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產負債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該怎樣列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期末填列在資產負債表的是公允價值
②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和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為什麼會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
首先更正一下,現在沒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了。不過新科目只是換了個叫法,其實差不多。我這里還是拿可供來給你講解.
稅法講究歷史成本,不是錢實打實的回來,稅法上是不認的。
比如以前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並沒有金錢的流入。所以稅法只認他購買時的成本。這里就有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差額了,因為漲了,以後賣了你得交稅,所以是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不影響損益,所以遞延所得稅對應的也是其他綜合收益。
存貨也是同一個道理。你現在提跌價准備了,可能你牛逼或者以後賬面跌價還沒回轉,你賣的比沒跌價前還要高的多呢?所以後面說不定啊。稅法也只認存貨的歷史成本,跌價這部分乖乖走遞延資產,因為以後如果真的按可變現價值賣出去了,那跌價是實打實的存在的。所以走遞延資產,這部分影響損益了,所以要對應所得稅費用
③ 請問:其他權益工具是個什麼科目,如何列報
其他權益變動屬於資產類科目。應當在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項目和「資本公積」項目之間增設「其他權益工具」項目。
根據《金融負債與權益工具的區分及相關會計處理規定》(財政部財會[2014]13 號,在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中增設「4401 其他權益工具」科目,核算企業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歸類為權益工具的各種金融工具。本科目應按發行金融工具的種類等進行明細核算。
科目設置
1、應付債券:發行方對於歸類為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
2、衍生工具:對於需要拆分且形成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
3、交易性金融負債:發行的且嵌入了非緊密相關的衍生金融資產或衍生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如果發行方選擇將其整體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
4、其他權益工具:企業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歸類為權益工具的各種金融工具。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附註披露擴展閱讀
企業在確認權益工具時:
1、某項合同是一項權益工具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可能導致企業獲得或交付企業自身的權益工具。
企業可能擁有獲取或交付一定數量的自身股份或其他變動的合同權益或合同義務,其中可獲取或許交付的自身股份或其他變動的權益工具的數量是通過使這些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恰好等於合同權利或合同義務的金額來確定的。
該合同權利或合同義務的金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完全或部分的基於出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市場價格以外的變數的變化而變化。
2、交付於100盎司黃金等值的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合同。即使企業必須通過或可以通過交付自身權益工具來結算這一合同,該合同應屬於金融負債。
④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應列示的金額問題,求解釋,謝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都應該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2)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⑤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考慮有哪些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一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特別指出,分析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當注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是否持續下降。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以後,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可以認定該項金融資產已經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
這也說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下降並不一定意味著對該類金融資產需要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在實務中,如何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否低於其賬面攤余成本。在判斷公允價值是否低於賬面攤余成本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考慮,而不能匯總考慮。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攤余成本,則需要判斷公允價值的下降幅度是否較大。如果公允價值的下降相對於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比重較大,則需要考慮計提減值准備。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下降幅度並不大,則需要考慮公允價值的下降是否屬於非暫時性的減值。
所謂非暫時性的減值,也就是說在合理期間內,這種減值並不會轉回。因此,在判斷是否出現非暫時性的減值時,需要結合企業打算持有該類金融資產的時間來考慮。如果企業打算在短期內出售該類金融資產,且在此期間內,公允價值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則需要考慮計提減值准備。
如果企業並不打算在短期內出售該類金融資產,那就需要進一步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的具體原因。對債務工具來說,公允價值變動的原因主要是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市場利率的變化、市場匯率的變化以及市場整體流動性的變化。對權益工具來說,公允價值變動的原因主要是被投資對象的經營狀況變化以及市場利率、匯率和市場整體流動性的變化。
例: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於2017年8月28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和第二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議案》。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具體情況說明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方法和依據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應當計提減值准備,以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3號-財務報表附註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披露》對於期末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已達到或超過50%,或持續下跌時間達到或超過12個月,應披露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情況
上海銀橙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橙傳媒」)是本公司持股4%的參股公司。與初始購買銀橙傳媒股權時的股價相比,2017年6月30日,銀橙傳媒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已超過50%,因此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本著謹慎性原則,本報告期公司將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3,615.08萬元。
新華網:關於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公告——中財網
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權益性投資和債務投資怎麼區別
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進行的投資。權益性的多數就是指股權,如對其他企業的普通股股票投資、為獲取其他企業股權的聯營投資等,均屬權益性投資。債務性的就是債權啊。
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損益怎麼計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損益的計算是:
