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錦瑟》譯文——李商隱
一、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此時此景為什麼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二、原文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三、創作背景
李商隱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齣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從此懷才不遇。在「牛李黨爭」左右為難,兩方猜疑,屢遭排斥,大志難伸。中年喪妻,又因寫詩抒懷,遭人貶斥。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
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四、典故
典故一:庄生夢蝶
《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李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詩人藉此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典故二:杜鵑啼血
《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
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於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
典故三:滄海珠淚
《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
典故四:良田生煙
《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雲:「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
藍田,山名,在今陝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
作品賞析
此聯和上聯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庄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著;滄海鮫淚,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
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於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
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對於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業無成,光陰虛度,碌碌無為而悔恨無窮。
但天資聰敏的詩人,則事在當初,就早已先知先覺到了,卻無可奈何,無限之惘然若失。這就是詩人李商隱,借錦瑟而自況了。
『貳』 關於杜鵑鳥的詳細解釋
杜鵑是典型的巢寄生鳥類,它不築巢,不孵卵、不哺育雛鳥,這些工作全由小杜鵑的義父母代勞。關於這些,有許多有趣的秘密。 每當春臨,到處便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像是在催人不誤農時,及早春播,這就是神秘的杜鵑鳥鳴聲。民間廣泛流傳著「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蜀國有個名叫杜宇的人,作了皇帝以後稱為「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杜鵑鳥之名,大概來源於此。 宋代的蔡襄詩雲:「布穀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陸游也有詩曰:「時令過清明,朝朝布穀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弦聲。」詩中催耕的布穀鳥。即杜鵑鳥。南宋詞人朱希真的「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苟猶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鵑為催人「布穀」而啼得口乾舌苦,唇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凄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春夏之交,雌杜鵑要產卵前,它會用心尋找畫眉、葦鶯等小鳥的巢穴,目標選定後,便充分利用自己和鷂形狀、大小及體色都相似的特點,從遠處飛至。杜鵑飛翔姿式也很像猛禽岩鷂;飛得很低,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地急劇轉彎。間或拍打著翅膀,拍打得很響,用來恫嚇正在孵卵的小鳥。正在孵卵的小鳥看見低空翱翔而來的猛禽的身影,嚇得棄家逃命時,杜鵑就達到了它恫嚇的目的。 杜鵑屬鵑形目,杜鵑科,全球大約有60多種。杜鵑廣泛地分布於全世界,特別是舊大陸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常棲息在森林和灌木叢中,頗為害羞。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我們常根據它們的叫聲來給它們命名。
