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家庭平均資產92萬元,你夠標准了嗎
2015年11月27日舉行的2015韓國—四川省西部論壇上,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家庭金融研究部首席研究員李鳳副教授帶來了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與變動趨勢的最新調研成果。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平均資產水平為91.9萬元,比2013年增長兩成。
91.9萬背後
房產佔比高並不好
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
金字塔形財富分配
中國的財富分配結構呈金字塔形,而日本就是屬於中等收入家庭比例很高的穩定橄欖形。發布者認為,需要「扶持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才可能壯大。」
調查結果1
國人家庭平均財富增加兩成
平均持股價值幾乎翻倍
李鳳表示,統計上總資產按金融資產、房產、工商業和其他資產構成。「2015年中國家庭平均資產較2013年增長20.2%,金融資產增幅最大,高達 59.4%。」她說,從調查結果看,家庭金融資產增長主要來自於風險資產的增長,尤其是股票和金融理財產品,與2013年比,股票增長了92.5%,而金融理財產品更是飆升至198.5%。但李鳳同時指出,「這種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增長主要源自價格具有波動性的金融資產和房產。」
「另一方面,家庭定期和活期儲蓄資產佔比分別為36.3%和34.4%,兩者總和超過70%,這反映出中國家庭的理財意識不夠,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調查結果2
房產占國人家庭總資產近7成
說明沒有更多錢配置金融資產
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還有就是中國百姓理財意識還不夠。」李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中國百姓的負債水平也遠低於美國,說明金融服務還有待提高。
同時,李鳳以美國、荷蘭和中國三國的數據對比,美國和荷蘭的家庭金融知識指數分別高達75.3和78.8,而中國的只有42,「在金融知識這塊,就好像美國和荷蘭等歐美發達國家家庭是大學水平,而我們就只有中小學水平一樣。」她對成都商報記者說,中國的家庭參與金融市場 的比例是比較低的,一方面因為金融知識的缺乏,沒有涉及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市場,另一方面很多人雖然有貸款需求,但因為「估計貸款不會被批准、申請過程麻煩、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利息高,還款負擔重」等原因而不去銀行申請貸款。
調查結果3
中等收入家庭平均財富12.7萬美元
看看你算不算?
關於中等收入家庭,李鳳指出,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界定的中等收入家庭是參照瑞信財富報告的標准,即個人凈財富在5萬至50萬美元之間即達到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標准。中心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口數量為2.17億,平均財富為12.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81萬元),規模和財富總額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們的中等收入家庭人均財富還不及美日,成年人口中的中等收入家庭佔比中國為21.4%,日本接近60%。」
「中國的財富分配結構呈金字塔形,而日本就屬於中等收入家庭比例很高的穩定橄欖形。」李鳳說,「我們要保持較高的增速,同時政府用轉移支付的辦法來扶持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才可能壯大。」
新聞資料
這些調查數據從哪兒來?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進行過三次全國性的大規模調查。今年,西南財經大學和全國其他55所高校的 2500名學生,奔赴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3個區縣共4萬余戶家庭,帶回了全國第一手的家庭金融數據信息
Ⅱ 家庭人均年收入劃分標準是什麼
劃分方法如下:
1.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於2800元,屬於待解決溫飽人群。全國大約有8200萬人群,大約日收入低於1.29美元。
2.窮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人均年收入大於2800元人民幣。按三口之家計算,人均年收入是2800到10000元。人均日收入在1.3美元到4.5美元。
3.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萬。
4.小康:家庭年收入8-30萬。
5.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萬。
6.富人:家庭年收入100萬以上。
7.富翁:擁有資產1000萬以上,按擁有資產劃分,區別於年收入劃分。
8.富豪:擁有資產1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6.3萬。
9.大富豪:擁有資產10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1800名。
10.超級富豪:擁有資產100億以上,2014年大陸大約有90名。
備注:
按家庭年收入劃分,小康與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有交集。
初級小康屬於低收入人群,中級小康與高級小康屬於中產階級。
(2)家庭人均金融資產擴展閱讀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通常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中產階級職業區分中產階級,存在較多爭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並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
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別墅開洋車,一些人則只能天天吃泡麵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惟一標准或主要標准。
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標准區分誰是中產階級,誰不是中產階級,也仍舊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於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於中產階級。
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標准應該在4萬美元至25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而論,美國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
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
