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ofo與摩拜的總融資額

ofo與摩拜的總融資額

發布時間:2021-11-09 01:06:45

A. ofo貼著摩拜打,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單車大戰是產品體驗、市場份額、用戶數據以及融資競賽之爭,而這些爭斗又集中、及時反饋在媒體、自媒體的聲勢上,「橙黃大戰」成為共享單車的主線,為何在產品質量、運營效率差距巨大的兩家公司卻被屢屢並列談起?在紛繁的表象之中,這其中的「山山水水」耐人尋味。

ofo每輪的融資總額總要刻意比之前摩拜的融資更高一些,每次公開投放到市場上單車數量也理所應當的比摩拜更多一些,並且拉上了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機構調研出報告,顯示其市場份額恰好比摩拜強一點,這種貼著摩拜打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最近ofo提出做共享單車「安卓」,稱摩拜單車是「蘋果」,突出ofo低成本、以數量搶占市場,把摩拜捧成走精英路線,既突出了ofo比市場份額比摩拜多,形成「兩分天下」的聲勢;實際上能稱之為共享單車「安卓」的實際上是為ofo等提供開放供應鏈的代工工廠。套路玩得這么深, 處心積慮地貼著摩拜打,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一、在騰訊與阿里的場景之爭中站隊並漁利

沒有AT(阿里、騰訊)入局的風口似乎不夠火。AT比一般的風險投資機構更有錢,更有業務上戰略考量,不急於「退出」,流量扶持力度也很大。當摩拜、ofo把共享單車演變為「馬化騰」與「馬雲」兩個後台老闆的博弈時,事已經成了一半。

在金沙江創投A輪投資ofo之後計劃把投資滴滴的資本力量悉數引入到ofo,可惜朱嘯虎跟丟了騰訊、淡馬錫、富士康等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副總裁羅斌也說「90天終結論」是錯估騰訊會投ofo。

騰訊在共享單車之中選擇投資哪一方,往往是決定性的,比如此前騰訊投資的58、滴滴就在與趕集、快的的對抗中獲勝。

馬化騰在朋友圈懟朱嘯虎清晰地表明其投資摩拜的邏輯不僅僅是看人情,而是看好智能單車在物聯網(IOT)時代的前景。而此前的騰訊挺摩拜早有跡象,從微信官方把摩拜單車作為第一個小程序落地場景,微信錢包的流量位置比滴滴出行靠前。而滴滴出行已經完成了其普及微信支付的使命,摩拜單車對比騰訊的「連接」戰略更為重要。

雙方都把跑馬圈地作為當務之急,ofo的地推人員在地鐵、繁華區域用更多的小黃車把摩拜單車圍住,傾向於在投資機構的寫字樓下鋪量,在早期ofo與摩拜對標的優勢在於造成成本低、押金低,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這也讓其在對標摩拜單車中收獲VC重視。

在D+輪螞蟻金服注資之後,ofo被認為是站在阿里巴巴的棋盤上,甚至為了突出阿里系背景,從微信公眾號起家的ofo一直沒有開發「小程序」的流量入口。ofo在市場鋪量、媒體聲量上貼著摩拜打的「紅利」凸顯,在7月初,ofo宣布完成7億美金E輪融資,已成為2AT的最大贏家。

二、第二梯隊項目或成為「橙黃大戰」的輸家

ofo貼著摩拜打,其實無法打敗摩拜,畢竟摩拜單質量在長期高強度的公共自行車運營中損耗率更低,並且在支付訂單環節沒有漏洞,在騰訊及眾多VC機構扶持摩拜前提下,以劣幣驅逐良幣是不可能的。

ofo是實際上資本市場製造「二選一」的局面,當ofo吸干共享單車賽道上的剩餘資金之後,其他共享單車項目就面臨無錢可融的窘境,只能等死,悟空單車、3Vbike等共享單車一家家倒下正是由於融資斷裂而死的。

(圖片來源ofo官網)

