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資本化條件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
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1)融資符合資本化的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有條件的資本化優點
(1)將開發階段的部分支出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予以資本化,有利於研發成功的無形資產的成本更接近其實際價值,更能客觀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為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了與決策更為相關的信息。
(2)比較符合收入和費用配比的原則,能夠對各期的利潤起到一定的平滑作用。
(3)部分研發支出資本化處理可避免企業短期行為,能促進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有利於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㈡ 借款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是指什麼
符合資本化條件:一種情況是: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其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是:第一,資產支出已經發生。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其他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第二,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是指已經發生了因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或匯兌差額。第三,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主要是指資產的實體建造工作等。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或匯兌差額才開始資本化。另一種情況是:所謂「資本化」就是將發生的費用、支出計入相關資產價值。因此,「資本化」首先要符合資產的確認條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四條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㈢ 請問什麼是資本化條件
一、說資本化的條件先要說一下什麼是資本化
資本化是指符合條件的相關費用支出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項目管理。簡單地說,資本化就是公司將支出歸類為資產的方式。
二、資本化條件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1、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如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或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向其他企業換取用於固定資產建造所需的物資等。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例如,購入工程物資用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的面值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期限為3個月。那麼該項業務發生後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1000萬元。如果購入時的商業匯票為不帶息匯票,那麼該業務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0。應說明的是,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發生的成本及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均已支付現金,則領用時發生的資產支出金額為產品成本和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而不是產品成本和領用產品時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之和(因為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此時尚未支付)。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待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才能算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3、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㈣ 會計中的 資本化條件 是什麼意思符合資本化條件 又指的是什麼
資本化的概念
「資本化」是指符合條件的相關費用支出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項目管理。簡單地說,資本化就是公司將支出歸類為資產的方式。
資本化的條件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如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或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向其他企業換取用於固定資產建造所需的物資等。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例如,購入工程物資用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的面值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期限為3個月。那麼該項業務發生後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1000萬元。如果購入時的商業匯票為不帶息匯票,那麼該業務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0。
應說明的是,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發生的成本及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均已支付現金,則領用時發生的資產支出金額為產品成本和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而不是產品成本和領用產品時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之和(因為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此時尚未支付)。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待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才能算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㈤ 符合資本化條件 是什麼意思 可以理解為某項費用最終可以導致形成一項資產嗎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如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或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向其他企業換取用於固定資產建造所需的物資等。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例如,購入工程物資用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的面值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期限為3個月。那麼該項業務發生後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1000萬元。如果購入時的商業匯票為不帶息匯票,那麼該業務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0。
應說明的是,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發生的成本及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均已支付現金,則領用時發生的資產支出金額為產品成本和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而不是產品成本和領用產品時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之和(因為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此時尚未支付)。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待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才能算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㈥ 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在什麼情況下算符合資本化條件什麼是資本化
簡單來說,就是未分攤的費用分攤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一般情況下都是費用化,但是用途上構成相關資產成本的,就應當資本化。
如分期付款固定資產在構建期間,此時不應計入當期損益,即財務費用而是應當計入「在建工程」等,資本化條件,這里就不用定義方式來解釋了,就是計入相關成本中去,最後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去,而不是計入利潤表中去,
如果實在不明白,舉個簡單例子,理解可以參照這個,您自己分期付款買了一個新房500萬。又花了100萬裝修,此時您認為這100萬是構成房子的成本 還是說100萬直接走費用。都是花出去的錢,就算不懂會計重要性原則。你自己也會認為,這個房子你當初花了600萬反映你內心的資產負債表上去。假如你買了一些壁紙 貼紙花了300元,這個300按照金額可以費用化。
㈦ 資本化條件是什麼意思
會計中的資本化的意思:會計中,資本化是指符合條件的相關費用支出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項目管理。簡單地說,資本化就是公司將支出歸類為資產的方式。
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1、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2、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3、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資本化就是作為資產(尤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只能分期進行攤銷,而不能直接把全部給記入當期損益。比如說借款費用計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就是將其資本化,記入固定資產,分期攤銷。
會計准則對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做出了規定,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中斷的原因必須是非正常中斷,屬於正常中斷的,相關借款費用仍可資本化。
非正常中斷,通常是由於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預見的原因等所導致的中斷。比如,企業因與施工方發生了質量糾紛,或者工程、生產用料沒有及時供應,或者資金周轉發生了困難,或者施工、生產發生了安全事故,或者發生了與資產購建、生產有關的勞動糾紛等原因,導致資產購建或者生產活動發生中斷,均屬於非正常中斷。
以上為[ 資本化條件是什麼意思?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資本化條件是什麼意思?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㈧ 會計中的資本化條件是什麼意思,符合資本化條件又是什麼意思
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其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是:
第一,資產支出已經發生。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其他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
第二,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是指已經發生了因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或匯兌差額。
第三,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主要是指資產的實體建造工作等。
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或匯兌差額才開始資本化。
㈨ 什麼叫符合資本化條件
資本具有長期性、累積性。資本化條件,在會計上和會計期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資本化,即相關支出不必在當期列支,而要計入相關項目(一般為非流動資產)的原始成本,通過一定的方式攤銷(如折舊)來分期列支。 這也就是所說的費用資本化。至於說符合資本化條件,就是符合會計規定的費用資本化的條件。
我們知道,當期費用虛增,就會使利潤減少,所以符合資本化的費用不計入相關項目的原始成本而在當期列支,就會使當期利潤減少,這樣就會少繳所得稅,這是稅法上所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