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北汽A輪融資

北汽A輪融資

發布時間:2021-11-30 19:33:33

A. 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 估值超百億

6月15日,比亞迪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
本輪投資者合計增資人民幣8億元,其中人民幣3202.11萬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7.68億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資本公積。本輪投資者合計將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後7.84%股權。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後,目標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08億元。
本次增資擴股事項完成後,比亞迪持有比亞迪半導體72.3%股權,比亞迪半導體仍納入比亞迪合並報表范圍。
比亞迪於2020年4月中旬宣布比亞迪半導體重組並擬引入戰略投資者。5月下旬,比亞迪半導體即完成A輪19億元融資,首輪投資方涵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金資本、國投創新紅杉資本、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
此次A+輪8億元融資的投資方則涵蓋韓國SK集團、小米集團、招銀國際、聯想集團、中信產業基金、ARM、中芯國際、上汽產投、北汽產投、深圳華強、藍海華騰、英威騰等戰略投資者。
兩輪投資後,比亞迪半導體在投前估值75億元的基礎上,合計估值已達102億元。後續,比亞迪半導體仍將積極推進分拆上市相關工作,盡快形成具體方案,以搭建獨立的資本市場運作平台,完善公司獨立性。
目前,比亞迪半導體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其中,作為電動車「CPU」的車規級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是比亞迪半導體的核心業務。比亞迪半導體也是國內最大的IDM車規級IGBT廠商,產品覆蓋乘用車領域與商用車領域,累計裝車量穩居國內廠商第一。
比亞迪半導體的分拆上市,是比亞迪子公司獨立市場化的「開局之作」,對於比亞迪開放供應體系並加速汽車供應鏈市場化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比亞迪方面表示,分拆上市將有助於比亞迪半導體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拓展,豐富第三方客戶資源;多渠道實現產能擴張,加速業務發展;比亞迪半導體將以車規級半導體為核心,同步推動工業、消費等領域的半導體發展。
快速完成兩輪引戰融資,也顯示出國內外資本市場對比亞迪半導體發展前景的信心。未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擴大,新能源汽車廠商對IGBT的需求仍會持續增長,強勁的市場需求將對包括比亞迪半導體在內的新能源供應鏈企業形成利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宏景智駕完成A輪億元融資,加速自動駕駛商業落地

近日,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宏景智駕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泰資本領投,德聯資本和雲九資本跟投,老股東高瓴資本、藍馳創投、線性資本、清研資本、Translink等超額跟投。一葦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融資顧問。

宏景智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及數據團隊擴建與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投入。據透露,預計在明年年底前,宏景智駕技術及數據團隊將從現有的一百多人擴充至三百多人,核心聚焦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邊界開拓和數據壁壘建設,進而持續優化迭代「車規級計算平台硬體+軟體演算法+系統集成」構成的自動駕駛全棧式解決方案,加快產品上市進度,滿足市場日益增加的量產項目需求。

領投方達泰資本表示:「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至今需要的已經不僅是實驗室樣品,而是可以解決實實在在商業訴求的產品。宏景智駕是少數兼備『超前技術儲備『和『極強產業落地能力』的公司,我們認同宏景的發展理念,也非常看好宏景成為這波自動駕駛浪潮的重要推動力量。」

德聯資本高級副總裁樊雪松表示:「面向L3及以上等級無人駕駛決策系統,是無人駕駛汽車的核心環節,類似於無人駕駛汽車『大腦』,不僅需要軟硬體一體的綜合技術能力,還需要滿足車規級的工程化要求和車廠貼身配合。宏景智駕的創始團隊來自通用、德爾福、AVL等國際頂級汽車企業,組織並深度參與國外車企龍頭的無人駕駛系統的量產級車型研發項目,在無人駕駛核心演算法和復雜車規級控制器等方面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目前已獲得國內多家領軍車企的多款主力車型的量產定點,業績將持續爆發。在國內汽車無人化大趨勢下,我們堅定地認為並持續看好,宏景智駕對國內車企的『戰略級供應商』作用,指引國內車企定義新代際的無人駕駛汽車,引領國內無人駕駛的偉大浪潮。」

雲九資本合夥人王京表示:「自動駕駛的趨勢已如浪潮般席捲,行業內的玩家也正在經歷快速洗牌。宏景智駕在行業內率先具備了完整的軟硬體自研能力,成立僅三年就快速打開市場,目前已獲得多家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的認可。劉飛龍博士帶領的創始團隊曾深度參與全球首個L4級自動駕駛量產車項目Cruise,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團隊風格扎實穩健。我們相信宏景智駕未來能夠領跑行業,並實現更多元的拓展、創造更多價值。」

