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檔」房企不得拿地!樓市調控首次和「三道紅線」掛鉤
本報記者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道
成都樓市的調控升級了。3月22日,成都市官方部門發布了相關文件,從土地、住房交易、金融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新的調控。其中,「紅檔房企」無法在成都拿地,且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全面實施「限房價、競地價」的出讓方式。市場方面,成都將「網紅盤」的限售期限從3年延長至了5年,且法拍房也需要遵循相關的限購限售規定。此外,成都會針對熱點片區、熱點樓盤的二手住房發布二手住房成交價格參考機制。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雖然一直未有官方消息,但業內已經多次傳出「三道紅線」自2020年8月份開始在重點房企試點,於2021年開始全行業推行。盡管房地產調控頻發,但成都是首次將樓市調控與房企的「三道紅線」進行聯系。
「紅檔房企」無法參與土拍
3月22日,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新政共有16條內容。文件顯示,相關調控是為了堅決貫徹「房住不炒」,促進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增強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首先,成都從對住宅用地的供應做出了調整。文件顯示,增加住宅用地供應,2021年度全市住宅用地供應總量增長20%以上。同時,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嚴格執行集中公告、集中出讓,切實穩定地價和市場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將加強對於土地競買主體的資格審查,超出房地產開發企業「三道紅線」、存在重大失信行為的競買人,不得參與成都的土地競拍。這則規定意味著「剔除預收賬款後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的紅檔房企無法在成都拿地。
「三道紅線」的設置是為了防止房企出現財務風險。若以2020年的財務數據為指標來看,在銷售額較高的50家房企內,約有14家為紅檔房企。不過,自2020年8月份「三道紅線」的消息傳出後,房企已在積極降負債。
同時,成都還深化了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全面實施「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出讓方式。
「相關調控有利於將高杠桿、高風險的開發商擠出市場,加強開發商降杠桿的意願。預計未來限房價、競地價也將成為常態,房企的利潤空間也會面臨售價和成本的雙重壓力。這項調控有利於經營穩健、融資成本低的房企拿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拍競爭熱度和土地的溢價率。」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長付躍華如此認為。
「網紅盤」限售期限延長
除了針對土地市場進行了調控加碼之外,成都還對住房交易市場進行了相關的調整。文件顯示,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准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項目,所購商品住房銷售期限由3年延長至5年。
此外,依據合同規定方式取得本市住房的主體,以及通過司法拍賣、變賣等取得本市住房的主體,均應當符合本市住房限購、限售政策的規定。這兩項調控意味著成都的搶手樓盤限售期限延長,且法拍房的限購限售同樣從嚴。
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成都緊跟深圳的步伐,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在2021年2月份,深圳發布了同樣的調控機制並已開始實施。目前,深圳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相關部門在研究調查的基礎上,形成全市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並定期在官方網站等平台上發布。值得關注的是,調控對市場的作用「立竿見影」,新政後的深圳二手住房2月份的網簽量環比1月份下降超過40%。
目前,成都在先期對熱點片區、熱點樓盤的二手住房實際成交價格進行梳理,逐步形成區域網格化的二手住房參考價格,並定期在官方網站等平台發布。
加強金融監管
進入2021年以來,多地發文對房地產貸款進行嚴格的管控。同時,嚴禁經營貸、消費貸等貸款流入樓市。文件顯示,成都則同樣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各項管理要求。加強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嚴格審查貸款人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切實防範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此外,成都還加強了對市場秩序的監管。文件顯示,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網路平台、自媒體及個人等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嚴厲打擊惡意炒作、發布虛假廣告、借名買房、哄抬房價、捂盤惜售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付躍華認為,信貸方面,熱點區域和高價房源降溫是重點。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將作為銀行房貸的重要參考,購房者的首付總金額將會受到一定影響。
除此之外,成都還加大了住房保障力度,採取公租房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實現城鎮戶籍的住房和收入「雙困」家庭「應保盡保」。成都還在穩步推行裝配式建築和綠色建築,全市新取得建設用地居住建築工程項目原則上全面推行裝配式建設方式和綠色建築要求。
B. 黑龍江調控「升級」:禁止房企貸款拿地 高層建到三分之二才能預售
