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三五規劃內容農村客運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公路客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公路客運行業發展綜述
1.1 公路客運行業概念
1.1.1 公路客運行業的定義
1.1.2 公路客運主要運輸方式
1.1.3 公路客運的特點分析
1.2 公路客運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2.1 公路客運行業監管體制
1.2.2 公路客運行業相關政策
1.2.3 公路客運行業發展規劃
(1)《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
(2)《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3)《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十二五」發展規劃》
(4)《道路運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
(5)《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6)《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1.3 公路客運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3.1 宏觀經濟總體發展狀況
(1)GDP增長情況
(2)GDP與公路客運相關性分析
1.3.2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1)人均收入增長情況
(2)人均收入與公路客運相關性分析
1.4 公路客運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4.1 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縮小
1.4.2 中國城鎮化進程速度加快
1.4.3 流動人口流動性分化趨勢顯著
1.4.4 旅遊業發展的大眾化趨勢
第2章:國外公路客運運營模式借鑒分析
2.1 國外高速公路客運組織模式借鑒分析
2.1.1 國外公路客運管理政策
2.1.2 國外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1)美國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2)英國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3)俄羅斯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4)法國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5)韓國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6)日本高速公路客運組織
2.1.3 組織模式的特點及借鑒
2.2 國外公路客運發展模式借鑒分析
2.2.1 美國公路客運運營情況分析
(1)美國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2)美國公路客運市場分析
2.2.2 日本公路客運運營情況分析
(1)日本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2)日本公路客運市場分析
2.2.3 德國公路客運運營情況分析
(1)德國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2)德國公路客運市場分析
2.2.4 英國公路客運運營情況分析
(1)英國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2)英國公路客運市場分析
2.2.5 國外公路客運發展模式借鑒
2.3 國外公路客運車站發展模式借鑒分析
2.3.1 國外公路客運站發展模式分析
(1)現代化多功能、多方式聯合客運站
(2)自用型、自用兼開放型聯合客運站
2.3.2 國外汽車客運站發展經驗借鑒
(1)站點建設的先決性和科學性
(2)多方式聯運站建設與投資力度
(3)客運站內結構布局與功能搭配
(4)管理模式競爭機制與經濟效益
2.4 美國「灰狗」長途客運公司運營模式分析
2.4.1 「灰狗」公司發展簡介
2.4.2 「灰狗」公司巴士的配置
2.4.3 「灰狗」公司的購票方式
2.4.4 「灰狗」公司的模式借鑒
第3章:中國公路客運行業運營狀況分析
3.1 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3.1.1 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概況
3.1.2 交通運輸行業運行態勢
(1)交通運輸總體概況
(2)全社會客運量及增長分析
(3)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分析
3.1.3 交通運輸行業前景展望
3.2 公路客運行業運營狀況分析
3.2.1 公路客運行業發展概況
3.2.2 公路客運行業運輸裝備情況
(1)公路營運載客汽車保有量
(2)公路客運大型客車保有量
(3)公路客運車輛載客位提高
3.2.3 公路客運行業旅客運輸量分析
(1)公路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
(2)公路旅客周轉量及其增長
(3)行業區域旅客運輸量比較
(4)行業區域旅客周轉量比較
(5)旅客運輸量增長最快前十省份
(6)旅客周轉量增長最快前十省份
3.2.4 公路客運行業存在的問題
3.2.5 公路客運行業的發展建議
3.2.6 公路客運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大型企業戰略重組趨勢分析
(2)企業所有制多元化趨勢分析
