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區域融資與投資環境評價

區域融資與投資環境評價

發布時間:2021-11-23 09:12:36

㈠ 如何打造良好法治環境,政務環境,投融資環境,輿論環境環境

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法治政務環境是一種軟實力和競爭力
政府是法治建設、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建設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政府改革轉型、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能夠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強保障。有人認為,搞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會影響行政效率、拖改革發展後腿。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真正拖後腿、留後遺症、影響長遠發展的,是不依法辦事。缺乏法律約束,就容易出現「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現象。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按照法律規則和程序辦事,盡管有時看似慢一些,但有利於形成共識、避免失誤、減少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從而有效推進改革發展。法治水平、法治政務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新形勢下,我們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必須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打造法治政務環境。
目標導向要明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治理體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求治理者具有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治理國家的能力,善於運用法治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事務。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目標就是使行政機構依法設立、行政權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確定、行政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責任依法承擔,讓一切行政行為在法律的規范和約束下進行,保證行政權力運用符合法治精神,防止行政權力盲目擴張和濫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法治思維要強化。新形勢下,看一個領導幹部是否稱職,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有沒有法治思維、具不具備法治能力、能不能堅持依法辦事,是否做到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軌道上履職盡責。領導幹部應用法治思維想問題,使法治思維成為基本思維方式,說話辦事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用法治思維作決策,使決策的許可權、程序、手段合法。領導幹部只有切實把法治思維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才能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建立經常性的學法制度,邀請法學專家講解相關法律知識。新任領導幹部和新錄用公務員應經過法律知識考試和相關培訓。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對政府工作中涉及相關法律的研究,為政府重大決策、制定規范性文件等提供法律意見。
重點任務要突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突出政府立法制度建設,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對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行政法規、規章,要及時推動修改和廢止。要突出行政執法,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積極推進基層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積極探索和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突出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專門監督和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責任分工要落實。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完成的任務很多,需要啃的硬骨頭也很多。要明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主攻方向,拓展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實踐平台,豐富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抓手,集中力量、逐個破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蹄疾步穩,善作善成。應把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與年度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抓具體、具體抓,細化任務分解,制定落實路線,明確進度要求,做到每一件工作都有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積小勝為大勝。
以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
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就其本質來說是在法治軌道上理順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實現政府有效限權、放權和分權,真正形成權力行使有限、政府與市場和社會職能邊界清晰的政府治理體系。因此,其重點是構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權界清晰、運轉高效的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明確政府職能邊界,優化權力配置和組織架構,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和高效行政。
政府職責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做什麼事」的問題。職能科學、權責法定,是政府職責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具體而言,與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相適應的政府職責體系應包含釐清權力邊界和強化履職責任兩方面內容。
釐清權力邊界,就是劃定政府與市場、社會的權力邊界,明確政府應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從現階段行政實踐看,釐清權力邊界的主要矛盾是政府管得太多需要「放」,政府應堅定地放權於市場、放權於社會。放權於市場,關鍵是將市場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的事情還給市場,加快推進「三個大幅度減少」:一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二是大幅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三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要素價格的干預。放權於社會,關鍵是將社會組織能夠自己管理的還給社會,加快推進「兩個轉移」:一是行規行約制定、行業技術標准規范擬定、行業統計分析和信息預警、行業糾紛調解等行業管理和協調事項,轉移給行業組織承擔;二是對有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水平能力的評價、認定,以及相關從業執業資格、資質等專業技術管理與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自己管理。
強化履職責任,就是明確政府在市場和社會管理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政府是責任主體,權力是政府履行公共責任的一種工具。明確了政府的履職責任,也就明確了政府權力的邊界。就地方政府而言,履職的重點是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具體而言,對於市場,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對於社會,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社會管理,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在公共服務上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政府組織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誰來做事」的問題。政府的職能是由具體的政府機構來承擔的,如果僅有職責體系的合理而沒有組織體系的優化,轉變政府職能往往就會成為一紙空文,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效。因此,需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層面著手,在整體上構建與現代政府職責體系相適應的組織體系。縱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突破政府層級間「職責同構」的模式,根據權責事相統一的原則,合理劃分政府間管理許可權,減少管理層級,優化政府層級間職責分工和組織架構。對於橫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解決同一層級部門間職能配置「碎片化」的矛盾,堅持以職能有機統一為導向,深化大部門體制改革,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分別從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和理順政府層級間、部門間關系的角度,架起現代政府治理體系成長的主體框架,構成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兩大基石。這也決定了加強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是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重點。

