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蘭鐵路的工程概況
成蘭鐵路(也稱蘭成鐵路),線路按國家Ⅰ級鐵路標准建設,為電氣化鐵路,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為200公里/小時,是中級快速鐵路。正線建築長度457.592公里,其中雙線301.827公里,左線單線長155.765公里,右線單線長155.935公里;新建橋梁112座共長82.70678公里,新建隧道33座共長332.438公里,全線長度大於10公里隧道共14座,大於20公里的隧道2座,最長隧道為平安隧道長28.398公里,全線橋隧比為86.05%。
運行在成蘭鐵路上的列車分別為動車、普速、貨車三類列車,動車將採用CRH-2型,主要採用8輛短編組動車以及16輛編組的長編組動車,年輸送旅客25萬至28萬人,旅遊客流將占總客流的60%以上。本線建成後,向北連通蘭渝鐵路,與既有的寶成鐵路、擬建蘭渝線及規劃的川青線、川藏線共同構建溝通西北與西南及華南沿海的區際干線鐵路通道。
成蘭鐵路2011年2月26日開工,預計2018年2月竣工。建成後,從成都坐火車到九寨溝縣只要2小時,到蘭州只要4小時。
㈡ 成蘭鐵路是高鐵嗎
成蘭鐵路是高鐵。成蘭鐵路屬於快速鐵路,亦屬於高速鐵路級別的范疇。
成蘭鐵路為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蘭鐵路客運設計時速200km,總長度為573公里,客貨共線,屬於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快速鐵路。2011年2月26日開工建設,建成後,成都至九寨溝僅需2小時,到蘭州將由目前的10個小時以上,減少至4小時。
快速鐵路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是改造升級的舊線,如京滬鐵路和廣深鐵路;二是興建高級的新線,如廈深鐵路和廣珠城鐵。
大多數舊線經升級改造後,主體路段限速大於160km/h、但又不高於200km/h,亦被稱為准高速鐵路;一部分新線竣工通車後,主體路段限速達到250km/h,且功能定位客運,亦屬於高速鐵路級別的范疇。
(2)成蘭鐵路投資融資擴展閱讀
成蘭鐵路的沿線車站:
成蘭鐵路四川段新建車站為16個,包括三星堆、什邡西、綿竹南、綿陽西、高川、茂縣、龍塘、太平、鎮江關、松潘、川主寺、黃勝關、大錄、九寨溝、多爾、臘子口,較舊方案增加兩站。
成蘭鐵路四川段將新建、改建共20個車站,其中新建三星堆、什邡、綿竹、綿陽西、茂縣、疊溪、鎮江關、松潘、川主寺、黃勝關、熱摩柯、九寨溝、白古寺、上漳灣車站共14站,改建大彎、成都北、成都、青白江東、青白江站。
其中什邡、綿陽西、疊溪和川主寺4個車站為客運中間站,可辦理客運業務;綿竹、茂縣、松潘、九寨溝四個車站為客貨運中間站,可同時辦理客、貨運業務。
㈢ 成蘭鐵路的介紹
成蘭鐵路(也稱蘭成鐵路)連接四川省成都市-甘肅省蘭州市,起於成都青白江區、經成都彭州市、廣漢、什邡、綿竹、安縣、茂縣、松潘至九寨溝縣,向北延伸連接在建蘭渝鐵路的哈達鋪站。設計時速200公里,屬於中級快速鐵路。2012年12月環保部暫緩審批成蘭鐵路,稱或影響大熊貓、金絲猴。2013年10月16日環保部新近公示的《關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決定》中,成蘭鐵路成都至川主寺段榜上有名,意味著這條鐵路正式復工。作為我國鐵路規劃網「五縱五橫」的一段,成蘭鐵路從成都向北延伸至在建蘭渝鐵路的哈達鋪站,成都至蘭州運營總長度為727公里,其中四川境內369.186公里,甘肅境內88.435公里。該項目於2011年02月26日開工1,預計2018年2月竣工。互補鐵路:與成寧鐵路構成四川省與西北區域的互補往來線。
㈣ 成蘭鐵路走向
成蘭鐵路 成蘭鐵路途經站點示意圖2009年2月21日,成蘭鐵路在松潘舉行開工典禮,建設工期6年。成蘭鐵路是一條重要的成都北向出川通道,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
根據現有規劃,成蘭鐵路為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成都至蘭州鐵路運營總長730.549公里,設計旅客列車目標速度為200公里每小時,成都站至九寨溝站設計時速為174公里,旅客列車從成都出發,預計2個小時可到達九寨溝站,4小時可到達蘭州站,工程總投資為619.39億元,建設總工期為6年,將於2014年建成。採用無縫線路設計,以鋪設有砟軌道為主,長度6公里以上的隧道鋪設無砟軌道。