『叄』 杜鵑花的四季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氣候一年有四季,因此杜鵑花管理也分為四季。其實杜鵑花四季管理的不同主要是澆水量的控制、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以及防護等。這里主要介紹澆水,有關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以及防護等在其他部分介紹。
春天是杜鵑花的開花季節。此時天氣乾燥,開花所消耗的水分和養分較大,杜鵑花的需水量也大。一般在早上8時左右和傍晚6時以後進行澆水。此期如果15天不澆水,根系便會失水萎縮。筆者曾用常規定量澆水法對馬纓花、粗柄杜鵑、大白花杜鵑、雲錦杜鵑等做過耐旱實驗,採用5、10、15天澆一次水,每次每盆澆水量為1500毫升,結果表明:上述杜鵑花一般都能耐5天時間,杜鵑花耐旱的最長極限是15~19天。要每天檢查實驗種的盆底:如盆底有白色根系鑽出,說明該種或品種較為耐旱;若盆底的根系變為棕色,說明該種或品種不耐旱。
一般來說,若澆水不足,盆栽杜鵑花根部失水萎縮,隨之葉片下垂或捲曲,嫩葉從尖端起變成焦黃色,症狀很快蔓延,最後全株枯黃。但若澆水太勤、太多,盆土經常潮濕,土壤通氣受阻,容易導致爛根,輕者葉黃、早落,生長停頓,重者死亡。栽培者都說杜鵑花難養,其中澆水不當便是一個重要原因。
盆栽杜鵑花澆水時對水質、水溫、需水量、澆水時間的要求詳見本書第79問。
『肆』 杜鵑花擺放禁忌是什麼
杜鵑花不能擺放在客廳中,首先,杜鵑花不耐陰,放在客廳中,雖然養護溫度比較合適,但是卻缺少陽光,它長期生長在缺少陽光的地方,就會導致葉子發黃、萎蔫。
杜鵑花如果養護在家裡,一定要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這樣不僅有利於它生存,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空氣。
(4)杜鵑存大筆信託擴展閱讀:
杜鵑花在風水上面的意義:
1、能夠化解掉一些邪氣
它在古代的時候被人們視為一種不吉祥的花卉,但其實它在風水上面來說,是具有一定的化解功能。因此在家中養護的時候可以將它擺放在出現邪氣的位置,它就能夠進行自動化解。
2、有一定的轉運作用
通常來說,只要將杜鵑花擺放在了合適的位置,它就能夠增加好運氣。因為它的葉片上面帶有一些絨刺,能夠化解掉邪氣。驅除邪氣以後就會轉變成為一種旺盛之氣,有利於興旺家宅和人丁,帶來福氣。
『伍』 大樹杜鵑花怎麼栽容易活
大樹杜鵑,瀕危種。常綠大喬木,高20至25米,最大基徑達330厘米。所存僅數十株。僅分布於雲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綠闊葉林中。幼樹期耐陰,生長緩慢。2、3月開花,10月果熟。為杜鵑花屬中最高大的喬木樹種,是原始古老類型。
栽培方法
1.場地栽培
大樹杜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於-2C-3C,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蔽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擱在擱板上。
6.施肥
大樹杜鵑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肥時要兌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一次。菜籽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沖水施肥。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可採用復合肥或緩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陽
大樹杜鵑從5-11月都要遮陽,棚高2米,遮陰網的透光率為20%-30%,兩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並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長成大棵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亂樹形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陸』 杜鵑簡直可以說是高級的存在,你喜歡她演的戲嗎
杜鵑,她真的是小編在電影圈裡面看到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因為她的電影作品輸出並不多,她之前是模特出身,因為身材非常好,而且長了一張天生孤傲的臉,所以,她橫掃了整個時尚圈模特圈,當然,後來她進軍影視圈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抱有質疑的,大家都覺得她的這個長相並不是特別的驚艷,雖然長了一張非常高冷的臉,看起來很高級,但是她的這個演戲,還不是很專業。
