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minieye融資不順利

minieye融資不順利

發布時間:2021-11-05 03:27:27

⑴ 先驅者(2)機器視覺領域的中國挑戰者

[汽車之家技術]?在《先驅者》開篇里(先驅者(1)一文了解世界自動駕駛格局),我們從宏觀的角度揭開了自動駕駛的神秘面紗,那麼從這一章開始,我們將以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為主線,更深入的了解自動駕駛。

另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在夜晚開車的時候,中控點亮會十分刺眼,那我們就可以追蹤視線方向,當視線落在中控上,大屏幕才會被點亮。此外MINIEYE還會做一些多模態,就是把視覺的識別與語音的識別融合到一起,提供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比如監控車內遺留物品,孩子是否被所在車內。所以它是整個流程裡面一系列的功能,而這些功能相當一部分是相當實用的。

劉國清坦言對這項技術預期跟高,因為這是個增量市場。MINIEYE目前在國內市場打的牌就是進口替代,而面對國外車企打的就是增量需求,通過這種差異化MINIEYE就能切到國外客戶的供應商體系裡面去。

○陸·在感知供應商眼裡,自動駕駛何時到來?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又到了「CEO看自動駕駛」的環節,那麼對於一個感知供應商,MINIEYE對自動駕駛到底有怎樣的看法呢?

劉國清認為最近兩年在人工智慧的底層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進展,特別是在視覺和感測器融合方面,進步並不明顯,不過在自然語義方面有較大突破,感知這個市場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如果在人工智慧方面沒有太多突破,那麼未來10年可能都是處於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

第二,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則會推動L2的普及和技術升級,因此高級駕駛輔助才是未來5年增長和滲透的關鍵點,至於目前火熱的Robotaxi可能會有更多示範和應用,但它的崛起勢必需要更成熟的商業模式,目前來看就是一個長期的示範,並不會在5年內形成太大的規模。

總的來說,腳踏實地的劉國清對於自動駕駛行業還是十分穩重,顯然在他看來,L2-L3才是未來5年最大的市場。

編輯點評:對於自動駕駛而言,感知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們很高興能看到像MINIEYE這類的中國廠商正在冉冉升起,在這個市場中爭取自己的話語權。這些隱藏的背後的、不為人知的企業,也將成為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的基石,為中國未來的汽車行業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圖/文汽車之家冷曉陽)

⑵ MINIEYE 獲 2.7 億元 C 輪融資,打造從感知到數據的閉環

落地量產目前成了許多自動駕駛企業的首要任務。MINIEYE創始人及CEO劉國清博士表示,量產不僅意味著企業能夠實現自我造血,從技術角度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在大規模的使用中才能越來越成熟:通過持續收集大量數據,幫助企業建立數據壁壘,進而幫助迭代演算法、提升測試效率,使技術能夠持續進化。

技術創新和產品協同,關鍵元素是數據,數據是稀缺性的,越往後越重要,演算法優勢是邊際遞減的,數據則是邊際遞增的。這些數據一類是交通環境數據,包括攝像頭、雷達、超聲波等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另一類是駕駛行為數據,包括轉向、油門、剎車等。MINIEYE所有後裝產品都會裝備數據模塊,前裝產品將部分加裝數據模塊。

用數據去驅動研發,在自動駕駛的技術鏈條上非常重要,同時也能夠拓寬商業模式的邊界。劉國清博士介紹道,MINIEYE在數據上的典型應用案例,就是幫助客戶進行高精度地圖相關數據的更新。以戰略投資方四維圖新為例,MINIEYE通過量產設備,根據特定的需求實時回傳數據,幫助四維持續保持高精度地圖的「鮮度」優勢。未來,高精地圖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MINIEYE的數據業務也在快速增長形成規模收入。

