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泰信託的大事記
1997年,改制為廈門聯合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01年,增資擴股,遷址上海,更名為中泰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02年,完成重新登記,是首批獲准重新登記的信託公司之一;
2004年,當選中國信託業協會第一屆理事單位;
2009年4月,經銀監復[2009]102號文件批准,公司獲准變更公司名稱和業務范圍,注冊名稱變更為「中泰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領取了新的金融許可證。
2. 江西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1981年5月13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江西南昌成立。
2、1984年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公司開辦金融業務。
3、1984年9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公司經營外匯業務。
4、2003年4月3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公司重新登記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匯1500萬美元,成為江西省唯一一家經營信託業務的地方金融機構。
5、2003年8月7日,公司發起設立「南昌市土地儲備中心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金額人民幣1億元,成為我省首個資金信託計劃。
6、2003年10月22日,公司發起設立我省首個股權投資信託計劃——「江西速達股權投資信託計劃」
7、2004年4月28日,中共江西省委決定裘強同志任公司黨委書記。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薦,中國銀監會核准,6月2日,公司董事會選舉裘強同志為公司董事長。
8、2004年8月公司實現年內首個月度盈利。
9、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省國資委的指導下,公司董事長帶領員工以打包剝離的方式,於2004年9月29日成功剝離公司歷年不良資產9.28億元。
10、在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2005年度實現年度扭虧為盈,開始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11、2006年11月10日,公司發起設立金麒麟1號信託理財產品,規模5250萬元,並於2007年11月按約如期交付。截至2008年10月底,公司金麒麟已形成系列理財產品,發行7期,累計金額6.2億元。
12、2007年11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累計突破100億元。
13、2007年12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存量規模突破100億元。
14、2007年7月公司金融理財中心實現單個部門信託收入過千萬,11月份實現信託收入突破2000萬。
15、2008年3月,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累計突破500億元。
16、2008年10月,公司信託三部門實現單個部門信託收入突破4000萬元。
17、截至2008年11月底,公司累計為省內各地市發行信託發行32個,累計為當地經濟建設募集資金30億元。
18、2004年10月27日公司設立深圳聯絡處,並於2008年11月3日正式設立深圳金融研發中心。
19、2004年12月8日,公司設立北京金融研發中心,邁開了公司省外信託業務拓展的步伐。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計為公司創收3700萬元。
20、2004年12月8日,公司設立上海金融研發中心,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計為公司創收290萬元。
21、2008年9月8日,公司設立西部金融研發中心。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即實現創收過百萬。
22、2008年11月3日,公司設立南部金融研發中心。
3. 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 2012年6月20日,公司榮獲第六屆「誠信託」評選「2011年度「誠信託——卓越公司獎」。
· 2012年3月30日,公司榮獲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授予的「審計項目統計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海油審字〔2012〕21號)。
· 2012年3月22日,吳孟飛董事長主持召開中海信託第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在杭州召開。公司董事出席了會議,公司監事、高管及監管部門代表列席會議。
· 2012年2月2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政府組織開展的2011年度經濟發展突出貢獻100強企業評選中,中海信託榮膺「2011年度上海市黃浦區經濟發展突出貢獻100強企業第18位」榮譽稱號,排名位居金融企業前三甲。此次評選是原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後組織的首次評選。
· 2012年2月,公司紀委調研論文《關於 「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如何有效執行的思考》在上海市金融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組織的「2011年上海市金融系統反腐倡廉優秀調研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調研成果獎」三等獎。
· 2011年12月26日,中國銀監會核准吳孟飛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的批復(銀監復[2011]604號)。
· 2011年12月12日,公司獲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公司注冊資本由12億人民幣增加到25億人民幣。
· 2011年8月26日,證券時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頒獎典禮」上,中海信託榮獲「中國優秀信託公司」綜合獎,睿智1號礦業投資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產品榮獲「最佳資源類投資信託計劃」單項獎。
· 2011年7月26日,公司獲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儲曉明變更為陳浩鳴。
· 2011年7月16日,經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聘任陳浩鳴先生為公司總裁,儲曉明先生不再擔任公司總裁。陳浩鳴先生的總裁任職資格已於7月8日由中國銀監會核准(銀監復[2011]237號文)。
·2011年第四季度,公司將於近期推出龍源電力信託貸款集合信託計劃,據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該計劃具有高收益、期限短和銀行強力擔保三個特點。
