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外文翻譯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外文翻譯

發布時間:2021-12-10 15:16:42

㈠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以某公司為例中外文翻譯急求

我幫你吧....

㈡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外文文獻,要完整版的。英文的一篇,再把英文的翻譯成中文的。2000字以上。謝謝!

外文文獻有,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

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

近期好像網路Hi無提示信息

留下郵箱地址如dgfgafd的126q郵箱

一六*零****八二*二QQ郵箱

㈢ 求一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外文文獻,外文全文+翻譯中文。一千字左右,

易軒外文有,輕松解決.樓主加油.

㈣ 急急急!!!!!!跪求有關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外文文獻翻譯 要求有作者和文章來源 不少於25000位元組。

外文文獻翻譯成中文1000字左右): 【主要閱讀文獻不少於5篇,譯文後附註文獻信息,包括:作者、書名(或論文題目)、出 版 社(或刊物名稱)、出版時間(或刊號)、頁碼。提供所譯外文資料附件(印刷類含封面、封底、目錄、翻譯部分的復印件等,網站類的請附網址及原文】 中小企業融資的創新 中小企業融資的文件 盡管政府、銀行和各金融機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中小企業仍面臨著一些挑戰,這是具有普遍性的。這些問題涉及到抵押問題,貸款難,拖延應收款,技術過時,營銷道路不暢等。印度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採取了一些新的融資工具並創建了新的融資體制。這些措施包括: 1. 小型工業的信用保證基金信託 印度政府與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已成立了一個小型工業信用保證基金信託( CGTSI )實施保障計劃。主體信託擬加強從目前的7億到25億美元。其主要目的是促進信用較低的小型企業的融資,鼓勵銀行向值得貸款的企業免除抵押方式的貸款。在過去三年間,有資格的小型工業的貸款約2.5萬被納入該計劃之中且CGTSI擔保貸款的信用機構的會員迄今已擴大到約18,000名,涉及的貸款額約3億美元。CGTSI考慮今年把他們的業務增至與去年相比的三倍。一些新的信用保證制度,如相互信貸保證計劃等類似的計劃在義大利和歐洲其他國家也正在制訂中。 2. 風險分擔機制 雖然CGTSI延伸保證支付的貸款高達2.5萬美元,但有需要提供擔保的銀行貸款超過上述限額。根據世界銀行牽頭籌資問題和發展中小企業的計劃,有可能為中小企業引入的風險分擔機制正在研究中。主理銀行和獨立機構之間將按同樣的比例共同承擔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當然,該機制將按成本獲得收益。這一機制到時候,將減輕銀行的信貸風險和高級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 3. 創業資金 關於新的資金來源,許多國家正在考慮放寬有關風險資本投資的規則。在印度也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這個方向發展。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以及其他一些機構在該國已經帶頭採取了促進風險投資。根據資料顯示該銀行已設立了16個國家一級/區域一級的資金,為軟體和IT業設立了約1億美元的國家基金,近來還新建立了約1億美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該基金將致力於醫葯,生物技術,輕工程,軟體和其他領域。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預期將增至5億美元。 4. 小額貸款 實現潛在的小額貸款將促進經濟的增長,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一直把重點放在增加有能力的部門來處理信貸和小額貸款的支出的增加。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基金會的小額貸款運作部門,在2004年裡已累計批准了710萬美元的財政援助。根據該方案,過去4年累計援助的受益人超過100萬,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對於未解決的投資方案,有可能從2004年3月底910萬美元增至今年年底的2億美元。 5. 中小企業基金 印度政府和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最重要的部門之間所採取的行動是建立100億美元的中小企業基金,以期推動資金流向中小企業。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經過仔細考慮,設立基金和開展其業務從2004年4月開始生效。按照規定,基金援助提供給利率在銀行PLR基準點200以下的中小企業。通過中小企業發展銀行辦公廳向中小 企業提供的直接援助正在擴大,主要的貸款機構也提供9.5%利率的再融資。SFCs可可獲得7.5%~8%利率的再融資的收益。除了SFCs外,通過商業銀行,中小企業基金提供的援助用於路由。該基金的流動除了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援助,還解決了跨部門的貸款費用問題。 6. 為中小企業設立一個專門的信用評級機構 為了解決信貸需求方面的問題,主動採取行動以支持機制的信息共享和信用評級。為了加強信貸信息和便於銀行進行信貸決策,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已決定推出一個專門為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協會與公共部門銀行。銀行可以選擇與公共部門的銀行和信貸評級機構交流信息,本年度該機構就有可能開展業務。 7. 資產證券化 為了擴大中小企業的援助范圍,資產證券化進程提供由發起人和channelise資金的載體購買中小企業的投資組合的機會。這樣的組合可以被購買方保留,也可以根據資本市場的變動被出售給投資者。印度小企業發展銀行最近已獲准由印度政府開展的業務,進行資產證券化。