小黃車的一至三代是機械鎖裝置,既缺乏准確的硬體定位數據,也沒有精準的成交數據,去年戴威還稱機械鎖打開是99.9%,而智能鎖打開率是90%,所以ofo使用機械鎖。ofo對物聯網的漠視、智能化裝備的滯後以及短途大數據缺失,顯然與阿里巴巴集團致力於成為「DT時代」基礎設施的戰略目標、「五新戰略」之中的「大數據」並不相稱。

在馬化騰看衰ofo是「啞終端」和小靈通之後,ofo在次日宣布其推出了全球首款物聯網智能鎖,但這些鎖何時才能對投放在市場上的單車進行更換,ofo卻並沒有給出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ofo公關實力確實厲害。

結語

如今ofo終獲阿里巴巴融資,使得市面上第二梯隊及尾部項目生存局面堪憂,也讓其在用戶心中留下ofo是市場領頭羊的刻板印象。

但沒有哪家公司能靠打擊競爭對手長期存活的,就像「開車不能一直盯著後視鏡」,真正的較量最終還是要靠用戶,而ofo前期依靠公關驅動型及野蠻式鋪量,並不能真正顯著改善用戶體驗。

而對ofo來說,最大危機莫過於市場第二梯隊項目獲得阿里加註融資,或者能在精細化運營上取得突破,這將一舉打破只有兩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者

B. 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額超過177億元了嗎

據報道,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監測數據顯示,截至專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屬1886.4萬人,與2015年的245萬人相比,呈7倍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希望共享單車發展的同時,押金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管!

C. ofo和摩拜現今發展如何

古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今有現代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單車,網購,說起這4種,可謂現在無時無刻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啊,現在都已經離不開他們了,但要說起讓我們出行方便的,一定是小單車,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現在的小單車可謂是五花八門啊,但說起最大的還要屬摩拜和小黃車了,也最常見,但現在他們發展的怎麼樣啦?

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本輪,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 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均跟投本輪融資。一年融資五輪
1,2015.10.30
A輪 數百萬美元 愉悅資本
2,2016.08.19
B輪 數千萬美元 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新工場
3,2016.08.30
B+輪 數千萬美元 祥峰投資、創新工場
4,2016.09.30
C輪 1億美元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
5,2016.10.13C+輪 未透露 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


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漸漸進入我們生活,以膜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公司為搶占市場沒有間斷的在全國各地入駐布局。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向我們撲來,盡管單車發展迅速,但我們還是理性看待,最後也祝2家發展越來越好,也是方便我們。

D. 最近摩拜單車和ofo陸續融資到了億美金級別的錢,在您看來爭奪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創業算是好創業么,權衡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首先,我認為,摩拜單車和ofo所在的出行市場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場。

這2家明星創業公司幾乎卷進來了市面上所有頂級互聯網公司、產業資本和頂級風投公司——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中國、祥峰投資、創新工場、滴滴出行、DST、小米科技、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等。

坦白說,短距離出行(提供自行車租賃共享服務)在大城市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未來中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人口還將持續湧入,堵車已經是這些大城市一個很難解決的城市病。

從小區到地鐵的最後幾公里,滴滴顯然遠遠沒有滿足廣大城市人的需求。另外,滴滴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滴滴的服務,而摩拜單車和ofo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替代品之一。

總的來說,摩拜單車和ofo並不是一個技術變革帶來的創業項目,而都是基於商業模式的創業創新,所以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都是靠運營驅動,所以他們才拿了這么多錢。

至於你說的冬天對摩拜單車和ofo的影響,我也承認冬天會影響一些人的使用頻次,還有春夏秋三季呢。其實大部分行業都有季節性,比如旅遊,行情最好的時候一定是十一、五一等節假日以及企業團建的七八月份。再比如滑雪這個領域,肯定是在冬天,夏天應應該滑雪的人會很少很少。

最後說說,摩拜單車和ofo的風險:

首先,自行車租賃,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布局,確實也已經很方便,比如我所在的北京新中心——通州,目前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投資規模在發展這個區域,政府的自行車租賃服務幾乎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基本上有小區的地方,都已經有了自行車擺放點。我們小區南北兩個門已經都有兩個點自行車擺放點,非常方便。

其次,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機構對自行車的管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擔憂,滴滴的前車之鑒就發生在一個月前。(順便插一句,雖然滴滴確實在過去幾個月裡面出現了一大批外地的的司機,完全不認識路,服務體驗也很差,但是,網約車新規有點矯枉過正,在我看來,至少讓有北京車牌的人當滴滴司機是合情合理的。)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王暉 大咖

E. ofo與摩拜,在營銷和運營策略上,都有哪些心得

1.營銷策略:摩拜公關媒體,ofo猛打廣告?