·2010年6月,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四屆誠信託」評獎活動中,中海信託榮膺 「2009年卓越公司獎」。
·2010年1月,經上海市檔案局最終評審認定,中海信託榮獲「2009年度上海市機關檔案工作市二級先進」稱號。
·2009年12月,與工行、工銀國際、鄱陽湖產業投資管理公司合作,推出首期4億元鄱陽湖穩健基金信託項目,業內首創信託計劃作為有限合夥人參與設立有限合夥產業投資基金項目。
·2009年11月,與太平洋產業基金合作發起設立中海太平洋股權投資基金取得突破,成為銀監會唯一批準的信託公司參與中外合資股權投資基金項目。
·2009年8月,公司管理信託資產規模首破千億大觀,再創歷史新高
·2009年6月,中海信託參與重慶鋼鐵銀團貸款項目,作為銀團參加行中唯一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為國內首家參與外資行牽頭的銀團貸款的信託公司。 創歷史
·2009年6月,中海信託在《上海證券報》舉辦「誠信託——2008年最佳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最佳投資回報獎」。
·2009年4月,中海信託進軍廣西市場首單信託項目簽約儀式在南寧舉行,成功為廣西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提供了10億元信託融資。
·2008年12月,中海信託在《金融時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共同舉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評選中,榮獲「2008年度最佳信託公司」。
·2008年11月18日,經上海證券交易所評定,中海信託獲得「大宗交易系統合格投資者」資格證書。
·2008年8月13日,中海信託成功獲批受託境外理財業務資格(QDII),成為第三家獲得QDII業務資格的信託公司。
·2008年8月,中海信託攜手渣打銀行推出國內首單信託公司與外資銀行合作的固定收益增強型理財產品(「渣打銀行[聚通天下]信託投資理財——CPPI固定收益增強型」 ),在業內率先打開了外資銀行渠道。
·2008年7月,中海信託聯合工商銀行共同推出國內首款期酒概念信託產品「君頂酒庄紅酒收益權信託計劃」,在探索實物消費與投資理財創新結合上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受到市場廣泛的關注和高度認可。
·2008年6月,中海信託在《上海證券報》舉辦「誠信託——2007年最佳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最佳成長獎」。
·2007年12月26日,中海信託正式改製成立「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12億元,股東結構不變。
·2007年12月,中海信託以分立方式將實業資產剝離,成立「中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結構不變,注冊資本為2.5億元,該公司成立日期為2007年12月20日。
·2007年6月,中海信託在《上海證券報》舉辦「誠信託——2006年最佳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最佳風險控制獎」。
·2007年5月,中海信託作為牽頭行,與義大利聖保羅銀行擔任聯合財務顧問,成功實施了國內最大中外合資項目——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結構化融資。
·2007年,中海信託成為最先按照信託業「新兩規」換牌的六家信託公司之一。
·2006年,中海信託管理信託資產規模達388億,位居行業第一。
·2006年12月,中海信託作為信託公司唯一代表,在人民網主辦的全國品牌調查評比活動中,榮膺「人民信賴品牌獎」。
·2006年8月,中海信託在《證券時報》舉辦的在「首屆全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最知名信託品牌」、「最經典單一信託計劃」兩項大獎。
·2006年7月,中海信託被信託業協會評為最具創新發展潛力的信託公司。
·2006年6月,中海信託成功整合原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中海信託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攜手,成為首家運用全國社保基金投資實業領域的信託公司。
·2004年7月,中海信託注冊資本增加至8億元,中國海油與中國中信分別持有95%和5%的股權。
·2002年2月,中海信託成為國內首批獲准重新登記的信託投資公司之一。
·1998年11月,中海信託注冊資本金增至人民幣5億元。
·1997年10月,中海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由中信上海信託投資公司改製成立,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2.5億元,中國海油與中國中信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權。
4. 信託的發展歷史
信託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與銀行、保險、證專券一起構成屬了現代金融體系。
信託制度起源於英國,是在英國「尤斯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幾個世紀了。
但是,現代信託制度卻是19世紀初傳入美國後,在傳入美國後信託得到快速的發展壯大起來的。美國是目前信託制度最為健全,信託產品最為豐富、發展總量最大的國家。
我國的信託制度最早誕生於20世紀初,但在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況下,信託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基礎極其薄弱,信託業難以有所作為。
我國信託業的真正發展開始於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廢待新,許多地區和部門對建設資金產生了極大的需求,為適應全社會對融資方式和資金需求多樣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國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誕生了。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現代信託制度進入了新的紀元,也極大促進了我國信託行業的發展。
5. 我國信託行業發展都經歷了哪些階段呢
信託在國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目前信託業與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一起構成現代金融四大支柱。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從不同角度有著不同的劃分方式,最近看到長安信託常務副總裁方灝的一個劃分,你可以參考下。
長安信託方灝認為信託行業主要分成四個階段:2002年之前處於摸索階段,混亂、主營不清晰;2002年至2008年處於回歸主業的階段,尋找業務模式、行業定位;2009年至2015年處於黃金時代,信託公司成為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很重要的一個投融資渠道;而從2016年至今,信託行業正處於白銀時代,該階段信託公司在作為國家經濟重要的投融渠道基礎上,要更加側重於考慮社會財富的管理和配置需求,進入再轉型、再定位、再創新階段。
6.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2012年1月,在朝陽永續、同信證券舉辦的「2011年度第六屆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評選中,我司獲得「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陽光私募信託組十強」榮譽。