(3)人員素質發展趨勢分析
(4)高速公路客運發展趨勢分析
(5)客車發動機多元化發展趨勢分析
(6)車型轉變趨勢分析
3.3 公路客運智能化發展情況分析
3.3.1 智能交通發展歷程分析
3.3.2 智能交通發展現狀分析
(1)智能交通市場需求分析
(2)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分析
(3)智能交通市場競爭格局
(4)智能交通市場投資現狀
3.3.3 公路客運智能化發展方向
3.3.4 公路客運智能化系統應用
3.4 公路客運車站運營狀況分析
3.4.1 公路客運車站建設和運營
3.4.2 公路客運車站存在的問題
3.4.3 公路客運站融資模式分析
3.5 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發展分析
3.5.1 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內容分析
(1)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體現
(2)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指標
(3)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影響因素
3.5.2 公路客運中心聯合運營智能信息系統分析
(1)公路客運中心ERP系統
(2)公路客運中心信息系統
(3)客運樞紐ITS服務系統
(4)公共信息服務系統
(5)樞紐安全監控與緊急狀況處置系統
3.5.3 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改進措施
(1)售檢票系統數據實行信息共享
(2)加大售檢票系統數據利用力度
(3)增加客運站信息化服務的品種
(4)提高客運站信息化服務的質量
3.5.4 公路客運中心信息化發展前景
第4章:中國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發展情況
4.1 中國高速公路的發展概況
4.1.1 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情況
4.1.2 高速公路客流量增長分析
4.2 高速公路客運經營模式分析
4.2.1 高速公路客運經營模式類型
(1)獨家經營模式
(2)主導經營模式
(3)多家經營模式
(4)新國線模式
4.2.2 高速公路客運經營模式分析
(1)中國高速公路客運經營主要問題
(2)高速公路客運經營模式比較分析
(3)高速公路客運經營模式發展趨勢
(4)高速公路客運集約化經營必要性
4.3 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分析
4.3.1 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現狀分析
4.3.2 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特徵分析
4.3.3 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發展機遇
4.3.4 高速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對策
(1)組建高速公路客運企業集團策略分析
(2)組建企業集團應注重哪些問題
第5章:公路客運行業發展及並購策略分析
5.1 其他客運方式對公路客運行業影響分析
5.1.1 鐵路客運對公路客運行業影響分析
(1)鐵路客運行業發展概況
(2)鐵路客運行業運行態勢
(3)鐵路客運行業發展趨勢
(4)高鐵對公路客運的影響
5.1.2 民航客運對公路客運行業影響分析
(1)民航客運行業發展概況
(2)民航客運行業運行態勢
(3)民航客運行業發展趨勢
(4)民航對公路客運的影響
5.1.3 水路客運對公路客運行業影響分析
(1)水路客運行業發展概況
(2)水路客運行業運行態勢
(3)水路客運行業發展趨勢
(4)水運對公路客運的影響
5.2 公路客運行業的發展策略分析
5.2.1 各種客運方式的優勢對比
5.2.2 公路客運企業的發展策略
(1)發揮比較優勢
(2)整合運輸資源
(3)調整運作模式
(4)發展避鐵班線
(5)創建服務品牌
5.3 公路客運行業並購策略分析
5.3.1 公路客運企業並購動機分析
(1)公路客運企業具有明顯規模經濟效益
(2)企業並購是實現規模經濟的基本途徑
5.3.2 公路客運企業並購模式分析
5.3.3 公路客運企業並購案例分析
第6章:中國公路客運行業定價機制分析
6.1 公路客運行業運價制度及影響因素分析
6.1.1 公路運價制度分析
(1)中國公路運價制度回顧
(2)公路客運定價程序與方法
6.1.2 公路客運定價影響因素
(1)運輸成本
(2)運輸市場需求
(3)運輸市場競爭
(4)政府的價格政策
(5)居民旅行支付能力
6.2 公路客運定價導向分析
6.2.1 成本導向定價分析
(1)平均成本定價
(2)盈虧平衡點定價
(3)邊際成本定價
6.2.2 需求導向定價分析
(1)認知價值定價法
(2)需求心理定價法
(3)供求均衡定價法
(4)價格歧視與高峰定價
6.2.3 競爭導向定價分析
(1)通行價格定價
(2)排它型定價
6.3 假日經濟中公路客運的定價策略分析
6.3.1 公路假日高峰時期運輸特點分析
6.3.2 高峰運價與正常運價的區別分析
6.3.3 傳統假日經濟中的公路客運分析
6.3.4 假日經濟中公路客運的定價策略
第7章:中國公路客運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7.1 班車客運市場分析
7.1.1 客運班車市場發展概況
(1)客運班車銷量下滑
(2)客運班車生產企業
7.1.2 班車客運路線分類形態
7.1.3 班車客運路線決策過程
7.1.4 班車客運市場票價分析
7.1.5 班車客運市場發展現狀
(1)基礎設施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2)班車客運在農村得到較大發展
(3)班車客運市場秩序管理需加強
7.1.6 班車客運市場競爭分析
7.1.7 班車客運市場發展前景
7.2 旅遊客運市場分析
7.2.1 旅遊客車市場發展概況