㈤ 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和對策的外文文獻及翻譯各兩篇

企業融資按照期限來劃分,可分為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企業做融資期限決策,即在短期融資與長期融資兩種方式之間進行權衡時,做何種選擇,主要取決於融資的用途和融資人的風險性偏好。

從資金用途上來看,如果融資是用於企業流動資產,則根據流動資產具有周期快、易於變現、經營中所需補充數額較小及佔用時間短等特點,宜於選擇各種短期融資方式,如商業信用、短期貸款等;如果融資是用於長期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則由於這類用途要求資金數額大、佔用時間長,因而適宜選擇各種長期融資方式,如長期貸款、企業內部積累、租賃融資、發行債券、股票等。

㈥ 求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研究的外文資料附帶翻譯(加分)

[摘要]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在於銀企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而信用擔保有助他於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克服信貸交易中的信息障礙,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手段。山東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應當採取建立資金支持體系、風險控制機制等積極措施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風險控制

一、山東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截至2006年底,山東省中小企業數量達55.5萬戶,比上年增加3.7萬戶。其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達31016戶,比去年增加4436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628億元,同比增長30.9%,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的66.7%;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交稅金755億元,同比增長29.0%,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繳稅金的45%。
2007年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和山東省中小企業辦公室,在山東省范圍內對中小企業融資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共調查企業1495家,其中:農林牧漁業136家,佔9.1%;采礦業47家,佔3.14%;製造業987家,佔66.02%;建築業36家,佔2.41%;批發零售業128家,佔8.56%;住宿餐飲業7家,佔0.47%;房地產業12家,佔0.8%;租賃和商業服務業7家,佔0.4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5家,佔1%;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8家,佔0.54%;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2家,佔0.1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20家,佔1.34%;金融業1家,佔0.07%;其他行業89家,佔5.95%。被調查的1495家企業中處於萌芽期的企業490家,佔32.78%;處於成長期的企業491家,佔32.84%;處於成熟期的企業514家,佔34.38%。
調查顯示,山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具有以下特點:
1、內源融資仍是中小企業融資首選。在回答「企業目前補充資金的主要形式」時,萌芽期的企業有277家、成長期的企業有302家、成熟期的企業有332家選擇了企業經營利潤留成,這說明不論在企業發展的哪個階段,其資金來源都主要來自內源融資,即主要來自於企業留存收益。
2、銀行借款是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主要方式。在回答「企業目前補充資金的主要形式」這一問題時,萌芽期的企業有313家、成長期的企業有397家、成熟期的企業有440家選擇了銀行貸款;同時有1414家企業,在遇到資金困難時,首選銀行貸款,佔94.58%。調查數據說明中小企業在尋求外部資金時,首選銀行借款。銀行信用作為信用體系中的主要形式,在促使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一直呈現增長趨勢。但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取的貸款與同時期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所作的貢獻不匹配。
3、只有少數企業能夠利用證券市場融資。在問卷調查中,被調查企業只有8家在企業遇到資金困難時選擇正規金融市場發行股票融資,而這些企業基本上是在海外證券市場籌資。沒有一家企業選擇發行債券融資。
4、融資環境總體上有所改善,但融資困境仍然存在。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山東省委、省政府都陸續出台了關於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如2005年2月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2007年7月27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等等。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
雖然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與過去相比的確有了很大改善,但融資困境依然存在,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仍不夠健全。被調查企業仍有314家企業沒有得到銀行貸款,這一現象在萌芽期的企業尤為嚴重;1035家企業在近三年內沒有嘗試過通過擔保機構擔保進行貸款。

