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信託危機最該追問什麼

信託危機最該追問什麼

發布時間:2021-11-24 09:14:04

⑴ 我想問一下,關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這場危機中到底誰是贏家,不會只有輸家吧弱弱的問一下

美國應該是最大的贏家,因為至始至終美國都沒有輸過,怎麼說呢?
因為美國始終掌控著全世界的金融體系,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分工,依靠WTO,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等....盡管這次經濟危機對美國有影響,但相對來說中國影響較大,
先拿外會來說吧,別相信課本上講的匯率是貨幣的價格,那其實錯的,匯率只是為了達到目的政治手段,由於美國操縱者全世界的匯率,(不要問為什麼)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成功的發動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才成功的將日本永遠變成他的附庸國(80年代的日本經濟泡沫)

由於美國擁有強大的實力,因此他控制著全世界的經濟命脈,你知道製造大國是誰嗎?使美國不是中國,(製造包括設計,物流,,儲存訂單銷售,生產)中國僅僅擔任整條生產鏈中最沒有利潤的生產環節,中國只是在這場國際分工中扮演生產者,賺取微薄的工資,那是我們的血汗錢,中國其實是世界民工

由於中國勞動力廉價,等各種非法產業的存在,導致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過剩的產能站GDP35%,然後中國就大量出口,為什麼要出口呢?因為美國能消耗他過剩的產能,他為什麼能消耗呢?美國固有的消費習慣,(話今天的錢願明天的夢) 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美國人信託責任的喪失,就是借錢不還錢

假如經濟危機,改變了美國的消費習慣,那損失最大的就是我們中國,因為他們將減少中國產品消費
你也許會問,中國13億人這么大內需,應該沒問題,(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533344982 他將告訴你中國為什麼沒有內需

⑵ 郎咸平信任危機,張虎成告訴你是什麼是最好的信託產品

張虎成是2014年華尊獎的得主
對於信託產品有十多年的理解
他主持的虎成論金講述的很多金融相關的知識都是很容易讓人明白投資裡面的事情
建議網路搜索一下去聽聽

⑶ 信託風險有哪些

1、法律政策性風險
是指因政府法律政策的變化,促使信託資產出現直接或間接的損失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應政府法律政策的變化,衍生出了例如:信託資產轉讓信託產品、房地產信託產品等為規避政策風險、規避政府監管的信託產品。
(2)我國的政策、法律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較難容易造成非法。比如以土地、財政收入等作為抵押物的,若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緊縮地銀的話,那麼土地就會變得不容易變現,由此可能會造成擔保無效。
(3)政府的政策里沒有此項規定。例如投資於房地產項目的信託產品,如今的規定是需要交契稅。若發生法律糾紛,就不容易保住信託財產的獨立性。
2、信託財產所有權風險
國內的法律規定,信託是以委託為主的,而國外信託是以財產權的轉移為基礎。以財產轉移為基礎的信託有兩個後果。
3、管理不善的風險
若信託公司在實際的投資操作中,出現操作失誤或者經營不利就會產生風險。
有的公司一味地盲目追求高收益,風控措施又沒有做好,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實際收益低於成本。
4、道德風險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託公司應忠實於委託人與受益人,不能利用信託財產謀取自己的私利。比如掩蓋風險、抽逃資本金等不道德、不法行為。
5、利率風險
信託產品的收益可能會受到銀行存款利率、銀行貸款利率以及貨幣市場的影響。
6、其他風險
比如:戰爭、政治動盪、金融危機等一切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會使信託資產遭遇損失。

⑷ 什麼樣的信託產品最好

信託熱銷產品推薦:【【鑫業七十號】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年收益率預計9%,100萬起,包商銀行本次質押價格為7.54元/股。依據內蒙古中燁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內中燁資評字(2011)第302號】,包商銀行單位市場價值在21.86元/股,本次融資質押率為34.49%。

⑸ 面對金融危機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該怎麼辦

1、 金融發展中創新與發展的矛盾。

由於金融發展必然離不開金融創新,但是創新也要有基礎,金融杠桿不能肆意放大,否則只會招致泡沫的破裂,而且是金融系統的連環套的問題。中國在這次的危機中也有一些損失,不過只是局部的而且可以承受范圍之內的。這次美國的危機是一次教訓,對中國未來的金融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西方國家的自由經濟理論再次受到挑戰,周期性的經濟泡沫對經濟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如果在市場和調控之間尋找一個落腳點,適度的調控是極其必要的保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手段,不能機械的照搬西方的經濟理論,這次危機就是個教訓。

