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房企海外千億投資歸零,為何國內可以到國外就不行了
據最新消息,位於中國500強的5家房企,在海外的千億投資化為泡影,且同時在海外投資房產的過程中,經歷了集體大潰敗,也給這幾家房企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知道,隨著中國經濟的逢勃發展,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期,再加上多地政府對房地產企業在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老百姓對住房的剛需需求,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一房難求,甚至要搖號來買房的場景,房地產企業也因此大賺特賺,成為中國經濟的代名詞。那為什麼國內房地產企業在國內賺得盆滿缽滿,到了國外卻遭到巨大的“滑鐵盧”,千億投資歸零呢?
一.社會發展進度不同。大家知道,中國是在社會千瘡百孔,萬廢俱興,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情況下開始大發展的,而西方的這些國家基本都是世界的發達國家,社會已得到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已進入到了小康。在社會發展有著較大差異的國家來投資房地產,人們對房地產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就需要建房,以前的老城區需要改造、老百姓需要住房等,這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也造就了房地產企業的大發展;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社會已得到高度發展,不會出現較多的房地產項目,人們會房產的渴求也沒那麼大,這肯定會對房產企業在外國的投資帶來重要影響。
這次中國房企海外千億投資歸零,這值得每一家房產企業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怎樣發揮自己的長處,並與國外文化結合,產生雙贏的效果,這值得每家房企思考!
『貳』 4月來房企海外融資基本停滯,資產證券化產品成資金重要來源
4月以來,各大房企海外融資基本停滯。某地產數據顯示,3月房企發布了19宗海外融資,合計融資額約56億美元,相比1-2月百億美元級的融資額已經明顯銳減。在此背景下,境內股權融資、永續債、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成為房企補充資金的重要來源。
海外融資驟減
貝殼找房數據顯示,受4月單月海外債券發行量減少的影響,2020年1-4月海外債券金額佔比較2019年同期下降13%,為近十年第三低位。
對於房企海外融資驟減的原因,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相關投行人員難以正常工作。同時,在海外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投資人對經濟運行不確定性的考慮等因素均會影響債券發行。
盤和林指出,近年來美元債成了國內房企的「香餑餑」,一方面可以獲取維持生產經營的需要資金;同時,通過發行美元新債用於還舊賬。但採取這種解燃眉之急方式,後期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從融資利率看,房企海外融資利率普遍超過10%,部分房企的融資利率超過15%。即便如此,在融資收緊的背景下,作為緩解資金壓力的一個重要手段,近年來房企海外融資規模逐步攀升,單月融資規模超過100億美元成為「家常便飯」。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融資驟減影響了房企總體融資規模,也拉低了房企融資整體成本。
某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份95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額為1104.39億元,同比下降16.2%。其中,房企的發債總額為309.3億元,同比下降63.8%。當月融資成本為3.93%,環比下降0.71個百分點;主要是本月無境外債發行,結構性拉低了融資成本。同時,境內超短融發行量增加。
境內ABS發行井噴
房企海外融資幾近冰點,但境內的股權融資、永續債、資產證券化發行環比上漲幅度較大。特別是資產證券化產品,由於公司債、中期票據等發行門檻相對較高,且額度有限,資產證券化產品成為不少公司補充資金的重要來源。
據某數據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4月份華發股份、龍湖、新城、榮盛發展、藍光等ABS產品獲批發行。
不少房企獲批的ABS為長租房資金支持專項計劃。以融創中國為例,「華金證券——上海香溢花城長租公寓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近日獲上交所通過。該債券品種為ABS,發行規模為5.01億元。該債券發行人為上海昊川置業有限公司、上海驤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融創中國。
從境內發債規模看,某數據研究中心指出,4月發債最高的企業為萬達集團,發債總量為50億元,是一筆融資利率為4.89%的中期票據。此外,融創中國本月發行了一筆4年期40億元的公司債,利率水平4.78%左右。
諸葛找房分析師王小嬙指出,長期看,房企融資大幅寬松的可能性較小,房企需要把握住融資機遇。短期看,海外融資難以恢復,房企融資將以國內銀行貸款、信託、發行公司債為主,ABS產品短期將受熱捧。
王小嬙指出,4月以來各大房企海外融資大幅波動。而國內為扶持企業,融資環境略顯寬松,房企紛紛選擇成本較低的國內債進行融資。去年5月金融監管收緊後,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難度增大。為扶持企業,目前整體融資環境放鬆,而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額度相對公司債、中期票據較高。在此背景下,多家房企盤活存量資產進行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債務到期規模較大的情況下,房企為了自身發展,聯合拿地、聯合開發、聯合銷售成為減輕壓力的一項舉措。4月29日,北京大興西紅門2宗地塊出讓,總建築面積8.46萬平方米,最終以66.8億元出讓。首開+龍湖聯合體、新城各競得1宗地塊。
(原題為《4月來房企海外融資基本停滯資產證券化等產品成「香餑餑」》)
『叄』 監管層摸排房企境外債到期情況
監管層摸排房企境外債到期情況暫不清楚,建議大家可以多多關注新聞財經最近官方消息。
一、地產債引監管層關注