二、山東省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現狀

(一)山東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相繼制定和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別是《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山東省為加快中小企業特別是成長型中小企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出台了《關於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組織實施了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選擇了一批最具成長性的中小企業作為金融、財政、中介服務機構重點扶持服務的對象。經過幾年的發展,山東省擔保行業已經從一種不被社會廣泛理解、認可和重視的境遇中擺脫出來,成為一個初具規模和實力的行業。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省各類性質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達242家,從業人員2544人,注冊資金77.2億元,累計擔保金額320億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快速發展,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財政廳與山東省中小企業辦公室於2007年3月5日對山東省信用擔保機構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擔保體系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擔保機構已由政府主導型逐步向出資多元化轉變。山東省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初期主要是通過政府注入資金和政策調控等手段來推進全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和自然人等民間資金越來越多地進入擔保行業,擔保機構的組織形式多樣化。據統計,全省242家擔保機構資本金已達77.2億元,其中政府完全出資和參與出資的有37家,佔15.3%;從擔保資本金構成看,其中政府出資總額19.8億元,佔25.6%;從組織形式看,目前山東省擔保機構的組建形式主要有企業法人、社團法人和事業法人三種形式,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企業法人制擔保機構211家,佔87.2%,事業法人制擔保機構23家,佔9.5%,社團法人擔保機構8家,佔9.5%。二是風險防範意識不斷增強,風險控制制度日趨完善。據統計,截至到2006年底,全省僅有43家擔保機構發生過代償,累計代償總額2.21億元,累計代償損失僅1218萬元,占累計擔保總額的0.038%,低於全國0.1%的水平,擔保風險總體控制良好。三是擔保機構的規模不斷擴大,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截至2006年底,山東省擔保機構中注冊資本1億元(含1億元)以上的有25家佔10.33%,比上年增加15家;注冊資本5000萬(含5000萬元)~1億元的22家佔9.1%,比上年增加7家;擔保機構經營收入累計實現5.07億元,利潤總額1.51億元,上繳利稅3958萬元,其中2006年度實現經營收入2.71億元,實現利潤0.76億元,上繳稅金1778萬元。
信用擔保機構的建立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具體表現在:一是信用擔保已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並且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242家擔保機構,累計為33809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75840筆,累計擔保金額320億元,平均每筆擔保42萬元,平均為每戶企業擔保金額94.6萬元,受保企業在擔保機構的支持下,新增經營收入1107億元,新增利稅138億元。二是山東省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山東省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信用環境問題,由於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條件、無能力建立自己的信用資信,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為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條件。信用擔保機構利用自身的信用能力通過擔保資金的倍數放大效應使更多的中小企業獲得信用擔保,取得信貸資金的支持,同時也提升了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和社會信用度。三是擔保機構作為銀行放貸和企業借款的中介,不僅分擔了銀行的貸款風險,為銀行架起了一道風險防範的屏障,而且還有效地解決了銀行對中小企業「惜貸」問題,銀行通過擔保機構擴大了其業務領域、增加貸款規模、提高貸款的安全性。四是山東省擔保體系的建立,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山東省擔保行業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進入,使民間資本化零為整,不僅擴大了擔保企業自身的實力,而且增強了擔保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擔保機構通過與銀行的溝通合作,利用信用擔保這個杠桿,使銀行以數倍於擔保資金的額度投向中小企業,發揮了信用擔保的信用放大與杠桿作用。
(二)山東省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擔保機構自身規模小,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擔保機構資本規模偏小、業務量有限。山東省242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平均注冊資本僅3190萬元,平均每家擔保機構僅有10名從業人員,最小的一家擔保機構注冊資本僅300萬元。由於資本金規模較小,銀行對其認同度不高,帶來了部分擔保機構業務上的空置和經營上的虧損,擔保機構很難做大做強。此外,山東省擔保機構發展不均衡。從注冊資本來看,山東省242家擔保機構注冊資本總額77.2億元,濟南、青島、泰安、德州、臨沂、威海等地擔保機構注冊資本47.2億元佔全省的61.1%;從擔保機構戶數來看,濟南、青島、淄博、濰坊、德州、臨沂6市擁有擔保機構149家,佔全省的61.5%。
2、擔保機構缺乏風險控制機制。信用擔保行業屬於高風險行業,各種錯綜復雜的不確定因素的交互作用,決定了擔保機構在運行過程中必然面臨著多種風險,因此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山東省部分擔保機構缺乏必要的風險管理和控制制度,業務人員也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工作隨意性較大,識別和控制風險的能力還不強。
3、擔保機構的外部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由於政策原因,擔保項目出現風險發生代償後,擔保機構在追償過程中訴訟成本較高,執行難。同時擔保風險過分集中於擔保機構,沒有在擔保機構與銀行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從當前山東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開展情況來看,銀行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擔保機構對承擔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幾乎要承擔100%的風險。而在國際上,擔保機構一般只承擔80%的貸款風險。

