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房地產企業融資多元化

房地產企業融資多元化

發布時間:2021-11-04 04:00:35

① 地產企業多元化戰略實施有什麼意義

房地產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意義
(1)分散風險,提高經營安全性。商業循環的起伏、市場行情的變化、競爭局勢的演變,都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例如,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僅限於一類產品或集中於某個行業,則風險性大。所以,一些企業採用了多元化經營。如,生產耐用消費品的企業兼營收益較穩定的食品加工業,以分散風險、增強適應外部環境的應變能力。
(2)有利於企業向前景好的新興行業轉移。由於新技術革命的影響,陸續產生了一些高技術新興產業。企業實行多元化經營,在原基礎上向新興產業擴展,一可減輕原市場的競爭壓力,二可逐步從增長較慢、收益率低的行業向收益率高的行業轉移。例如,美國泰克斯特龍公司,在50年代是一家紡織企業,因為紡織業資本收益率低,且易受經濟蕭條的影響,故轉向其它行業投資,逐漸變為混合型大公司。1967年,該公司達到了從原資本收益率5~6%提高到20%的目標。
(3)有利於促進企業原業務的發展。不少行業有互相促進的作用。通過多元化經營,擴展服務項目,往往可以達到促進原業務發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製業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繼續經營印刷業的同時,把業務擴展到包攬國際體育會議籌備、承辦全國性產品展覽、代客市場調查、情報服務等方面。這些新業務離不開印刷。這些新業務,不僅提供了年遞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補貼的一些印刷部門扭虧為盈。

