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計算的問題
借:銀行存款278.32
(28×10-1.68)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10
——公允價值變動35.8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95.8
投資收益78.32
㈡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包括哪些會計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應設置的會計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他綜合收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也可以單獨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方登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取得成本、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回的減值損失等。
2、「其他綜合收益」科目核算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盈利或損失等。
借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賬面余額的差額等;貸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等。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擴展閱讀:
會計處理原則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怎麼計算
我這有一個例題,你可以參考參考
【例題3•單選題】(教材例題2)甲企業2007年1月1日,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萬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萬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萬元。該債券面值100萬元,剩餘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甲公司在2007年1月和7月、2008年1月分別收到該債券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下半年利息每次2萬元;2007年6月30日和200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分別為115萬元和110萬元(不含利息);2008年3月31日,甲企業將該債券出售取得價款118萬元。該項債券業務的累計投資收益為( )萬元。
A.20 B.18 C.12 D.8
【答案】A
【解析】該債券的投資收益=(118-100初始確認)-2(交易費用)+2(2007上半年利息)+2(2007下半年利息)=20(萬元)。
注意題目是問投資收益還是問損益。例如本題:
2007年影響損益=-2+2+2+(110-100)=12(萬元),2008年影響損益=118-110=8(萬元),累計損益20萬元。
㈣ 交易性金融資產 累計損益怎麼算
例2.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20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200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另支付手續費6萬元, 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現金股利20萬元。2007年6月30日,該股票每股市價為3.2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每股0.2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現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該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每股市價為3.6元,2008年1月3日以630萬元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對外提供財物報告。
要求:
(1)編制上述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
(2)計算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
2、(1)
①2007年5月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00
應收股利 20
投資收益 6
貸:銀行存款 626
②2007年5月30日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20
貸:應收股利 20
③2007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200×3.2-6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
④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時
借:應收股利 40(0.2×200)
貸:投資收益 40
④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股利 40
⑤2007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80(200×3.6-200×3.2)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0
⑥2008年1月3日處置
借:銀行存款 63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6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20
投資收益 30
(2)計算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6 +40+40+80-120+30=64萬元
㈤ 如何計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你的理解是完全正確的,也是直接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同時也是說明了你對此類問題的掌握與總結到了一定的高度了,完全正確!
此類問題有一個要點,那就是持有期間所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出售時,都會結轉到「投資收益」中去的,所以,在計算累計形成的損益的情況下,你可以直接對「投資收益」科目進行合並計算,就可以的!你的理解與做法也正是這樣的,故為完全正確。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累計損失如何計算教材生關於累計損失的定義看不懂啊求高人指點!
「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等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已攤余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余額」。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扣除成本扣除收回本金」 其實就是攤余成本
2.然後,「攤余成本-公允價值」 是實際減值的金額,比如說公允價是80,攤余成本是100,那麼100-80=20,實際減值20.
3.「實際減值-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 就是應轉回的金額。如,實際減值80,計提了90,90-80=-10,負號說明應轉回10。
已收回的本金一般題目會有明確說明,在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提前收回一部分本領金,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就不涉及,這個條件用到得不是很多。已攤余金額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進行的攤銷,而形成的攤余成本,這一點是只針對債券而言的,股票不存在攤余成本。注意到只有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才需要考慮攤余成本,它計算攤余成本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按實際利率法准確核算它的利息收入。但它還是在按公允價值計量,所謂按公允價值計量,就是說期末應該根據該資產的公允價值調整其賬面價值。
您根據下面的歸納總結再理解一下:
一般情況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發生減值的分錄可表示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其中:
「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的金額=減值時的公允價值-初始入賬成本(權益工具);
「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的金額=減值時的公允價值-減值時的攤余成本 (債務工具)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累計公允價值變動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減值時的公允價值-減值前的賬面價值,也可以通過倒擠得到。
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投資出售時累計投資收益的問題
2012年1月1日購入債券時,
債券成本=2100
利息調整=2100-2000=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100
投資收益 11
貸:銀行存款 2111
2012年12月31日,應計利息=2000*6%=120
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攤余成本×實際利率=2100*4%=84
溢價攤銷=120-84=36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36
投資收益 84
債券賬面價值=2100-36=2064
公允價值變動=2080-2064=16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6
2013年12月31日,應計利息=2000*6%=120
投資收益=(2100-36)*4%=82.56
溢價攤銷=120-82.56=37.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37.44
投資收益 82.56
公允價值變動=2150-(2100-36-37.44)=123.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23.44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3.44
2014年1月20日,2300萬元全部出售
債券賬面價值=面值+利息調整+公允價值變動=2000+(100-36-37.44)+(16+123.44)=2166
處置收益=2300-2166=134
借:銀行存款 2300
應收利息 24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26.5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39.4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240
投資收益 134
將全部公允價值變動轉入投資收益,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39.44
貸:投資收益 139.44
整個過程投資收益變動=(-11)+84+82.56+134+139.44=429萬
㈧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報告期損益要不要計入利潤表上的投資收益
不能。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收到的利息或股利,應該計入投資收益。
但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損益怎麼計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損益的計算是:
1、當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2、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存在活躍市場並有報價的金融資產到底應該劃分為哪類金融資產,完全由管理者的意圖和金融資產的分類條件決定的。
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原則: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1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累計損益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一般會計分錄: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