三、完善山東省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議

(一)建立資金支持體系
資金來源直接決定著信用擔保機構的保證能力和輔導中小企業融資的效果。總的來說,擔保機構的資金來源有兩條途徑:其一,資本金由政府財政撥付。隨著擔保業務的開展和代償項目的不斷增加,政府財政和其他社會渠道給予必要的補充。其二,擔保機構完全以盈利為目的,以擔保費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來支撐大量業務。為使信用擔保機構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應當建立資金支持體系,鼓勵擔保機構採取多種形式籌集資金增強擔保實力,提高其風險防範能力。同時,加大支持擔保機構營業稅優惠的力度,對符合營業稅免稅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繼續爭取營業稅免稅政策。

(二)建立風險控制機制
風險管理是信用擔保機構運營過程中的核心問題。為了有效地管理各種風險,信用擔保機構應當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具體包括:
1、建立信用擔保風險預防機制。所謂信用擔保風險預防機制,是指信用擔保機構為了防範風險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對內部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從事的業務活動進行風險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約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總稱。風險預防機制包括以建立規章制度為基礎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建立良好的組織機構。
2、建立信用風險的評價系統。信用擔保機構面臨的最主要風險是來自於被擔保企業的信用風險。雖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難以避免,但是通過建立科學的信用風險評價系統,可以識別風險、評估風險,並找到控制風險的有效措施。
3、建立信用擔保風險分散與轉移機制。擔保機構應當建立風險分散與轉移機制,利用各種手段分散、轉移風險。可以通過多樣組合設計擔保產品,盡可能從項目本身分散風險;採取反擔保措施,增強客戶的補充還款能力;與合作銀行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共同化解客戶信用風險;通過信用互助擔保、再擔保轉移風險。
4、建立信用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各級政府應從年度財政預算中列出專項資金,按定額補助和按擔保額補助的方式對擔保機構進行直接補償,也可通過減免稅等優惠政策,以經營性補償辦法補充風險准備金,以保證擔保機構有長期穩定的補充資金來源。信用擔保機構也應根據自身實力建立嚴格的風險損失補償准備金制度,如設立擔保賠償准備、未到期責任准備、一般風險准備等,強化內部風險補償機制。

(三)營造有利於擔保機構發展的外部環境
1、規范與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在借鑒國外評價體系和銀行貸款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加強對企業的綜合評價和與企業決策人的溝通,建立一套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另外,要盡可能地保證評價體系的數據來源全面可靠。在評估機構脫離其上級部門的前提下,加快建立評估機構負責制,對其虛假行為造成的後果負連帶責任,並加快建立全國性資信評估行業監督體系。
2、加快擔保法律體系的變更與設立。各國擔保計劃的成功經驗表明,政府對中小企業擔保計劃的扶持應該體現在立法上,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提供法律依據,而不應該過多地干涉擔保機構的運作。
3、相關部門應當簡化程序,降低擔保機構成本。擔保機構開展擔保業務中涉及工商、房產、土地、車輛、船舶、設備和其他動產、股權、商標專利權、專利權等抵押物登記和處置登記,凡符合要求的,登記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為其辦理 相關登記手續。擔保機構可以查詢、抄錄或復印與擔保合同和客戶有關的登記資料,登記部門要提供便利。登記部門要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積極推進抵押物登記、出質登記的標准化和電子化,提高服務水平,降低登記成本。同時,擔保機構辦理代償、清償、過戶等手續的費用,要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減免。在辦理有關登記手續過程中,有關部門不得指定評估機構對抵押物(質物)進行強制性評估,不得干預擔保機構正常開展業務。
4、各級政府部門和有關方面應依法向擔保機構公開信息。各級政府部門應制定切實可行的信息查詢程序和辦理業務需提供的有關材料,並通過公共信息系統和辦公場所對外公示,為擔保機構提供與客戶相關的信息查詢服務。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互聯互通機制,實現可公開企業信用信息與擔保業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四)加強對擔保機構的行業指導和管理,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作用
首先,要建立擔保機構的監督管理體系,按照國辦發[2006]90號文件的精神;建議山東省擔保體系建設由省中小企業辦公室牽頭,省金融辦、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省地稅局、省銀監局、省國資委、省工商局、省國土資源廳、省公安廳等部門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共同做好對擔保機構的設立、變更、日常監督等工作,建立擔保機構的審批和備案制度。第二,應當認真執行擔保機構會計制度。擔保機構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報告,要嚴格按照財政部頒布的《擔保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財會[2005]17號)執行,如實反映資產負債、利潤、現金流量、擔保對象、擔保金額、擔保責任余額、擔保期限、保費收入、代償金額等情況。第三,進一步健全行業自律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省擔保行業協會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制定行業准則和業務規范;通過培訓、信息溝通、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指導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同時,通過行業自律逐步規范業務操作、行業協作,樹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和社會公信度。

