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供應鏈融資的特點
供應鏈融資的特點:
1、供應鏈融資本質是銀行或金融機構信用文化的變化,其不同於傳統的融資業務。
2、供應鏈融資不同於供應商融資。
3、供應鏈融資是各種產品的順序組合,而不是單一的融資產品。
4、供應鏈融資側重於靈活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
5、供應鏈融資的對象僅限於支持與核心企業關系密切的企業和商品交易。
6、供應鏈融資每種模式都包含不同的產品,包括很多具體的商業模式。
7、供應鏈融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業務風險。
8、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操作風險增加。
9、需要動態分析企業情況。
10、從業務發展和風險防範的角度來看,銀行或金融機構應與核心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應鏈融資是根據供應鏈中企業的交易關系和行業特點,制定基於貨權和現金流控制的整體金融解決方案的融資模式,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上下游支持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供應鏈融資通過突破上下游融資的瓶頸,解決了上下游企業的融資和擔保問題,也可以提高核心企業和配套企業的競爭力,降低供應鏈的融資成本。
Ⅱ 什麼是供應鏈融資模式
供應鏈融資(Supply Chain Finance)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供應鏈中企業的交易關系和行業特點制定基於貨權及現金流控制的整體金融解決方案的一種融資模式。供應鏈融資解決了上下游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而且通過打通上下游融資瓶頸,還可以降低供應鏈條融資成本,提高核心企業及配套企業的競爭力。 分為國際供應鏈融資、國內供應鏈融資、省內供應鏈融資、市內供應鏈融資。
1.供應鏈融資不同於傳統的融資業務,其本質是銀行或金融機構信貸文化的轉變。
2.供應鏈融資不同於供應商融資。
3.供應鏈融資並非單一的融資產品,而是各類產品的序列組合。
4.供應鏈融資著眼於靈活運用金融產品和服務供應鏈融資。
5.供應鏈融資的對象僅限於與核心企業有密切、商品交易關系的配套企業。
6.供應鏈融資包括很多具體的業務模式,每種模式又包含不同的產品。
7.供應鏈融資在很大程度上能減少業務風險。
8.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操作風險有所提升。
9.需要動態地分析企業狀況。
10.從業務發展、防範風險的角度看,銀行或金融機構應同核心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Ⅲ 什麼是供應鏈融資
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常為製造商。一方面,供應鏈表現為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網路結構,這就決定了供應鏈中配套企業的資金實力與核心企業的資金實力不匹配,配套企業處於資金鏈中弱勢地位;並且,由於核心企業的強勢導致配套企業在信息和談判地位上處於劣勢,這反過來又導致其資金需求的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固定資產只佔配套企業資產很少的一部分,流動資金、庫存、原料等是其資產的主要表現形式,且配套企業的信用等級評級普遍較低,這些情況使得配套企業很難獲得以固定資產抵押擔保方式提供的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服務。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是供應鏈運作的三個要素,配套企業資金流的缺口將很難保持供應鏈的連續性,更會造成資源的損失和浪費。 「供應鏈融資」就是在供應鏈中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或金融機構信用融入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配套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從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供應鏈融資的主要運營思路是,先理順供應鏈上相關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銀行和金融機構根據穩定、可監管的應收、應付賬款信息及現金流,將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信息流進行信息整合;然後由銀行或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融資、結算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業務服務。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管理與協調,使參與者,包括供應鏈環節的各個企業以及銀行或金融機構分得屬於自己的「乳酪」,從而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同時倉儲物流公司通過對物資的直接控制可幫助金融機構減少信用風險。 在供應鏈融資模式下,處於供應鏈節點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或金融機構的支持——資金這一「臍血」進入配套企業。也就等於進入供應鏈,從而能激活整個供應鏈,使該供應鏈的市場競爭能力得以提升。供應鏈融資不僅有利於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促進了金融與實業的有效互動,使銀行或金融機構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從更宏觀的高度來考察實體經濟的發展,從關注靜態轉向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 對於銀行或金融機構而言,供應鏈整體信用要比產業鏈上單個企業信用要強,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利率與貸款成數是隨著生產階段而變動,並隨著授信風險而調整的。例如,訂單階段,因不確定性較高,其利率較高,貸款成數相應較低,但隨著生產流程的進行,授信風險隨之降低,利率調降,貸款成數調升。因此,風險與收益相互配合,完全符合銀行或金融機構的風險控管與照顧客戶的融資需求。並且,由於供應鏈管理與金融的結合,產生許多跨行業的服務產品,相應地也就產生了對許多新金融工具的需求,如國內信用證、網上支付等,為銀行或金融機構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 供應鏈融資的主要內涵 摘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1.供應鏈融資不同於傳統的融資業務,其本質是銀行或金融機構信貸文化的轉變。 2.供應鏈融資不同於供應商融資。 3.供應鏈融資並非單一的融資產品,而是各類產品的序列組合。 4.供應鏈融資著眼於靈活運用金融產品和服務供應鏈融資。 5.供應鏈融資的對象僅限於與核心企業有密切、商品交易關系的配套企業。 6.供應鏈融資包括很多具體的業務模式,每種模式又包含不同的產品。 7.供應鏈融資在很大程度上能減少業務風險。 8.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操作風險有所提升。 9.需要動態地分析企業狀況。 10.從業務發展、防範風險的角度看,銀行或金融機構應同核心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盡管供應鏈上產生利潤的環節很多,但最高的利潤回報總是來源於高附加值產品和終端產品。在供應鏈的產品形態不斷被加工製造轉化的同時,銀行或金融機構通過為配套企業安排優惠融資,實際上也就擴大了核心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同時,核心企業還可以壓縮自身融資,從供應鏈整體增值的部分直接獲利,實現「零成本融資」甚至「負成本融資」。 供應鏈上的「融資」行動,推動了供應鏈上的產品流動,實現從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的轉換;進而,可以向整個供應鏈中的上、下游產品要效益,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間接地為核心企業、銀行或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的利益。