2012年3月,在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私募排排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上,我司榮獲「2011年中國最佳私募證券基金信託服務商獎」。
2012年3月,我司榮獲中央企業團工委命名的「2012-2014年度中央企業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稱號。
2012年4月,我司關於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的申請獲銀監會批准,成為全國第二家、北京市第一家取得該資格的信託公司。
2012年6月,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六屆「誠信託」獎評選中,我司榮獲「誠信託卓越公司獎」,同時我司「鑫欣8號」礦業股權並購基金集合信託計劃獲得「價值信託產品獎」。
2012年8月,在證券時報社和新財富雜志聯合主辦的「開啟財富管理新思維——財富管理論壇暨第五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頒獎典禮」上,我司包攬「中國優秀信託公司」、「優秀理財管理團隊」、「最佳證券投資類信託計劃」和「最佳礦產能源投資信託計劃」四項大獎。
2012年11月,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2年21世紀資產管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資產管理金貝獎頒獎典禮」上,我司榮膺「年度最佳風險控制信託公司」獎。 2011年1月,在《華夏時報》舉辦的中國金融業權威大獎「金蟬獎」評選中,外貿信託榮獲「2010最強勢集合信託理財產品發行機構」大獎。
2011年1月,在「卓越2010年度金融理財排行榜」評選中,我司榮獲「卓越品牌價值信託公司」獎,同時我司「鑫欣」系列能源產業基金集合信託計劃榮獲「卓越金融理財產品」獎。
2011年4月,在《中國證券報》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陽光私募金牛獎」評選中,我司榮獲「金牛陽光私募信託公司獎」。
2011年6月,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五屆「誠信託」獎評選中,我司榮獲「誠信託卓越公司獎」。
2011年7月,我司榮獲國資委、共青團中央命名的2009-2010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
2011年8月,在《證券時報》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我司榮獲「中國最具成長性信託公司獎」,同時,「鼎諾風險緩沖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榮獲「最佳證券投資類信託計劃獎」。
2011年12月,在《金融理財》雜志社和金牌財富(北京)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1第二屆中國金牌理財Top10總評榜「金貔貅獎」評選活動中,我司榮獲「2011最佳財富管理獎」。
2011年12月,在由《金融時報》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第三屆「金龍獎」評選活動中,我司榮獲「年度最佳財富管理信託公司獎」。
2011年12月,在由搜狐財經和《北京娛樂信報》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首都金融服務創新大賽上,我司榮獲「年度最佳財富管理品牌」獎。
2011年12月,在《華夏時報》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機構投資者年會暨金蟬獎評選活動中,我司榮獲「2011最佳信託財富管理獎」。 2010年,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四屆「誠信託」評選中,我司獲「卓越公司獎」,同時我司「捷信消費貸款單一信託資產轉讓項目」榮獲「誠信託 ·價值信託產品獎」。
2010年,在《證券時報》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我司「光大穩健一號資金信託計劃」榮獲「最佳債券投資信託計劃獎」,我司「北京銀行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榮獲「最佳股權投資信託計劃獎」,我司「匯富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榮獲「最佳權益投資信託計劃獎」。 2008年,在《上海證券報》第二屆「誠信託」評選中,我司「穩健增長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榮獲最佳信託產品獎。
2008年,在《金融時報》舉辦的「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最具影響力50件大事暨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評選中,我司榮獲「年度最佳信託公司」獎。 2007年,我司在《上海證券報》第一屆「誠信託」評選中,榮獲信託行業最佳信託公司獎。
2006年
2006年,我司「凱晨廣場信託計劃」被中國信託業協會評為「2005年十大創新產品之一」。
2006年,我司獲2005年度中國信託業協會行業經營指標綜合排名評比第一名。
2006年,我司獲《證券時報》「首屆優秀信託公司評選」優秀信託公司最佳知名品牌、最佳房地產信託計劃獎。
7.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8. 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2007年6月8日,湖北國投重組協議簽字儀式在武漢舉行。湖北省省長羅清泉、常務副省長周堅衛、副省長阮成發、交通銀行行長李軍、副行長彭純、湖北省政府秘書長段輪一、中國銀監會監管一部主任楊家才、非銀部副主任陳瓊出席了簽字儀式。羅清泉省長和李軍行長分別代表湖北省政府和交通銀行致辭,共同表達了對於合作的信心和美好祝願。交通銀行、湖北省國資委和湖北國投正式簽署了重組協議。重組後,「湖北省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2007年9月29日,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第一次股東會、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一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增資擴股、修訂公司章程等重大事項的決議,推舉產生了董事長、監事長,聘任了高層經理。
3、2007年10月16日,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國銀監會頒發的「金融業務許可證」。
4、2007年10月19日,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取得了湖北省工商管理局頒發的「法人營業執照」。
5、2007年10月28日,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開業慶典酒會在武漢香格里拉大飯店隆重舉行。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銀行總行、中國銀銀監會的有關領導出席開業典禮,出席開業典禮的還有湖北省國資委、湖北省財政廳、湖北銀監局等單位的有關領導,以及新聞媒體、信託網、利得財富和社會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