㈡ 投融資的重大舉措一般包括什麼

多年來,商圈內多數商貿經營主體屬中小企業,抵押物少、信用記錄不健全,融資難問題較為突出。支持商圈融資發展,推廣適合商圈特點的融資模式、建立商圈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創造良好的融資服務環境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期「中央電視台 經濟日報聯席評論」關注話題——緩解中小商貿企業融資難的重大舉措。

近日,商務部、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商圈融資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是緩解中小商貿企業融資困難的重大舉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商品交易市場、商業街區、物流園區、電子商務平台等為主要形式的商圈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中小商貿服務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億元以上交易額的商品交易市場4500多個,100億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70多個,已建、在建和規劃中的物流園區近600個,規模以上電子商務平台約2.3萬家。但是,由於商圈內多數商貿經營主體屬中小企業,抵押物少、信用記錄不健全,融資難問題較為突出,亟須探索適應中小商貿服務企業特點的融資新模式。

發展商圈融資,有助於增強中小商貿經營主體的融資能力,緩解融資困難,促進中小商貿企業健康發展;有助於促進商圈發展,增強經營主體集聚力,提升產業關聯度,整合產業價值鏈,推進商貿服務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從而帶動稅收、就業增長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有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機構等培養長期穩定的優質客戶群體,擴大授信規模,降低融資風險。

支持商圈融資發展,應努力做好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廣適合商圈特點的融資模式。支持銀行開展商圈融資業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商貿主體特點創新融資產品和工具,針對商圈融資特點完善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對商圈各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積極發展商圈擔保融資,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大力開展針對商貿經營主體的融資擔保業務,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與商圈、再擔保機構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約定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大力促進供應鏈融資,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有效整合利用供應鏈內企業信息的基礎上,開展動產質押融資業務,發展供應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同時,要深入探索其他融資模式,研究推動商鋪經營權、租賃權質押融資試點。鼓勵商圈內有條件的商貿企業通過發行企業集合債券等多種形式,參與融資租賃、藉助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等方式籌資,拓寬融資途徑。

第二,建立商圈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促進實體商圈與各類融資機構開展合作,鼓勵實體商圈管理機構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商業保理公司等融資機構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支持商圈向融資機構提供各類信用信息,開辟融資機構獲取經營主體信息的徵信通道,降低徵信成本;推動虛擬商圈與金融機構合作,鼓勵各類網路商城、社區、網路交易平台搭建虛擬商圈,在商圈內開展經營主體信用認證和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機構應科學評價網路經營主體信用狀況,向其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

第三,創造良好的融資服務環境。研究制訂地區性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指導商圈建立經營主體信用檔案,提升商貿經營主體的綜合管理水平,增強商圈整體風險防控能力;引入信用服務機構,廣泛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同時,要規範金融機構競爭秩序。銀行業監管部門、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部門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機構在商圈內開展合理有序競爭,創造和諧的市場環境。

㈢ 區域環境分析該怎麼寫

這個題目很大。
中小企業投資環境,首當其沖的是政府在認識上的高度、重視的程度,這是決定大環境的第一要素。
其次是政府各部門執行實踐中的合力以及執行力環境,這是政務大環境的具體體現,其內容主要包括各職能部門聯合辦公服務大廳的實際效率和公平性,特別是公平性更重要,是解決中小企業投資「大環境很好、小環境好狠」的關鍵。
三是稅收環境,除了稅收優惠政策外,重要的是稅收環境的公平、透明程度,其重要性之所以從第二個問題中提出來單獨強調,是因為當前和諧的稅收環境是創建和諧的經濟環境的重中之重!
——以下不分先後,因為不同地區重點不同:
四是融資環境,政府是否對中小企業的銀企關系足夠重視、如何通過體制系統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五是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行業資源優勢的整合環境,重點是扶持企業進入行業園區,形成信息共享平台、產業鏈平台、資源循環利用平台等競爭優勢。
六是區域環境,重點是交通區位環境、發展區位環境的競爭優勢。
七是民間資本環境,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有點非官方,但其實很現實,因為充分撬動民間資本優勢發展中小企業,不但是當地政府的課題,也是目前經濟形勢下維護金融秩序需要特別重視起來的問題。
八是科學發展觀環境,內涵雖多,但在這個論文中的重點是人才環境和科技環境,人才環境的重點是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規劃布局中,在考慮到普通勞動力布局和職業培訓問題外,是否重視對中小企業科技生產力的政策支持和對引入外來高素質管理、科技型人才的重視、支持。科技環境的重點是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生產的引導思路和扶助措施。
九是綜合治安環境。 這也點提出來,是因為有些地區只重視大型企業的保駕護航問題。
這個論文,需要大量的實地調研,以縣和較大的中小企業園區為重點。要將東西部和中部地區比較來進行分析。因為各地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也有區域差異。資料參考,可以參考的有相關黨政方針、一些關於縣域經濟發展、民營企業發展、創建和諧社會、東西部中部地區發展、科學發展觀、轉變生產方式等文章或者著述,內參上發表的最有參考性。
一介草民,妄自言大,見笑了!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㈣ 中東地區投資環境風險分析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氣輸出地區,這一地區的油氣儲量和產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佔全世界的30.3%,達24.357百萬桶/天(BP,2010)。