監管對房企美元債務的擔憂源於近期房地產美元債務頻繁違約。10月以來,幻想年、新力等房企相繼出現美元債違約或延期兌付,房地產美元債市場出現波動。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旬,35家房企美元債價格跌破90美元,7家房企甚至跌破50美元。與此同時, 中國恆大(03333.HK)的流動性危機是否會引發這家龍頭公司的債務違約也越來越受到關注。10月26日,當代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10月25日到期的12.85%優先票據未能按時償還票據本金及應計但未支付的利息。該法案的資本規模為2.5億美元,是當代購房者現有的五種美元債券中最大的一種。當代購房者將此次違約歸因於「意外流動性問題」,面臨的不利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行業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受此影響,上述票據本金及應計未付利息的還款安排無法同日達成。
二、國家外管局近日對房企境外債到期情況進行摸排
國家外外管理局上海分局召開會議,對房企境外債到期情況進行摸排,要求在周三前報送今年境外債務到期情況,周五報送今年年底境外債務安排情況,包括到期本息、回購需求、自有資金安排等。多家房企人士告訴記者,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是否存在違約風險。同時強調,這不是新的規定和要求,只是定期調查。
在美元債券發行和再融資窗口短時間內難以明顯恢復的背景下,國內政策端已經颳起了暖風。在包括央行在內的監管部門定下「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基調後,整改信號釋放,房貸、開發貸款也有所放鬆。
『肆』 6月份房企到期債券515億元,海外債融資成本最高約11%
6月10日,克而瑞監測的數據顯示,6月份房企將有36筆債券到期,總計約515億元,償債壓力雖較高峰期有所緩解,但償債壓力仍然不容忽視。
自從「三道紅線」發布以來,房企多種融資的方式一直在持續的加碼調控中。
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台(CAIC)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房企在境內外發債累計融資總規模約合4579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5%,同比降幅較4月有所收窄。5月單月境內外融資總量環比下降近四成,發債房企數量進一步減少。
隨著房企融資環境的收緊,未來開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優化自身債務結構,已成為房企順利融資且降低融資成本的關鍵。同時,房企促銷售、加強回款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整體融資環境收緊的情況下,房企融資量也在同比下滑。
CAIC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房企在海內外發債融資總規模累計約4579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降5%,同比降幅較4月進一步收窄。
從單月來看,5月房企境內外共發行債券約590億元,同比微升4.8%,環比下降38.2%。其中境內發債規模達336億元,同比下降58.4%,環比上升2.2%;海外債方面,5月共發行254億元,同比上升70%,環比上升75%。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發行債券的房企數量僅有45家,僅為4月發行數量的一半,克而瑞認為,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中小房企的發債前景不容樂觀。
從融資成本來看,國資房企融資更占優勢,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調,國企發行債券票面利率較一季度下調近50個基點,僅有3.71%。而民營房企的發債融資成本較一季度微漲至6.78%,為各類房企最高。
百強房企門檻正在成為融資分水嶺,從各梯隊房企表現來看,百強房企境內發債成本均在5%上下,相差並不大,TOP20房企融資規模較大,且融資成本較低;而非TOP100房企發債融資佔比跌至18%,成功發行債券的多為地方國企。
海外債方面,以TOP20-30房企海外發債融資成本最高,接近11%,而TOP10房企的海外債加權融資成本僅有3.45%。
克而瑞認為,2021年房企的整體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房企融資總量預計保持低位運行的態勢。在此背景下,房企融資分化仍將持續,對於財務優秀的房企而言,將獲得更高的有息債增速,融資成本和結構或將得到持續的優化和改善,企業發展或將提速;而債務狀況較差或者杠桿較高的房企,融資量增長受限,與此同時,疫情走向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民營房企發債日漸艱難。
『伍』 萬科曲線融資表明中國內地企業海外融資的瓶頸是什麼
1.跨境融資辦理流程耗時長,容易引起融資失敗;2、跨境抵押難以實現,貸款難度較大;3、跨境融資風險大,銀行出資意願不強;4、金融機構境外發展不足,跨境融資實施困難。
『陸』 請問兩房企再推再融資是利好消息嗎
兩房企再推再融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手段。目前房企困難重重,要生存就要創新,求發展。是利好消息。但也不排除炒作。
『柒』 王健林房企海外千億投資歸零,事情的原委是什麼
在歷來的首富當中,王健林是企業家中最有個性的一個,他果敢堅韌,不喜低調,定下財大氣粗的小目標,然後一口氣完成8000次。
他生於四川,做過林業工人,參過軍,退伍後來到了北方沿海開放城市大連。
1989年,王健林從大連西崗區辦公室副主任任上辭去職務下海經商,接手了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後來生長為萬達集團。在爾後的長達28年中,受野心的驅動,憑借著對財富的冒險尋求以及對政治鴻溝的掌握,王健林敏捷成為我國的尖端富豪。
現實上,關於王健林出事的風聞早已不是什麼新聞,近半年來,隔山差五就有媒體“歸納”一篇文章出來,來奉告網民,王健林最近可能又要出事啦!
而其實,很多企業家在遭遇危機時,都應對不當,最終深陷泥淖不能自拔,輕則企業破產,重則鋃鐺入獄。而很少有企業家能在企業遇到危機時,從容自救。
王健林帶領萬達集團為中國企業家上演了一幕教科書式的危機應對案例。
『捌』 房地產企業為什麼要去海外高成本融資
還有這種事情嗎???
那說明國內的融資越發規范了。
同時國外的很多投資者還是非常看好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國外融資應該很容易,所以國內房地產企業才去國外融資。
不過,前景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