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美在創業階段的經營模式及資本運營方式是什麼
㈡ 國美為什麼境外借殼上市
國美只所以上市是為了1.融資、擴大資金供應面,就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工商銀行他在內地、香港、美國進行上市在短短的幾個交易日就為他積累了幾百億的資本,2.上市還可以分散風險,3.上市能更加有效的接受市場的監督作用,
為什麼借殼上市呢1.上市籌資成本相對較低2.不用進行大量的審批或批准,
為什麼參與國外市場呢1.本身國美做為我國A股市場的股票已經存在了,已經在國內籌集了大量的資金。2.國外有更多的優質資本可以加以酬集並利用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資金供應范圍,3.做為一家嚮往國際市場的大公司來說海外上市是一種勇敢的表現,敢於面對國際市場的挑戰與競爭。4.更加有效的分散風險。
㈢ 國美引入貝恩資本到底是債務融資還是權益融資
權益融資,權益融資是作為股權所有者身份進去的,要承擔經營的風險。但債務融資是債權人身份,到期收回本息,無需承擔經營風險。
㈣ 國美的融資方式
對於國美可能的融資方式,直接發行新股融資,引入PE融資和家電廠商入股是坊間流傳的三大版本。
這算企業內部的消息,不太容易這么輕易搞到的。。。
㈤ 國美電器是不是上市公司
是的國美是在不斷的收購中壯大的 他收購永樂 大中 一起就花了快90多個億 當然他上市是在收購永樂後的事情 花了54.6億 國美在不斷收購的過程中 他需要大量的資金 所以他於是選擇了摩根進行融資 也正是在摩根的擔保下他在香港上市 在香港上市他的融資渠道就比深圳廣了很多 而蘇寧是在國美上市後才上市的 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和國美平衡 但是他沒有找外國的投資擔保公司 他選擇深圳也是因為在深圳比在香港他的起點要求要低很多 所以在深圳上市 這是他們選擇上市的背景和目的是不同的
㈥ 融資輪次是股權融資是什麼意思是否上市
種子輪投資
項目只是一個idea,沒有具體的產品或服務,創業者擁有一項技術上的新發明、新設想以及對未來企業的一個藍圖,缺乏初始期資金投入。種子輪的投資額度一般在10萬-100萬人民幣,項目估值以500萬元上限為好。
天使輪投資
項目有了雛形,有了第一步的商業模式,也積累了一些用戶資源,投資額度一般在100萬—1000萬人民幣,項目估值在5000萬元左右。種子和天使輪融資對外稀釋的股權以30%上限較為安全。
A輪投資
項目基本上步入正軌,並且有完整的商業和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地位及口碑,但依舊處於虧損狀態。此階段的融資來源於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VC),投資額度一般在1000萬—1億人民幣,定增同比稀釋5%~15%股權為好,項目估值大於1億元不等。
B輪投資
項目取得較大發展,已經開始盈利,公司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此階段的資金大多來源於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或者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投資額度一般在2億人民幣以上,定增同比稀釋5%~15%股權為好。
C輪投資
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即將上市,在行業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可能需要拓展新業務、補全商業閉環、准備上市,此階段的資金主要來源於PE或者之前的VC跟投,投資額度一般在10億民幣以上。
D輪投資
公司一般已經成功上市,選擇D輪融資的公司不多。更多是上市公司投貴拓展新項目或者啟動對外並購重組,需要增發股份進行融資。
IPO投資
正常企業在B、C、D輪投資後,都有可能在全球資本市場IPO上市。在國內lPO上市時,對外同比稀釋溢價,對社會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25%社會公眾股。
投資即為了實現收益退出!並不是所有項目都可以是實現上市,所以項目在ABCD輪階段可能被其它公司並購重組,即保障所有創業者與投資人收益退出,又保障項目各階段運營所需的產業資源和投資資金,實現參與各方共贏!
