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今次的ipo重啟對股市的影響
去年11月IPO暫停至今,期間滬指表現基本持平。去年年底股市產生了反彈,關鍵因素不在於IPO暫停而在於市場當時對經濟復甦的憧憬;之後又跌回來,是因為經濟數據打破了之前對復甦的幻想,市場也逐漸認識到本屆政府的政策思路不同以往——既沒有以往逆經濟周期的政策放鬆,反而因為整頓金融秩序導致了前期的錢荒。
從2009年開始,股市再融資規模就已經超過了IPO規模。統計數據顯示2009-2012年A股IPO規模10540億元,而同期再融資的規模16650億元,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再融資2112億。如果說擴容過度確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股的長期低迷,但只把眼光盯著IPO重啟,顯然是不夠客觀的。
由於投資人放棄了對經濟的、政策的基本面幻想,股市已經因此大幅下跌,期間IPO重啟消息不斷強化市場負面情緒,考慮到當前實際的股市狀況和邊際效應遞減,IPO重啟對現階段股市的利空有高估的嫌疑。
市場之所以糾結於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在於關心小盤股相對大盤股的估值溢價是否會因此收斂,以創業板為標桿的小盤成長股的結構性泡沫會否因此遭到清洗。既然IPO重啟不改市場趨勢,那麼對此問題的考慮就變成了當前結構性牛市或結構性泡沫的特徵是否合理,會否改變的思考。就我個人看,經濟轉型期間,權重藍籌主導的大盤指數趨勢性無機會;產業政策扶植、產業趨勢向好的行業公司成了稀缺品種,市場抓大放小不僅是聰明資金的選擇,不僅符合投資買好不買壞買漲不買跌的基本規律,也符合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法則。從這個角度來說,同樣是10年爆炒小盤股,不同的宏觀背景導致不同的格局。簡單來說,當年小盤股雖然熱鬧但大致是非主流;而在時下的政策、經濟背景下,現在的大盤股成了屌絲。以前我們說「大盤股搭台,小盤股唱戲」;今天我們看市場變化,往往是小盤股的反復活躍穩住了大盤或延緩了大盤的跌勢。
事實上,我們即使看到創業板指數不斷新高,同時也應該承認A股確實涌現出一批經過了幾年檢驗的成長股和新型藍籌,這些股票集中在那些非周期的消費類股,或受益於政策或受益於海外科技潮流而產業趨勢景氣度高的行業。而就創業板本身來說,個股表現分化顯著,所以一味放大創業板泡沫並不客觀。
當然,但凡有財富效應總會聚集資金湧入造成雞犬升天的結果,這也是當前無法迴避的結構性泡沫現狀。即便沒有IPO重啟,這種泡沫總是會得到清算;而當IPO重啟迫近,加之中報的影響,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業績最終說話,此刻尤須迴避偽成長。由於普遍認為本輪IPO重啟經過了一輪財務稽查,上市公司相對質量較好,會導致不辨真偽的成長股炒作降溫,既然泡沫很大,市場又認為新股必定爆炒,那麼確實會引發資金盤中的擠出效應,而這種風險恰恰在於跟風炒作的偽成長股。所以小結來說:IPO重啟不會導致市場趨勢的變化和所謂的風格切換,創業板並不會因此出現全盤暴跌;但會有一波偽成長公司股價擠泡沫的過程,也可能導致創業板指數短期出現調整;但這種調整不大可能表現為持續性,新股上市之後的爆炒也將迅速填平新老成長股的估值落差,甚至反過來繼續強化小股票的強勢。
對本屆政府有關經濟和金融政策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基本的感觀是:經濟轉型是方向,穩增長目標要兼顧,投融資體系要改進,新興產業是抓手。我們再來看當前的市場熱點是否符合這種政策導向呢?今年結構性牛市背後的邏輯線索無非兩條:其一為政策紅利,比如智慧城市、美麗中國、消費升級;其二為跟隨海外的科技創新潮流,比如電動車、移動智能終端。可見,市場的選擇從方向來說無疑是正確的。
所以如果說本輪IPO重啟利好板塊熱點,今年以來市場主流的熱點,IPO重啟之後將依然是主角,而這種結構性牛市的格局未來幾年都不會有根本性改變。IPO重啟短期是一次結構性泡沫清理的契機,但傳統藍籌的低估值狀態成長股高估值溢價在轉型期間將成為常態。
B. 什麼是IPO重啟IPO和上市是同一個概念嗎
PO重啟就是重新啟動新股發行!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首次公開募股,也就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簡單說就是發行新股。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有限責任公司IPO後會成為股份有限公司。重啟IPO即是表示重新開啟公開招股發行。
而上市指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業透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
IPO和上市不是同一個概念
C. IPO 和 再融資 是什麼關系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即首次公開上市,英文全稱
首次公開招股專是指一家私人企業屬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再融資是指已經公開發行並上市的公司,再次通過發行新的股票來融資的融資方式。由於一家公司從未上市公司變為上市公司是由幕後走向台前,那麼對其過往的經營情況需要嚴格審查,所以IPO的條件一般會比較嚴。而再融資的公司由於已經是上市公司,已經長期在公眾的監督之下了,所以過往業績的審查相對寬松一些。
D. IPO重啟是什麼意思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即首次公開上市的英文全稱。
首次公開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用簡單的話來說,IPO就是發行新股。IPO重啟就是重新發行新股。說明新股以前停止發行的。
E. IPO和再融資是一個概念嗎有何區別
IPO的再融資不是一個概念:
其一,IPO是首次公開募股的意思,指股份公司第一次公開向公眾發行股票.公司是非上市公司.而再融資則不是第一次,公司是已經上市的公司.
