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什麼叫融資出表

什麼叫融資出表

發布時間:2021-11-14 00:41:49

① 什麼叫融資上市,什麼情況下可以上市

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 再融資的條件 (一)股改完成半年以上; (二)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計算依據; (三)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百分之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 (四)最近三十六個月內未受到過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最近十二個月內未受到過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 (五)會計核算規范,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遵循謹慎性原則。最近三年及一期財務會計報告未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所涉及的事項對發行人無重大不利影響或者在發行前重大不利影響已經消除; (六)現金流量正常,且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二十。 (七)最近二十四個月內曾公開發行證券的,不存在發行當年主營業務利潤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形。 註:本表未包含尚未披露2005年度報告的上市公司。隨著股改進程的推進和時間的推移,符合再融資條件的G股公司會逐步增多。

② 什麼叫銀行的「出表」

銀行的「出表」就是製作記賬憑證與填制會計憑證、報表。

會計憑證是指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者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是登記賬簿的依據。每個企業都必須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進行賬簿登記,如實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會計法》對會計憑證的種類、取得、審核、更正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2)什麼叫融資出表擴展閱讀:

會計憑證裝訂方法有以下三點:

1.從方向上來說,有左邊裝訂線處裝訂法;有左上角包角裝訂法。左邊裝訂線處裝訂法因使用較為普遍和直觀。

只介紹一下左上角包角裝訂法的具體做法:用兩條適當寬度和長度的紙條互相垂直折疊放在封面左上角,承蒙憑證一起裝訂。訂完後沿裝訂線向後折,剪去尾部多餘的部分,折好後封條在憑證封面左上角顯三角形,憑證封底顯矩形,可以將裝訂線全部包住,最後用膠水粘牢即可。並在騎縫處加蓋裝訂人名章壓縫。

2.從裝訂方式來說,介紹一種夾塞法,即在左邊裝訂處夾塞,以求厚度與右邊持平。這種法適用於業務較多,憑證較厚的情況。夾塞時可用記賬憑證裁段做塞,可用紙折疊做塞,實際工作中有把使用過的特快專遞按憑證的大小和適當的寬度剪裁好夾芯做塞的,方便而且也很節省。

3.編制會計分錄必須要去的裙,會計憑證的開頭是一壹八,會計憑證的中間還有三八零,會計憑證最後才是壹二伍,只有把這些數字綜合起來你才能找到你心目中的老帳房學習。

處理左邊與右邊持平的方法還有:每張記賬憑證下附的原始憑證盡可能少,或很少的原始憑證即做記賬憑證;這樣記賬憑證數量多得接近原始憑證數量,右邊翹的可能性就小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憑證

③ 「融資前」 「融資後」什麼意思

融資前」 「融資後」意思一般是指融資前分析以及融資後分析。

融資是一個企業版的資金籌集權的行為與過程,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

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

(3)什麼叫融資出表擴展閱讀:

從不同角度對不同融資方式加以觀察,就會發現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特點。考察不同融資方式的不同特點,對於客戶根據需要選擇特定的融資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在間接融資中,資金需求者和資金初始供應者之間不發生直接借貸關系;資金需求者和初始供應者之間由金融中介發揮橋梁作用。資金初始供應者與資金需求者只是與金融中介機構發生融資關系。