羅輯思維羅振宇曾說過類似的話:這是一個網紅的時代,企業CEO要打破頭奮力成為網紅,這能省很多廣告費。與ofo創始人戴威相比,媒體人出身的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似乎更深諳「網紅之道」,80後美女CEO,從0到100億,失敗了就當做公益,這些「勵志」的標簽和「感人」的故事,每每見諸於媒體端和社交圈,這給很多人留下摩拜很會搞公關的印象。

所以,當3月7日一篇《為什麼ofo投廣告,而摩拜卻做公關?》的文章橫空出生,迅速傳遍了公關營銷圈,再次引發廣告效果幾何與公關是否有用的大討論,不少人津津樂道ofo和摩拜從營銷之道上講到底誰更勝一籌?

當3月21日蘋果CEO庫克拜訪ofo的照片刷爆朋友圈,3月23日摩拜緊接著召開發布會宣布啟動頗有噱頭的「紅包單車」活動,摩拜與ofo的公關大戰似乎隨時隨地都如影相隨。以007粉絲們的聰明程度,肯定知道這世界上不可能有公司完全不打廣告,也幾乎沒有公司不做公關。區別只是在於每家公司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每個想用傳統廣告的形式打動消費者的互聯網新興行業,總是免不了要對消費者和市場進行一番教育。ofo是共享單車領域第一家大規模投放線下廣告的公司,自2016年11月起就啟動了大規模的廣告營銷戰役,宣傳共享經濟和騎車出行的環保生活理念。公交站、地鐵站台、寫字樓電梯間……似乎哪裡有騎車人的需要,哪裡就有小黃車的廣告,確實砸了不少錢。

至於摩拜單車,大家千萬別因為創始人胡瑋煒和CEO王曉峰頻繁上節目、接受各種采訪,便誤以為摩拜只做公關。實際上,摩拜有在跟進ofo的廣告策略,一直都有推廣告,包括微博和客戶端的信息流廣告。不僅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ofo在投放廣告後強勁的上升勢頭,摩拜的大規模廣告也在線下全面出街。

至於兩家公司還用了哪些營銷手段來拉攏消費者,007同時搜索了ofo和摩拜兩家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可以看到雙方都發起了周末免費騎、充值返現等優惠活動,可見無論是重廣告還是重公關,增加用戶利益,優化用戶體驗都是一大殺器。然而,007仔細翻看了兩家公司的官方微信賬號,發現「周末免費騎」和「充值返現」這兩大活動都是ofo率先推出之後,摩拜隨後大規模跟進。而摩拜簡單的跟隨策略甚至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份緊隨ofo在5月份推出的「給用戶買保險」政策上。可見摩拜的跟隨策略並不止於廣告投放,在營銷活動上同樣似乎拜了ofo為師?

連文案都要照搬,難道說「模仿」會上癮嗎?

廣告和公關,絕不是非黑即白、不可共存的,ofo和摩拜兩家公司的戰場也從馬路和用戶們的手機,擴大到了廣告和公關上。只是相比之下。摩拜更喜歡讓高層出來講故事創造公關影響力,而ofo的廣告規模打得更大、時間打得更早。

分析了那麼多,讀者們肯定會問了:到底哪種策略更好?

