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餓了么市值多少個億
餓了么市值95億美元。
經過幾年來的艱苦發展,交通大學的主要訂購平台已被餓了么所覆蓋。所以張旭豪等人也是賺了不少錢。後來,外賣市場逐漸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外賣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
在2018年4月,張旭豪卻十分意外地賣掉了餓了么。而中國電子商務創始人馬雲卻以95億美元(668億)的價格買下了這家公司。誰知道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隨著外賣平台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自2011年獲得金沙江創業投資以來,公司一直在不斷募集資金。
僅阿里就投資了22.5億美元。融資的速度還沒有跟上燒錢的速度,並且現在還處於燒錢期。餓了么現在已經接受了八輪容易,一次比一次要多,以目前100億美元的市值,任何一個財務投資人都會思考再三,這意味著目前真正能投入資金的人並不多。
⑵ 餓了么市值是多少
但某著名風險投資公司的知情人士表示,「餓了么」對外宣稱的估值為30億美元,而其實際估值應該只有15億美元。
9月4日「餓了么」宣布其獲得了一比6.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並宣稱這是全球外賣平台金額最高的一筆融資。
阿里巴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而且隨著阿里自身不斷的發展與壯大,開始涉足其他各個領域,試圖追求自己的全面發展。
不過在阿里巴巴收購餓了么平台這件問題上,卻飽受外界的爭議。阿里巴巴收購餓了么,最終的成交價格是95億美元。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進程不斷加快,很多傳統製造業紛紛選擇與互聯網廠商進行合作,外賣行業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⑶ 80後「餓了么」創始人,將公司賣給阿里,套現665億,他後來怎樣了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比如電商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掏盡天下物品。比如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台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
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台,並在外賣市場占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么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
而餓了么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張旭豪和他的幾位同學,一同創辦的餓了么。他們還是學生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外賣這東西的存在,他們上完課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想吃外面熱騰騰的飯菜。張旭豪很好地捕捉得到了,這會是個市場。那會是09年,張旭豪就這樣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創業初期,資金是他們最大的問題,他們就四處籌錢。資金的問題,讓他們吃了很多的苦。
資金有限,自然不能燒錢推廣,於是他們選了一家餐館試營業。他們公司為一家公司做外賣服務。效果很是不錯,於是吸引了更多的餐館加入他們,他們的外賣業務也就火爆了起來。
業務量上來了,人手就不夠用了,張旭豪甚至自己親自上陣送外賣。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不是一般地長,有時一天只能睡不到5個小時。
古語有雲,識時務者為俊傑,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肯定是懷揣著夢想的,夢想是如此純粹,可是現實是骨感的,如何在資本市場中存活下來,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遵循市場規則,尊重資本游戲規則,方能走得更遠。
張旭豪,一名80後,如此年輕就成為胡潤富豪榜中的一員,創立餓了么,發展餓了么,強大餓了么。給了我們啟示,也給了我們思考,願每位創業者都能走出自己的陽關大道。
⑷ 餓了么做到什麼階段開始融資
好像還在交大的時候餓了么就已經開始第一輪融資了~
⑸ 餓了么是哪一年創辦的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
餓了么以「Everything 30min」為使命,致力於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推動了中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將外賣培養成中國人繼做飯、堂食後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
2018年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么和口碑會師合並組成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王磊(花名昆陽)將擔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並兼任餓了么CEO。
(5)餓了么a輪融資多少擴展閱讀:
「餓了么」的發展歷程:
1、2008年,張旭豪、康嘉等人創立餓了么;
2、2009年04月,餓了么網站正式上線;
3、2009年09月,推出餐廳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
4、2010年09月,訂餐范圍覆蓋全上海;
5、2010年11月,手機網頁訂餐平台上線;
6、2011年07月,成立北京分公司,杭州分公司;
7、2012年03月,成立廣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團隊規模超過100人;
8、2012年04月,iOS版餓了么APP 1.0上線;
9、2012年12月,團隊規模達到200人;