② 房地產企業融資策略淺析

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其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中國人民銀行121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的頒布實施,在為房地產投資過熱現象降溫的同時,也使資金密集型房地產業產生了「釜底抽薪」的危機感和焦慮感。國家信貸新政策下,房地產業如何沖破融資困境,保持穩定健康發展?本文就這一話題談一點粗淺看法。
一、房地產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規模持續增長
近幾年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房地產業每年的資金來源總量不斷上漲,2001~2005年短短4年裡,全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總量上漲了1.8倍(參見表1-1)。
(二)銀行信貸是房地產融資的主要渠道
僅以上表2001年數據為例。2001年房地產業資金來源總計7696億元,其中:國內貸款1692億元,佔21.99%;自籌資金2184億元,佔28.38%;其他資金來源3671億元,佔47.69%。可見,銀行貸款、自籌資金、其他資金總計占總資金來源的98%左右,呈三足鼎立的態勢,看起來比較合理。但是經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自籌資金中只有55%左右為自有資金,30%~40%為企業從銀行獲得的流動資金貸款,其餘為各種施工企業墊款或材料商墊款;其他資金來源中,80%以上為個人購房者交付的各種定金及預收款。這樣總計起來,有60%~70%資金直接或間接來自銀行信貸的支持(部分企業甚至達到70%~80%)。
(三)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在房地產金融中所佔比例小
2002年以前國家對房地產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控製得非常嚴格,截至2005年末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只有80家,僅佔全部上市公司總量的2%,佔全部房地產企業總量的0.16%。依據表1-1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債券融資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中的比例一直很低,且2002年以來呈現快速下滑的趨勢,平均只佔0.001%左右。
(四)房地產資金信託活躍
2002年底投向房地產業的信託財產共計24.08億元,佔全部信託財產總額的2.82%,比年初增加12.61億元,增幅109.93%。尤其是在2003年6月央行出台121號文件後,全國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都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信託業務。2004年我國房地產信託業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直到2005年9月中國銀監會頒發212號文件——《關於加強信託投資公司部分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212號文),對信託融資進行嚴格限制,給我國剛剛有所起色的房地產信託業又上了一道「緊箍咒」。
二、房地產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渠道過於單一
從上面對表1-1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我國房地產企業開發資金來源中有60%~70%直接或間接來自銀行,只有少數企業的自有資金能達到目前35%的銀行貸款要求,相當部分開發企業的自有資金不足10%。這種高負債的財務結構,加劇了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利於整個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二)銀行體系所承擔的風險與收益不對稱
作為自負盈虧的企業,銀行對外投資講求的是風險與收益的對等性。而我國目前銀行業從房地產業獲得的僅僅是固定的利息收益,承擔的卻是整個房地產業高負債的財務結構所導致的行業風險,風險和收益處於極度的不對等狀態,再加上各種違規貸款的存在,整個房地產金融面臨巨大風險,不利於銀行體系的穩定。
(三)缺乏多層次房地產金融體系
就房地產體系而言,目前我國仍沒有形成多層次的豐富的房地產金融體系,專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機構、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和保障機構缺位嚴重;缺乏規模化、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產品體系;缺乏獨立有效的房地產金融市場中介服務體系;缺乏房地產金融二級市場等等。
(四)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監管和調控機制尚不完善
目前,我國房地產金融市場的法規建設相對於房地產市場發展而言是滯後的,除《商業銀行法》中有關銀行設立資金運用規定外,還沒有專門的房地產金融監管框架,房地產金融業務的有關規范也有待於制訂。
(五)房地產企業融資瓶頸亟待突破
為防範整個金融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央行於2003年6月頒布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對房地產開發鏈條中的開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施工企業墊資、自有資金比例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嚴格規定,使房地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資金瓶頸,房地產信貸新政下如何融資成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必須盡快解決好的關鍵問題。
三、房地產企業融資策略分析
(一)發展多元化直接融資
銀行貸款融資是典型的間接融資,具有短期性特徵,到期還本付息的財務風險也較大。因此應大力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資渠道,除適度放寬股票融資政策限制和培育完善房地產債券市場以外,還可以發展市場化直接融資,建立多層次的房地產金融體系。
1.大力培育房地產信託融資方式
房地產信託是信託金融工具在房地產業中的應用。目前我國房地產信託基本上參照銀行貸款的有關條款執行,很大程度上是銀行貸款的變種,但信託公司在委託貸款方面的監控、管理、經營能力和經驗可能不如銀行,因而很難起到有效的風險分散和風險管理作用。此外,我國目前真正意義上的信託投資機構並不多,且絕大多數在房地產信託融資方面並無良好建樹。因此,一方面應建立和培養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信託投資機構,另一方面應在加強對房地產信託監管的同時,通過完善房地產金融市場,規范和發展信託融資方式,使之成為房地產業融資的一條主要通道。
2.培育地產金融二級市場,推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就是將金融機構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轉化為抵押貸款證券(主要以抵押貸款作為擔保的債券),並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轉賣給市場投資者,以達到融通資金和把抵押貸款風險分散給市場眾多投資者的目的。二級市場(個人房貸市場)的運作不僅使得一級市場(開發貸款市場)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極大地增強了住房抵押貸款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有效實現了風險分散和風險管理的目標,同時也為證券市場提供了一種具有較高信譽的中長期投資工具。在美國,經過聯邦金融中介機構擔保過的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金融產品,具有類似於政府債券的信譽。而且由於二級市場產品相對於政府債券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受到保險、養老基金等中長期投資者的歡迎。目前,我國的房貸證券化試點已進入方案設計階段,各地宜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積極推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進程。
3.建立多層次房地產金融體系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幹預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多層次房地產金融體系,以促進我國房地產金融業發展,加速銀行資金周轉,降低銀行金融風險。
4.建立和完善相應法律制度配套措施
規范各種融資行為並加強監督管理,以防止在降低銀行風險的同時產生新的隱患,引發新的金融風險。如對房地產證券化給予明確的法律依據;加快修訂《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盡快出台《產業投資基金法》等等。
(二)進一步完善間接融資
我國是一個間接融資占絕對比重的國家,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銀行間接融資仍然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的最主要渠道。因此,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銀行間接融資渠道,更好地為房地產企業提供服務。
1.推進間接融資形式多樣化
目前雖然各大銀行在個人按揭貸款方面創新不斷,但在房地產企業融資方式上缺乏創新。建議銀行業針對房地產企業的特點和現狀,提供一些有特色的信貸服務,如建立一種將中外銀行、擔保機構有效結合,為企業提供貸款的融資方式,具體可採取的模式,如:中資銀行+外資銀行;中資銀行+信用擔保機構;中資銀行+信用擔保機構+擔保企業;中資銀行+擔保企業甲+擔保企業乙,等等,為企業提供各種擔保和抵押貸款。
2.創新變直接融資為間接融資的方式
直接融資雖然形式多樣,但對於大多數房地產企業來說真正能用上的方式卻不多,相反,從銀行獲得貸款支持這種最為普通的間接融資方式是多數開發企業比較容易接受和實現的融資方式。建議更多的開發企業積極嘗試探索將直接融資轉化為間接融資的新融資途徑。
(三)探索建立組合式融資模式
組合式融資就是將各種融資方式在房地產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進行有效合理的組合,使其不但能夠滿足房地產企業發展,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例如,在成立初期採取自有資金+吸收股權投資的組合融資策略,吸收新的投資者進入,成立項目合資公司,實行利潤分成,進行原始資本積累;在成長期採取銀行信貸+商業信用或吸收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的組合融資策略;在成熟期採取信託融資+國外投資基金合作;在衰退期適當收縮投資規模或吸收實力雄厚的開發企業或投資機構的加盟。

轉自山東畜牧網電子期刊 > 2007年第9期 作者:於曉東 等 2008-01-29

③ 什麼是房地產多元融資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嶄新歷史階段,居民住宅狀況和城市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這是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而要大力和長期發展房地產業,就必須建立一個多元的融資體系。我國目前房地產投資產品及金融市場結構單一,這與尚未形成完整的房地產投資和金融體系有密切聯系,而完整的房地產投資和金融體系,應包括多元化、規范化的房地產金融產品和市場。隨著2006年後我國金融市場的全部開放,中國未來的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兌換的逐漸實現,外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將大量湧入,他們也會把新的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金融思想帶進來,這樣會對我國房地產和金融行業有較大的沖擊,但也會使房地產金融業更快地與國際接軌,產生更多的投資和融資方式。