2、 正視目前全球經濟現狀。

現在美國救市甚至歐洲救市的基調已經確定,美國11月將舉行大選,大選的結果也將左右未來美國的經濟政策,甚至對世界經濟的興亡都起到及其關鍵的作用。目前巴菲特出手了,日本人也出手了,國內的一些經濟界人士坐不住了「我們也要去華爾街」的言論很高。認為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中國崛起的時刻,其實縱觀各國的崛起總有些標志性的事件,但是如論英國替代西班牙的蒸汽革命,還是美國替代英國的石油革命。崛起的大國必將是順應天時、地利。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內部的發展和內生動力的出現。我們看以往的大國崛起特別是經濟的崛起靠的是戰爭比如,英國替代西班牙。然而最近一次,20世紀初美國替代英國就是一種自然和平的崛起。對於本次危機發展的狀況應該說還沒有結束,危機正在進一步的深化,近期危機有向實體經濟領域轉化的可能,我們回想巴菲特買入某些股票也是要經歷一兩年的陣痛,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末購買得某些資產還是沒有回到原值。美國100年來從未有過如此得緊張得神經。歐洲方面,富通集團問題開始暴露,英國政府幹預,本輪危機在歐洲如何蔓延還不得而知,所以要等歐洲局勢稍微穩定再有動作。

總的說全球經濟伴隨美國經濟的放緩成為必然,但是如何正視這種狀況需要我們國家冷靜面對。

3、 中國如何應對目前的局面

首先,要看到全球的經濟疲弱的根源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金融制度導致的。這種衰退不只是金融領域,他會引導道生產領域和實體經濟。對有可能受影響的房地產、信託、股權、銀行和一些依賴中短資金生存的企業有個摸底,一旦危機發生可有應對政策。

其次,適時的放鬆財政政策,對某些對國民經濟有影響的重要部門和企業給與稅收上的支持。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在必要時,綜合全球的貨幣政策,利用利率工具來刺激經濟,但是要防止美元過剩導致的通貨膨脹,物價的飛漲對國家的穩定是不利的。

最後需要冷靜思考客觀看待全球經濟和中國的關系,中國的消費在內部的需求是比較大的,要抓住這個點,但是又不能讓老百姓過渡消費,要將政府的發展方向從房地產、土地這個圈子裡拉出來,鼓勵政府發展地方企業,發展國有經濟,企業的發展放到經濟發展的首位。企業可以帶動經濟活躍度,可以決絕就業壓力,反過來就業人口可以促進消費。最後等危機基本平息的時候購買一些美國資產,建議是試探性的中小規模購買。

⑹ 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信託機構如何防範風險

減少業務,對風險大的業務盡量不要提供信託服務。
多了解業務方面的背景和狀態,在中國房地產未有萎縮的前提下,拓展業務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⑺ 如何規避信託產品風險

確定產品的風險主要看的就是以下幾項:
1、資金流向
總體上來說,那些投資於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項目的信託產品的風險會比較高一點,高風險伴隨的也是高收益。與之相反的,風險較低並且收益相對來說比較低的項目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的股權質押、電力、能源等等一系列獲得政府支持的項目。
2、風險控制措施
(1)擔保方企業的實力、擔保方的信用度。擔保方的企業實力最好比較強。一般情況下,選擇大型的國有企業的擔保公司最保險。另外,信用度比較高、負債率比較低的大型民營企業也可以考慮。不可以自己給自己擔保,那樣的話會被視為沒有擔保。
(2)質押物的安全性、是否容易變現。押質率越低,安全性就越高。相對來說,股票、股權、債券、貨幣比較容易實現變現,而土地之類的不動產,流動性比較差,短時間變現存在較大的困難。還有就是抵押物的價值是否足,抵押物不足值就會加大風險系數。
信託理財產品風險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項:
1、法律政策性風險
是指因政府法律政策的變化,促使信託資產出現直接或間接的損失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應政府法律政策的變化,衍生出了例如:信託資產轉讓信託產品、房地產信託產品等為規避政策風險、規避政府監管的信託產品。
(2)我國的政策、法律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較難容易造成非法。比如以土地、財政收入等作為抵押物的,若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緊縮地銀的話,那麼土地就會變得不容易變現,由此可能會造成擔保無效。
(3)政府的政策里沒有此項規定。例如投資於房地產項目的信託產品,如今的規定是需要交契稅。若發生法律糾紛,就不容易保住信託財產的獨立性。
2、信託財產所有權風險
國內的法律規定,信託是以委託為主的,而國外信託是以財產權的轉移為基礎。以財產轉移為基礎的信託有兩個後果。
3、管理不善的風險
若信託公司在實際的投資操作中,出現操作失誤或者經營不利就會產生風險。
有的公司一味地盲目追求高收益,風控措施又沒有做好,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實際收益低於成本。
4、道德風險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託公司應忠實於委託人與受益人,不能利用信託財產謀取自己的私利。比如掩蓋風險、抽逃資本金等不道德、不法行為。
5、利率風險
信託產品的收益可能會受到銀行存款利率、銀行貸款利率以及貨幣市場的影響。
6、其他風險
比如:戰爭、政治動盪、金融危機等一切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會使信託資產遭遇損失。更多資訊請查看炎黃財經。