10、2014年5月 獲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投資;
11、2015年1月 完成由中信產業基金領投,騰訊、京東、大眾點評和紅杉資本跟投的3.5億美元E輪融資;
12、2015年8月 完成由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領投,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歌斐資產跟投的6.3億美元F輪系列融資;
13、2015年8月,成立全國性即時配送體系——蜂鳥配送;
14、2016年4月,獲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12.5億美元投資;
15、2017年4月,服務於蜂鳥配送的注冊配送員突破300萬人。
⑹ 餓了么獲騰訊京東3.5億美元e輪融資
1月27日下來午消息,網上訂餐平台源「餓了么」宣布獲得3.5億美元E輪融資,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
融資之後餓了么仍將獨立運營,在資源上將與這次的投資方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等達成合作。張旭豪稱,融資之後餓了么三大任務是,完善高校外送服務,開拓白領住宅市場,搭建以自由物流為中心、社會化物流為輔的物流配送平台。
餓了么2011年3月獲得來自金沙江創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2013年1月獲得來自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2013年11月,獲得來自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的2500萬美元投資,2014年5月獲得大眾點評戰略投資8000萬美元投資。加上此輪融資,目前餓了么融資額總計金額達到4.6億美元左右。
⑺ 餓了么的股東有哪些
「截止2018年2月27日,餓了么的股東除了創始人張旭豪等人外,還進行數輪融資,融資後的股東有有:阿里巴巴、滴滴、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歌斐資產、騰訊、京東、紅杉資本、大眾點評、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等。」
「餓了么」是一家網上訂餐平台。「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 ,公司創立於2009年4月,由張旭豪、康嘉等人在上海創立,隸屬於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是餓了么歷次融資:
2011年3月,獲得來自金沙江創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
2013年1月,獲得來自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
2013年11月,獲得來自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的2500萬美元C輪投資。
2014年5月,獲得大眾點評戰略投資8000萬美元D輪投資,總計金額達到1.1億美元左右。
2015年1月28日,餓了么宣布獲3.5億美元E輪融資。除紅杉資本、大眾點評繼續增資,新投資方包含領投方中信產業基金及騰訊、京東。
2015年8月,餓了么宣布完成6.3億美元(有傳聞是4.5億美元)F輪融資,由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領投,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歌斐資產及騰訊、京東、紅杉資本等原投資方跟投。
2016年4月,餓了么完成12.5億美元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
2017年4月,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又聯手對餓了么增資4億美元,阿里系對餓了么的持股達到32.94%,取代餓了么管理團隊成餓了么最大股東。
⑻ 餓了么獲3.5億美元e輪融資 騰訊京東等聯合投資
1月27日,餓了么宣布獲得E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和中信產業基金,總融資額為3.5億美金。
餓了么方面表示,融資完成後,餓了么仍將保持獨立運營,並與投資方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餓了么CEO張旭豪表示:在2014年,餓了么平台交易總訂單量達到1.1億單,日峰值200萬單,市場佔比為60%。
餓了么業務覆蓋全國250個城市,20萬家餐廳和2000萬用戶,其中移動端交易佔比超過75%。
張旭豪表示,完成融資後,餓了么的三大任務為:完善高校外送服務,鞏固校園市場地位;開拓白領住宅市場;搭建自有物流為中心、社會化物流為輔的配送平台。
⑼ 「餓了么」的創始人名字叫什麼
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
張旭豪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2008年4月在讀期間與其同學創辦餓了么網上餐廳。「餓了么」主要通過加盟餐廳的後台管理系統和前台網站頁面的年服務費,交易額提成,競價排名費用來盈利。
目前餓了么網上訂餐已經完成了A、B兩輪融資,融資額數百萬美元。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2008年4月在讀期間與其同學創辦餓了么網上餐。
「餓了么」主要通過加盟餐廳的後台管理系統和前台網站頁面的年服務費,交易額提成,競價排名費用來盈利。目前餓了么網上訂餐已經完成了A、B兩輪融資,融資額數百萬美元。
⑽ 阿里巴巴完成對餓了么12.5億美元
餓了么創業至今已有5年,餓了么是一家大學生出來創業的團隊,起步的時候資源很少,所以都是身兼多職。
2007年進入上海交大,2008年開始搗鼓創業,當時確實什麼都不懂。
2009年,這群技術出身的人想通了,不能靠體力賺錢了,靠體力賺錢太少不適合長遠發展,需要靠腦子了。
於是,他們准備轉型做一個訂餐網站了,之前的「飯急送」也應景地改名為「餓了么」,起點也是和之前一樣從校園出發。他們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寫出了一套外賣訂餐系統。
這就是餓了么,如今正式加入阿里並融資12.5億。
餓了么的輝煌經歷告訴各個校園創業者:校園創業大有機會!零點校園網歡迎更多的青年創業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