其二,IPO是以公開招股的方式發行的是股票,再融資則不一定,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等.
其三,IPO是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再融資就不一定了,定向發行,配售等也是他的渠道.
F. 股市IPO重啟新股發行,會不會影響股市
肯定會,現階段要有新股打,很多人都選擇打新股,畢竟打新股目前穩賺
G. 股權再融資與IPO的區別和聯系
聯系:都是通過股票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的形式。
區別:股權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和可轉債,而IPO是指首發上市融資。一般都是先IPO再通過增發、配股或可轉債的方式繼續融資,故稱為股權再融資。
H. IPO與再融資是利空
IPO與再融資突然「急剎車」
南車四方IPO暫緩表決,發審委暫停審核已達三周
由於南方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四方」)IPO暫緩因表決,引發本周市場傳言IPO與再融資叫停的消息,倒置二級市場的強烈反應,5月18日,滬、深兩市呈現大幅振盪格局。
記者采訪獲悉,南車四方IPO暫緩與股權分置試點沒有關系。之所以暫緩表決,是因為在材料申報方面存在問題,有些材料不符合證券會的要求。然而一個明顯的事實,發審委暫停審核已達三周。
南車四方暫緩表決
4月29日,證券會在其網站發布公告,發審委暫緩表決南車四方的股票首發申請。有業內人士由此認為,這是新股發行放緩的信號。
然而,南車四方董辦負責人前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現得非常驚訝,「我們也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的,相關工作一直進行得很順利,事先我們也毫無消息。」據該人士講,上周具體負責公司上市的興業證券的負責人對他說,發審委以南車四方的材料准備不充分,有些問題未詳細披露為由,暫緩表決公司的首發申請。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問題。
興業證券證實了此觀點。興業證券上海投資銀行部石總昨天對本報記者稱,南車四方IPO暫緩與股權分置試點沒有關系。之所以暫緩表決,是因為在材料申報方面存在問題,有些材料不符合證券會的要求。而這一點,與近期媒體報道「南車四方因股改讓路而暫緩」的報道明顯有出入。
暫停審核達三周
雖然證監會對社會上傳言的「IPO與再融資全叫停」的消息沒有作出任何回應,但是記者了解到,證監會發審委暫停審核股票首發申請已長達3周。
按照慣例,發審委工作會議公告一般在會議召開前4天發布。而截止到昨日,證監會依然沒有發布發審委工作會議的有關公告。這也就是說,至少到下周五之前都不會有任何項目接受審核。至此,在4月26日召開的發審委會議審核並通過了重慶鋼鐵的首發申請後,發審委暫停審核股票首發申請已經長達3周。
而來自相關人士的消息則表明,不僅是新股首發申請,目前所有的再融資申請也已被暫停審核。暫停的時間初步定為兩個月,當市場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才會恢復。
何時恢復未明朗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收到確切的消息。但他認為」證監會全面叫停IPO與再融資」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因為證監會這樣做主要是想為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預留一段時間。
而對於市場上非常關心的證監會發審委什麼時候能恢復企業的IPO與再融資申請,本報記者采訪的多數證券機構都表示由於政策層面還不明朗,所以無法判斷。
國信證券程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證監會「暫緩南車四方IPO、推遲交行A股發行計劃」等,無論其原由是什麼,客觀上都起到了減輕市場擴容壓力的作用,而這也為日後「新老劃斷」減少了一些障礙。
本報記者 盧榮 實習生 張曉華
■ 專家意見
IPO與再融資暫停不妥
對於暫停企業的IPO與再融資申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明確表示堅決反對。他指出,證券會暫停企業的IPO與再融資申請,那麼導致的後果就是股市沒有新鮮血液,股市就變成了一潭死水。叫停IPO與再融資對於擬上市企業來說除了增加一點上市成本之外,對於企業發展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整個二級市場則影響很大。
而趙錫軍則指出,企業的IPO與再融資申請是證券會的正常業務,股權分置只是其遺留任務,兩者不能區別對待,應該同步進行。而且企業的融資問題應該看做是企業自己的決策,應該由其自主決定,證券會沒有必要進行管制。而作為政府層面的證券會主要的工作不是叫停企業的IPO與再融資申請,而是制定好市場的游戲規則,強化市場監督,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和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出現問題證監會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進行監督管理。
5月18日,有媒體報道《發審委提前歇夏為股改讓路IPO與再融資全叫停》。消息出來之後,引起了二級市場的強烈反應,18日滬、深兩市呈現大幅振盪格局。趙錫軍就此指出,證監會作為國家行政機關,不僅要求上市公司加強信息披露,自己也應該加強信息的透明度,以確保信息的對稱性。「一個信息不對稱的股市,永遠都只能是一個投機的市場。」因而他希望證監會就市場上關心的問題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於市場上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決定要作出解釋。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cjzk/200505210236.asp盧榮)
I. 請問IPO重啟會抑制概念股的炒作,降低創業板的估值水平.這里邊的邏輯道理是什麼
什麼東西都一樣,供給大於需求,價格就會下降..
IPO重新啟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越來越多的公司,或者可能是更好的公司可以選擇,選擇性多,而且量大,自然新股的估值水平整體就趨向合理.
趨向合理,不是等同降低估值水平,只是現在這個時間創業板多數公司的估值比較高,所以重啟IPO是讓其對估值趨向理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