㈦ 蘇寧國美這些集團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呢
國美、蘇寧:商業模式受質疑(2)
今年以來,國美、蘇寧的擴張速度更是達到了令業界咋舌的地步。據稱,蘇寧今年計劃新開150多家店。關於2005年國美的擴張計劃有多個版本,一說計劃全國新增130多家店,但也有其公司高管曾對外宣稱今年的開店數將是前18年總數的2倍,按此計算,其今年的新開店數將達280餘家。
據了解,除了加盟店等以外,2005年上半年蘇寧電器新開直營連鎖店達69家,比2004年的84家增長了82%。
拿什麼錢來擴張
具體分析國美、蘇寧的運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們如何將賬面上的大量浮存現金通過變相手段「融資」給自己,用作規模擴張或將其用於多元經營,並使這些資金在體內循環的行業現實。
內生資金無法支持規模快速擴張
2004年國美、蘇寧新增門店存在的資金缺口分別達22.21億元、16.17億元。2005年這一缺口更大幅擴大。
根據行業經驗,零售商規模擴張一般只需支付開辦費,而貨款實際都是由供應商墊付,且供應商還需要交納進店費、促銷費等各項通道費。為還原和估計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新增門店需要資金,我們根據行業經驗作出以下假設:
1、新增門店平均面積為5000平米左右;
2、開辦費等一次性費用需要1500萬元(2004年國美香港上市時招股公告曾透露,國美開設一家大賣場的成本約為1000萬元至1500萬元);
3、根據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一年營業額和門店數量,國美、蘇寧單一門店營業額平均為2-3億元,考慮到存貨的周轉率,如果公司不佔用供應商資金,新增門店開店初需要購置的家電總貨款(一個月)為2500萬元,後續貨款可通過資金周轉來實現。
根據以上假設,可計算出新增一家家電連鎖門店需要4000萬元左右資金。由此推算,國美、蘇寧在現實規模擴張速度下需要的資金:按新開店130-280家之間計,國美今年擴張所需資金約為52-112億元;按新開店150家計,蘇寧今年擴張所需資金約為60億元。從這兩家公司的財務數據看,這些數字均與其上一年度賬面貨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數字有巨大差距。公告顯示,2004年,國美電器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65億元,蘇寧電器的這一數字為5.3億元。也就是說,除去自有資金,兩家公司2005年新增門店所需資金均存在巨大缺口。2004年蘇寧、國美新增門店存在的資金缺口就分別達到16.17億元、22.21億元。
而2005年兩家公司的再融資情況還處於一片空白,那麼擴張資金從何而來?
供應商資金支起國美、蘇寧的連鎖王國
財務數據顯示,國美、蘇寧都沒有從銀行進行短期借款,而其負債又以短期負債為主,因此可推測兩家公司新增門店資金主要來源於佔用供應商資金。
數據顯示,國美、蘇寧的債務主要為短期負債,沒有長期負債。而在短期債務中,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又是債務的主體(圖7-1、圖7-2、附文)。與蘇寧欠供應商的貨款主要體現在應付賬款不同的是,國美電器欠供應商的貨款主要體現在應付票據這一科目,這實際上體現了二者在佔用供應商資金時間上存在較大差異。原因在於按照行業經驗,應付賬款一般僅延期3-4月,而採用應付票據支付方式,貨款可延期到6月後支付。這表明國美電器對供應商的控制能力更強,其資金鏈比蘇寧電器較為寬裕,而造成兩家公司在對供應商資金佔用上時間長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我們認為是二者渠道價值存在差異。
而且,國美、蘇寧的短期負債規模與其銷售規模呈正相關關系。年報數據顯示,蘇寧電器主營業務收入2001年為16.64億元,2004年達91.07億元;相應地,其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由2001年末的5.07億元增加到2004年末的9.32億元。國美電器主營收入由2001年的38.73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19.31億元,相應地,短期負債+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同步增長,由2001年末的7.73億元增加到2004年末的30.12億元(圖8)。