剛召開完發布會的摩拜並沒有宣布希么特別利好的消息,而ofo則在庫克到訪公司的同一天對外宣布日訂單已突破1000萬,成為繼淘寶、滴滴、美團之後,中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互聯網平台。從目前的戰果來看,摩拜過度依仗公關做法暫時略輸一籌,大打廣告的ofo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這一場戰役上,為何公關輸給了廣告?幾位資深業內人士這樣回答:

資深媒體人營銷人郭先生表示:摩拜的公關營銷是以CEO形象及故事為核心,從標題到內容,公關的對象更多的是媒體、投資人;實則對普通騎行者而言,他們不太關心什麼情懷和故事,羅永浩的情懷高不高?故事講的好不好?為什麼他的錘子手機賣的並不理想?而且,講故事講情懷,一開始大家會覺得新鮮,但時間久了非常容易審美疲勞,同時媒體曝光越多,越容易出錯。

88後新媒體小兵駿先生表示:我們這樣的年輕消費者非常個性化、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要的是自己的騎行感覺是否爽?摩拜雖然技術含量很高但比較重不好騎,《為什麼ofo投廣告,而摩拜卻做公關?》一文也曾推測,摩拜之所以主做公關,其背後的原因可能在於產品體驗不佳,所以轉而打CEO情懷故事來提升品牌情感,但從長期來看,摩拜的公關對終端用戶而言,似乎並不那麼奏效。

原GE通用電氣中國公關總監李國威表示:企業迅速擴張時期如果有資本支持,大量投廣告是合算的,有人說摩拜公關佔先,ofo廣告猛烈。其實胡瑋煒並非像馬雲那樣妙語連珠,聽她演講反而有點著急,真心難為她了...

2.產品用戶:摩拜首要考慮自行車本身,ofo以騎行體驗為核心。

ofo和摩拜營銷策略不同,背後是雙方公司理念的迥異,這充分體現在產品和用戶層面。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在接受采訪中說:摩拜首先考慮的是車輛的經久耐用,其次才是騎行的體驗。也就是說,為了4年的長使用周期(節省後期運營維護成本),犧牲掉了部分用戶的騎行體驗。從智能鎖,到GPS定位,摩拜單車噱頭十足,

但沉重的車身、不好騎,智能鎖不時失靈,也讓用戶體驗變得不那麼美好。摩拜對用戶的不夠重視,還體現在3月19日早上開始很多用戶反饋出現充值bug,但截止當天晚上24點,摩拜官方都沒有給出具體回應和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時候摩拜的公關怎麼突然隱身,令人狐疑!充值出現這么大的bug,押金和支付會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甚至有評論認為「這是摩拜犧牲用戶體驗搞的bug營銷」。

從兩方官方社交媒體開始運營的時間點及創始人提出「共享單車模式」的記載,ofo其實是中國無樁共享單車領域的原創者,其創始人代戴威一直強調,共享單車是為了解決用戶出行的問題,也正因為用戶而來,小黃車首先考慮的是用戶體驗,車輛好騎、舒適度才是最重要的。這從小黃車輕便、座椅高度可調節,三角把手的設計可見一斑。不過此前ofo單車的耐用性一直飽受詬病,最近投放的小黃車越來越多,但是損壞的數量也是同步上升,這一情況也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也許是意識到了產品本身的不足之處,其3月9日最新發布的ofo與700Bike共同研發的新車Curve,強調工匠精神極致體驗,甚至承諾不受天氣影響,永不爆胎。

截止目前,到底誰是共享單車市場的NO.1?
ofo宣稱以52%的市場佔有率一直是行業的引領者和老大,而摩拜則宣稱自己的APP用戶注冊量和月活是第一,雙方的數據公關戰不絕於耳。

然而,到底誰家好,用戶有話說!為此007於3月18日發起了關於「ofo與摩拜,你對哪家公司的品牌印象更好?」的行業調查投票,截止3月23日投票結果顯示:摩拜與ofo的支持率基本持平,ofo略有高出。

可以看出,從產品到用戶,ofo和摩拜展開了近乎「肉搏」,但從總的市場佔有率和用戶體驗來看, 似乎ofo略勝一籌。

3.商業盈利:摩拜暫時還沒有考慮盈利,ofo宣布已有盈利20%

據第三方數據預測,未來中國50個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容量高達5000萬輛,這還不包括廣闊的農村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市場規模超過幾百億,這也吸引大量的國內外資本湧入,截止2017年3月,ofo與摩拜兩家披露的總融資額達到70億,其中ofo完成D輪融資4.5億美金,而摩拜宣布E輪融資1億美金以上。