1、當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2、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存在活躍市場並有報價的金融資產到底應該劃分為哪類金融資產,完全由管理者的意圖和金融資產的分類條件決定的。
⑧ 在新的會計准則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交易行金融資產」的差別和聯系
某公司按年對外提供財務報表。
(1) 2007年5月11日A企業從二級市場購入的一批A公司發行的股票600萬股,取得時公允價值為每股為8.3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為0.3元,另支付交易費用8萬元,全部價款以銀行存款支付。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00×(8.3-0.3)〕4 800
應收股利 (600×0.3)180
投資收益 8
貸:銀行存款 4 988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600×(8.3-0.3)+8〕4 808
600×(8.3-0.3)+8〕4 808
應收股利(600×0.3)180
貸:銀行存款4 988
(2)2007年5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價款中所含現金股利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180
貸:應收股利180 借:銀行存款180
貸:應收股利180
(3)2007年12月31日,該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8.9元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54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0×8.9-4 800)54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532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8.9-4 808)532
(4)2008年2月3日,A公司宣告發放的股利,其中現金股利每股0.4元,股票股利每10股派2股。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應收股利(600×0.4)240
貸:投資收益240 借:應收股利(600×0.4)240
貸:投資收益240
(5)2008年3月6日,收到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240
貸:應收股利240
收到的股票股利為600×20%=120(萬股)
收到的 股票股利不做賬務處理,只需要備查登記。 借:銀行存款240
貸:應收股利240
收到的股票股利為600×20%=120(萬股)
收到的 股票股利不做賬務處理,只需要備查登記。
(6)2008年12月31日,該股票公允價值為每股7.5元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6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60
720×7.5-(4 800+540)=60(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6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
720×7.5-(4 808+532)=60(萬元)
(7)2009年1月6日,出售該股票576萬股,每股6元,交易費用為6萬元。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 (576×6-6)345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40+60)×576/720〕480
投資收益39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800×576/720)384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40+60) ×576/720〕480 借:銀行存款(576×6-6)3450
資本公積〔(532+60)×576/720〕473.6
投資收益396.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4808×576/720〕3846.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32+60)×576/720〕473.6
註:本題交易性金融資產2007、2008年核算了兩年的業務,不符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內出售而持有的特徵,但這里是為了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對比.
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怎麼理解請舉例說明!謝謝
你好,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方法是金融資產中比較難的一種類別,其主要分為兩種工具的投資對象的,即一種是債券投資,一種是股權投資,
我們知道,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並按實際利率法對利息調整進行攤余,從而形成攤余成本的概念的一種歷史成本核算形式。
而交易性金融資產則又是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為基礎,對該類金融資產的期末以公允價值為依據來確認其期末價值的核算方式。
所以說以上二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核算原則與基礎的。
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是分別根據其兩種投資工具的不同而具有綜合上述兩種核算方式的特有形式。下面我分別就其核算要點概括一下吧!
對於股權投資為對象工具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核算的基本方法與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有很大的類似性的,所以這一類資產的核算,你可以結合交易性金融資產去理解記憶的。二者的相同之處,都是以公允價值的核算作為後續計量原則的。所以都是會存在公允價值變動的問題的,不同的只是公允價值變動記入的對象是不同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是記入到當期損益中去的,即「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是將公允價值變動額直接記入到了所有者權益中去了,即「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中的。
對於債券為投資工具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是相對比較難的,其不僅要用公允價值作為後續計量原則,同時還得將債券所獨有的利息調整按實際利率法進行攤余調整相結合的,所以只有這類別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才會有「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不相等的,兩個獨立的概念的。也就是說,一方面到了期末後,對其債券成本與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利用實際利率進行調整,同時也要對其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賬面價值變動進行調整,兩線合一,這就是金融資產中最難的一類了。
我這裏手頭上沒有現有的例子,如果你在具體解題中有這樣的例子,可以就此問題,通過實例的辦法,讓我給你解析!
願我的回答,對你從整體上理解金融資產的核算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⑩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可以隨時賣出。公司持有此類金融資產的目的不是為了股權投資,而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追求投資收益。當公司認為獲利足夠時,或需要資金時,就可以賣出。如果持有對方股票超過5%的話,屬於要約收購,之後的買賣行為就要提前公告。所以,只要持有股票數量不超過5%,就可以隨時賣出。
對這兩項金融資產的後續會計處理是不同的:
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報表時將帳面金額調整至市值,同時把市值與原帳面金額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即不作為當期實現的損益;本題中,40元的差價作為資本公積;待金融資產出售時,再將原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金額轉入投資收益。
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同樣是在報表日按市值調整帳面金額,市值與原帳面金額的變動直接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列入當期利潤表中。出售時,按出售金額與初始入帳金額之間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同時將原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金額轉出。
至於你補充的問題,很簡單啊!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不可能只有這6家股票。財務報告中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項都披露出來,只能是擇要披露,就象公司的股東一樣,報告中通常只披露前十大股東,不可能把所有股東全部列示的。
這6家股票市值已佔到全部交易性金融資產價值的70%左右,應該是符合了重要性原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