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債券融資一般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
根據企業融資項目的進展以及其他融資方式來確定的……
一般來說,都是長期債券多……
畢竟融資項目操作起來時間長,往往會錯過短期內項目的盈利機會……
⑵ 企業如何進行債券融資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第5條規定:本條例所稱企業債券,是指企業依照法定內程序發行容、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公司法》第154條規定:本法所稱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的區別主要集中在發行主體上。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概念的內涵是一致的,只是企業債券概念的外延要大於公司債券,其涵蓋了公司債券,公司債券只是企業債券的一個特定形式。
企業發行債券是一種重要的直接融資方式,在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發行債券融資是企業融資的最主要手段,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比重往往大於通過股票、信貸等其他方式融資的比重。
企業債券可以按照債券本息償還方式、擔保類別、債權人收益類別、發行方式、市場劃分、是否記名、與股票的關系以及流通性等八個標准進行分類。
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是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其以資金成本較低、不分散公司控制權,易於被投資者接受等優點而被融資者普遍採用;同時,也因其投資風險小,收益穩定而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⑶ 求汽車企業債券融資的成功案例,謝謝!
陶瓷盆資料
⑷ 債權融資與債券融資的區別是什麼
債券融資是債權融資的一種形式,因此債權融資比債券融資的范圍要大很多。版
1、債權融資與股權權融資相對應,企業融資只有兩種手段,一種是股權、一種就是債權,資金進入企業不以股權的形式都是債權融資行為。
2、債券融資,通過各種債券市場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的融資行為,諸如國內包括:中票、短融、企業債、公司債、PPN、ABS、私募債等都是屬於債券融資。
3、債券融資對應的是各類債券市場發行債券的融資行為,債權融資包含了類似P2B、民間借貸等行為。
補充:簡單理解債權融資是一種行為,債券融資是一種形式。
⑸ 什麼是企業債券融資
公司債券融資的意義:
1、降低融資成本;
2、拓寬融資渠道;
3、籌集規模資金;
4、提高市場影響力;
5、改善企業資本結構;
6、優化企業治理結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本法所稱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的發行條件。
第一百五十五條
公司以實物券方式發行公司債券的,必須在債券上載明公司名稱、債券票面金額、利率、償還期限等事項,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
⑹ 上市公司公開債券融資有哪些
上市公司使用債券融資的方式:發行新的公司債券,或者發行可轉換的債券。而除了債券融資外,上司公司還可以通過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和擔保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來融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的發行條件。
《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條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⑺ 企業在發行債券融資和向銀行貸款的區別和優勢
(一)債務融資和股份融資的特徵比較
1.不同融資方式的單位成本比較
企業以不同方式融資的單位成本不同。一般規律是,債務融資的單位成本低於股本融資。企業為融入資本必須給投資者提供一定回報率,回報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融資單位成本的高低。而該回報率由無風險回報率加上風險貼水兩部分組成。無風險回報率在各融資方式下都相同,所以投資回報率,即融資單位成本的高低,就取決於風險貼水的高低。債務融資方式下,無論是債券還是銀行貸款,都必須按事先議定的債息率定期支付本息,而且在企業發生債務危機甚或破產時必須優先償還銀行貸款和債券債務,所以債權人面臨的風險較小,所以企業需要支付給債權人的風險貼水較小。而股權投資者,不論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人,其投資收益隨企業經營狀況而上下波動,面臨較大風險。而且,在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時,僅能取回償還各種債務後的剩餘值,所以企業股本投資者的風險遠比企業債權人的風險大,企業提供給股本資本的長期平均回報率,一定要高於給債務的回報率。也就是說,從長期平均成本的角度來看,企業用股本籌集資金的成本要比向銀行或債券市場舉債要高。
另外,債務利息往往計入成本,可沖減公司所得稅,但股息則無此優惠。這樣一來,股本融資的成本就又進一步高於債務融資了。
2.不同融資方式對企業支付能力的時間約束比較
企業在正常經營中,對於以債務方式融入的資金,其本息支付所面臨的時間約束是"硬"的,迴旋餘地小。如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有權啟動破產訴訟程序。與之相對應,股本融資方式在支付、清償方面的時間約束,相對較"軟",迴旋餘地較大,企業盈利好則多分紅,盈利不好則少分紅,甚至可以不分紅。而且,不論是公開上市公司還是非公開上市公司,股東一旦認股後,除非由占相當比例股份的股東發起,並經法定程序對企業進行清算,否則,任何單個股東都無權要求退股,只能轉售股權來變現。所以,債務融資方式下對企業施加的支付、清償的時間約束,要遠遠"硬"於股本融資。
股本融資由於具有軟時間約束和高成本兩種特性,這種融資方式適用於投資收益波動大但預期收益高的企業,和投資要有一段較長的無收入或低收入期後才能有高收益的企業。
