金能力。
希望,共享單車能夠越辦越好,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
⑧ 共享單車平台ofo小黃車宣布完成超過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戴威,ofo創始人兼CEO,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 200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本科,2013年畢業以後跟隨團中央支教團在青海大通縣東霞鎮,做了一年的數學老師。2014年回到北大讀碩士。2014年與4名合夥人創立ofo共享單車。
目前共享單車項目的最新融資情況:
摩拜單車,ofo的最大競爭對手,於2017年6月獲得由騰訊、交銀國際、TPG德太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Farallon Capital法拉龍資本、工銀國際投資的E輪融資。
Hellobike(哈羅單車),主攻二三線城市,於2017年7月獲得威馬汽車B+輪數億元戰略投資。
小藍單車,野獸騎行旗下共享單車服務品牌,於2017年2月獲得黑洞投資和智能星通的4億人民幣A輪融資。
⑨ 最近摩拜單車和ofo陸續融資到了億美金級別的錢,在您看來爭奪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創業算是好創業么,權衡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首先,我認為,摩拜單車和ofo所在的出行市場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場。
這2家明星創業公司幾乎卷進來了市面上所有頂級互聯網公司、產業資本和頂級風投公司——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中國、祥峰投資、創新工場、滴滴出行、DST、小米科技、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等。
坦白說,短距離出行(提供自行車租賃共享服務)在大城市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未來中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人口還將持續湧入,堵車已經是這些大城市一個很難解決的城市病。
從小區到地鐵的最後幾公里,滴滴顯然遠遠沒有滿足廣大城市人的需求。另外,滴滴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滴滴的服務,而摩拜單車和ofo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替代品之一。
總的來說,摩拜單車和ofo並不是一個技術變革帶來的創業項目,而都是基於商業模式的創業創新,所以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都是靠運營驅動,所以他們才拿了這么多錢。
至於你說的冬天對摩拜單車和ofo的影響,我也承認冬天會影響一些人的使用頻次,還有春夏秋三季呢。其實大部分行業都有季節性,比如旅遊,行情最好的時候一定是十一、五一等節假日以及企業團建的七八月份。再比如滑雪這個領域,肯定是在冬天,夏天應應該滑雪的人會很少很少。
最後說說,摩拜單車和ofo的風險:
首先,自行車租賃,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布局,確實也已經很方便,比如我所在的北京新中心——通州,目前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投資規模在發展這個區域,政府的自行車租賃服務幾乎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基本上有小區的地方,都已經有了自行車擺放點。我們小區南北兩個門已經都有兩個點自行車擺放點,非常方便。
其次,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機構對自行車的管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擔憂,滴滴的前車之鑒就發生在一個月前。(順便插一句,雖然滴滴確實在過去幾個月裡面出現了一大批外地的的司機,完全不認識路,服務體驗也很差,但是,網約車新規有點矯枉過正,在我看來,至少讓有北京車牌的人當滴滴司機是合情合理的。)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王暉 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