Ⅳ 供應鏈融資包括哪些內容
供應鏈的融資,銀行叫做「保理業務」,你可以網路「保理業務」,自己閱讀。
Ⅳ 供應鏈融資的作用
供應鏈融資不僅僅讓中小企業能夠實惠,鏈條中的核心企業也可以獲得業務和資金管理方面的支持,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質量和穩固程度,最後形成銀行與供應鏈成員的多方共贏局面。供應鏈融資不僅有利於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促進了金融與實業的有效互動,使銀行或金融機構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從更宏觀的高度來考察實體經濟的發展,從關注靜態轉向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
對於核心企業來說,則可以藉助銀行的供應鏈融資為供應商提供增值服務,使資金流比較有規律,減少支付壓力。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的生產和銷售,而且可以壓縮自身融資,增加資金管理效率。對於供應鏈融資的核心企業來說,融資所帶來的收益成為核心企業的第一位收益,如UPS的供應鏈收益已經成為企業利潤的頭號功臣,核心企業可以通過供應鏈融資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資源,獲得銷量、價格、付款方式、賬期、股本升息等立體收益,從而疊加更多的金融資產,並使資產和資源向核心企業集中。
對於銀行來講,因為核心企業本來就已經對自己的供應鏈有很強的過濾效果,所以銀行可以通過原有的優質客戶開發新的優質客戶群體。原先銀行主要服務大客戶的時期,大客戶往往擁有過於集中的授信額度,對於銀行而言,貸款風險加大,並且有過度競爭的危險,而中小企業卻往往得不到貸款,國家的許多政策也無法落實。通過提供供應鏈融資,銀行改變了過於依賴大客戶的局面,從而培養出一批處於成長期的優質中小企業,有望會在未來帶來更多回報。並且供應鏈管理與金融的結合,能促使新金融工具的需求產生,如中國信用證、網上支付等,使得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當然也對銀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對於銀行或金融機構而言,供應鏈整體信用要比產業鏈上單個企業信用要強,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利率與貸款成數是隨著生產階段而變動,並隨著授信風險而調整的。例如,訂單階段,因不確定性較高,其利率較高,貸款成數相應較低,但隨著生產流程的進行,授信風險隨之降低,利率調降,貸款成數調升。因此,風險與收益相互配合,完全符合銀行或金融機構的風險控管與照顧客戶的融資需求。並且,由於供應鏈管理與金融的結合,產生許多跨行業的服務產品,相應地也就產生了對許多新金融工具的需求,如中國信用證、網上支付等,為銀行或金融機構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
Ⅵ 供應鏈融資到底是什麼意思
供應鏈融資: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供應回鏈中企業的交易關答系和行業特點制定基於貨權及現金流控制的整體金融解決方案的一種融資模式。
例子:圍繞「1」家核心企業,通過現貨質押和未來貨權質押的結合,打通了從原材料采購,中間及製成品,到最後經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
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相關企業的職能分工與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
銀行主要審查: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
(6)將供應鏈融資業務擴展閱讀:
作用:
供應鏈融資不僅僅讓中小企業能夠實惠,鏈條中的核心企業也可以獲得業務和資金管理方面的支持,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質量和穩固程度,最後形成銀行與供應鏈成員的多方共贏局面。
供應鏈融資不僅有利於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促進了金融與實業的有效互動,使銀行或金融機構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從更宏觀的高度來考察實體經濟的發展,從關注靜態轉向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
Ⅶ 供應鏈融資業務條件和使用范圍
,供應鏈對一家企業所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在完成連接企業、企業的產品、服務和顧客的整個供應鏈的過程中,即一個需求的「產生一滿足」周期,供應鏈成本可能佔到企業收入的一半或更多。在企業的經營戰略中,供應鏈的主體作用不僅僅只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么簡單。以戰略價值的實現水平為標准,供應鏈的角色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五種狀態),最低水平的供應鏈僅僅停留在運作管理層面—— 成本控制。在最高的層面,要求一家企業的價值鏈必須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戰略性的價值,包括作業成本的控制,有效的資本運籌,風險管理並且實現收益。雖然每一個角色都有截然不同的特徵和內涵,但各個角色不是相互排斥的。
新的供應鏈戰略建立在它與外部組織的交互作用的基礎之上。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達到與顧客和供應商以及其他結盟夥伴的雙向的、即時的數據連接。真正的「拉動式」需求信息在組織間無縫地傳遞,讓供應合作夥伴達成一個共同的利潤目標,並且完全實現預測、計劃和補貨程序的整合,達到提高庫存透明度、連續補貨、甚至共同產品設計和分享技術知識的目的。此外,收入、成本、資產回報和收益性等方面的績效評估也被提升到供應鏈層面。
技術的重點將放在信息系統的發展方面。和顧客、供應商和結盟夥伴實現即時的信息通訊,無論是直接的,或者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形式,它都將帶來巨大的回報。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供應鏈價值能夠通過提升供應鏈的戰略重要性來實現最大化。供應鏈必須實現從成本向價值目標觀念的轉變。企業領導者必須清楚這種轉變的必要性。然而,僅僅是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不夠的,只有採取行動才能實現真正的供應鏈變革。組織結構、基礎設施、作業流程、和管理系統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的供應鏈,而必須與客戶、供應商和結盟夥伴進行整合。 更多的相關供應鏈融資方面的供應鏈融資培訓(立金銀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