 

直道超車——從技術出發 並堅持聚焦技術創新的後發先至戰略

不同於其他自動駕駛公司,宏景智駕自成立之初便優先聚焦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技術人才儲備和團隊落地能力打磨。多年來,宏景智駕憑借著扎實的研發能力、驚人的落地速度正在全面實現「直道超車」。經過三年的發展,宏景智駕已經成為業內少有的具備軟硬體完整自研能力的全棧式自動駕駛服務商,產品覆蓋L1-L4多個等級,滿足乘用車及重卡、公交、礦卡等多種商用車場景。依託堅實的研發人才儲備和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實力,宏景智駕進入量產階段顯得舉重若輕。據宏景智駕創始人兼CEO劉飛龍博士介紹,宏景智駕今年將交付不少於5個前裝量產項目,實現近10萬裝車量,後發先至。

以合作嬴量產」,目前宏景智駕正處於「推進量產階段」的加速期。

目前,宏景智駕已攜手國內某頭部新勢力造車企業,其旗艦車型上前裝量產的新一代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產品,是全球首個搭載最新國產AI晶元+800萬像素技術方案的L2+級域控制器量產項目,支持實現NOA(高速自動導航),TJA(交通擁堵輔助)等十數項L2+級別多場景ADAS智能駕駛功能。宏景智駕認為,該產品完全具備直接對標國際大牌供應商的技術實力,將引領和提升L2+高等級智能駕駛產品在國內汽車市場的裝車率,並從根本上改變高端汽車電子產品長久以來被國外零部件巨頭壟斷的局面。

「以量產贏數據、以數據嬴技術」。在宏景智駕的戰略布局裡,2021-2022年將進入「數據驅動階段」。宏景智駕創始人兼CEO劉飛龍博士表示:「數據就是壁壘,誰出貨量大,誰數據就多,然後形成一個正向的加速發展。」除了今年近10萬的裝車量,宏景智駕與江淮汽車的合作還將帶來新能源轎車、SUV以及輕卡等多種車型的潛在市場。而在場景運營方面,宏景智駕與安能物流在L3智能重卡和干線物流智能化方面加深合作,並將聯合更多的優秀合作夥伴,於今年下半年率先開始實際的商業化試運營。

「腳踏實地」——用量產ADAS產品實現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仰望星空」——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不斷拓展技術和商業化邊界。作為一家以自動駕駛技術見長的科技公司,宏景智駕旨在實現交通產業的全面革新,通過「可持續的正向驅動商業模式」,「顯著的項目和產品落地速度」和「開放性的自動駕駛生態圈」實現高速發展。剛滿3周年的宏景智駕,已經成為自動駕駛領域 「技術創新型」公司的典型代表和中堅力量。

C. 不足一月兩次融資!比亞迪狂奔在「獨立」的路上

2020年6月15日,比亞迪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旗下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這距離4月14日比亞迪宣布比亞迪半導體重組並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僅過去了62天,而距離上一輪A輪融資僅僅過去了20天。

短短20天,比亞迪半導體一共拿到27億融資,投後估值102億元。

不過不同於A輪14個投資者19億的投資額,此次A+輪融資共有30個投資者,但總投資額只有8億元,投資額超過1億元的機構僅有愛思開(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其餘企業投資金額並不大,像小米集團、聯想集團、上汽產投、北汽產投等企業未來或許將在比亞迪半導體產業鏈的上下游與之產生合作,因此,此次投資更多或是出於戰略考量。

本次增資擴股事項完成後,比亞迪持有比亞迪半導體72.3%股權,比亞迪半導體仍納入比亞迪合並報表范圍。根據公告,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已完成了內部重組、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工作,在此基礎上比亞迪半導體將積極推進上市相關工作,以搭建獨立的資本市場運作平台,完善公司獨立性,助力業務發展壯大。根據比亞迪的預測,兩輪融資後,比亞迪半導體投後估值已達到102億元,未來估值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比亞迪IGBT4.0晶元)

根據NE時代報道數據,2019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IGBT模塊供應,英飛凌佔到了58.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第二就是比亞迪,市佔率為18%,幾乎為自用,在國內廠商中擁有絕對的優勢。

自2009年開始量產IGBT產品以來,比亞迪在IGBT領域已經擁有全產業鏈的能力,目前比亞迪半導體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

據悉,目前比亞迪正在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已經預售的比亞迪漢將會搭載其自主研發並製造的SiCMOSFET。