(1)旅遊客車市場發展現狀
(2)旅遊客車銷售規模分析
(3)旅遊客車市場需求結構
7.2.2 旅遊客運市場發展概況
(1)旅遊客運市場現狀與規模
(2)旅遊客運市場存在的問題
7.2.3 旅遊客運市場發展前景
(1)旅遊消費提升助客運發展
(2)旅遊客運高端化需求增加
(3)公路客運旅遊化趨勢明顯
(4)旅遊專線客運將持續升溫
7.3 公交客運市場分析
7.3.1 公交客車銷售情況分析
(1)公交客車總體銷售情況
(2)普通公交客車銷售情況
(3)BRT公交客車銷售情況
7.3.2 公交客運基礎設施建設
(1)城市道路建設情況
(2)城市普通公交建設情況
(3)BRT線路建設與規劃情況
7.3.3 公交客運票價政策分析
(1)普通公交客運票價分析
(2)BRT票制及票價分析
7.3.4 公交客運市場發展現狀
7.3.5 公交客運市場競爭分析
7.3.6 公交客車發展方向分析
(1)普通公交客車發展狀況
(2)BRT車輛技術現狀與需求預測
(3)新能源公交客車發展展望
7.3.7 公交客運市場發展前景
7.4 計程車客運市場分析
7.4.1 計程車市場的發展概況
(1)計程車市場總量分析
(2)計程車車型區域分布
7.4.2 計程車客運的市場票價
(1)計程車價格管理機制
(2)計程車稅費制度分析
(3)計程車油運價格聯動機制
(4)各地計程車價格調整情況
7.4.3 運營模式以及管理體制
(1)計程車客運市場經營模式
(2)計程車客運市場管理體制弊端
(3)計程車客運市場管理體制改革
7.4.4 計程車客運的市場格局
7.4.5 計程車客運的發展前景
第8章:中國公路客運重點區域市場需求分析
8.1 長三角地區公路客運市場需求分析
8.1.1 長三角地區總體經濟發展分析
(1)經濟總量分析
(2)投資消費拉動明顯
(3)收入水平穩步提升
8.1.2 長三角地區流動人口情況分析
(1)上海市
(2)南京市
(3)蘇州市
(4)杭州市
8.1.3 長三角地區交通運輸發展分析
(1)長三角地區航空客運分析
(2)長三角地區鐵路客運分析
(3)長三角地區水路客運分析
8.1.4 長三角地區公路基礎情況分析
(1)上海市
(2)南京市
(3)蘇州市
(4)杭州市
8.1.5 長三角地區公路客運情況分析
8.1.6 長三角地區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分析
(1)擁有發達的經濟環境和基礎設施
(2)毗鄰公交模式助力同城效應升級
(3)兩省一市間共同規劃且聯動監管
8.2 珠三角地區公路客運市場需求分析
8.2.1 珠三角地區總體經濟發展分析
8.2.2 珠三角地區流動人口情況分析
(1)廣州市
(2)深圳市
(3)東莞市
8.2.3 珠三角地區交通運輸發展分析
(1)珠三角地區航空客運分析
(2)珠三角地區鐵路客運分析
(3)珠三角地區水路客運分析
8.2.4 珠三角地區公路基礎情況分析
8.2.5 珠三角地區公路客運情況分析
8.2.6 珠三角地區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分析
(1)擁有先行的支持政策和戰略規劃
(2)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3)軌道交通將大面積分流公路客運
8.3 京津冀地區公路客運市場需求分析
8.3.1 京津冀地區總體經濟發展分析
(1)北京市經濟發展分析
(2)天津市經濟發展分析
(3)河北省經濟發展分析
8.3.2 京津冀地區流動人口情況分析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
8.3.3 京津冀地區交通運輸發展分析
(1)京津冀地區航空客運分析
(2)京津冀地區鐵路客運分析
(3)京津冀地區水路客運分析
8.3.4 京津冀地區公路基礎情況分析
(1)北京市
(2)河北省
(3)天津市
8.3.5 京津冀地區公路客運情況分析
8.3.6 京津冀地區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分析
(1)擁有良好的都市交通圈客運基礎
(2)場站建設助推京津保客運一體化
(3)「進京入港」快捷通道利好客運
8.4 長株潭地區公路客運市場需求分析
8.4.1 長株潭地區總體經濟發展分析
8.4.2 長株潭地區流動人口情況分析
(1)長沙市
(2)株洲市
(3)湘潭市
8.4.3 長株潭地區交通運輸發展分析
(1)長株潭地區航空客運分析
(2)長株潭地區鐵路客運分析
(3)長株潭地區水路客運分析
8.4.4 長株潭地區公路基礎情況分析
8.4.5 長株潭地區公路客運情況分析
8.4.6 長株潭地區公路客運市場發展分析
(1)擁有優越的地理結構和區位交通
(2)「一體化」提速釀客運發展良機
(3)城市群核心區構建起公路大外環
8.5 農村公路客運市場發展情況
8.5.1 農村公路網路建設進展分析
(1)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性
(2)農村公路網路建設情況
(3)農村公路建設投資情況
8.5.2 農村公路客運市場發展現狀
8.5.3 農村公路客運市場需求特徵
8.5.4 農村公路客運市場制約因素
(1)基礎設施制約因素
(2)村民意識制約因素
8.5.5 農村公路客運市場發展策略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政府政策支持發展
(3)加強村民普法教育
第9章:高鐵沖擊下的公路客運發展分析
9.1 中國高鐵行業發展分析
9.1.1 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分析
(1)高鐵的初步探索階段
(2)高鐵的全面發展階段
9.1.2 中國高鐵的運營情況分析
(1)中國高鐵營運里程分析
(2)中國高鐵投資情況分析
(3)中國高鐵票價情況分析
(4)中國高鐵旅客運輸情況
(5)中國高鐵收入情況分析
9.1.3 中國高鐵建設進度及規劃
(1)中國高鐵建設進度分析
(2)中國高鐵建設規劃分析
(3)城鎮群鐵路網規劃和特徵
9.2 高鐵沖擊下的公路客運發展分析
9.2.1 高鐵與公路客運優劣勢分析
(1)公路客運優劣勢
(2)高速鐵路客運優劣勢
9.2.2 高鐵對公路客運行業的影響分析
9.2.3 高鐵和公路客運功能整合
9.2.4 中國公路運輸發展新定位
9.2.5 中國公路運輸發展調整策略
…………