日前,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然資源廳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房地產市場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今後黑龍江省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資金不能通過金融貸款或市場融資,違規者兩年內不能參加土地招拍掛;2020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將全面實行項目資本金監管制度。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政策將有利於降低房企的杠桿率和市場的穩定,降低『地王』的出現概率。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將影響非常大。」
黑龍江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網截圖
房企不能貸款拿地 違規者兩年內不能拍地
《通知》指出,在2019年年底前,對黑龍江省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兩等(A、B)四級(AAA、AA、A、B)進行信用評價,實行動態評價管理機制,以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等級為依據,對其開發經營的房地產項目在項目資本金、預售許可預售資金監管、項目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監管。
《通知》還要求,各地市要建立開發購地資金審查制度,確保房地產開發企業使用合規自有資金購置開發項目用地。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參與商品住房開發建設用地招拍掛前要提交承諾書,承諾土地購置資金是合規自有資金,其來源不屬於金融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等,並載明如承諾不實則自願放棄開發用地中標資格。經核查發現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資金不符合要求的,由自然資源部門取消土地競買資格,並在兩年內禁止企業參加土地招拍掛。
「部分違規資金進入土地市場,在當前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情況下,將加大行業資金鏈壓力和泡沫風險。」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嚴格審查企業購地資金,客觀上也是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的管控。「客觀上將使後續房地產市場更加穩定,從而防範出現系統性風險。」
張大偉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這一政策對於市場的影響並不大。」在他看來,拿地不得貸款,這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個原則,當下樓市房企拿地已很少直接融資。對房企來說,和資金方一起組成合資公司拿地在市場上非常主流,大部分融資企業也都要求佔一定的股權降低出資風險。
全面啟動資本金監管 多層封頂才能預售
據人民網,此前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各地對全省房地產「爛尾樓」項目進行排查整治,各地目前共排查鎖定房地產「爛尾樓」項目117個。經調研和對各地上報情況分析,房地產「爛尾樓」問題成因復雜,其中因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有85個項目,涉及債務糾紛的有11個項目。
《通知》規定,2020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全面實行項目資本金監管制度,即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攬項目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資本金。
《通知》明確指出,將按照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評價等級對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實行差異化監管。管理部門在工程項目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之前啟動項目資本金監管。按照完成工程基礎、完成工程主體結構、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三個節點,分別返還項目資本金的40%、40%、20%,並確保返還資金用於項目建設及經營管理。同時,將探索實行資金、擔保機構擔保等組合方式實行項目資本金制度,並按照相應節點解除擔保、返還資金。
「這一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夯實資本金制度。」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基建資本金制度有所放鬆,但房地產本身沒有放鬆,各地也不應隨意放鬆資本金制度。「應嚴格管控、嚴格要求。」
據記者了解,2018年黑龍江省已出台相關規定,在2019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新樓盤,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新建商品房預售的,多層樓房工程形象進度達到封頂時,高層樓房工程形象進度達到總層數的三分之二時准予預售。《通知》強調,各地市要嚴格按照此標准進行預售許可審批,同時可結合實際,開展現房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頻出。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各地出台的房地產類調控高達72次,而在2018年11月則只有20次。今年1~11月,全國各地合計出台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的425次上漲幅度高達30%。
「2019年10~11月樓市政策密集發布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才購房相關政策、公積金政策、市場亂象監管政策。特別是11月,部分城市開始集中用人才政策調整購房資格,這是出現11月政策年內最高的主要原因。」張大偉指出,房地產調控最嚴格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在人才購房、首套房信貸支持、公積金政策等方面釋放有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
C. 房地產企業有哪些融資拿地的模式
