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啰出行赴美上市,3年凈虧損48億元,順風車能否拯救共享單車
前些年為了解決城市最後一公里這個問題,共享單車概念被首次提出,在城市最先開始的應該是小黃車吧,後來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哈嘍出行。在我這個城市最多的共享單車,就是哈嘍出行。哈羅出行,不僅有共享單車,還有共享電瓶車以及順風車等等這些業務,可謂是業務非常廣泛了,近日傳出哈嘍出行要在美國上市的消息,不知道你對此了解嗎?
4月24日,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務平台哈啰出行首次提交IPO申請,計劃在納斯納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瑞信、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招股書顯示,哈啰出行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21.14億元、48.23億元、60.44億元,從營收增長來看,其2020年同比增速為25.3%,相比2019年128.2%的增速大幅放緩。與營收增長同步放緩的還有哈啰出行的平台交易量,2020年為51.95億次,2019年為55.80億次。對於營收放緩和交易量的減少,哈啰出行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受新冠肺炎的影響。
哈嘍出行這幾年也是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此次選擇在美國上市,不知道順風車到底能否拯救共享單車呢?
一.順風車可以拯救共享單車
不管是共享單車還是順風車,它們的初心都是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也希望它們可以堅持初心。
❷ 朋友們。你們的哈啰出行多少幣一月
哈啰出行長期騎行可以辦月卡或者季卡
長期都有打七折更有五折的優惠,騎行還是挺劃算的
❸ 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額超過177億元了嗎
據報道,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監測數據顯示,截至專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屬1886.4萬人,與2015年的245萬人相比,呈7倍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希望共享單車發展的同時,押金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管!
❹ 哈啰出行申請在美上市:去年營收超60億元,在美上市得具備什麼條件
北京時間4月24日,本地出行和生活服務平台哈啰出行在美國納斯達克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尚未確定,本次IPO,瑞信、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從哈啰出行近三年的運營情況來看,在過去的2018、2019、2020年度,哈啰出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14億、48.23億、60.44億元人民幣,相應的虧損分別為22.08億、15.05億、11.34億元人民幣,虧損收窄。
如何看待哈啰出行正式遞交招股書赴美上市?
作為共享單車大戰後仍保持獨立運營的唯一倖存者,在共享出行在被外界逐漸看衰的情況下,哈啰出行非但沒有保守運營,反而擁抱資本動作頻頻,從試水社區團購、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到推出跑腿業務乃至推出新型電動車,在業務拓展的情況下凈虧損反而在持續收窄,這也給了它赴美上市的底氣。
❺ 共享單車造價大約是多少錢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單車很多,功能大同小異。共享單車在通常的自行車組件之外,增加了三個價格較高的部件,一是通訊模塊,二是智能鎖,三是發電模塊。
摩拜重、貴、科技感強並且結實,ofo 輕、成本低,但卻沒有 GPS 和發電系統。Hellobike 與二者相比,屬於折中。在與摩拜保持幾乎同樣配置的前提下,它每輛單車的成本卻低得多。
❻ 共享單車Hellobike獲B輪融資:專注投放二三線城市
與其他扎堆爭奪一線城市的共享單車不同,Hellobike是一家深耕二三線市場的公司。今年1月,其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磐谷創投跟投。
官方數據顯示,Hellobike從2016年9月1日啟動共享單車項目,目前已經進入杭州、寧波、福州、泉州、武漢等16座二三線城市,投放了70萬輛單車,用戶注冊數達到了1100萬,單日訂單數達到300萬以上。
深耕二三線城市是Hellobike的戰略,僅在杭州一地,便投放了10萬輛單車,占據了杭州市場近75%的份額。據聯合創始人兼COO韓美透露,目前該公司在90%的城市的已經能實現盈利。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2017年的「風口」之一。根據公開資料梳理,該領域已吸引了30多家投資機構,總融資規模近百億元;其中摩拜已進入E輪融資,總融資額約為3.55億美元(約24.5億元人民幣);ofo已進入D輪,總融資額為5.8億美元(約40億元人民幣)。
Hellobike創始人兼CEO楊磊認為,共享單車的重模式降低了推廣速度,不同城市會容納不同的品牌,一兩家壟斷市場的格局很難形成。他判斷,這個行業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吃小的現象,只能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被淘汰。