④ 融資報表怎麼做

融資銀行報表編制的一般原則
1、 一般銀行要求借貸企業按季度提交財務報表及附註: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有些銀行不要求全部提交,只要求提交部分資料。
2、銀行要求的資產負債表中部分項目的要求:
①貨幣資金與實際基本一致,即與企業基本戶+一般戶+老闆的私人賬戶保持一致。
② 存貨結構要明細,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
③列明固定資產分大類、原值、折舊、凈值、變動幅度;
④短期借款一般指的是向所有金融機構的借款,個人借款一般反映在其他應付款;
⑤應交稅費一般按照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金額填列,若銀行必須要提供稅票的話,可按實際繳納來反映;
⑥現金流量表附表的財務費用科目填寫的是非經營活動的財務費用。
3、優化指標:
(一)基本要求:盈利性、可持續性、增長性。
(二)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
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2較好;全行業≈1.3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0.8;全行業≈0.8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全行業≈30%
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一般應為正值,其營業收入現金回籠應一般在80%~95%以上。特殊情況:初創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可以為負值。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0%~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連續3年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衰退期了。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9.8%。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60天才能將資金回收相當於為別人提供了60天的免息貸款。同時又會帶來一系列的風險:比如壞賬風險、收賬風險、人員管理風險等。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
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全年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全年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
如果是半年報: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全年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半年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
存貨周轉速度(次數)=全年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凈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
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成本-管理費-銷售費-財務費-所得稅)/營業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7%。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全行業≈5.5%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 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5,最低應大於4。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⑤ 大神企業表外融資的主要有哪些方式,如何操作

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後,商業銀行與信託公司開展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受到30%余額比例管理限制。為了擴大理財資金投資范圍,拓展理財資金投資渠道,商業銀行創新採取了多種表外融資方式。經過對轄內商業銀行開展表外融資業務調研發現,表外融資業務存在不受信貸監管法規控制、表內貸款規模轉移到表外、銀行承擔實質性風險等問題,亟待出台法規進行規范,引導表外融資業務健康發展。
表外融資業務類型
目前轄內商業銀行開辦表外融資業務從開辦主體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經其總行授權後分行自行籌集資金開辦業務;二是分行將本地項目推薦上報總行,由總行統一安排資金,指導分行開展業務。從表外融資業務類型來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理財委託貸款。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作為委託人,借款人所在地的分支機構作為受託人,委託人運用理財資金(資金來源於購買理財產品的企業)通過受託人向借款人(資金使用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二)承接總行購買的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債權資產。是指法人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購買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的資金需求企業的債權資產,同時法人銀行作為委託人,以理財資金委託受託人(該企業所在地的分支機構)向該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三)財產(權利)收益權信託業務。是指融資方(即借款人)將擁有的財產(權利)的收益權委託給受託人(即信託公司)成立專項信託計劃,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該信託計劃。