為更清晰了解國美、蘇寧佔用供應商資金的現實和了解其資金用途,我們還可以重點分析兩家公司的流動資產及負債結構,分析貨幣現金/流動資產、(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銷售收入、(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流動資產以及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匹配情況等指標,結果顯示兩家公司在規模擴張過程中,佔用了供應商的資金。
貨幣現金/流動資產。2001-2004年期間,兩家公司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的比例均快速上升,其中,2004年,國美、蘇寧兩家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對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達到33.38%和29.18%,這實際表明零售商賬面現金隨著其收入增長而迅速提高(圖9)。
(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銷售收入、(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流動資產。這兩個指標實際反映零售商對資金佔用的能力。從國美和蘇寧歷年兩項指標表現看,國美2004年這兩項指標分別達到27.86%和70.88%,而蘇寧這兩項指標分別為11.03%和55.22%,這表明兩家公司佔用供應商資金的現象較為突出,也印證了我們國美電器佔用供應商資金能力要高於蘇寧電器的判斷(圖10、圖11)。
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匹配情況。根據兩家公司財務費用項目,我們可明顯看出國美電器財務收入竟大於財務支出,而財務支出部分金額相對較小,這表明公司流動負債基本上都是無息的,或者可以說是佔用供應商的貨款而得到的無息融資。
為更准確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按照目前短期貸款利率(我們選用6月-1年短期貸款利率5.58%,原因在於該利率高於1-6月的短期貸款利率5.22%,計算顯得更為保守和謹慎),倒推兩家公司應付利息的債務,可得到國美電器實際支付利息的負債遠遠低於其實際流動負債,2004年流動負債與實際付息債務的差額竟達34.9億元。同樣的事實在蘇寧電器財務費用科目上也得到有效證明,按照財務費用倒推付息債務的計算,2004年蘇寧電器賬面流動負債也高於其實際付息債務,未付息債務的金額也高達9.47億元(表1、表2、圖12)。
事實上,根據家電連鎖零售商一般延期3-4月支付貨款的經驗推測,國美電器賬面浮存現金均達30-40億元之間,扣除一個月左右的存貨10億元,仍有20-30億元左右的浮存現金可使用。而蘇寧電器賬面浮存現金可達22-30億元之間,扣除一個月左右的存貨8億元,仍有14-22億元左右的浮存現金可使用。
零售+地產:黃金搭檔?
數據分析表明國美、蘇寧大量佔用供應商資金的現實,也揭示了其類金融企業的性質和將供應商資金作為無成本融資轉作他用的資金體內循環過程(圖13)。我們認為,正是由於國美、蘇寧佔用供應商資金數量較大,其存在網點規模擴張的強烈慾望,同時也存在強烈的多元化沖動,其多元化投資一般也都投資於資金需求較大的行業,典型的代表就是房地產業。
這種情況實際在許多零售商身上都有所體現,如華潤創業、南京中商等都在經營零售業務的同時,進入房地產領域。
雖然目前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都沒有直接從事房地產業務,但從張近東家族和黃光裕家族控制公司的架構,我們可發現兩大家族「商業+地產」模式的運作蹤跡。
我們認為兩家家電連鎖企業不約而同選擇「商業+地產」模式實際上也揭示了零售商希望藉助商業養地產、同時通過房產開發為自己提供網點鋪面以降低租金價格上漲壓力的經營模式(圖14、圖15)。如蘇寧電器第二大股東江蘇蘇寧電器和關聯公司蘇寧環球集團均投資房地產,而蘇寧電器也成為這兩家公司開發的房產主要租戶之一。
蘇寧電器招股說明書顯示,蘇寧電器上市前,由於業務存在交叉和重疊,江蘇蘇寧電器和蘇寧電器之間存在頻繁的關聯交易。2001年,兩家公司資金往來累計金額達到約15億元,而從月度的平均資金佔用余額分析,由於江蘇蘇寧電器1999年11月組建,因此,江蘇蘇寧實際佔用蘇寧電器資金月平均余額2000年為0.91億元,2001年月平均佔用金額為0.77億元。與此同時,在蘇寧電器上市前,蘇寧電器與關聯公司下屬地產公司也存在較大的資金往來。截至2001年12月15日,蘇寧電器應收江蘇蘇寧建設集團、江蘇蘇寧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蘇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江蘇萬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寧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款項合計達0.88億元。