(二)資本市場中企業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後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存在明顯的"股市強、債市弱;國債強、企業債弱"特徵,從一級市場的籌資額和二級市場的交易狀況更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這一在結構上不合理的市場現實。在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債券市場的規模要遠遠大於股票市場的規模,債券期貨和期權等衍生產品的發展也很快。而我國債券市場不僅在發展速度上明顯滯後於股票市場,在規模品種等方面與股票市場以及國際債券市場也有較大的差距,而且與此相對應的債券期貨和期權等衍生產品市場尚處於空白階段,這進一步加劇了債券市場畸形發展的局面。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債券融資是股票市場融資的十幾分之一,企業債券市場規模與整個債券市場或者股票市場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而在國外,發行債券是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手段,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金額往往是通過股市融資的3-10倍。1999年在美國,公司債券發行額突破2500億美元,為同期股票發行量的5.8倍。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我國包括國債在內的證券市場融資達6400多億元。其中,國債融資4800多億元,股票融資1400
多億元,而企業債券融資僅100多億元。滬深兩地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逾千隻,而交易中的企業債券只有13隻。
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從八十年代末開始起步,1987年國家對企業債券實行統一管理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累計發行企業債券2000多億元,主要以國有大型企業、大型項目為主。其間在1990-1993年,我國企業債券市場曾出現一輪發債高潮。當時企業發債熱情較高,一些地方趁機以債券形式搞起了亂集資,直接導致1994-1996年一些企業債券出現到期不能兌付的現象,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在這種情形下,管理層曾一度停止批准發行企業債券,市場急劇萎縮。直到1997年以後,一批歷經改革洗禮的中國企業真正具備了發行企業債券的條件,加上連續降息以及鐵路債券、中信債券等幾個信譽高的企業債券的熱銷,才使企業債券有了恢復性的發展。
公司融資的三個主要途徑是發行股票、公司債券和銀行貸款。在以往對融資理論的研究過多地關注股票和債務融資的比例,而忽視了債務中銀行貸款和公司債券的區別。其實,公司債券比銀行貸款擁有更多的優勢,尤其是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銀行體系失效的亞洲國家避免下一輪金融危機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盡快發展公司債券市場。對於金融體系同樣被龐大而效率低下的銀行所壟斷的中國來說,發展公司債券市場是降低金融風險的一個明智選擇。
1、企業債券融資額遠不及股票融資額。在企業直接融資中,股權融資的比重保持穩步快速的增長。雖然債券融資額在1992年以前的增長速度也很快,在企業直接融資所佔的比重較高,但當時的債券快速擴張並不存在客觀的信用基礎,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而這一階段股票融資採用"規模控制、限報家數"的審批制,所以債券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然而,一些地方趁機以債券形式搞起了亂集資,導致1994年出現了一些企業債券到期不能兌付的現象,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鑒於債市出現的這種情況,為了規范企業債券市場,監管部門對債券市場實行了嚴格的規模控制和審批發行制度,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受到了影響,企業債券在企業直接融資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對照成熟的證券市場,企業債券因其獨特優勢,成為企業外部融資的優先考慮的方式,其融資額往往是股票融資的3--10倍,如1999年美國企業外源融資中債券融資達到91.5%。
2、企業債券在債券市場中的比重過低。
企業債券在整個債券市場中所佔的規模一直都很小,以2001年債券發行的結構為例,國債融資為1500億元,企業債券融資為144億元,不到國債融資總額的10%,其它年份情況大體相當(見圖2),然而最近幾年我國發行的金融債券規模在不斷增加,所以相對而言,企業債券的規模還在不斷的下降。但就全球債券市場來看,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比重遠遠高於我國,從2001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看,公司債券總計發行額為3260,"億美元,在債券發行總額中所佔的比重由上年的23.6%上升到25.6%。
3、與國債、股票交易市場相比,我國企業債券交易市場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二級市場,滬深兩市共有10多隻企業債券,總市值近180億元,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幾十萬元。即使在2001年債券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企業債券的換手率僅為0.23,而交易所國債市場的換手率為2.1,A股市場(上海交易所)的換手率為1.92,可見,投資者對企業債券投資需求遠不如市場中的其他交易品種。
⑻ 企業債券的融資和銀行貸款有什麼區別
都屬於債權融資,企業債券融資屬於直接融資,沒有特定對象。債券發行的額度不能超過專公司審計屬凈資產的一定比例,審批通過後可在一定期限內自行擇機發行,利率在發行時確定。
借款一般有銀行貸款或委託貸款形式,通常是非公開的僅在特定主體間的借款,無需審批,各方主體達成合意即可,額度、抵押等事項也是協商確定(當然銀行自己會有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