B. 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
農村公路建設是否需要農民出錢,要看是哪級公路以及是什麼項目。
若是沒有在國家政策規定的應當由國家財政出資修建的范圍內,而由村、社組織修建的公路(實際應叫村道),則由村社自籌資金,這個自籌的范圍就較廣了,不排除由享受利益的農民集資一部分。
此外,還有這種情況:雖然在國家出資修建范圍內,但資金有缺口,要等。而由村、鄉(鎮)、縣及相關部門爭取到修建項目,這種情況下也可能會讓享受利益的村民集一部分資金(否則該路可能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修)。
(2)霸州農村公路融資模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6年第3號《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第四條農村公路建設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其中,鄉道由鄉(鎮)人民政府修建;村路由村民委員會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按照自願、民主的原則,逐案組織建設。
第十六條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逐步實行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參與的多渠道融資機制。
第十七條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強制向單位和個人籌集資金,不得強迫農民勞動和准備材料。村民委員會確需農民投入資金或者勞動力的,應當徵得農民同意。
第十八條中央政府應當將農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全部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農村公路補助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不得收取咨詢、審查、管理、監督等費用。補助資金可以採取獎勵不補償的方式支付,也可以部分提前撥付,待工程驗收合格後全部支付。
C. 想了解一下,農村破舊公路路面應該如何改造呢
農村公路路面改造作為農村公路改造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路網整體水平具有重要影響。設計人員必須深入研究,認真分析,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出「實用、安全、經濟」的路面改造設計方案,確保農村公路成為安全、環保、舒適、經濟的綠色工程。
D. 介紹一下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霸州市地處河北省冀中平原東部,位於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屬環京津、環渤海城市群。
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東臨海港城市天津70公里,西接雄安新區35公里。宋人稱:「此固三關之鎖鑰,實則冀中之機樞」,史有「帝闕下臨通萬國,行人至此望燕山」的記載。
全市土地總面積784平方公里,境內無山脈、丘陵,地勢低平,自西北向東南緩傾,地面高程海拔11.1米緩降到2.1米。按地勢和環境不同可分為西北高上區、東北部風沙區、中部河間窪地區、溢流窪溢洪區和東淀滯洪區五個類區。
(4)霸州農村公路融資模式擴展閱讀:
霸州交通便捷。京九鐵路、津霸鐵路、津保高鐵、大廣高速、津保高速、京台高速、106國道、112國道及省幹道縱橫交錯」,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基礎交通體系。京九鐵路京南第一大站--霸州站,為國家二級站,座落在霸州市開發區。
市內設地方鐵路專用線及貨場,貨物可直抵香港。保津高速公路從西向東貫穿全市,並於霸州鎮、勝芳鎮和揚芬港 鎮各設有一個出口。由霸州驅車至首都機場僅需1個多小時,至天津機場僅需50分鍾。高速軌道交通快速發展,津保高鐵已建成通車。
隨著京雄城際鐵路、首都新機場南出口高速的規劃建設,霸州作為京南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顯。
E. 農村四好公路農民不捐錢政府就不給硬化,誰的政策。
「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主要由市、縣(區)政府予以保障。像陝西出台的《2018-2020陝西省關於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就規定,各市、縣(區)政府要建立以財政資金為主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四好農村路」建設,大力推廣「建養一體化」、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制度等農村公路發展模式。省級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中央對我省「四好農村路」的支持,中央給予我省農村公路補助資金要全額投入,省級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資金要切出一塊用於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程省上給予定額補助,其餘資金由市、縣(區)政府承擔。從2018年起,各級政府要統籌使用政府一般債券等資金,加大對「四好農村路」的支持力度,並將建、管、養、運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省財政每年新增1億元,連續安排三年,重點用於「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的獎補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市、縣(區)政府原則上按照不低於每年每公里縣道10000元、鄉道6000元、村道2000元的標准足額落實日常養護資金,並建立逐年增長機制,市、縣(區)具體分擔比例由各設區市政府確定。要研究出台建制村通客車政府補貼支持政策,省上繼續通過通村客運發展資金給予支持,市、縣(區)要落實好農村客運中央油價補貼資金政策,結合群眾承受能力和企業運營成本,增加地方財政補貼,確保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可持續。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權、路邊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多種方式依法籌集社會資金用於農村公路發展。