⑻ [轉載]信託是什麼——七種視角下的追問

1、信託是銀行理財產品最主要的源頭;
2、目前信託資產15萬億,是我國第一大理財資產;
3、銀行理財募集資金中,有2/3投向了信託;
4、信託的收益期間是9-11%/年;75%的認購者獲得了9%以上的年化收益;低於9%的主要原因:通過銀行認購信託、期限少於一年的、認購資金在300萬以下的。
5、信託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資本和實業三大投資領域的金融機構
6、目前為止,所有的融資類集合信託都是100%兌付;
7、一張信託牌照價值至少35億,多家銀行試圖收購信託牌照無功而返;
8、全國僅68家信託公司,基本是央企、國企、地方政府背景,銀監會不會再新發牌照;
9、剛性兌付潛規則是指信託公司、股東或者政府、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掏錢兜底;沒有法律基礎,但沒有信託公司願意第一個打破;
10、信託項目經理採取終身責任制度。
11、信託資產具備破產、債務、稅收隔離功能,是全世界成功人士最喜歡的財產保護、財富傳承工具。
12、信託在我國金融機構中,地位、規模僅次於銀行,甩開券商、保險、基金一大截;在西方發達國家,信託業遠比銀行業發達。

⑼ 四川信託200億金雷,四川信託的危機是什麼

事實上,早在5月初的時候,四川信託就已經爆出了一系列的問題,甚至業內傳出「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停止所有資金池業務」,當時官方曾經極力否認,但是如今投資者找上門來,四川信託無法完成兌付,這才暴露出了問題。在6月15日,杭鍋股份就發布了一個公告,表示此前購買的四川信託管理發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雖然時間已經到期,但是四川信託卻只1000萬元的本息1038.1萬元,而無法完成剩下的4000萬元本息的兌付工作。根據相關報道,現在四川信託已經被銀監會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信託的很多融資方都已經出現了問題,比如新華聯集團、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無錫惠山太平洋商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等。根據四川信託2019年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的資產規模為2335億元,相比於2018年的3235億元,下降了27.84%。四川信託每年的利潤也在下滑,從2017年到2019年的情況來看,三年的凈利潤分別是9.21億元、7.40億元和5.21億元,下滑非常嚴重。凈利潤之所以會下降,就是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導致的。事實上,雖然四川信託的管理層表示爭取一年之內解決問題,但是投資者已經不相信四川信託的還款能力。現在,四川信託的資金窟窿高達200億元,對於未來會怎樣,誰也不知道。

⑽ 現這幾天中誠信託的領導們是不是為30億礦產信託危機的事尋找合適的處理方法,聽說是沒人管這件事

都不傻,願意接盤的都是和中誠有關聯的,或者有其他利益需求的,不過不用擔心,只要信託牌照不開放,肯定會有人願意接盤的,投資者的錢和利息是有人會承擔的

閱讀全文

與信託危機最該追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倍杠桿是什麼意思 瀏覽:381
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434
杭州金融公司都有哪些 瀏覽:31
貨幣證券屬於商品證券 瀏覽:728
港元兌加元今日匯率 瀏覽:622
理財產品募集期封閉期 瀏覽:515
太平洋業務員傭金有多少錢 瀏覽:186
融資500萬出讓5股份 瀏覽:909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