(四)票據資產投資業務。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接受客戶委託,按照約定的投資范圍,通過與該行分支機構簽署委託投資協議,委託其向交易對手(擬賣出票據資產的其他商業銀行)買入票據資產,完成對票據資產的投資業務。
以上四類新型的理財資金融資方式大同小異,其本質為銀行用募集的理財資金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以滿足用款企業的資金需求。現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例剖析表外融資的問題和風險。
主要問題和風險
(一)理財委託貸款將表內貸款規模騰挪到表外,難以有效控制實際信貸規模。《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紀委書記王華慶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上講話的通知》(銀監發〔2011〕76號,2011年7月5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准化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所謂的『委託貸款』」。該條監管政策從保護個人客戶的角度出發,防止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波及到個人客戶。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轉而通過向企業法人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委託貸款。在當前銀行信貸資金有規模控制的情況下,銀行將不能在表內發放的法人貸款轉向表外發放,致使理財委託貸款規模越做越大,風險也由表內轉移到表外。這部分貸款的規模和風險未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宏觀調控政策。
(二)委託貸款實質按照信貸資產管理,銀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其一,根據某行《關於開展理財委託貸款業務的通知》規定,理財委託貸款審批要「按自營貸款審批流程完成信用風險審批工作」,「進行理財項目調查、信用風險審查審批、前提條件核准及投後管理」;「在理財項目投資完成後,受託人須承擔項目投後管理工作,保障理財產品的投資安全和投資利益」,說明銀行須承擔理財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和理財項目投資風險。其二,《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明確:「委託人應自行承擔委託貸款的風險」,而銀行作為委託人,實質是承擔了委託貸款的風險。其三,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雖然聲稱「不保本浮動收益」,但還是承擔理財產品到期不能正常兌付收益的聲譽風險。其四,銀行同時作為委託人和受託人,代理關系不明晰,存在法律風險。
(三)貸款不受信貸監管法規的限制,有違規使用貸款嫌疑。目前表內貸款發放和支付需嚴格執行監管部門「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如受託支付、實貸實付、T+1、測算資金需求量等。但是,理財委託貸款使本應在表內發放的貸款轉至表外發放,達到規避信貸監管法規的目的。如某《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中貸款用途為:「用於日常經營周轉和置換存量融資」,提款方式為:「貸款已經劃出受託人賬戶並達到借款人賬戶,即視為受託人已經發放貸款,借款人已經提款」。這類貸款支付方式實為自主支付,無支付時間限制、不測算資金需求量,銀行對這類貸款投向和用途不像表內貸款管理那麼嚴格,而且借款人無需提供資金使用證明,貸款資金走向難以監控,極易流向不符合國家宏觀調控規定的行業。
(四)企業以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從而變相發放貸款,規避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和諸多限制。《企業會計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委託貸款,應視同短期投資進行核算」。在實際操作中,一年及以下委託貸款,企業在「短期投資」科目核算,一年以上委託貸款,企業在「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企業發放委託貸款因屬於投資行為受到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約束,投向受到公司章程及上級主管部門各種限制,上市公司還需對此進行信息披露;而企業購買理財產品不受上述諸多要求的限制,在會計核算中可在「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不承擔資金對外運作的風險。因此,企業有購買理財產品的沖動。
政策建議
(一)監管部門應引導「影子銀行」體系健康發展。隨著籌資企業和投資企業需求不斷增加、業務的不斷創新,由理財產品帶來的表外融資性業務越來越成為當前「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部分,同時也反映了銀行從單一的傳統信貸業務向為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進行轉型,監管部門應審時度勢,既要防範「影子銀行」業務過度增長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又要引導「影子銀行」業務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進銀行改革和轉型的積極力量。
(二)制定監管法規來規范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代表的表外融資性業務。當前理財產品研發和銷售的火爆,反映市場對理財產品的需求旺盛,因此對於由發行理財衍生出的表外融資性創新業務,監管部門不能強行禁止、堵截,須通過疏通、規范來解決合規性問題,應制定相應的監管制度引導表外融資性業務發展,如提出發展各類型表外融資業務的原則性指導意見、制定風險監管指標、表外融資參照表內貸款管理、要求銀行計提風險資本等。
(三)要求表外融資性業務遵守信貸監管政策。表外融資性業務實質上作為信貸業務,其作用也是為企業籌集生產發展所需的資金,這類業務應納入銀行綜合授信體系管理、整體風險控制范疇,並遵守各類信貸監管規定,杜絕銀行在開展融資業務時存在監管空白地帶的情況,防止新的金融風險聚集。