量產是自動駕駛企業的一道門檻,但邁過了量產,挑戰依然艱巨。MINIEYE創始人及CEO劉國清博士稱,成本控制、售後服務等,都是自動駕駛企業在量產後面臨的新課題。尤其在汽車行業下行、資本市場冷卻的情況下,自動駕駛企業仍然需要將生存放在第一位,降本增效,節約糧草。

此次C輪完成的2.7億元融資,將首先用於緩解大規模交付帶來的供應鏈壓力,增加現金流儲備,從而穩定保障主機廠的采購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另一方面,繼續投入到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中,保持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未來,MINIEYE也將在乘用車市場投入更多資源,並挖掘更多海外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每天比馬雲賺得還多,自動駕駛投資為何突然升溫

撰文|熊宇翔?編輯|路由社

剛剛,國內造車新勢力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今年10月,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增加11%、12.5%,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直接翻倍,達到16萬輛。蔚來、小鵬、理想新勢力三強股價猛漲,市值直追乃至超過一大半汽車巨頭(當然剛被做空跌了一點兒)。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弄潮兒們,也屬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過去兩周,國內外共有四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獲得融資。其中,包括三家在中國大陸的本土公司:MINIEYE、小馬智行(Pony.ai)、贏徹科技,以及一家在美國的華人背景公司Nuro。四筆融資總計人民幣約61.3億元人民幣(前三筆共計8.87億美元融資,與後一筆2.7億元人民幣融資)。

頭部玩家的吸引力

過去兩周,大概是自動駕駛行業單位時間資金流入速度最高的兩周。

先上個時間軸:

10月29日,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研發商深圳佑駕創新(即MINIEYE),宣布完成2.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元璟資本、華勤通訊、杉杉創投等。

11月6日,聚焦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的國內自動駕駛創企小馬智行,完成2.6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53億美元。

11月9日,專注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運營的贏徹科技,獲得1.2億美元融資。其領投方為寧德時代,跟投方則包括老股東G7、蔚來資本。

11月10日,美國無人配送初創公司Nuro,宣布完成總計為5億美元的C輪融資。其領投方為資管巨頭普信集團旗下的基金,跟投方則有特斯拉的主要機構股東BaillieGifford,以及此前在自動駕駛投資領域十分活躍的軟銀願景基金。

平均下來,兩周時間內,資本以每天4.3億元的速度流入自動駕駛公司——馬雲每天賺的錢也就這么多。

實際上,自動駕駛投資在經歷了上一輪野蠻生長,於2018年達到一年投資突破100億美金的頂峰後,這兩年正在經歷總投資額減少的降溫期。

比如曾經為自動駕駛大肆撒幣的軟銀願景基金,今年就籌資受阻,不太撒得動了。今年,疫情和國際政治環境動盪的背景下,投資尤其是跨境投資的決策普遍更加謹慎。一家初創企業能夠降估值拿到錢活下來,已屬不易,上述四家公司卻都在這個秋天收獲了巨額融資。原因無他,行業整體的微涼,更映襯出頭部公司的光和熱。

巧的是,這四家公司分屬自動駕駛的不同領域,各自占據了一個細分場景。在各自的賽道上,他們的確都是領跑的初創公司。

其中,MINIEYE專注於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的研發。由南洋理工大學青年科學家劉國清和實驗室同事共同創辦,目標為成為「中國的Mobileye」。

目前,由MINIEYE提供關鍵演算法的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模塊,已經通過前裝的形式在比亞迪、東風等自主車企的車型上獲得量產,並獲得上汽、江淮、陝汽等自主車企的前裝定點。除此之外,MINIEYE還拿到了通用、江鈴福特等國際車企/合資車企的量產項目,成為第一批進入國際車企供應商名單的本土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研發商。

盡管,如今幾乎每一家車企都聲稱要轉型出行公司,未來進階成為自動駕駛出行公司,但大眾與戴姆勒的先例已經表明,高昂的技術投入、尚不明朗的投資回報周期,時時刻刻都是懸在車企高等自動駕駛研發項目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當荷包愈發單薄的傳統車企們同時面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這三個「轉型吞金獸」時,這把劍更是顯得搖搖欲墜。

應景的是,本周五,大眾集團發布了下一個五年投資計劃,預計向電動化、混動化、數字化領域投入共計730億歐元。計劃發布前,大眾集團CEO迪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大眾不希望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Waymo「牽手」戴姆勒卡車,自動駕駛沒有冬天!