2.3.1.1 沙烏地阿拉伯

沙特面積225萬km2,人口約2400萬。2009年沙特石油產量為9.7百萬桶/天,佔世界石油產量的1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目前,沙特政局基本穩定,受益於豐富的石油資源,經濟態勢良好。但有些國際恐怖組織可能滲透到了沙特國內。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已經86歲,在君主制下,政治權力的交替導致局勢不穩的可能性增大。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石油出口給沙特帶來了豐富的貿易收入。

當前,沙特的經濟風險主要是:沙特經濟發展受到石油貿易的影響過大,國際油價起伏會直接影響沙特石油出口收入。除了石油天然氣工業,沙特其他行業的發展較為落後。盡管沙特提出要實現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但是在當前的沙特經濟結構中,即使是非石油行業的建築業、製造業、運輸業等,依然主要以石油工業為導向。

外國公司進入沙特存在著諸多障礙,特別是在石油天然氣領域。沙特允許外國公司以投資者的身份注冊獨資公司,但中國公司按照規定辦理了注冊手續後,還必須有資質許可證,否則無權參加投標甚至無法購買標書。沙特對外國人,或是外國人與沙特人合夥的經營機構即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合夥人、承包商或商行等徵收所得稅。對沙特人或海灣國公民則只徵收2%左右的宗教稅而不徵收所得稅。由於沙特每年石油貿易收入豐厚,資金儲備充足,並不需要外國投資來滿足國內投資需要,所以沙特政府在吸引外資的積極性上弱於其他國家。

(2)勘探開發風險

在沙特,油氣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勘探、開發、運輸和銷售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壟斷經營。沙特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境內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無常年流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國內可耕地少於國土面積的2%。在石油工業大規模發展之前,沙特基本沒有現代化的工業。

沙特在天然氣領域部分開放了開采後的加工和銷售。在尚未勘探的地區,對外資公司開放勘探、開發和生產領域,包括生產後的加工。而在石油領域,石油勘探、開采仍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壟斷,不允許外國公司在石油勘探和生產領域投資及按投資比例獲取份額油。但外國公司通過資格預審後,可以參加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為業主的石油勘探和生產項目的投標。在石油加工領域,沙特向外資開放,允許外商合資或者獨資建立石油加工廠。

從當前來看,中國進入沙特國內油氣行業的可能方式有:①老油田提高採收率的工程技術服務合同;②天然氣領域的勘探與開發。

2.3.1.2 伊朗

伊朗面積163.6萬km2,人口約7000萬。2009年伊朗石油產量4.2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5.3%(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最高宗教領袖為全國人民的領袖。總統是僅次於最高宗教領袖的國家領導人,現任總統內賈德於2005年6月當選,並在2009年6月連任成功。在政治上,內賈德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在對外政策上,內賈德主張發展「公正的國際關系」。在核問題上,他強調伊朗擁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術的權利,同時表示,伊朗沒有研製核武器的企圖,並願意與歐盟通過真誠的對話來解決矛盾。

目前,伊朗政治局勢相對穩定。

伊朗經濟同樣有較大的風險。國外經濟制裁是伊朗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受伊朗核問題的影響,許多公司終止了與伊朗的合作。伊朗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國際油價將對伊朗的財政收入產生較大的影響。雖然伊朗石油資源豐富,但是技術相對落後,煉油能力不足,是成品油的進口國。如果遭到國際封鎖,伊朗的經濟將會受到相當大的打擊。另外,伊朗國內經濟膨脹形勢嚴峻,消費者價格指數從2006年的11.7%,上升到了2008年4月的24.2%。