⑥ 如何做融資報表

首先要了解本公司基本情況,經營方式,產品競爭力;其次要明確公司的資金缺口如何產生才能制定合適的融資方案;

然後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編制出較為合適的財務報表。
其實這就跟銷售是一樣的,如何將企業介紹給投資商,能投資商清楚的知道公司的實力,並能放心的將貸款發放到企業。

⑦ 股票中什麼叫融資,什麼叫平倉

1,股票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藉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餘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股東)享有對企業控制權的融資方式。

股票融資概述
這種控制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分享紅利等。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長期性。股權融資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
(2)不可逆性。企業採用股權融資勿須還本,投資人慾收回本金,需藉助於流通市場。
(3)無負擔性。股權融資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

2,平倉

平倉=close position,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建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一筆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沖銷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廠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己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建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未平倉頭寸,也叫持倉。交易者建倉之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了結期貨合約:要麼擇機平倉,要麼保留至最後交易日並進行實物交割。

⑧ 股票市場中的股票融資是什麼意思啊

股票前有個融字是指這個股票可以融資、融券。融資的意思就是指投資者可回以向證券公司交一些保證金,然後答借錢買入股票,並在約定的期限內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融券的意思就是指投資者用資金或者證券作為抵押,向證券公司借證券賣出去,並且在約定的期限內,買進相同的品種和相等數量的證券還給證券公司並且支付相應的費用。

⑨ 什麼叫表外融資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簡稱表外融資,是指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即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

表外融資的主要方式

1.長期租賃。租賃是一種傳統的、現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資方法。根據所體現的經濟實質不同,租賃分為經營性租賃與融資性租賃兩類。現行會計准則只要求資產負債表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與負債予以反映,對於承租人而言,如果一項租賃業務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為融資性租賃,否則即為經營性租賃:(1)出租人在租賃期滿時將資產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2)承租人享有廉價購買選擇權;(3)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如75%以上);(4)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償付款的現值不小於資產公允市價的絕大部分(如90%以上)。然而在事實上,基於前述的種種原因,承租人往往會想方設法地(有時以放棄一些利益為代價)和出租人締結租賃協議,例如:會將租賃期規定得稍短於准則限定的年限,使得盡管從經濟實質上考慮,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利益已基本轉讓給承租人,但是承租人仍可作為經營性租賃處理。

2.合資經營。近十幾年來在美國出現了不少為滿足大型建設及經營項目的資金需要而進行的表外融資方法,其中常見的是合資經營。具體而言,若某企業持有其他企業相當數量、但未達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權益,後者被稱為未合並企業(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於該企業並不控制未合並企業,因此只須將長期投資作為一項資產予以確認,而不必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未合並企業的債務。有些企業在未合並企業中安排投資結構、從事表外業務,是為了盡可能地獲得完全控股的好處,又不至於涉及合並問題。例如:合資經營企業有一種流行的形式,稱之為特殊目的主體(special-purpose entity,SPE),《投資者:小心「表外融資」的陷阱》一文中提到的為安然公司服務的馬林基金即是此類公司。這種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廣泛的爭議。

3.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項目融資方式,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首先在美國被用於推廣住宅按揭融資。到了80年代,這種融資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實行證券化的資產通常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汽車貸款、應收帳款、租賃應收款等。其操作方式通常是融資方將某項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金融機構,該金融機構再以此項資產的未來收益為保證,在債券市場上以發行債券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融資。雖然資產證券化在經濟實質上屬於一種融資活動,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它只是某項資產的轉讓,所以也不被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反映。當然,資產證券化的過程非常繁瑣,並涉及大量的法律、外匯管理、會計處理等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4.創新金融工具,或稱衍生金融工具。近幾年是創新金融工具大爆炸的時期,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掉期、掉期化、嵌入期權、復合期權、上限期權、下限期權、上下限期權等。由於環境的變化、競爭的加劇和對於風險進行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創新的勢頭不減,並將持續下去。然而,會計准則的制定並未趕上金融工具創新的步伐,在目前階段按現行會計准則,運用創新金融工具所產生的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在財務報表中大都不能得到體現,而只是在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因此,運用創新金融工具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達到表外融資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融資出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金申華融資租賃登錄 瀏覽:767
2008年中美匯率 瀏覽:403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207
廣州盛融小額貸款公司旗下 瀏覽:102
藍箭電子股票 瀏覽:436
歐元匯率什麼時候低 瀏覽:662
淘寶貸款1000利息 瀏覽:145
金融機構沒有將某一具有可疑 瀏覽:75
wind每日信託 瀏覽:90
合肥長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67
農行理財產品待清算 瀏覽:319
杠桿利用二力平衡 瀏覽:823
保費杠桿率高 瀏覽:436
公司虧損小股東不出資 瀏覽:689
安逸花匯率 瀏覽:866
集中量常有指標 瀏覽:985
idc融資方式國外 瀏覽:345
證券公司融資案例 瀏覽:365
股東大會罷免董事 瀏覽:418
購買基金公司理財如何做賬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