天氣轉涼,但自動駕駛沒有冬天!

北京時間10月27日晚,重卡自動駕駛領域的兩大巨頭:全球重卡銷量老大的戴姆勒,與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公認的老大Waymo,宣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合作。

這是Waymo成立以來拿到的第一個商用車自動駕駛訂單,此前,Waymo的合作夥伴名單上還有雷諾-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捷豹路虎與沃爾沃。

按照計劃,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Trucks)與Waymo將聯合開發和部署大型自動駕駛平台,量產無人駕駛重卡。

根據此次與Waymo合作披露的細節,戴姆勒將在自動駕駛底盤開發和系統集成、安全冗餘方面作為重點研發方向。

冗餘轉向、制動和控制系統的發展對這個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要。這是向世界推廣這項技術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這也將是Waymo與戴姆勒的重點合作方向。

戴姆勒加碼自動駕駛落地: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卡車製造商之一,戴姆勒卡車過去幾年一直在加大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比如,收購自動駕駛軟體供應商TorcRobotics;成立了自動駕駛技術集團(ATG),意圖打造一個全球性自動駕駛平台,在全球范圍內整合技術、業務和市場。

但進展似乎並不順利。戴姆勒的一位不具名高管透露:「開發和推出可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非常困難。」此次與Waymo的合作,將意味著其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動駕駛部署。

同時,Waymo負責人也表示一直在思考如何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開發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而不是成為一個「破壞者」。

相比一些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重資產運營模式(自己運營車隊),Waymo更希望尋求與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畢竟強強合作或許才是未來的主要方向。

商用市場讓自動駕駛更快自我造血:

Waymo脫胎於谷歌,很早就推出了乘用車RoboTaxi服務,期間一度還曾去掉安全員,但最後礙於單車智能的局限性,不得不讓安全員再次回到駕駛位上。

至今,Waymo成立多年的RoboTaxi服務還未實現有效的造血模式。

相比傳統乘用車行業,物流行業的自動駕駛加速落地,讓很多產業鏈參與者看到更多的短期機會。

按照美國卡車運輸協會估計,該行業司機短缺6.08萬人,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6萬人。

中國法規也要求從2020年開始,商用車必須標配AEB功能。為此,中國重卡銷量老大的在2020年9月份就宣布在智加科技、摯途科技等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自動駕駛重卡J7L3超級卡車,將在2021年進行量產。

政策的推動也讓Minieye、極目、MAXIEYE、經緯恆潤在內的多家國內ADAS初創公司耕耘多年後,終於迎來了市場的收割期,並且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在2020年3月,MAXIEYE宣布獲得商用車氣制動系統開發的瑞立集團的戰略投資;

在2020年6月,老牌的供應商經緯恆潤獲得華興新經濟基金2.1億人民幣的投資,目前正在進行Pre-IPO融資,估值達到了120億;

2020年10月,Minieye宣布獲得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四維圖新等新老股東共計2.7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

除了ADAS供應商不斷獲得資本的認可,志在更高級別自動駕駛重卡的智加科技、嬴徹科技,也即將完成新一輪的融資,同樣會有戰略級的投資人進場。至於估值更高的圖森未來,在2020年6月對外宣布啟動並即將獲得2.5億美元融資並即將啟動IPO後,但暫未宣布完成該輪融資和IPO。

國外市場,今年早些時候,Waymo表示,它將集中在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貨運公路進行卡車自動駕駛測試。