比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對我們來說也是房地產金融產品創新,它是通過集合社會各方面資金,使用專業人士投資和經營管理,為房地產投資者(包括中小投資者)參與房地產投資和收益分配提供了現實途徑,而且也可以解決房地產公司的外部融資渠道單一和融資難的問題,並促進房地產業的資金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同時房地產投資信託的許多優勢還包括固定收益特性、預期未來持續成長、管理透明度高等。

在一些開發商老總眼中,REITS就是向公眾募集資金,然後進行開發,樓盤銷售後再給投資者回報。事實上,很多人還沒有搞清楚REITS的含義。在海外,房地產投資信託一般是一家公司,它擁有並營運帶來收益的房地產,例如辦公樓、購物中心、酒店、公寓和工業廠房,主要以租賃方式把這類物業分租給租戶,為股東帶來租金回報。它相對於出售單位套現的傳統房地產項目有很大的不同。租金收益型房地產有著更穩定的現金流量,更適合房地產投資信託融資。在美國,大部分REITS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自由交易,需要強調的是,REITS並非必須上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對REITS的稱呼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則是一致的。因此,「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應指主要投資於房地產並以替投資者帶來定期紅利收入為目的而設立的任何投資工具。

記得1997年我在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投資集團之一的聯勝集團任職時,直接參與了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的情人灣的辦公樓綜合項目。作為當時澳大利亞最大的房地產投資信託的管理者,聯勝集團將還未建完的辦公樓進行潛在租客的租賃談判,在辦公樓建完後再將此辦公樓整體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上市,它就成了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這樣一來,開發商可以很快回籠大筆資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可以有較好的投資產品並有機會共享資產升值和租金收入。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其他機構包括投資銀行、評估公司和房地產中介公司等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由於澳大利亞有30多年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經驗並且法制較健全,這樣的運作方式是很自然的,反過來它對房地產業和金融業也產生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個人投資者、房地產機構投資者(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資公司)和房地產公司等都對房地產投資信託有強烈的興趣。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業務的展開將有利於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放眼未來,伴隨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國家有關房產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伴隨著我國人民的經濟、年齡、層次類型以及城市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自有住房率、出租率、人均居住面積、住房形式和質量及房地產金融產品都會發生進一步變化,其中一定也會存在許多機會和需要應對的挑戰。我想在未來的發展中,我會一如繼往地參與到我國房地產建設事業中去。學有所用,乃人生樂事。

④ 房地產企業如何提升融資能力

1、制定房地產企業金融戰略。
我們認為,沒有戰略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而沒有金融的戰略同樣是不具競爭力的戰略。所以,房地產企業要把企業金融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通過系統、全面的規劃,制定金融建設目標以及團隊建設、資源建設、資本戰略、實施保障等具體內容。

2、打造專職的、有戰斗能力的金融團隊。
要打破「金融人才就是金融機構出來的人才」的誤區,確定適應企業需求的金融人才解決方案,強化企業金融運作部門的獨立性、專業性和執行力,在處理好與企業財務部門關系的同時,努力提高金融隊伍的整體能力。

3、建立和維護好各種金融資源。
要把金融資源的建立和維護當做一件長期、系統的工作,儲備和整合多種融資資源、融資渠道,並將其適時用於不同階段的融資工作。具體而言,債權融資資源的建立更多靠技巧,維護則靠信用;而股權融資資源建立的核心是誠意和讓利。

4、打造企業信用體系,助力融資成功。
企業不怕失去機會、市場、利潤,但就怕失去信用,而建立企業真正的信用體系,是需要從小處做起,做到處處講信用,事事守信用。通過不計成本地維護信譽和長期的誠信積累,打造良好的信用形象。

5、搭建自身金融平台,掌控融投主動權。
企業抓「輸血」資源的同時,還要完善自身「造血」能力。以房地產基金為例,其資金使用成本遠高於銀行融資,這就就催生了房企自身金融平台的快速發展,如保利、金地、萬通、復地等知名地產商,早就有了自己的地產基金。由於省掉了基金管理費用,所以,使用企業自己的基金平台獲取社會資本將遠低於使用其他地產基金的成本。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企業融資多元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季度價格 瀏覽:202
中國黃金的導購上班時間 瀏覽:477
豆粕期貨投資報告 瀏覽:813
埃夫股票 瀏覽:554
股票王國強博客 瀏覽:903
通達信股東戶數公式 瀏覽:225
股權融資審批部門 瀏覽:674
塑料行業傭金怎麼拿 瀏覽:497
西安艾潤物聯網融資 瀏覽:422
澳大利亞幣匯率 瀏覽:212
金如意投資理財 瀏覽:803
湖南漢方集團領導 瀏覽:82
投連險可以投信託嗎 瀏覽:931
融資租賃上市計劃書 瀏覽:778
房產屬於理財產品嗎 瀏覽:810
建設銀行理財白金卡積分規則 瀏覽:444
妙醫佳c輪融資 瀏覽:738
理財產品設計方案模版 瀏覽:318
理財項目公司是怎麼賺 瀏覽:595
中國銀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