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法規規定信託提成

法規規定信託提成

發布時間:2021-11-27 23:48:44

⑴ 我國《信託法》對信託的設立有何規定

我國《信託法》對信託的設立有嚴格的規定,特意用一個章節來闡述信託設立的程序,主要有:

第六條 設立信託,必須有合法的信託目的。

第七條 設立信託,必須有確定的信託財產,並且該信託財產必須是委託人合法所有的財產。

本法所稱財產包括合法的財產權利。

第八條 設立信託,應當採取書面形式。

書面形式包括信託合同、遺囑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書面文件等。

採取信託合同形式設立信託的,信託合同簽訂時,信託成立。採取其他書面形式設立信託的,受託人承諾信託時,信託成立。

第九條 設立信託,其書面文件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信託目的;

(二)委託人、受託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三)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圍;

(四)信託財產的范圍、種類及狀況;

(五)受益人取得信託利益的形式、方法。

除前款所列事項外,可以載明信託期限、信託財產的管理方法、受託人的報酬、新受託人的選任方式、信託終止事由等事項。

第十條 設立信託,對於信託財產,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登記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信託登記。

未依照前款規定辦理信託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手續;不補辦的,該信託不產生效力。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託無效:

(一)信託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二)信託財產不能確定;

(三)委託人以非法財產或者本法規定不得設立信託的財產設立信託;

(四)專以訴訟或者討債為目的設立信託;

(五)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圍不能確定;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條 委託人設立信託損害其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信託。

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撤銷信託的,不影響善意受益人已經取得的信託利益。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歸於消滅。

第十三條 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

遺囑指定的人拒絕或者無能力擔任受託人的,由受益人另行選任受託人;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法由其監護人代行選任。遺囑對選任受託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⑵ 民法通則上對於信託有哪些規定

1、《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通過,並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民法通回則》作廢。答
2、《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⑶ 為什麼我國信託法規定「不得承諾信託資金不受損失,也不得承諾信託資金的最低收益」呢

是為了防止信託變相吸收存款。

上述規定的本意在於,在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分業經營的背景下,為使信託回復其主業,避免和銀行發生同業競爭,強調信託財產的風險應由委託人自己承擔。明確信託公司只處於中介的地位。

⑷ 信託銷售提成一般在多少

發行方給信託公司的應該在1%,信託公司再給理財的就不一定了

⑸ 信託行為要取得法律上的效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信託行為的介紹:
1、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2、信託行為是以設定信託為目的而發生的一種法律行為。確認信託行為的書面形式一般有三種,一是信託契約或合同;二是個人遺囑;三是法院依法裁定的命令。
二、信託行為取得法律上的效力需要具備的條件:
1、信託目的合法
《信託法》第6條明確規定:「設立信託,必須有合法的信託目的。」
2、確定、合法的信託財產
《信託法》第7條規定:「設立信託,必須有確定的信託財產,並且該信託財產必須是委託人合法所有的財產。本法所稱財產包括合法的財產權利」。
3、信託設立的要件性
我國《信託法》第8條規定:「設立信託,應當採取書面形式。書面形式包括信託合同、遺囑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書面文件等。採取信託合同形式設立信託的,信託合同簽訂時,信託成立。採取其他書面形式設立信託的,受託人承諾信託時,信託成立。」

⑹ 信託法律規定,為何將投資額不足300萬的投資人視為自然人

信託法:單個信託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但單筆委託金額在萬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資者和合格
的機構投資者數量不受限制;

僅僅出資額在300萬以下的自然人受到50人限制
法人無論出資多少,都不會受到限制

這就要說到中國特色了,信託有風險,但是在信託的銷售過程中,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都設法讓客戶接受風險,或者掩蓋風險

在過去,因為投資者被「忽悠」的相信信託沒有風險,但是信託真的無法兌付時,他們本能的選擇了找zf鬧事,來解決問題

管理層認為,300萬以上的投資人,有接受風險的能力,而且,300萬以上的投資人,出現風險時,不一定會鬧事(這些人基本都有公司,也沒時間鬧事)
而機構投資者,他們更專業,他們在購買信託產品時,基本就已經了解了其中的風險

大多數鬧事的,都是100萬以下的投資者,他們不專業,容易被「忽悠」

話題延展一下,大家可能也不了解,為什麼信託不允許公開宣傳?為什麼信託要設計50人?
呵呵都是管理層從穩定出發的,不允許宣傳,就是因為過去出過問題(現在的地產信託,未來很可能出問題),為什麼設計50人?為了減小負面影響的范圍

再延展一下,為什麼信託合格投資人要那樣認定呢?
前條所稱合格投資者,是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能夠識別、判斷和承擔信託計劃相應風險的人:
(一)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
(二)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在其認購時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財產證明的自然人;
(三)個人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
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收入證明的自然人。

呵呵,其實多看看其他國家就會發現,這個認定方式,跟美國法律一模一樣,完全照搬過來的

⑺ 信託產品中信託公司法律規定的承擔什麼責任

我國來信託法上確定的受託自人的義務有:
按照信託行為的要求執行信託的義務;忠實於受益人的義務(其主要內容是受託人不得利用信託為自己謀取利益與不得將信託財產變為其固有財產);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和謹慎來執行信託的義務;對信託財產與其固有財產以及其他信託財產分別管理的義務;建立信託帳簿的義務;親自執行信託的義務(不能讓他人代理,除非信託行為另有規定或者受託人有不得已事由)。
我國《信託法》以過錯責任為原則,無過錯責任為例外。如第22 條規定「違反信託目的,違背信託管理職責、處理信託事務不當」;第27條「將信託財產轉為固有財產」;第28 條「將固有財產與信託財產進行交易或者將不同委託人的信託財產進行相互交易」,而又未經委託人或受益人同意且未為信託文件規定的;可以看出,受託人主觀過錯是比較明顯的。無過錯責任的情況是受託人轉代理。依我國信託法,受託人以親自處理信託事務為原則,只有在信託文件有規定或者有不得已事由的情況下,才可以委託代理。但在委託代理情況下,即使受託人就委託人的選任和督盡到注意義務、善良和誠實行事,他仍將因為代理人的行為而承擔無過錯責任。

⑻ 關於信託法規定不能承諾最低收益率的問題

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於2001年10月1日起實施。

2、 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於2002年5月14日起實行。

3、 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於2002年7月18日起實行。

《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信託投資公司經營信託業務時,不得承諾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者保證最低收益。根據《信託法》的有關規定,信託投資的風險由委託人自己承擔,只有在受託人違反信託目的處分信託財產或者因違背管理職責、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致使信託財產遭到損失的,才承擔賠償責任。

⑼ 幫信託公司介紹業務提成合規嗎

1,幫助介紹業務應該有相應的勞務費。
2,不過有法規規定信託公司不能給非金融公司出財務顧問費,所以如果信託公司直接給就違規了。
3,可以通過變通的方法來要,就是有融資方來承擔,或者再找一個能出顧問費的第三方金融機構

⑽ 信託100萬 提成多少

一般為5000至1萬,復行業信託銷售提制點為0.5%—1%
關鍵要看以下幾點:
1、發行的信託公司是哪家,不同信託公司銷售渠道費不一樣
2、信託類型,比如地產信託比政信要高,因為成本不一樣
3、三方公司分銷還是信託公司財富中心直銷
等等,都是要看參考的,沒有明確具體信息,因此只能給出大致區間

閱讀全文

與法規規定信託提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