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新規交易性金融資產含未分派股利計入成本,之前計應收股利,2019有變動嗎還是計入成本嗎
您好,舊規:是已宣告尚未發放的股利、利息是計入應收款項的
新規: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者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卷利息,不應單獨確認未應收款項,而應當構成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
㈡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為什麼會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才買就能得到股利嗎怎麼理解
不,我覺得還是為了方便。總不能因為你一家買股份就單獨列出來,到期不發你股利/利息。要發肯定是一起發的,總不能因為你一個人搞特殊,只能你遷就別人,讓你先算應收後再發你。遷就你你這邊好做賬了,那你讓對方怎麼搞。
㈢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利怎麼做分錄
1、如果收到的是在購買股票時支付價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購買時記入了」應收股利「科目,收到時應作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2、如果企業是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分兩步處理:
(1)宣告發放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㈣ 交易性金融資產 現金股利 與投資收益的確認
如果企業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所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而後期間收到現金股利,這一事項對投資收益沒有影響。
其分錄如下:
(取得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這一分類正確,說明該過程對投資收益無影響。
如果企業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收到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該事項影響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㈤ 交易性金融資產收到現金股利怎麼做分錄
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對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和在資產負債表日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債券投資分期計算出的利息收入,應確認為投資收益。
【例】2007年1月8日,甲公司用銀行存款購入丙公司2006年7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250萬元,票面利率為4%,按年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260萬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的債券利息5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3萬元,2007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該批債券利息5萬元。2007年末確認本年的利息,2008年2月10日,甲公司收到債券利息10萬元。
甲公司對以上業務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1)2007年1月8日,購入丙公司債券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 550 000
應收利息 50 000
投資收益 30 000
貸:銀行存款 2 630 000
(2)2007年2月5日收到該筆債券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50 000
貸:應收利息 50 000
(3)2007年12月31日,確認2007年債券利息時:
2007年債券利息為:2500 000×4%=100 000
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100 000
貸:投資收益 100 000
(4)2008年2月10日,收到丙公司債券的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100 000
貸:應收利息 100 000
㈥ 交易性金融資產 的現金股利和利息
首先糾正一下:
最後一筆分錄應該是:
借:其他貨幣資金 1 000 000
貸:應收利息 1 000 000
解釋:
1、這里的應收利息1 000 000是根據題目給出的09年初的那100萬編制的分錄;
2、第一筆的「應收利息」50萬是在借方,第二筆是在貸方,這二筆是已經相抵了,這是購入時就已經含在內的07年的收益;第三筆的100萬是08年取得這筆投資後的收益,宣告時,作第三筆分錄,收到時作最後一筆分錄。
㈦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現金股利和利息
相關規定:
①交易性證券的投資成本按取得交易性證券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交易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②可出售證券及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成本按取得投資的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交易成本計入投資成本中,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以及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全部計入投資成本。
③以放棄非現金資產而取得的長期投資,適用《非貨幣交易准則》,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長期投資的取得成本。
分錄1中,價款中包括的已宣告但未發放的利息,不應該做為其持有成本進行確認,故成本為2600-50=2550萬元.
題目中明確說了,利息按年支付,此50萬利息為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月12月31日的利息.
這個多餘的50萬可以理解為溢價,就好像你拿1.5元去買面值1元的股票,你這一股的成本就是1.5元,而不是以面值1元計.
㈧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分配到現金股利
賣價-上一個時點的公允價值 20100-21000= -900元
分錄給你寫一下
購入時: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分配現金股利不影響出售損益,略。
2011.6.3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
2011.11.20賣出
借:銀行存款 20100
投資收益 9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00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0
㈨ 交易性金融資產現金股利
交易性金融資產購買的時候,可能被投資者已經宣告發放現金股利了。為了說得通俗一點,就說從二級市場購買的以短期獲利為目的的股票吧。我們在購買股票的時候,比如說7月1號買的,可能那家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在6月宣告要向所有的股東分派現金股利,也宣告了要發放的總額。但到7月1號,我們買的時候他還沒實際發放。到7月15號,他實際發放了。所有的股東都能得到錢。我們是股東嗎?我們是。因為我們手裡有股票。我們可以得到錢。但上市公司用以前年度掙出來的利潤來分派現金股利。這筆股利中,我們所得到的那一部分不是由於我們投資的錢賺出來的。人家賺錢的時候,我們還沒投資呢。我們在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花出去的錢當中有多少能作為股利收回來。1號買的,我花錢買的時候人家6月就說了要給多少股利。1號買來以後,到我將來某一天把股票賣出去之間這段期間就叫「持有期間」。而我在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能夠收回的那筆不屬於我投資帶來的股利,就叫持有期間收到包含在買價中的股利。
所以我買的時候應該做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等到真正收到這筆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不包含在買價中的股利。還用剛才的例子來說。為了說明方便,我們假設到第二年我仍持有該股票。第二年那家上市公司又分配股利了。這次他分配的股利中,是因為我們的錢帶給他的利潤。所以應該作為我們自己的投資收益。
上市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這樣講能明白嗎?謝謝您前面其他問題評論時祝我工作順利,但我還在待業狀態。沒有工作啊~~~
其實這個和長期股權投資的理解是一樣的。不包含在買價中的現金股利,就是說在買的時候是沒有現金股利的,因為被投資單位沒有宣告發放。而過段時間以後,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現金股利,那麼他的盈利額中必然有一部分是由於我們投入的錢帶來的收益。是我們投資時,到他盈利這段時間內,他持有我們的資金,我們給他帶來的收益。這個應該作為我們的投資收益。這個宣告發放時,是不包含在買價中的。而包含在買價中的現金股利,說明我們在買之前被投資企業就已經宣告發放了,只不過實際還沒給錢。那麼我們購買的價款當中,就會認定有一部分是應該收回來的,不屬於由於我們的投資帶來的利潤的現金股利。這部分就叫作包含在價款中的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
關於您所說的應對投資之前的現金股利(也就是包含在購買價款中的)確認投資收益的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首先說,被投資企業以前實現的利潤帶來的收益,肯定不能作為我們的投資收益。但某些情況可能會見到既確認投資收益,又沖減投資成本的情況。舉例來說,我們10月買的股票,次年5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那麼發放的現金股利是由於去年一整年的盈利帶來的。而我們的資金只在10月才投入,所以只能確認10月以後的為投資收益,以前的要沖減投資成本。