此次融資將有助於比亞迪半導體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拓展,豐富第三方客戶資源;多渠道實現產能擴張,加速業務發展,更有助於其降低單位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同時,比亞迪旗下多個業務板塊的拆分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速獨立,比亞迪距離成為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又跨進了一大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重磅:華為汽車業務推獨立品牌「HI」,下一步對外融資或造車

?北京時間10月30日,是好日子,兩家自動駕駛公司宣布融資信息:

1、專注低速自動駕駛的上海追勢科技宣布獲得雲啟資本、北汽產投等基金投資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為主機廠量產交付;

2、專注於礦區無人駕駛運輸的北京踏歌智行宣布,完成前海母基金和戰略投資人寶通投資聯合領投的2億B輪融資,是迄今為止礦區無人駕駛領域最大的一筆單輪融資,並計劃在未來2年內登陸科創板。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宣布融資,整個汽車行業更為重磅的信息,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簡稱:華為車BU),借著華為Mate40中國區發布會的舞台,在上海東方體育館,正式宣布推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獨立品牌——HI。

但是,對於華為而言,獨立融資可能也會對其他業務產生示範作為,雖然旗下業務獨立融資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甚至汽車產業鏈的公司而言,都不是新鮮事,例如,比亞迪旗下的IGBT業務獨立融資、電池業務獨立,均勝電子旗下的均勝車聯獨立融資等,但,對華為來說,這是個新鮮事,需要評估其影響,或者是,思考做戰略調整,旗下業務都可以獨立融資發展。對於華為而言,在這個關鍵時刻,這些動作都需要仔細推敲、再三思考!

隨著獨立品牌的推出,華為汽車業務將會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對於行業來說,也是好事情,能夠加快中國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畢竟,在車智君看來,中國也就只有華為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底層技術層面,可以與目前的領頭羊特斯拉相提並論,並且,華為還有AIoT領域的優勢。

嗯,又是見證歷史的一天,開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北汽新能源B輪融資多少

據報道,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已完成B輪融資,規模超過110億元。今年下半年,北汽集團將研究在更多業務板塊引入社會資本,深化資產證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探索。

據介紹,北汽集團誕生於1958年,是我國最主要的汽車企業之一,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4061億元,銷售汽車285萬輛。2017年1月至7月,北汽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6萬輛,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了23%。

F. 北汽擬低價抄底神州租車,陸正耀能否成功脫手丨車壹條

文|賈天鈺
圖|來源網路
傳了兩段緋聞後,這一次,神州租車能夠成功被轉手嗎?

6月1日,神州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租車」)發布公告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將向神州優車收購其所持有神州租車不多於450790855股股份,相當於神州優車持有神州租車的全部股份,占神州租車截至公告日已發行股本的21.26%。

關於北汽集團將入股神州系公司的消息坊間早有傳聞。今年4月,北汽集團宣布與當時正處在風波中的神州優車達成合作,未來將在車輛采購、汽車新零售、技術合作、大數據以及金融服務等方面實現全面戰略合作,在技術、產業鏈等方面進行資源優勢的互補整合。在別人避之不及之時大方官宣,被外界視作是北汽抄底神州的信號。

加速剝離止損
事實上在北汽之前,神州優車已向Amber Gem Holdings Limited(Amber Gem)轉讓了所持神州租車4.65%的股份。
為了避免4月初爆發的「瑞幸事件」繼續波及神州系公司,掌門人陸正耀早已開始籌謀為神州租車找「下家」來及時止損。此前,吉利、攜程都傳出要收購神州租車的消息,但很快便被正主嚴厲辟謠,這被外界認為是神州有意拋出的「煙霧彈」,希望以此炒作來挽救股價同時向外界「隱晦」地伸出橄欖枝。不久後,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旗下子公司Amber Gem出手接盤。

4月16日,神州租車宣布Amber Gem將從神州優車手中分兩批收購神州租車4.65%和12.46%股份,公告當日第一批股份收購計劃已完成,Amber Gem持股比例由10.11%增至14.76%,神州優車由此獲得約2.3億港元。

事實上,華平投資一直熱衷於汽車出行領域投資,其與神州系也早有淵源。早在2012年華平投資就曾在神州租車A輪融資中投資2億美元,一直擔任後者的主要股東,2015年華平投資還曾參與神州優車A輪、B輪融資。此外,在蔚來汽車、優信、大搜車、e代駕、燦谷金融、巴圖魯等10餘家汽車出行類公司中都可見到華平投資的身影。
不過,隨著北汽集團入局,Amber Gem第二份收購神州租車股份的計劃也宣告終止。至於為何北汽集團能夠代替華平投資率先完成對神州租車股份的收購,外界猜測或與收購價格及出資時間等因素有關。

