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產品好嗎值得下手嗎
一般是在哪買呢。
A:地域購買限制有些產品會有的,有些沒有。具體產品具體解答,一般是直接在信託公司購買,當地三方投資公司購買,或者也有銀行在代售。但是不管在哪裡購買都認准簽署的是信託合同,資金進賬信託公司對公開戶的此產品賬戶,每個產品信託公司都會針對開唯一的信託賬戶。
2、即使都是100w,24個月的產品,為何收益率從大概7.5到10.8不等呢?這種差別是因為風險不同么,但到現在基本都是剛性兌付啊?還是有別的原因呢?
A:同一個產品不管資金是100 還是300 風險都是一樣的。不同產品一般可以認定收益越高 風險越大,另外需要注意如果是從銀行購買 銀行會從你的收益裡面吃掉一部分利息 也會導致您無法直觀判斷。
剛性兌付只是潛規則,在信託公司可承受的范圍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旦某家信託公司的產品爆發集體風險,超出信託公司承受范圍,那麼剛性兌付只是笑談(沒人會讓自己傾家盪產來賠你的)畢竟合同里沒有提及剛性兌付也不可能提及(與現行法律有悖)
3、為何各網站上查到的信託產品,多數都沒有銷售截止日呢?而理財產品的截止日各網站都是標注的很清楚的。
A:首先網站查詢到的信託產品分清楚是信託公司的官網(信息正規,但是信息滯後)還是其他投資公司網站(會存在套取客戶資料而發布已結束的優質產品),一般以產品正式計劃說明書內具體推薦時間為准。
② 信託產品好嗎
最近,小L打聽到某信託機構要發一款產品,年化收益率7點多,加上浮動收益,大約可以拿到10%的利潤。不過因為直接從信託機構認購,一百萬的起點頗高,大家覺得好是好,但和自己的實際財產狀況相差太遠了。 「我們可以大家集資啊,一個人沒有一百萬,但多找幾個人不就有了。」姚太太發話了。 「嗯,這個倒是可以試試看。」小L一通電話,辦公室里幾個手頭有閑錢的同事都很積極,七湊八湊,60萬已經差不多落實了。 「找老闆,讓她把後面的給包了。」姚太太說。 姚太太的老闆是個精明女人,她自稱自己這一生從沒有存過定期存款,原因就是利率太低,和CPI相比,資產增值速度太慢。她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的可以買一些,不過後來她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實際上是打包了信託公司的產品出售,銀行中間提點,所以還是直接從信託公司買產品收益更高。因為她的善於理財,其財產增值迅速,現金流百萬以上,在姚太太、杜太太以及小L看來,她就是一個富婆。 久經沙場的老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看了項目計劃書之後,她決定一起參與,和大家一起購買。這件事情也就差不多成了。 不過對於信託產品的風險,姚太太重申了一下: 首先,信託產品是不保本的,就是說有可能本金會賠掉,特別是從信託公司買,那麼相對就更加危險了(從銀行買的話,有些產品銀行會給予保本承諾,但收益會少很多)。所以大家在集資購買前不能被高收益所迷惑,一定要有很強的風險意識。 其次,購買信託產品,只能以一個自然人的名義來作為購買主體,因此大家一起湊錢買一個產品的情況,就涉及到由誰來作為購買主體,因此,大家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對彼此的出資情況以及今後的利益分配進行事先約定。 洪葉
③ 信託好處和壞處
好處:相對穩健型,不成文的剛性兌付會保證你的本金利息,
壞處:據目前的市場其他高端理財產品來說,收益失去競爭力,如果不信踏雷,會有逾期風險。
④ 信託現在好嗎
可以也沒問題,親的特別好的,可以的,沒問題,這也比較好。
⑤ 誰做過信託信託好做嗎
沒做過。做的現貨
⑥ 信託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嗎
非常客觀公平的說:因人而異,看你的需求和目的,你要追求收益,那選擇PE。你要追求穩定,那選擇固定收益信託。你要想保本保收益,那隻能存款。你要看好股票市場,可以做做陽光私募!每個理財產品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說信託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這話沒錯。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
⑦ 信託產品可靠嗎
我是信託者,聚焦信託!