F. 霸州市恆升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霸州市恆升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是霸州第一家經河北省廊坊市批准成立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股份制專業投資擔保機構,為河北省境內中小企業服務。恆升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企業宗旨是「誠信為本,開拓創新,規范運作,調控風險,服務社會」,引進風險投資和投資銀行的經營理念,運用成功的資金管理經驗和規范的風險控制能力,發揮自身在金融界和企業界的人緣地緣優勢,創新適應經濟規律的金融擔保新產品,解決融資難題,為霸州中小企業融資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公司堅持以信譽為基礎,以資金為紐帶,以擔保為橋梁,依託金融平台,不斷創新,拓展和延伸投資擔保業務,優化投資結構,大力扶持本地中小型企業,積極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為建設和諧霸州、為我國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
法定代表人:楊陽
成立時間:2005-11-16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108100000677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國農業銀行霸州支行五樓
G. 關於農村鋪路,農民自己湊資,政府補助的問題
探討農村公路建設為新時期農村發展鋪路作者:薛志偉 李 力 2009年07月28日08時55分 來源:經濟日報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收藏 查看留言
馮正霖:確實,農村公路建設是一項德政工程,抓好農村公路建設的工程質量十分重要。
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建設質量,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加大監管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從總體情況看,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水平呈上升態勢。特別是去年開展的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活動,農村公路質量水平有了新提高,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3.5%,較2007年提高1.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部里確定的質量目標。
要確保農村公路工程質量,關鍵是要繼續深入開展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活動,抓好管理、技術和監管三個關鍵問題。在管理上,要不斷健全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制,建立質量責任檔案,注意創新管理方式;在技術上,要做好「一個培訓,把住兩個關口」。「一個培訓」,就是要發揮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技術優勢,加強對基層交通部門、鄉村一級建設單位和當地農民工的技術培訓和行業指導。「把住兩個關口」,一是把住原材料質量關,要加強對原材料采購、檢驗、保管和使用等環節的檢查和控制;二是把住現場質量控制關,要抓好路面強度和厚度、橋涵混凝土等關鍵指標和關鍵環節的現場質量控制;在監管上,要堅持政府為主、群眾結合的監管模式,監管要嚴格,敢於動真格。
現場質量控制關有很多經驗,我們在江西挖掘的經驗正在推廣,他們是把技術教給農民,農民根據技術標准去監督。有的村專門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監督委員會,讓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一天到晚跟著工程隊,每道工序達到標准才讓工程隊進行下一步。施工隊伍都說這比監理還管用,修路絲毫不敢馬虎,工程質量得到了保證。
中央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對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興茂:農村公路建設最缺的是資金,我們積極探索出了五種辦法籌集資金。一是向上爭取;二是政府投資、機構融資;三是誰受益、誰投資,引導有條件的群眾出資投勞;四是經營資源、聚資投入,對行道樹和道路冠名權進行拍賣;五是包抓幫扶,捆綁投入,有效解決了資金問題。