成蘭鐵路起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經什邡市、綿竹市、安縣、茂縣、九寨溝縣、松潘縣,甘肅省境內經過合作市、夏河縣、臨夏市到蘭州。
成蘭鐵路將新建、改建20個車站,新建三星堆、什邡、綿竹、柿子園、茂縣、疊溪、鎮江關、松潘、川主寺、黃勝關、熱摩柯、九寨溝、白古寺、上漳灣14個車站。其中什邡、綿竹、疊溪和川主寺4個車站為客運中間站,可辦理客運業務;茂縣、松潘、九寨溝3三個車站為客貨運中間站,可同時辦理客、貨運業務。同時,還將改建大灣、成都北、成都、青白江東、青白江、等5個車站。甘肅境內的車站不包含在新建或改建車站中。
運行在成蘭鐵路上的列車分別為動車、普速、貨車三類列車,動車將採用CRH-2型,主要採用8輛短編組動車以及16輛編組的長編組動車,年輸送旅客25萬至28萬人,旅遊客流將占總客流的60%以上。本線建成後,向北連通蘭渝鐵路,與既有的寶成鐵路、擬建蘭渝線及規劃的川青線、川藏線共同構建溝通西北與西南及華南沿海的區際干線鐵路通道。
項目地處四川西北部和甘肅南部的龍門山、岷江、秦嶺三大斷裂帶,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大。為此中鐵二院設計時選擇相應的地震動參數進行抗震設計和驗算。繞避了嚴重不良地質區域和較大的地質斷裂帶,工程抗震標准也按照新的區域地震烈度等級劃分,並加強構造物抗震設計,採用了眾多抗震工程措施,能夠抵禦各種中小型規模的地質災害,較其他運輸方式的抗震能力顯著提高,能夠為災後救援提供強大的運輸保障,是地震等特大自然災害發生時不可缺少的生命救援通道。
成都至蘭州鐵路線路將穿越大九寨地區,還將穿越「國寶」大熊貓棲息地,四川省為紅白至茂縣、弓杠嶺段,甘肅省為多兒至阿夏段。雖然多修隧道和橋梁會大幅度增加投入,但會把對大熊貓的影響降到最低。穿越大熊貓棲息地的成蘭鐵路90%以上將採用深埋山體中的隧道和橋梁,以隧道加橋梁通過,遠離大熊貓核心生活區。在設計中,留好了大熊貓的遷徙通道,沿線不修築高路塹和高路堤,盡量以隧道穿越,採取橋梁工程,而少設路基工程。此外,在施工期間對鐵路兩側的植物將做細致的養護,同時鐵路運行也將少安排在夜間運行,確保棲息在核心區的大熊貓不受到影響。
㈤ 成蘭鐵路
成蘭鐵路起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經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安縣、茂縣、九寨溝縣、松潘縣,在甘肅省內接正在建設的蘭渝鐵路哈達鋪站,哈達鋪至蘭州段與蘭渝鐵路共線。成都至蘭州運營總長度為727公里,其中四川境內369.186公里,甘肅境內88.435公里。2011年02月26日開工,預計2017年竣工;
㈥ 成蘭鐵路的建設過程
主要環境影響
生態環境影響:隧道地下穿越或施工支洞進入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域,部分渣場和臨時工程位於敏感區,在自然保護區增設車站,可能影響到周邊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及紅豆杉等野生保護植物的生活和生長。
聲環境影響:與既有寶成線和在建成綿樂客專線對廣漢市部分規劃居住用地形成包夾,雜訊影響突出。
震動環境影響:新增96處敏感點,減少81處敏感點。
地下水環境影響:線路穿越自然保護區內的隧道長度增加,可能影響地下水水量、水位等。
環保部暫緩審批成蘭鐵路 稱或影響大熊貓金絲猴
2012年12月17日,環保部公示了一批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意見,其中,新建鐵路成蘭線的成川段工程設計變更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被列為「擬暫緩審批」,並對這一審批意見進行公示。
環保部暫緩審批的原因是,自然保護區內環境影響論證不充分、措施不到位,線路與其他鐵路包夾居住用地、雜訊影響突出,公眾參與代表性不足。
環保部的公告指出,成蘭鐵路隧道地下穿越或施工支洞地表進入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可能影響周邊大熊貓、川金絲猴、黑熊等野生動物活動和棲息環境,及紅豆杉、珙桐等野生保護植物生長。另外,對將經過的廣漢市經濟開發區規劃居住用地雜訊影響突出。
中鐵二院也坦承,該段線路走向主要涉及8個環境敏感區,包括大熊貓棲息地、四川安縣雎水海綿生物礁省級自然保護區、四川安縣國家地質公園、千佛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寶頂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外圍保護地帶和南興鎮地下水源地。