與此同時,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已經加緊部署物流自動駕駛,除了對Aurora的投資,還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

最後,作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領頭羊,Waymo的一舉一動或許代表著這個行業的風向變化。

Waymo從去年開始不斷放出風聲:「Robotaxi可能不是第一個落地的商業化自動駕駛場景。」如今順利牽手戴姆勒重卡,可見新一輪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競爭格局在商用車板塊已經形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自動駕駛感知技術「頭雁」MINIEYE完成C輪融資

本報記者陶震

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研發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MINIEYE」)宣布完成2.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元璟資本、華勤通訊、杉杉創投,老股東四維圖新、康成亨繼續增持。

「強製法規的出台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市場有比較明確的推動力,此外,運營中安全管控等自身原發性需求也催生了MINIEYE業務大幅提升。」據劉國清介紹,目前,MINIEYE的產品已經進入前四大頭部商用車企業中的三家,這讓MINIEYE保持了業務的高速增幅,據劉國清預計,MINIEYE今年的收入規模將會同比增長250%以上。

除了商用車項目的大規模鋪展,隨著一系列乘用車量產項目的引入,MINIEYE乘用車前裝業務預計也將在明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產品落地量產和大規模安裝,MINIEYE的自動駕駛感知設備可以持續收集大量數據,幫助企業建立數據壁壘,進而幫助迭代演算法、提升測試效率,使技術能夠持續進化,依此形成了以感知為基礎的數據閉環。

據悉,MINIEYE目前推出的面對前裝、後裝市場的一系列產品,能夠提供豐富的數據源。這些數據一類是交通環境數據,包括攝像頭、雷達、超聲波等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另一類是駕駛行為數據,包括轉向、油門、剎車等。通過學習駕駛員在特定場景下的操作,系統可以更好地做出決策。

用數據去驅動研發,在自動駕駛的技術鏈條上非常重要,同時也能夠拓寬商業模式的邊界。在劉國清看來,自動駕駛「戰爭」打到最後將成為數據戰爭。「數據是稀缺性資源,越往後越重要,盡管我的個人背景是做演算法出身,但我依然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演算法的優勢實際上是邊際遞減的,數據優勢帶來壁壘是邊際遞增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想搭建研發體系,讓它能夠由數據來驅動技術和產品研發。」劉國清說。

目前,隨著MINIEYE、地平線等初創企業的崛起,以及華為、網路等科技巨頭的入局,我國在自動駕駛感知、晶元、演算法和整體解決方案等核心領域已具備抗衡甚至引領的實力。尤其是坐擁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和未來智能汽車市場,自動駕駛企業在獲得數據這一自動駕駛發展核心戰略資源的成本和難易程度都要遠低於海外企業,用劉國清的話說,無論是交通環境數據,座艙內部數據,還是使用行為數據,數據已成為我國自動駕駛企業最大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我們已經可以感知到這種優勢,國外客戶在合作時常感嘆我們的數據能力,獲取數據的效力也備受認可。」劉國清說。

本文圖片均來自MINIEYE官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minieye融資不順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兗礦集團2016經濟形勢 瀏覽:765
俊峰集團李俊 瀏覽:7
五礦信託領導 瀏覽:970
中考杠桿實驗題 瀏覽:112
融資賬戶單只股票不能超過 瀏覽:481
對金融行業服務的想法 瀏覽:121
啥是金融服務費 瀏覽:635
1996年人民幣兌換港幣匯率 瀏覽:770
理財通基金經理 瀏覽:226
通源石油股票 瀏覽:325
杠桿兩邊的螺母叫什麼 瀏覽:170
滄州哪家證券 瀏覽:546
川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888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率 瀏覽:334
dmg影視傳媒集團 瀏覽:946
建行一千起步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914
2014年9月18日上海交易所 瀏覽:898
浙江安快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429
上工申貝集團混改 瀏覽:427
期貨居間人協議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