馮正霖:資金是農村公路建設的主要難題,因此,我們明確中央補助投資和地方政府投資是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主體,約佔70%—80%,其中國家佔了近40%。截止到2009年初,「千億元通暢工程」中央補助投資共757.8億元,其中車購稅投資438.3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319.5億元。「通達工程」車購稅投資374.9億元。2006年至2008年3年間,車購稅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共822億元,年均遞增19.2%,占車購稅總量的比重最高年份達到44.2%。中央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對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H. 求一篇重慶民生社會調研報告
重慶:農村公路是城鄉統籌重大民生工程
開欄語:今年,全市農村公路實現通暢、通達「雙百」目標。為展示建設成就、總結成功經驗,市交委決定在全市交通行業開展「雙百農村路,連通千萬家」大型徵文活動,本刊將陸續擇優刊載,以促進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和統籌城鄉交通發展。
一條農村路,連通千萬家。建設農村公路,發展農村交通,是「暢通重慶」的重要內容,是城鄉統籌的重大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間,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科學決策、領導指導下,各級黨政高度重視,交通系統群策群力,農民兄弟積極參與,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轉變意識、合理規劃,財政投入、各方保障,過程監管、多管齊下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體系,成為歷史上完成投資最多、建成里程最長、建設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的時期,為推動全市城鄉統籌和農業發展、農村進步、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的交通支撐。
一、黨政重視,齊抓共管成合力
每年中央1 號文件部署農村工作,都涉及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部作出「讓農民兄弟走上瀝青路和水泥路」的重大決策後,投入大量財力物力支持農村公路發展。為貫徹「314」總體部署和國發三號文件、建設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一是2006 年,市長王鴻舉主持召開「全市農村公路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市政府出台《關於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的意見》,確定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區縣為主、部門扶持」原則。二是市政府與各區縣簽訂《「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目標責任書》,將任務分解到年度,量化到各個區縣。三是市委市政府將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情況、區縣財政配套資金落實情況,作為考核區縣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年度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四是市交通與市財政、發改、審計等市級涉農部門,切實執行我市農村公路發展政策,大力指導和扶持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五是各區縣政府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主體作用,建立起交通、發改、財政、審計等部門和鎮鄉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機制,實現了農村公路建設由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的重要轉變。六是全市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群策群力,集資捐資,投工投勞,形成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合力。
二、加快建設,「雙百」目標全實現
「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總投資312 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76 萬公里,分別是「十五」末的12.4 倍、2.4 倍,實現528 個鄉鎮通暢、2991 個行政村通達、1620 個行政村通暢,全市鄉鎮通暢率、行政村通達率和通暢率分別達到97.8%、96.2%、51.7%,比「十五」末分別提高49.4%、39.4%、35.4%,有效解決了農民群眾出行難問題,使農村公路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大「響動」。
2010 年,全市投資75 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8000 公里。截止目前,在全市855 個鄉鎮、8741個行政村中,已有847 個鄉鎮實現通暢,8713 個行政村實現通達,「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雙百」目標勝利在望。主要體現在:
建成總量再創新高。到今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將超過10 萬公里,其中四級以上6.5 萬公里,有鋪裝路面的3 萬公里,分別占總里程的65%和30%,較「十五」末提高29%和17%。屆時,我市農村公路將與全國一樣,實現行政村通達率100%、鄉鎮通暢率100%,從而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雙百」任務。
農民出行安全快捷。「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共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205 座,累計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3000 公里,今年預計完成近2000 公里,從而形成近5000 公里的農村公路「生命保障線」,受益群眾將日趨增多。全市新建鄉鎮客運站187 個、招呼站427 個,開通農村客運班線條,投入農村客運車輛9912 輛,鄉鎮、行政村客車通達率分別達到98.1%、64.6%,方便了農民群眾快捷出行。
促進農民萬元增收。一是重新調整產業布局。
巫溪縣木龍村,該村8 公里農村公路建成後,抓住機遇,發展山羊、林下養雞和花卉等產業,該村人均增收4000 元。秀山為助推洪安鎮三陽村農戶萬元增收,該縣完善農村公路網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擴大土雞養殖規模和養蜂業,並規劃發展茶葉基地2000 畝。豐都縣玉楠路2009 年建成後,推動了沿線肉牛和柑橘發展,直接或間接帶動近8 萬農民增收。二是擴大生產規模。武隆縣雙河鄉在全縣海拔最高,發展蔬菜產業條件得天獨厚,該鄉用3年時間實現了全鄉村村通暢,推動了蔬菜產業迅猛發展,目前蔬菜種植規模達4.5 萬畝,是全縣高山地區農民最富裕的鄉。三是提高農產品價格。忠縣黃金鎮13.5 公里的甘大路2009 年建成後,解決了當地2.3 萬人困擾多年的以梨子為主的農產品「賣難、價賤」的難題,成為農民萬元增收的橋梁和紐帶。
三、加大投入,建設資金有保障
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公益事業,資金投入是關鍵。我市堅持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平台籌集建設資金。一是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資金。「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大力支持,提供車購稅、國債補助資金約50 億元,有力助推了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二是市級財政加大貸款支持力度。2006年7 月,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以今後15 年市級財政(稅收) 增量的20%還本付息,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50 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市上實際承擔還本付息共90 億元,有效解決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難題。三是引導區縣增加財政投入和貸款融資。市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區縣加大財政投入,對貧困區縣,由市財政兜底,區縣以本級財政(稅收) 增量的20%作為還款來源,貸款解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問題,2008 年—2010 年區縣財政共籌集135 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四是採取涉農資金打捆使用。部分區縣將交通、以工代賑、扶貧、農業開發、移民復建、新農村建設等與農村公路有關的涉農資金,整合用於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資金的集中使用效益。五是鼓勵社會捐助和群眾集資。部分區縣通過一封書信、一個電話、樹碑立傳、開發沿路資源等多種方式,發動熱愛家鄉的成功人士、經營業主和廣大幹部群眾,大力捐資修建農村公路。
四、強化管理,質量進度全控制
農村公路建設具有量多分散、單個項目投資少、投資主體多元化(絕大部分建設項目有農民投工投勞) 等特點。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採取市級部門行業指導、區縣負責具體實施的管理模式。
一是分類確定建設業主。各區縣根據實際情況,在建設業主組成方面主要採取了三類管理模式:區縣交通局(委) 作為管理單位,下設機構作為業主單位;區縣交通局(委) 作為管理單位,委託鎮街作為業主單位;區縣交通局(委) 既作為管理單位,又作為一些重大項目業主單位,其他項目由下設機構或鎮街作為業主單位。二是規范工程招投標。市交委出台《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招投標范圍和有關條件,市級部門加強對區縣在基本建設程序方面的檢查和指導。從資料抽檢情況來看,除個別區縣招投標不規范外,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對應該進行招投標的項目,基本採用委託中介進行公開招投標的模式。三是強化工程質量監督。2008 年以來,我市以開展「農村公路質量年」活動為契機,按照「政府監督,群專結合」模式,多措並舉確保農村公路質量。即區縣完善質監機構和落實相關人員設備;聘請各個層面的義務監督員,形成全市上下近萬人的義務監督員隊伍;組織中介機構對項目質量進行專業抽檢;組織區縣進行互檢;