您好,希望點點租可以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1、拿地階段:劣後投資人通過SPV設立有限合夥企業,分級資金以直接或通過SPV的形式認購有限合夥份額,有限合夥企業注資並控股開發商為目標項目成立的項目公司。這里的劣後投資人是指介入地產項目運作全階段並以獲取項目完成開發、銷售後分紅收益為目的的金融機構。
2、拿地後(繳清土地出讓金)至開發貸放款前:分級資金通過SPV認購有限合夥企業的優先份額,融資人-開發商以不限於現金、股權等形式認購有限合夥企業的劣後份額,有限合夥企業以不限於委託貸款、附加回購條件的股權投資等形式向項目公司提供資金。
3、開發貸:底層項目滿足銀監會規定的「四、三、二」標准時,可直接採用信託貸款、銀行貸款,只是集團下屬非銀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與銀行貸款比較並無優勢,集團內只有銀行具備做開發貸的條件,但是如果融資人對用款效率、資金監管等方面有強烈需要並且能夠滿足這些要求,非銀金融機構依然有落地開發貸項目的機會。
4、其他,不限於某一特定階段:
(1)項目公司應付賬款保理;
(2)開放商以自持或者待去化物業作為基礎資產,通過財產權、資產收益權信託融資;
(3)財險保單增信引入網路平台資金,通過SPV對開發商發放指定或不指定用途的貸款。
以上只是基本的交易模式,實際操作過程中因資金方的風控、合規需求或者融資人的信用水平,會對交易結構進行相應調整。
D. 開發企業拿地時做了股權融資後續怎麼辦
「做了股權融資」等於是債轉股了(用債權換股權),需要變更工商注冊登記。
按照股權融資協議和工商登記變更
借:短期借款(核銷債權轉為股權部分)
貸:實收資本—***(計入股本的部分)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超出協議的部分)
如果僅是做了抵押,不屬於股權融資。
E. 黑龍江調控「升級」:禁止房企貸款拿地
黑龍江6部門近日聯合發出文,從明年起對開發項目資本金進行全面監管。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日前,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然資源廳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房地產市場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今後黑龍江省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資金不能通過金融貸款或市場融資,違規者兩年內不能參加土地招拍掛;2020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將全面實行項目資本金監管制度。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政策將有利於降低房企的杠桿率和市場的穩定,降低『地王』的出現概率。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將影響非常大。」
黑龍江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網截圖
房企不能貸款拿地 違規者兩年內不能拍地
《通知》指出,在2019年年底前,對黑龍江省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兩等(A、B)四級(AAA、AA、A、B)進行信用評價,實行動態評價管理機制,以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等級為依據,對其開發經營的房地產項目在項目資本金、預售許可預售資金監管、項目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監管。
《通知》還要求,各地市要建立開發購地資金審查制度,確保房地產開發企業使用合規自有資金購置開發項目用地。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參與商品住房開發建設用地招拍掛前要提交承諾書,承諾土地購置資金是合規自有資金,其來源不屬於金融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等,並載明如承諾不實則自願放棄開發用地中標資格。經核查發現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土地資金不符合要求的,由自然資源部門取消土地競買資格,並在兩年內禁止企業參加土地招拍掛。
「部分違規資金進入土地市場,在當前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情況下,將加大行業資金鏈壓力和泡沫風險。」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嚴格審查企業購地資金,客觀上也是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的管控。「客觀上將使後續房地產市場更加穩定,從而防範出現系統性風險。」
張大偉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這一政策對於市場的影響並不大。」在他看來,拿地不得貸款,這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個原則,當下樓市房企拿地已很少直接融資。對房企來說,和資金方一起組成合資公司拿地在市場上非常主流,大部分融資企業也都要求佔一定的股權降低出資風險。
全面啟動資本金監管 多層封頂才能預售
據人民網,此前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各地對全省房地產「爛尾樓」項目進行排查整治,各地目前共排查鎖定房地產「爛尾樓」項目117個。經調研和對各地上報情況分析,房地產「爛尾樓」問題成因復雜,其中因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有85個項目,涉及債務糾紛的有11個項目。
《通知》規定,2020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全面實行項目資本金監管制度,即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攬項目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資本金。
《通知》明確指出,將按照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評價等級對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實行差異化監管。管理部門在工程項目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之前啟動項目資本金監管。按照完成工程基礎、完成工程主體結構、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三個節點,分別返還項目資本金的40%、40%、20%,並確保返還資金用於項目建設及經營管理。同時,將探索實行資金、擔保機構擔保等組合方式實行項目資本金制度,並按照相應節點解除擔保、返還資金。