五、結論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由此產生了信貸配給,而信用擔保是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稱的重要途徑。山東省信用擔保機構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還需從建立資金支持體系、建立風險控制機制、營造有利於擔保機構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強對擔保機構的行業指導和管理等方面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發揮更大的作用。

外文的直接到我郵箱問 [email protected]

㈦ 中英文對照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的外國文獻

中小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世界各國和地區中小企業劃分標准:
美國: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
英國:質的規定:市場份額較小;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獨立經營。
量的指標:小製造業:從業人員在200人以下
小建築業、礦業:從業人員在25人以下
小零售業:年銷售收入在18.5萬英鎊以下
小批發業:年銷售收入在73萬英鎊以下
歐盟: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且年產值不超過4000萬埃居、或者資占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2700萬埃居、且不被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持有25%以上的股權。其中:雇員少於50人、年產值不超過700萬埃居,或者資產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500萬埃居,並且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
日本:製造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資本額3億日元以下
批發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1億日元以下
零售業: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服務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准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
我國中小企業最新劃分標准
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精神,原國家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於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標准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按照以下標准認定:
工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建築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5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交通運輸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5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郵政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1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住宿和餐飲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職工人數」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末從業人員數代替;「工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產品銷售收入代替;「建築業企業的銷售額會計科目」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工程結算收入代替;「批發和零售業的銷售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銷售額代替;「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營業收入代替;「資
產總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資產合計代替。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類所有制和各種組織形式的企
業,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中小企業財務困境的現狀或者表現
隨著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和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2003年海安國稅新增納稅人1842戶,比上年同期增長47 %.2004年縣政府下達民營企業發展目標,要求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 9250戶。不斷增加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增加了稅源,另一方面也對基層稅收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最近,在進行納稅評估、一般納稅人復檢等工作時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其結果不盡如意,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核算水平、加強財務管理已刻不容緩。 Which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stries and large enterprises compared to staff size, asset size and management are relatively small economic unit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in different sectors to define their standards vary, 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change. States generall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 of SMEs, the main qualitative indicators, including business forms of organization, financing methods and the status of where the instry, the volume indicators are mainly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paid-up capital, total assets and so on. Volume of more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indicators more intuitive, easy data selection, the majority of countries have divided the volume of standards, such as the U.S. Congress in 2001 introced the "United States Small Business Act" for SMEs to define standards for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does not exceed 500 people, the United Kingdom, the European Union, taking the volume of indicators, but also to qualitative indicators as a suppl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regional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United States: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not more than 500 people
Britain: a qualitative states: smaller market share; owners personally management;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Volume indicators: a small manufacturing: 200 people employed in the following
Small construction, mining: 25 people employed in the following
Small retail: Sales revenue was £ 185,000 in the following
Small wholesale instry: Sales revenue was £ 730,000 in the following
EU: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in the following 250 people and an annual output value is not more than 40 million ECU, or the annual funding total liabilities are not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27 million ECU, and do not be one or a few large companies holding more than 25% stake. One of: less than 50 employees, annual output value of not more than 7 million ECU or an annual total liabilities assets not more than five million ECU, and have independent legal status of enterprises.
Japan: Manufacturing: 300 employees or capital below the amount of ¥ 300,000,000
Wholesale instry: 100 employees or capital below the amount of ¥ 100,000,000 following
Retail: 50 employees or capital below the amount of ¥ 50,000,000
Services: 100 employees or capital below the amount of ¥ 50,000,000 following
China's current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 the 2003 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Ministry of Financ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o study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standards," which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s to develop the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small, medium and large enterprises.
China's latest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According to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meeting of 28th June 29, 2002 throug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ME Promotion Law," the spirit of the former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at home, the former 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Ministry of Financ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 February 19, 2003 issue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tandards regarding the issuance of the notice required under the temporary" (economic and trade SMEs 〔2003〕 No. 143), the main criteria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stries has made a specific defined. The standard i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sales, total assets, such as indicator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ed ins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tice" provision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sectors should be ident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criteria:
Instr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umber of employees in 2000 the following people, or sales below 300 million yuan, or total assets of 400 million yuan for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3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with total assets of 40 million yuan and above;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The construction instr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umber of employees 3000 people following, or sales below 300 million yuan, or total assets of 40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6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with total assets of 40 million yuan and above;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500 or fewer workers, or sales of 15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100 sales and over 1000萬元;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Wholesale trad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200 or fewer employees, or sales of 30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1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Transportation and postal service, transpor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umber of employees 3000 people following, or sales of 30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5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Post instr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umber of employees 1000 people following, or sales of 30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4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in different sectors to define their standards vary, 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change. States generall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 of SMEs, the main qualitative indicators, including business forms of organization, financing methods and the status of where the instry, the volume indicators are mainly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paid-up capital, total assets and so on. Volume of more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indicators more intuitive, easy data selection, the majority of countries have divided the volume of standards, such as the U.S. Congress in 2001 introced the "United States Small Business Act" for SMEs to define standards for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does not exceed 500 people, the United Kingdom, the European Union, taking the volume of indicators, but also to qualitative indicators as a supplement.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str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800 or fewer employees, or sales of 150 million yuan the following. Among them,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wo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over 400 sales and over 30 million yuan; the rest for small businesses.
"Employees"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of the end of a few employees in lieu of; "sales of instrial enterprises"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in lieu of annual sales revenu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ales accounts"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annual income in lieu of clearing works; "wholesale and retail sales"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in lieu of annual sales; "transport and postal service,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stry sales enterprise"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of the year operating income in lieu of; "funding
The total proction "to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system in lieu of total assets. Shall apply to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ed by law and various organizations of various ownership forms of enterprises
Instry, number of employees below 800 people. Enterprises which are instries with large enterprises compared to staff size, asset size and management are relatively small economic units.
The status of the financial pligh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or the performance of
With the investment was further enlarge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continuing mushrooming, MSC 2003, National Tax Added taxpayers 1842, more than 47 percent year-on-year growth in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sued .2004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oals requiring new development of indivial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9250. Increasing number of SMEs on the one hand, an increase of tax 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ass-roots tax management a great challenge. Recently, ring the tax assessment, the general taxpayer, such as job review current event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conct a sample survey, the results are not smug, improv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SMEs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no time to lose.