要求施工單位樹立質量意識,做好自檢工作;嚴格獎懲措施,對日常檢查、專業抽檢、群眾舉報等發現的質量問題,督促進行及時整改。通過這些措施,全市農村公路質量穩步提升,2009 年我市農村公路的主要指標總體抽檢合格率達到94.6%。四是加強建設資金監管。農村公路資金要求設立專用賬戶、專款專用,各區縣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嚴格按程序、按工程進度撥付資金,嚴禁挪用侵佔。市交委、市公路局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對農村公路項目進行定期審計、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建設中涉及的各種違法違規問題。五是督查工程進度。市裡定期對農村公路項目進度進行巡查,對重點、難度項目進行跟蹤督查,要求區縣拿出具體措施,並進行復查,確保進度可控。
五、創新體制,管養難題大破解
農村公路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行「分級負責,以縣為主」模式,即縣道和重要鄉道由縣(區) 管護,一般鄉道和重要村道由鎮(鄉、街道) 管護,一般村道由村管護。主要做法是:
層層落實養護主體責任。在市交委、市公路局指導下,各區縣政府建立健全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和考核管理機制,安排專人從事養護管理,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為農村公路安全、暢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體制保障。同時,各區縣認真落實和用好農稅轉移支付中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通過道路冠名、組建養護管理機構、公路養護協會等方式,鼓勵公路受益企業和經營車輛業主捐資養路,引導鄉鎮將路旁經濟林帶等集體收益用於農村公路養護。
創新監管考核工作機制。一是市裡修改完善《重慶市「十一五」農村公路「雙百」目標方案》,明確市、區(縣) 兩級相關責任單位、責任部門的職責,做到「覆蓋到邊,責任到人」。二是各區縣制定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評定辦法和標准,建立養護工程質量檢測、監督機構,強化村民和社會各界對養護工作的監督,通過公路養護監督公示牌、聘請義務監督員等方式加強社會監督。三是建立農村公路養護考評機制,把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各級政府的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四是各區縣積極探索建立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如江津、永川、奉節、渝北、綦江、大足等區縣,積極開展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在農村公路養護工程中引入招投標等競爭機制,逐步培育農村公路養護隊伍。
養護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為認真貫徹國辦發〔2005〕49 號文件精神,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2006 年2 月,市政府辦公廳出台《重慶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渝辦發〔2006〕36 號)。同年10 月,市政府出台《關於改革鄉鎮執法監管強化公共服務試點工作的決定》(第198 號令)。2010 年6 月,市政府辦公廳出台《關於進一步理順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的意見》(渝辦發〔2010〕162 號),明確了區縣公路養護管理主體職責,養護職工基本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為推進養護生產市場化、社會化創造了條件。
六、運用科技,綜合效益已顯現
近年來,我市加大科研投入,大膽採用新技術、新材料降低農村公路建設成本,相繼完成「三峽庫區固體廢棄物修築農村公路技術」、「鍶鹽廢渣在農村公路中的應用研究」等重點科研項目,獲得交通運輸部、重慶市兩級科技獎勵20 余項。同時,注重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指導永川、江津、長壽、涪陵、豐都、墊江等區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大力推廣燃煤灰、錳渣、電石渣、鍶渣等工業廢渣利用,瀝青混凝土冷熱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再生、橡膠粉再生等實用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明顯,僅大足縣實施鍶渣路近1000公里,社會經濟效益就達4000 萬元以上。這些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我市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方向的轉變。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要求,「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我市「十二五」期間農村公路發展,將以行政村通暢工程為重點,加快實施路面硬化油化工程,完善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全面提高農村公路服務能力,促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十二五」期內,全市規劃新改建農村公路50000 公里,重點實施30000 公里行政村通暢工程,實施縣鄉道改造升級工程10000公里,實施其它連接公路工程10000 公里,力爭全市80%的鄉鎮通二級公路,為重慶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公路交通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