「這一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夯實資本金制度。」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基建資本金制度有所放鬆,但房地產本身沒有放鬆,各地也不應隨意放鬆資本金制度。「應嚴格管控、嚴格要求。」
據記者了解,2018年黑龍江省已出台相關規定,在2019年1月1日以後獲得土地開發權的新樓盤,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新建商品房預售的,多層樓房工程形象進度達到封頂時,高層樓房工程形象進度達到總層數的三分之二時准予預售。《通知》強調,各地市要嚴格按照此標准進行預售許可審批,同時可結合實際,開展現房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頻出。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各地出台的房地產類調控高達72次,而在2018年11月則只有20次。今年1~11月,全國各地合計出台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的425次上漲幅度高達30%。
「2019年10~11月樓市政策密集發布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才購房相關政策、公積金政策、市場亂象監管政策。特別是11月,部分城市開始集中用人才政策調整購房資格,這是出現11月政策年內最高的主要原因。」張大偉指出,房地產調控最嚴格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在人才購房、首套房信貸支持、公積金政策等方面釋放有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
F. 年內多地出台新規穩地價 減輕房企融資壓力引導理性拿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強調「堅持因地制宜、多策並舉,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定地價、房價和預期」。
這為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走勢定下了基調。需要注意的是,在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三穩」目標中,穩地價被列在首位。對此,東方金誠房地產行業資深分析師謝瑞在接受記者表示,「穩地價」是「穩房價」和「穩預期」的基礎。房價與地價息息相關,當地價上漲時,往往帶動房價的快速上漲,二者相互影響。只有通過減少地方對土地財政收入的依賴、保持土地持續穩定供應等方式穩定地價,才能穩定房價和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近幾年,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其中不乏穩定地價的政策,並且收效甚佳。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對記者表示,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開始推出的限競房地塊、共有產權住房地塊對於穩地價發揮了積極效果。2016年北京住宅用地樓面價同比上漲超40%,2017年漲幅縮小為4%,2018年、2019年樓面價同比下跌,房價漲幅不斷收窄,2017年以來,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累計上漲約10%,總體上低於其他核心城市。
今年以來,地方穩定地價的舉措還在不斷更新。比如1月初,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發布《關於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鎮樹村棚戶區改造B-1南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等3宗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補充公告》,修改了海淀區海淀鎮樹村和朝陽區金盞鄉小店村3個地塊的競買規則,試點施行「限地價、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競高標准商品住宅建設方案」的掛牌方式。這也是北京市土地公開出讓首次採用「競地價 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 競高標准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方式進行供地。
再比如,1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土地出讓管理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住宅用地可採取「限地價、競自持」方式出讓或熔斷後搖號確定競得人,報(競)價首次達到出讓起始價的120%-130%時熔斷。
此外,近期還有多地試水「兩集中」出讓土地,如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於2月24日發布《堅決落實上級有關要求部署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工作》,其中明確,嚴格實行住宅用地「兩集中」同步公開出讓,即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並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引導市場理性競爭。
在謝瑞看來,穩地價及相關政策對房企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一方面,穩地價在某種程度上將助力提升房企整體信用質量,穩地價背景下拿地競爭趨於理性,房價地價倒掛情況減少,銷售利潤率向上向下的彈性減少,穩定性及安全性提升;另一方面,有助於房企合理補庫存,穩地價要保持土地的持續穩定供應,保持合理程度的增長。
許小樂認為,地價平穩除了有助於減輕房企融資壓力外,在穩地價要求下,土地供應及交易信息更公開、透明,利於房企對土地市場供應量價、市場運行趨勢進行客觀判斷,形成合理預期,引導市場回歸理性。並且,房企可以在拿地前更充分的進行拿地成本與收益測算評估,優化住宅方案設計並合理定價,避免因過高的土地溢價擠佔用於產品質量建設的成本。
G. 部分城市出台措施嚴控房企拿地資金來源