倘若此次神州租車與北汽集團的交易完成,意味著陸正耀執掌的神州集團將完全退出神州租車,北汽將取而代之成為後者的大股東。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雙方簽署的僅僅是一份無法律約束力的戰略合作協議,能否最終成交仍存變數。

緩解資金壓力,被認為是神州幾番急於公布接盤者的最終目的所在。神州租車日前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減少28.3%,凈虧損1.88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而自瑞幸事件以來,神州優車、神州租車股價均遭「腰斬「,並聲稱遭到金融機構和供應商擠兌,償債壓力驟增,經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為此,神州優車也沒少通過出售關聯公司的股權套現挽回損失。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在瑞幸事件發生後的20天內,神州優車累計套現就接近15億元人民幣。

「如果沒有新的資本注入的話,企業生存可能會受影響。在這個時間點,北汽(收購股份)的價格可能會更優惠一些。」一位投資界人士認為。加上神州優車至今仍未結清收購北汽福田旗下寶沃汽車股權的轉讓費,這被認為將令北汽集團在談判中更有優勢。

北汽出行版圖再添助力
收購神州租車,也意味著北汽集團出行版圖的擴大與整合步伐的加速。

隨著新車銷售市場持續低位運行,出行領域在北汽集團整體的發展戰略中變得愈發重要。今年3月,北汽集團旗下BEIJING汽車推出全場景汽車使用權交易平台,同時發布「鵬翼計劃」,其目的便是結束B端各運營商的單打獨斗,通過依託平台優勢,充分整合調動資源,發揮各自所長,共同擴大業務規模與盈利。在C端,也能夠讓消費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方便地租到適宜各出行場景的汽車。
在這一計劃下,首批加入的企業就包括北汽旗下近年來成立的華夏出行、安鵬國際融資租賃、輕享出行、京桔新能源等出行公司。按照計劃,未來三年,BEIJING汽車將在生態鏈夥伴企業的支持下,投入10萬台車輛、100億金融授信、布局100個城市、建設100家使用權交易站點,最終實現滿足1億人次「私+車」出行的目標。

神州租車在全國的業務布局、多年來業務閉環的運營經驗,將加速北汽出行版圖的擴大與業務協同效率,進而達成目標。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神州租車實體門店已覆蓋118個城市、1098個直營服務網點,其中包括416家門店,682個取還車點。
「雖然神州租車運營業務利潤波動比較大,但資產的現金流狀況還是不錯的。北汽能夠運營好的話,利於它出行一體化的整合。但對神州來說,北汽後面可以提供和協調的東西並不多。」上述投資界人士認為。

就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車企與出行公司的整合未來或將有更多案例出現。如今車企向出行服務商轉型已成趨勢,從國際車企福特、豐田、通用等,到廣汽、一汽等國內車企都宣稱自己在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而在疫情的突襲下,汽車租賃行業也遭到重挫,企業單打獨斗的風險與壓力不斷推高。日前,全球租車巨頭Hertz迫於經營壓力已宣布破產,而它也曾是神州租車的股東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清研精準獲百度風投、小苗朗程聯合領投,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近日,智能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檢測平台清研精準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網路風投、小苗朗程聯合領投,奇績創壇、京福資產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前瞻技術研發、生產能力提升以及新業務的市場布局。

 

清研精準即將供貨的檢測設備

成立近三年,清研精準已與一汽、北汽、蔚來、小鵬、陝汽、金龍、江鈴、華鼎國聯、蜂巢能源、中航鋰電等二十餘家主機廠及零部件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並與其中部分客戶達成戰略合作。

H. 2019年結束 造車新勢力局勢如何

縱觀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歷程,在政策支持、行業趨勢等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一度經歷了高歌猛進的發展階段,很多造車新勢力企業紛紛在這一階段入局,希望能分一杯羹。如今車市遇冷,新能源汽車連續下滑,新勢力們壓力空前,出局者已有,堅守者亦有。

據有關數據統計,巔峰時期的中國汽車市場曾經出現超過300家造車新勢力。然而,光鮮亮麗的「PPT」並不能掩蓋虛假的實力。

「造車新勢力交付新車才算開始,相比起來,有車企遲遲不交新車,恐怕死得更快。」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表示。

新勢力的造車流程按照推出品牌、A輪融資、量產下線、B輪融資、交付過萬、C輪融資......的模式推進,每達到一個目標才能達到下一輪融資的門檻,融不到資的結果只能是出局。目前來看,大部分新勢力車企都卡在量產一環,很難有實質性進展,

在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劇的當下,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一個車企頭上,已實現量產交付的車企依然面臨生存的考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北汽A輪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