從蘇寧電器目前信息披露看,其與關聯公司之間的頻繁關聯交易和資金往來已在上市前通過資產重組逐漸終止,但蘇寧電器仍是關聯公司開發物業的主要租賃客戶之一。如近期由江蘇蘇寧電器投資6億元新建的銀河國際購物廣場,位於南京山西路商圈,大樓總共48層,建成後將成為該商圈的標志性建築,其中,裙樓的8層共4萬平方米的面積將用作百貨賣場,而蘇寧電器總部也搬遷到此。2005年6月1日,蘇寧電器發布公告,計劃和江蘇蘇寧同時就蘇寧電器募集資金項目「南京新街口店擴建項目」用地聯合進行揭牌。該項土地標價1500萬元,加上競標保證金300萬元。
與蘇寧電器相比,國美電器「商業+地產」運作模式更為顯著。雖然2004年6月7日,中國鵬潤集團宣布收購OceanTown(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原控股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代價為人民幣88億元,並更名國美電器,主營家電零售,同時國美控股表示將逐漸將鵬潤地產投資的金尊地產轉讓,逐漸淡出地產業務,但實際上從黃光裕家族近期一系列資本運作看,國美集團拓展地產業務的力度反而加強了,在原有鵬潤地產基礎上,又設立國美置業、尊爵地產和明天地產等新的地產公司,顯著加大地產業務拓展力度。
最佳盈利模式猜想
國美、蘇寧目前「吃供應商」的盈利模式還能持續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決策
日前,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耀向外界透露,商務部擬訂的《零售商與供應商進貨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辦法》)正在徵求企業意見,首次對飽受爭議的「進場費」問題作了明確規定。
據稱,此次徵求意見稿的《辦法》共有38條,對於爭議已久的「進場費」、賬期、定價權、商品質量責任等敏感問題作了明確規定:零售商應當將所收取的促銷服務費登記入賬,並按照規定納稅;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促銷服務費的,應當事先徵得供應商的同意;供應商不同意的,零售商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應當與供應商協商一致,訂立合同。同時,零售企業不得向供應商「變相收取」的費用條目,包括:續簽合同費、店內條碼費、店鋪改造裝修費等。
如果《辦法》正式實施,將有利於整個零售行業與上下游的健康發展。
我們預計,隨著相關管理法規的逐步健全,國美、蘇寧等規模較大的零售企業,當其網點規模、布局、銷售規模增大到某個臨界點時,其渠道價值將產生本質性的飛躍:在保持對上游的話事權的同時,對下游消費者將由「低價討好」轉變為「適當控制」,因此其盈利模式也將向沃爾瑪等國際巨頭靠近,漸漸演進為「吃供銷差價」,以「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銷售—提高銷售規模—更低采購價格—消費者認可(或不得不)接受的價格銷售」的循環方式,盡力拉大購銷差價以獲取利潤。
這一模式實際上是既要「吃」上游供應商,又要能夠控制消費者,因此該模式的核心基礎仍然是渠道價值,即通過對渠道資源的壟斷來獲取超額利潤。
㈧ 請問--國美蘇寧的資金來源
其實,每個民營企業家在資金原始積累時,手段都都不是很乾凈。看看倒霉的黃光裕(國美),也就明白張近東為什麼從政了。
資金周轉對,有名,有影響力的,零售企業很簡單,因為有無數的經銷商,代理商,要進場。你理解的觀念不對。 又是促銷,贈品,降價,真正只是從銷售掙回成本,基本不現實。
1.「店裡和倉庫里的貨物價值7000萬」一般國美蘇寧採用的是代銷月結,
先買廠家的貨後帳期30天後結帳,部分品類商品是經銷,但采
購數量少,這部分是最省錢的,你卻算的最多。
2.「房租是2000萬 裝修是1000萬」這些錢估計還沒開業就掙回來了。
一個門店幾千個廠家,進場費(包括其他費用)少則幾千,多則幾萬。
算算。
開一家店用不了用國美蘇寧多少錢,而且可以掙不少,這也是為什麼開這么多店,還有重裝開業。對經銷商,代理商重裝開業等於新開業的費用。但不是誰都可以這樣。因為它同樣會給進場的經銷商,代理商,大銷量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