成蘭鐵路增加橋隧比例避讓大熊貓遷徙通道
成蘭鐵路經過岷江山系和西秦嶺邊緣,這里有多處自然保護區,包括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等10多處環境敏感區域。如何才能不破壞當地自然環境,這是一個大難題。
最新的線路方案中,橋梁、隧道的比例比以前增多了。相關人員解釋,這是因為橋梁和隧道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在設計中,盡量採用增加橋梁和隧道等方式減少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比如成蘭鐵路在鋪設穿越大熊貓棲息地的路段時,90%以上將採用深埋山體的隧道和橋梁,遠離大熊貓核心生活區。以前的方案中,鐵路從地面穿越要「扎斷」三條大熊貓的遷徙通道,方案增加了隧道,就避讓開了,不再影響大熊貓遷徙。中鐵二院相關人員表示,成蘭鐵路經過「大熊貓走廊帶」時,將更多地設計橋梁和隧道。「這雖然會大幅度增加投資,但能把對大熊貓的影響降到最低。」鐵路建成後,列車運行也將減少在夜間運行,確保大熊貓棲息不受到影響。
與此前方案相比,重點保護了大熊貓及其棲息地,還有安縣雎水海綿礁、千佛山、寶頂溝3處自然保護區,千佛山、黃龍兩處風景名勝區以及安縣國家地質公園。為了達到保護目的,鐵路將以隧道形式穿越大熊貓棲息地,隧道進出口均在大熊貓棲息地以外,在大熊貓棲息地內無出露工程。鐵路穿越的地表區域與大熊貓通常活動范圍不在同一海拔高度。
㈦ 成蘭鐵路概況
成蘭鐵路(也稱蘭成鐵路)連接四川省成都市-甘肅省蘭州市,起於成都青白江區、經成都彭州市、廣漢、什邡、綿竹、安縣、茂縣、松潘至九寨溝縣,向北延伸連接在建蘭渝鐵路的哈達鋪站。設計時速200公里,屬於中級快速鐵路。
2012年12月環保部暫緩審批成蘭鐵路,稱或影響大熊貓、金絲猴。2013年10月16日環保部新近公示的《關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決定》中,成蘭鐵路成都至川主寺段榜上有名,意味著這條鐵路正式復工。
作為我國鐵路規劃網"五縱五橫"的一段,成蘭鐵路從成都向北延伸至在建蘭渝鐵路的哈達鋪站,成都至蘭州運營總長度為727公里,其中四川境內369.186公里,甘肅境內88.435公里。該項目於2011年02月26日開工,預計2018年2月竣工。屆時,成都至九寨溝2小時,成都至蘭州4小時。
㈧ 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業務
截至2012年5月15日,根據官方網站顯示,交投集團注冊資金29億元 ,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公司42家 ,管理著成都市三環路,機場、成溫邛、成彭、成灌、城北出口、繞城(西段)等6條高速公路;成仁、新邛等7條高等級公路;石羊、十陵、昭覺、金牛、金沙、站北等6大客運主樞紐和城市通卡。正在推進川陝復線和成簡快速路等「九路」項目,成昆貨車外繞線、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蘭鐵路等鐵路項目,成都東客站及火車南站、火車北站綜合交通樞紐以及雙流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開發項目,三環路服務區加油、加氣站等交通相關項目。
作為成都市交通行業特許經營的政府投資性公司,交投集團將充分發揮投融資平台功能,扎實推進成都市「十二五」期間交通規劃目標的實現,為構建城鄉一體的交通網路,推進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實現成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全力推進了成都東站、南站、西站、北站等綜合樞紐建設,三環路、二環路、成簡快速路以及成灌、成彭、成溫邛、新機場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和T2航站樓、FBO基地等航空樞紐項目建設。經過多年產業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整合,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能源、智能交通和樞紐場站等六大主業板塊,基本實現了企業規模和效益的「雙加快」,實力和後勁「雙增強」,管理和形象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