㈧ 急求有關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外文文獻

提供一些有關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外文文獻,供寫作參考。

[1] Allen N Berger,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 (22) .
[2] Modigliani, F, and Miller, M.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6) :261-297 .
[3] Mallick, R,&Chakrabotty, A. Credit gap in small business: Some New Evidence[J] .Working Paper from Econpapers. 2002, .
[4] OECD. 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of Dynamic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Turkey .2005,7, (7) .
[5] Peterson, M,Rajan, R.G. The Benefits of firmcreditor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1994, (49) :3-37 .
[6] SBA. White Paper of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8-2000) .the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7] Kane,E.J. Accelerating infl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36,355-367. 1981, .
[8] Goss D. Small Business and Society .Routledge. 1991, .
[9] Samuelson L. Evolutionary Games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M] .1997, .

閱讀全文

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外文翻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一萬急用 瀏覽:28
融資理財工作總結 瀏覽:54
國企賣股份 瀏覽:785
融資租賃宣傳語 瀏覽:157
2009房地產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 瀏覽:931
2017深圳瓶裝煤氣價格 瀏覽:646
招商證券調整傭金 瀏覽:115
期貨沽空是什麼意思 瀏覽:616
中國銀行理財收益率有保證嗎 瀏覽:490
理財產品對客戶好處 瀏覽:244
外幣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 瀏覽:141
安邦理財產品收益率 瀏覽:657
什麼叫金融資產與金銀資產 瀏覽:50
藍光地產信託 瀏覽:403
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回購 瀏覽:477
金融機構抽貸壓貸如何解決 瀏覽:564
華鑫證券龍頭 瀏覽:32
世界上第一家以銀行命名的金融機構是 瀏覽:191
新疆金鑰匙集團合規嗎 瀏覽:31
蘇州抵押貸款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