「我們自己能獲取流量,也有流水,而且盈利模式都是十分清晰的,包括用戶付費、廣告、沉澱資金收益。最關鍵的是,它不需要像網約車一樣瘋狂燒錢去拉用戶。」楊磊說道。
2017年Hellobike預計將進入95-110座城市,投放車輛將達到500萬輛。而在車輛研發方面,Hellobike稱正在研發創新產品,為騎行帶來更好體驗。與摩拜單車相似,Hellobike也採用智能鎖方式,具有GPS定位功能。
「我們會加強供應鏈建設,同時引進更多的人才,壯大自己的團隊。持續深耕共享單車領域,圍繞車輛在服務市場進行更多的提升。並會加速度向其他城市擴張,為更多的城市居民打造無縫銜接的出行體驗。」COO韓美表示。
❼ 哈啰出行完成2.8億美金融資,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這一企業能夠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而且也能夠不斷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具備雄厚的財力,而且也需要不斷吸引更多的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更加強大的公司,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立足於市場。
越來越多的交通出行軟體能夠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且也能夠獲得消費者的歡迎,而開發這些軟體的公司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哈啰出行就是一個具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公司,哈啰出行完成2.8億美金融資,這意味著什麼?我認為這主要意味著:
一、這個企業能到得到更多投資人的認可。
這個企業既然能夠成功完成融資的目標,也就意味著該企業的確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而且也能夠成為更多投資人投資的對象。因為該企業不僅能夠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而且也能夠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首選對象,這就是該企業的發展優勢。
以上就是我的相關分析內容。
❽ 共享單車造價大概是多少錢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單車很多,功能大同小異。共享單車在通常的自行車組件之外,增加了三個價格較高的部件,一是通訊模塊,二是智能鎖,三是發電模塊。
摩拜重、貴、科技感強並且結實,ofo 輕、成本低,但卻沒有 GPS 和發電系統。Hellobike 與二者相比,屬於折中。在與摩拜保持幾乎同樣配置的前提下,它每輛單車的成本卻低得多。
❾ 共享單車Hellobike要獨霸二線城市
創業要想爽 拿下北上廣?
在中國互聯網創業圈子,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管什麼行業什麼項目,先拿下北上廣,這事就成了一大半了。
比如打車軟體最為明顯,北京起家的滴滴站穩北京市場,杭州起家的快的打車,通過並購大黃蜂站穩了上海市場,要不是後來合並了,兩家似乎可以劃江而治,割據中國打車軟體市場。
外來客UBER也是如此,UBER曾一度在上海和滴滴不相上下,甚至在杭州等城市市場佔有率高達8成以上。滴滴知道要是硬碰硬直接競爭,付出的成本將是個無底洞,所以轉而又採用並購的套路。
「創業要想爽 拿下北上廣」,這個規則在外賣、打車軟體、租房等許多行業,尤其O2O行業,被驗證是可行的。
共享單車還有什麼新玩法?
12月26日,宏民參加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中國平安、海綿保和共享單車Hellobike哈羅單車,聯合發布了一個「騎乘人員險」,就是當用戶騎著Hellobike遭遇意外傷害,平安保險則按合同約定支付賠償金,如果是惡劣天氣情況下,賠償金額則翻倍。
當然,Hellobike也為當地民眾做了很多實際的優惠政策,比如:每個城市晚上11點—凌晨6點的夜間免費騎行;所有開放城市一個月城市測試期間的所有騎行收入,都將用於當地的交通公益事業,這誘惑大大的啊。
再回到前段時間我關於共享單車行業的討論:《趙宏民:共享單車行業90天內不可能結束戰斗》,我覺得Hellobike的發展,正好從側面證明了我的這個論調。當一線城市還沒有決出勝負的時候,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也已經如火如荼的運營了起來。
退一步講,即便是未來某個時刻,一線城市已然決出勝負,這些「單車巨頭」走向全國的時候,還要去和每個二線城市的「地頭蛇」去一個一個的競爭,在全國范圍由一、兩家霸佔共享單車這個市場,或許,這個局面900天後可以有個定論。
文/趙宏民
❿ 哈啰出行2020年營收60億元,是否能順利赴美上市
哈羅出行2020年營收達到60億元,營收達到60億元,這個還真的不能成為是否能夠順利赴美上市的根本因素,因為能否真正赴美上市,這是受到很多的因素考量的,比如說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每股收益,還有最重要的是政策上的限制。
我們國內的投資者基本上做的都是長線投資,就是低吸高拋的傳統投資活動,但國外它是有金融投資機構的,也就是所謂的金融狙擊手,她們是有做空機構的,就是你這個股票價格現在比較高,我買了期權我幫你價格做下去,但是利益受損的肯定是你,但你受損跟我沒關系啊,我賺錢就行了呀,我們國內幾乎沒有這樣的做空機構,但國外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