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准,隨意性非常大。
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准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60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
Ⅲ 家庭金融資產總額是統計年鑒上的哪些數據相加得出的
大概有以下兩點結論:
1。內需不足的根源在收入分配不均。
有關中國內需不足的原因,有太多討論。有認為糧食原因的,有認為社會保障不足的,有認為農村拖了後腿的。這個調查結論非常明確的指出,內需不足的根源是收入不均,貧富差距問題。
只有25.8%的家庭資產高於平均水平,與之對應的,有74.2%的家庭資產低於平均水平。按照13億人口計算,高於平均水平的人口有:13*0.258 = 3.354億,低於平均水平的人口有:
13*0.742=9.646億人。
9.646億人低於平均水平,我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同時理解了360瀏覽器、酷派、步步高、阿迪王目標消費者人口基數。
2。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7%。
如果從這個數據推斷中國以後的房價會下跌,這是有問題的。中國的五級住宅市場,農村和中小城鎮很多房地產是沒有在市場上交易的,這部分沒有統計數據。大城市、超級城市房價還會上升,這與自有住房擁有率89.2%還是200%沒有必然關系。炎黃財經中也提到過。所有最大的原因在於人口遷移。
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人口向超級城市人口集中。這是過去10年以及未來10~30年的大趨勢。
換句話說,很多農村的房子在現在(以後)人口遷出後,會大量空置。有人說未來北上廣深會出現大量空置房,在我看來,人口向城市集中後,最可能出現空置房的是超過5億人的農村(這個現象已經出現);北上廣深經濟水平高度發達,人口湧入,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Ⅳ 家庭金融凈資產是指什麼意思
家庭金融凈資產就是整個家庭裡面所有擁有的資產減去家庭裡面的負債,剩餘部分就是家庭金融凈資產。總資產-家庭負債額度。家庭總資產包括房產、存款、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凈值、家電傢具、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專利等無形資產的估計價值等。家庭總負債就是家庭總共欠別人的錢。家庭資產是指家庭所擁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其中財產主要是指各種實物、金融產品等最明顯的東西;債權就是家庭成員外其他人或機構欠您的金錢或財物,也就是您家庭借出去可到期收回的錢物;其他權利主要就是無形資產,如各種知識產權、股份等。
拓展資料:
金融資產分類:
1、 貨幣資產如存款證、貨幣基金、貨幣(保險貨幣)、貨幣組合、輪動貨幣和債券組合等。這些產品的收益率依賴於短期市場利率,當資金緊縮時,其中貨幣有更高的回報;債券和利率是負相關的。當整體經濟低迷,資金寬松時,債券市場通常會出現牛市。現金資產價格波動小,與權益類資產相關性低,因此在市場波動期間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但是,就收入而言,從長遠來看,現金資產將低於大多數其他資產。特別是當通貨膨脹嚴重時,實際購買力將大大降低。
2、 海外資產,如QDII基金、海外房地產、海外固定收益、海外保險等。這是分散國內資產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渠道。7,另類資產,如黃金,商品和藝術品。黃金的每個人都知道,多年來在市場波動和嚴重通貨膨脹的影響下,黃金是硬通貨;大宗商品緊跟經濟周期。
3、 股票資產包括股票、公募和私募產品/混合基金以及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非限制性和小型集合產品)。而股票資產又分為大市場、小市場、價值、增長、寬基、行業等不同類別。
4、 根據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從低到高的排序,金融資產佔比最高的家庭占所有樣本家庭的58,3%,實物資產佔比最高的家庭佔47,1%。可以看出,金融資產的失衡更為顯著。無風險金融資產持有率高於無風險金融資產,被調查家庭無風險金融資產持有率為99,6%,平均家庭35,2萬元;風險金融資產持有率為59,6%,平均每戶50,1萬元。從調查樣本整體來看,普通家庭持有無風險金融資產35萬元,占金融資產總額的53,9%,高於風險金融資產。
Ⅳ 家庭資產中的金融資產、自用資產、奢侈資產通常包括哪些
金融資產比如期貨,股票,基金等,自用資產比如汽車,住房等,奢侈資產比如手錶,品牌包等都是有價資產
Ⅵ 興業銀行申請金卡提到的"家庭成員月日均綜合金融資產平均達到8萬元"是什麼意思
一般情況下,要達到理財卡金卡級別是需要每個月的日金融資產達到10萬以上。金融資產包含存款、理財產品等。
如果是存款,那折算算金融資產是系數*2
eg:如果你的存款是2.5萬,購買了理財產品是5萬。那你的金融資產是2.5*2+5=10萬
那家庭成員一般是一個家庭中幾位作為一個單位。只要核算下來,每個成員的日均金融資產達到8萬就可以達到金卡級別。
eg:一個家庭是有3位成員,一位成員的日均金融資產有50萬,另外2位的資產是1萬。那平均下來,每個人有14萬。那這3個人就都是達到了金卡級別。但實際日均有50萬的成員還是白金級別的
Ⅶ 人均凈金融資產怎麼算的呢
和過去某一時刻比,金融資產增加的凈值平均數。
Ⅷ 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標准
在中國大陸,2005年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根據安聯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定義:人均財富介於6,000歐元到36,200歐元之間。
越來越多貧困國家的家庭躋身於富裕中產階級之列,以亞洲尤為突出。海瑟表示:「亞洲(日本除外)有大約2.2億人口屬於富裕中產,其中超過一半住在中國。
中產階級
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於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廣東、四川、甘肅、遼寧等8個省(直轄市)採取多相抽樣的方式抽取大、中、小城市3997戶居民家庭作為有效樣本戶,進行了中國首次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
調查結果截止2002年6月底,我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22.83萬元。考慮到這是戶均財產總值,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驚人的數字了,所以,報告一經發表,就引發了眾多質疑。然而,更為驚人的數字出現於北京市統計局公布,北京城鎮居民平均家產達47.5萬元,比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水平22.83萬元高出1倍有餘。這個數字一公布,一時輿論嘩然。
這意味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產說中文。這是中國迅速崛起的見證,並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影響。」中國的人均金融資產為3,293歐元,但私人財富增長迅速,過去十年間,中國人均金融資產實現了近五倍的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