對於各界最為關注的商業盈利,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曾說過「如果我們的盈利模式都清晰了,還需要投資者干什麼」,震驚整個互聯網創投圈;而其最近在接受知名財經作家葉檀的采訪時,再一次明確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點聚焦的方向,目前談論盈利還太早,現在主要進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擴張,同時對於20億押金去向遮遮掩掩避而不談。

而對於商業盈利,ofo創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
目前ofo已經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經有了20%的凈利潤,表現最好的城市是已經達到了40%的凈利潤,今年很有可能實現全面盈利。雖然ofo沒有給出具體的計劃,但CEO面對媒體的發言已經給出了明確目標。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老先生曾說:經營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後一點。

值得提及的是:自信找到了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已經快人一步在上海地區推出「免押金」政策,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便可無需交納押金使用小黃車。這意味著ofo已經開始從「押金模式」轉向推行「信用模式」。此舉不禁讓人想像摩拜將作何應對。當然,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一句「失敗了就當做公益」,無疑會讓無數人開始懷疑摩拜在公益道路上是否捎上了押金這一部分?那麼,免押金是否會有些困難?

F.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的

摩拜單車完成超6億美元E輪融資,創共享單車行業紀錄。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

G. 共享單車ofo計劃以30億美元估值融資5億美元的詳細介紹

知情人士稱,中國共享單車ofo正在與投資者磋商,希望以大約30億美元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



ofo與摩拜單車的競爭正在升溫。摩拜單車在今年完成了一輪2.15億美元融資,由騰訊和華平投資領投。對於摩拜單車等處於目前這種發展階段的公司來說,這筆融資相當龐大,凸顯出投資者對於共享單車領域的興趣正不斷增大,而不是只局限於滴滴主導的打車應用領域。

H. ofo摩拜單車是怎樣融資的 有人說是騙平民百姓的錢融的資是真的嗎

人家融資的都是天使投資人這種身份的,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好吧。我估計這么說的人是說抵押金吧,那個不是融資。

I. 誰知道摩拜和OFO哪個融 資比較多

現在摩拜單車已經完成了超6億美元E輪融資,截至目前摩拜融資金額超10億美元。能有這個成績說明投資人們都非常看好他的,現在摩拜單車已經擴張到海外了,作為中國人真的自豪他有這樣的成績。

J. 為什麼只看到摩拜,ofo還在拿到融資

我個人認為:
第一、我對共享單車行業以及摩拜和ofo,並沒有太多了解,僅憑我的個人理解提供答復,未必准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共享單車的市場還在不斷開拓,摩拜和ofo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很多投資者也願意為共享單車行業投資。
第三、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呈現出兩強獨大的趨勢,很難再有其他企業與其並肩或超越,所以,投資者也僅願意為這兩家企業投資。
第四、現在摩拜和ofo的競爭實力基本持平,為了保持這種平衡態勢,當其中一家企業獲得新的投資後,另一家企業會相應的增加投資,因此,兩家企業會經常性的拿到融資。
第五、綜上,我的答復是:為什麼只看到摩拜和ofo還在拿到融資,一是共享單車市場還在不斷開拓因而需要融資,二是共享單車行業兩強獨大的趨勢導致只有這兩家企業容易拿到融資,三是兩家企業為了保持實力持平需要經常追加投資。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ofo與摩拜的總融資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怎麼交易轉移資金 瀏覽:484
債券型基金與理財 瀏覽:100
可以模擬回測貴金屬的軟體 瀏覽:951
股指期貨模擬交易手機版 瀏覽:444
通達信最強逃頂指標公式 瀏覽:956
余額寶的融資方式 瀏覽:675
金融數據服務商上市公司 瀏覽:835
內蒙古上市公司有幾個 瀏覽:829
深圳市荷花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404
通達信bs趨勢買賣指標 瀏覽:317
拓普集團未來 瀏覽:164
601619上市價格 瀏覽:20
南昌傳揚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146
西隴科學股票股 瀏覽:647
撤銷滬a指定交易 瀏覽:73
美的集團配送 瀏覽:625
祥天集團2017賣原始股 瀏覽:745
2017年甲酸上市公司 瀏覽:734
交通銀行的理財是自己的能否買 瀏覽:518
南京小諾理財產品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