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納稅所得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納稅所得額

發布時間:2021-11-11 02:04:34

❶ 期末按公允價值調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金額,產生的應納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計入利潤表所得稅費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而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調增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金額不計入本期損益,也即不計入企業的經營利潤,因此,由此產生的應納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計入所得稅費用。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具有時間性,隨著時間推移,該項差異會消失。它是指資產負債表內某項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按照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會計利潤與應稅利潤的確認、計量、報告的依據不同,二者必然存在某種程度的差異。按照差異對會計報告的影響期間劃分,可以分為永久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所謂「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准則和稅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益時的口徑不同,所產生的會計利潤與應稅利潤之間的差異。

永久性差異隻影響當期的應稅收益,不會影響以後各期的收益,因而,永久性差異不必作財務調整處理,各種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對永久性差異的處理相同。

❷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遞延所得稅的問題。

目前所得稅准則採用的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是以資產負債為基礎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負債日公允價值變動是沒有計入當期損益,但計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本身這個資產項目價值,這一項在會計上和稅法上的價值產生差異,所以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這公式不完全對,原因即上述,未計入損益項目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也不計入損益項目,如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也計入資本公積。

❸ 為什麼稅法規定,可供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金額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財務會計制度採取的是謹慎原則,而企業所得稅法採取的是據實列支原則。

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會計核算時,應當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所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未實現的收益或虧損,因此,稅法規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不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和以公允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同時,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余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處置以公允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按照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借記「其他業務成本」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

同時,結轉投資性房地產累積公允價值變動。若存在原轉換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一並結轉。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在此科目核算。

❹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讓的凈收益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為什麼應予以調整。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都是按公允價值計價的,而稅法是按照成本計稅,公允價值上升導致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將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本期利潤總額基礎上是調減的,該差異在未來轉回就要增加應納稅所得額,導致企業應交所得稅的增加。

這是暫時性差異造成的。

❺ 所得稅中什麼時候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納稅所得額不需要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是調整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影響利潤表數值,不需要應納稅所得調整,但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利潤表金額,需要確認應納稅所得調整。

❻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所得稅問題

你說的這個情況應當計入遞延所得稅負債總額,但是不應影響所得稅費用。
根據會計准則要求,除了稅法明確規定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外,企業應當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是准則中又規定了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和企業合並中獲得的資產負債不應當確認所得稅費用,但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科目中既包含了計入損益的遞延所得稅也包含了計入權益的遞延所得稅,所以在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總額的時候要把它計進去。
我理解的的意思就是計入損益中的交易形成遞延所得稅影響所得稅費用,因為所得稅費用是根據本年的利潤計算出來的,影響損益的交易必然影響利潤,因此就影響所得稅費用了。計入權益則不影響利潤,所以對所得稅費用不影響。

計算所得稅費用的公式:「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中的遞延所得稅是這樣計算的:
遞延所得稅=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
或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初余額)
上面提到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負債都是不包含企業合並和直接在所有者權益中確認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的,無論是期初期末還是增加額都不包含,在計算的時候應當把這一塊單獨摳出來。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形成的遞延所得稅需要在相關的資產或負債處置的時候在轉出來。比如在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時候,應當同時結轉相應的資本公積,同時把對應的遞延所得稅也一起結轉出來。

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是否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暫時性差異,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也是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會涉及到所得稅費用的。

❽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確認遞延所得稅的問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後續計量過程中,當公允價值發生變動時,將會導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在會計上予以確認,在稅法上不予確認,從而產生了會計與稅法的計價基礎不同。
《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應計入所有者權益,即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計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續計量時,涉及遞延所得稅的核算。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沒有問題。

❾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所得稅詫異問題

因為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會發生變化,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初始成本,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當然就會有暫時性差異。
還有,你說的話一半是對的另一半是錯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所以不會影響當期會計利潤,但會影響所得稅,因為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後會使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存在差異,要調整遞延所得稅。

❿ 財務會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要從利潤總額中扣除暫時性差異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嗎

不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差異,可供公允變動產生的差異記入其他綜合收益,是所有者權益項目,而非損益類項目,不影響所得稅。

對於此類金融資產,稅法按歷史成本計量,不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進行納稅調整,如果在以前期間確認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那麼應當納稅調減,反之納稅調增。

會計學堂專注財會培訓,30天讓你成為會計高手!

閱讀全文

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納稅所得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小諾理財產品 瀏覽:56
中國染化交易市場上線 瀏覽:156
2015年經濟生活匯率變動訓練 瀏覽:988
理財通的國家首批戰略配售基金 瀏覽:979
北京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 瀏覽:393
陸金申華融資租賃登錄 瀏覽:767
2008年中美匯率 瀏覽:403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207
廣州盛融小額貸款公司旗下 瀏覽:102
藍箭電子股票 瀏覽:436
歐元匯率什麼時候低 瀏覽:662
淘寶貸款1000利息 瀏覽:145
金融機構沒有將某一具有可疑 瀏覽:75
wind每日信託 瀏覽:90
合肥長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67
農行理財產品待清算 瀏覽:319
杠桿利用二力平衡 瀏覽:823
保費杠桿率高 瀏覽:436
公司虧損小股東不出資 瀏覽:689
安逸花匯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