其實杜鵑這幾年的發展,多數還是在這個時尚圈和模特圈,因為她畢竟是這個模特出身,雖然之前,她也有過一些很光輝的這個歷史,比如說她第一部演電影,就收到了很多,金像獎的提名等等的榮譽,但實質上小編覺得她的演技還是有待於提升的,並不是那麼的完整和專業,當然我們也希望這個市面上能夠給予這些文藝片女演員一些作品,能夠讓她們發光發熱。
『柒』 杜鵑的高級感,到底來自哪裡
說起杜鵑,會感覺她就是一名高高在上的仙女,吃的恐怕也是露水吧。很多人也會討論,杜鵑的美究竟是哪一種美?論五官,杜鵑絕對不算五官端正,也稱不上人們常說的美麗的長相吧,但是杜鵑的長相和氣質也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疏離清冷,遺世獨立,又不乏風姿綽約的韻味,總結來說,應該就是時尚圈經常被提及的——高級感。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美人在骨不在皮」
『捌』 杜鵑花的遷徙有哪幾條路線
杜鵑花源於中國西南和中部地區。大約在5000年以前,細小的種子從這個原始故鄉開始,藉助風力或其他力量往世界各地傳播,最後成功地定居在世界各地。
從杜鵑花現代分布區的式樣分析,大約有5條遷徙路線:(1)東亞線:朝亞洲東北部,屬於東亞日本分布區類型。這條遷徙路線使中國成為杜鵑花的寶庫,雲南更是擁有全球1/4以上的種類,被譽為「世界杜鵑花中心」。
(2)亞洲西南線:朝印度(僅產樹形杜鵑)、斯里蘭卡(僅產樹形杜鵑)、巴基斯坦、阿富汗(只有很少的種類),沿喜馬拉雅至克什米爾,東經中國的雲南、貴州,至泰國。
(3)亞洲東南線:從雲南高原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到達馬來西亞,在這里形成了一個新的杜鵑花的特有中心。
(4)北半球北線:朝歐洲、北美的傳播,最北到達了北極圈。這里現存的種類有常綠杜鵑亞屬的常綠杜鵑亞組以及高山常綠有鱗杜鵑等。
(5)大洋洲線:通過巴布亞紐幾內亞向澳大利亞傳播。隨著第三紀以來澳大利亞氣候的乾旱化,杜鵑在這里難以發展,一些種類逐漸滅絕,致使現在澳大利亞僅有1種杜鵑花。
『玖』 養了幾次杜鵑花存活率很低,大樹的杜鵑花怎麼栽才容易活
發芽所需養料,完全由老樁根部自身儲存供應。養過杜鵑老樁的花友會發現,即使老樁三年不發根,新芽依然會不斷萌發。但是,發芽並不表示老樁已經成活,這種狀況,叫作假活。如果春季在3月上盆或換土,栽植或換土後澆一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要及時澆水,3月開始加大澆水量,尤其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發芽點以及老樁自身的水分蒸發,以便於後期的芽點更好的生長,更利於成活。修剪完枝條後,最好把枝條的刀口用愈傷膏或者是錫箔紙密封,以防干腐。
千萬不能傷了毛細根。因為毛細根是輸送和吸收水分的。俺吸收養分呢。他像頭發絲那麼細。但他對楊山紅的主根是起著,非常重力輸送養分作用,第2點。把杜鵑下山樁挖回來的時候。不能放太陽下暴曬,但是又不能完全放在室內,每天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射,直至長出新芽,膜不可去掉,等新芽老化,再長出側枝,則時候才是樹樁真正生根成活了。
『拾』 為什麼杜鵑不會學會養母的習性
大自然中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但像杜鵑鳥這種不認識自己父母的卻比較少見,其實,並不是因為它們白眼狼不認識自己的父母,而是因為它們的父母並沒有撫養過它們,何談認識呢?杜鵑鳥之所以不撫養自己的孩子,是因為它們是巢寄生鳥類,這類鳥不會自己鑄造鳥巢,不會自己孵卵,也從來不會哺育幼鳥。
這種巢寄生鳥類,是在長時間的生存過程中所進化出來的一種生存技能,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及時是「犧牲」自己地孩子。杜鵑鳥在每次產卵後,都會把鳥蛋想辦法放進其他的鳥窩里,比如畫眉鳥,讓其他的鳥類幫它們孵化鳥蛋,直至小杜鵑出生。
杜鵑鳥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怎麼可以這么狠心呢?其實它也是無可奈何,試想,有哪個母親願意丟掉自己的孩子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杜鵑鳥太笨了,連築巢都不會,我們平時可以看到燕子窩,可以看到喜鵲窩,但卻從來沒有看到過杜鵑窩,這是因為杜鵑鳥根本就不會築巢,它們要不就生活在其他的鳥不要的窩里,要不就是隨便搭幾根樹枝來當作休息的場所,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孵化小杜鵑是十分不安全的,雖然選擇讓其他鳥來幫忙孵化孩子有點投機取巧的意思在裡面,但也是無可奈何的做法。
不過有一點比較過分的是,小杜鵑被其他鳥孵化出來並不懂得感恩,而是會把其他鳥的親生孩子推下鳥窩,美名其曰是鏟除競爭者,其實在我看來是真的有點白眼狼了。沒有了競爭者,那其他鳥媽媽的關心和食物,則都被小杜鵑占為己有,而鳥媽媽往往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還是有點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