自2018年資管新規頒布,剛性兌付逐漸打破,之前投資者選擇信託投資所依賴的法寶逐漸失去效力。從這個角度考慮,信託的靠譜與否是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的。盲目依賴「過去」,投資人一定會吃虧。
目前信託行業資管規模20萬億元,行業不良率在1.5%(同期銀行理財不良率在1.7%(銀行理財資管遠超信託)),出現單體機構風險的機構有5家。
信託的相對靠譜如何體現呢??
三個維度去剖析:
一,信託行業層面:
從我國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託機構(現今的中信信託——行業龍頭)算起,信託行業已經發展了40多年時間(與改革開放同齡),正是這40多年的行業發展和沉澱,一共6輪行業整頓使的上千家信託公司,一步步、一層層篩選至今日的68家信託公司,目前信託行業正在經歷第7輪整頓,第69家信託公司或許將會來臨,而5家單體機構風險的信託公司在這一輪種也會有新的「命運啟示」,2007年銀保監會明確不再增發信託牌照,單張信託牌照價值百億,加之信託機構在國內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體市場的金融機構,號稱萬金油,信託機構實控人或許會易主,但信託機構主體一定會仍舊存在,只不過時不時改頭換面,爭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規:《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使得信託行業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發展(類似網貸P2P行業今日已經消亡),另有中國信登、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在結構功能上輔助、完善整個信託行業。
二,信託公司層面
股東實力強大——各家機構股東情況,見圖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貴。
在信託業務發展、資源稟賦上,信託公司股東實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託項目層面
信託項目期限12個月-36個月,以18個月-24個月居多,期限不長而且資金量巨大,少則億元多則百億元,經過幾十年的行業沉澱,信託資金投向多半為國內的成熟行業、領域。
按資金投向可劃分為房地產信託、政府基建信託、工商企業信託、金融類信託
僅以房地產信託為例,過去十年是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而該類信託項目也是最受信託投資者的喜愛,風控措施完備:有實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實際控制人擔保、應收賬款質押等等以確保項目如期兌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場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獲,感謝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⑧ 信託好買嗎
信託法規里明確規定每個信託計劃只能最多有50個小額,而投資額度在300萬以下都屬於小額范疇,很多信託計劃的融資規模大,一般很難接受幾十萬或者一兩百萬的個人融資規模,因此小額投資者想要投資會遇到這50個名額限制。現在信託產品一般都是信託公司直接交予第三方理財機構代為銷售,產品的購買和在信託公司購買一樣,但是信託公司一般只接受資金較大的個人融資。
一般來說,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為100萬元人民幣以上。近年來,隨著市場上對於信託產品的認知度大幅度提高,機構和大資金的個人客戶購買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一些實力雄厚的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被市場追捧程度甚高,一般的人很難買到,更別提300萬元以下的客戶。而從融資方來看,目前經濟還處於底部,利潤增速放緩、成本上升壓力大,致使中小企業的投融資需求明顯下降,從而使信託產品的發行趨緩。
不過通過第三方理財機構還是可以買的到的,如果是很熱銷的信託產品,的提前預約,好東西大家都會搶,不預約買不到的。你可以去中國財富網或者川茂財富看看,很多信託產品,很多都是50W起步,
⑨ 銀行信託產品好嗎
信託產品是大額理財產品中比較安全的產品,銀行的信託產品也是有發行信專托資質的公司發行的。屬根據銀行的投資偏好和習慣——安全最重要,所以銀行選擇代售的信託產品時又會進一步對信託產品進行風險權衡和過濾,選擇更安全的產品給投資者。不過這樣就縮小了信託產品的挑選范圍,而且收益也會相對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