8月17日,濟南、蘇州兩地同時發布土地出讓補充公告,對房企參與競拍的資金來源進行嚴控,包括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其股東不得違規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
資金來源須說明
蘇州發文指出,調整蘇地2021-WG-41號、蘇地2021-WG-42號、WJ-J-2021-019號、WJ-J-2021-022號、WJ-J-2021-023號5宗地塊一次報價有效區間上限,公告時間延長至2021年9月5日。本次出讓的住宅及商住用地僅限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參與,申請競買人報名時須同步上傳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同一企業及其控股的各個公司,不得參加同一宗地的競買。
同時,蘇州對參與競拍房企的資金來源進行了嚴格監管。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參與土地競拍和開發建設過程中,其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購地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不得使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借款;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企業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競買人須說明資金來源情況,在報名時提交資金來源情況申報表及相應證明材料。
從濟南方面看,參與商品住宅用地競買的企業須由自有賬戶交納競買保證金,同時競買企業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購地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不得使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機構的借款,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企業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參與競買企業要說明購地資金來源、提供相應證明並對上述要求做出承諾。土地成交後,對競得人繳納的保證金和出讓金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是否屬於自有資金的審計報告。對於經審查資金來源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取消其競得資格、解除土地出讓合同、收回已出讓土地,競買保證金不予返還。
中指研究院蘇州分院分析師金珂指出,對於第二輪集中土拍,各城市都在有針對性地醞釀新的規則,以更好地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一方面,杜絕房企多個馬甲拿地的情況,推動土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對房企的資金實力要求更加嚴格。
房企審慎投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4895億元,同比增長12.7%。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918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土地購置面積87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土地成交價款5121億元,同比下降4.8%。
機構認為,融資環境收緊,房企對下半年新開工將採取審慎態度。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繼無錫、杭州之後,或有更多城市對溢價、地價管控升級;在增加住宅用地有效供應的情況下,部分城市或適度放寬土拍要求。而房企將把剩餘資金投入其他具有潛力的二三四線城市,土地購置面積預計將迎來一輪回升。
部分房企近期新增地塊青睞低容積率項目,未來有望推出洋房、別墅等價格高、面積大的低密度住宅項目。
南山控股8月10日晚間公告,全資下屬公司蘇州南山新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3.69億元競得南通TR21018號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並取得成交確認書。該地塊位於通州灣示範區納潮河北、珠海路西,地塊面積約為6.46萬平方米,地塊用途為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為70年,1.6≤容積率<1.9。
首開股份子公司太原首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2680萬元競得太原市SG-2112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該地塊土地面積為15656.31平方米,容積率為1.0。此外,公司以7.3億元競得南通市R21013幸余路北、通生路東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該地塊出讓面積為47143.07平方米,容積率為1.20-1.37。
業內人士指出,低密度地塊出讓地區基本上還沒有實行「兩集中」制度。由於實行「兩集中」地區地塊出讓延期,有的房企在「空檔期」摘下這類地塊。
H. 為何嚴禁企業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為其市場化融資行為提供擔保
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稱,嚴禁企業以各種名義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為其市場化融資行為提供擔保或承擔償債責任,切實做到「誰用誰借、誰借誰還、審慎決策、風險自擔」。
通知指出,擬舉借中長期外債企業要統籌考慮匯率、利率、幣種及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等因素,有效防控外債風險。要規范信息披露,不得披露所在地區財政收支、政府債務數據等可能存在政府信用支持的信息,嚴禁與政府信用掛鉤的誤導性宣傳。有關信用評級機構不得將企業信用與地方政府信用掛鉤。
通知強調,發展改革部門要切實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財政部門對依法合規承接政府投資項目的企業,應當按規定和批準的預算及時撥付資金,不得拖欠。
內容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