總體來看,伊朗政府非常希望外資進入。但是伊朗稅收體系復雜,外匯管理嚴格,在伊朗投資的政治經濟風險較高。

(2)勘探開發風險

伊朗的油氣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伊朗對外吸引投資的主要模式是「回購合同」(Buyback)。伊朗的回購合同主要有3種形式:油氣田開發的回購合同、勘探區塊的回購合同和勘探開發一體化的回購合同。在這種方式下,承包公司承擔所有投資,但可以回收投資和融資成本,並由國家支付報酬。回購合同的主要缺點有:第一,伊朗政府對承包商的采購活動有很多的監督與參與,審批環節多、流程長,采購效率低;第二,要求利用本地資源的比例較高,這類合同中規定,對本地資源利用要超過項目資本總成本的一定比例,在實際操作中困難很大。

2.3.1.3 伊拉克

伊拉克面積44.2萬km2,人口約2900萬。2009年,伊拉克的石油產量為2.5百萬桶/天,比2008年上漲了2.4%,佔世界石油產量的3.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伊拉克安全局勢至今動盪不安。由於戰爭,伊拉克的石油設施受到嚴重破壞。伊拉克政治上最大的風險是,當美軍完全撤軍後,政府能否防止內戰的發生。伊拉克教派與種族沖突嚴重;失業率高;法制不健全,腐敗問題突出;各類利益集團的沖突往往趨於暴力化;北部地區的庫爾德分裂主義等。

除了安全問題,伊拉克的基礎設施落後,電力、自來水等設施都不完善。銀行業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

(2)勘探開發風險

伊拉克油氣資源極其豐富,勘探開發風險主要源自國內局勢。受安全局勢,以及資金與技術的制約,伊拉克石油行業復原緩慢。

伊拉克勘探開發風險還表現在,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庫爾德地方政府對石油資源歸屬與利益的分配存在嚴重分歧。

2.3.1.4 阿聯酋

阿聯酋面積8.4km2,人口約490萬。2009年,阿聯酋石油產量為2.6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3.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阿聯酋是鬆散的聯邦制國家。阿聯酋政局穩定,政策具備較強的連續性。阿聯酋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為主。阿聯酋歡迎外國投資者進入。

2009年11月26日,迪拜最大的國有投資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突然宣布延長6個月償付即將到期的約40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並將在政府援助下進行高達59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盡管迪拜政府同時發表聲明稱其債務支持基金將會著手評估此次重組所需資金,但上述消息仍然極大觸發了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全球金融市場反應強烈。不過,市場在震驚後發現,迪拜債務危機規模有限,對阿聯酋及中東地區的影響不大,阿聯酋的財政狀況依然健康。阿聯酋經濟前景依舊看好。

阿聯酋沒有管理油氣行業的專門立法,每個酋長國都頒布了稅收法令,有各自的稅率。阿聯酋各個酋長國都採用礦區使用費/稅收制合同。除迪拜外,其他酋長國都有國家參股的要求,各酋長國的最高參股比例為60%。

(2)勘探開發風險

阿聯酋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油氣開發風險相對較小。

㈤ 什麼是投融資環境

就是有政府政策、資金、項目的形成
以及其他的不可控因素

㈥ 考察投融資環境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首先確定崗位的KPI--關鍵業績指標。品質部門,如QA,則專業知識的掌握要求,政策的掌握要求,文件檔案的建立與保管;對產品監控的要求等都可作為業績指標;QC同樣需具備專業知識,另技能與儀器操作也可列作一項。不要太多,挑重要的列。每個企業每個崗位有自己的KPI,有了KPI就可以相應地對該員工進行自主考核了。

㈦ 編織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對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是不是騙子

怎麼會是騙子。這是金融機構的普遍要求。
企業需要融資,往往是因為某個項目。而這個項目的立項是需要當地發改委審批的,需要相應的項目立項報告。
立項報告中非常重要的是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和投資戰略規劃。這部分內容非常專業,只能請專門的機構來寫,所以不可能是騙子。
騙子要有這能力也不做騙子了。

㈧ 企業投融資管理與財務規劃是用哪個模型來講解產業環境分析的

這個主要是看你這個財務這塊來計算的啊

閱讀全文

與區域融資與投資環境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修路的上市公司 瀏覽:640
銷售凈利率行業指標 瀏覽:475
80倍杠桿是什麼意思 瀏覽:381
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434
杭州金融公司都有哪些 瀏覽:31
貨幣證券屬於商品證券 瀏覽:728
港元兌加元今日匯率 瀏覽:622
理財產品募集期封閉期 瀏覽:515
太平洋業務員傭金有多少錢 瀏覽:186
融資500萬出讓5股份 瀏覽:909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